02.26 疫情期間孩子不上學,你認為孩子在家除了學習,最應該做什麼?

旮旯斐飛


一是要加強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

二是要養成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要根據情況,指導孩子自己制定作息表,並監督孩子堅持不懈地去完成,從而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三是要力能所及地做些家務,讓他們從小就懂得為集體服務。





上德如水


除了學習,還可以把平時上的興趣班,如書法,舞蹈,畫畫每天練一下,幫助家長做點家務,刷一下抖音,吃好睡好,長身體!

常跟表姐打電話,交流分享一下!

我和7歲的米寶,天天特別忙,過得很充實!

多練字,多閱讀,多聽故事,多讀多背文言文和古詩,會特別好!



米寶日記


我是一位四歲寶寶的父親,說實話第一次當父親實在是經驗不足啊,在這裡我淺談一下最近疫情在家和兒子做的一些事情吧!

對於四歲的孩子,幼兒園老師佈置的作業基本上都是繪畫,手工,兒歌!上午時間我和寶媽也是在陪孩子一起完成作業,下午時間就陪孩子玩遊戲,我覺得孩子的成長每個階段都不一樣,孩子應該有享受童年的權利,不應該讓孩子在父母的軌跡中成長,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墨緣的書房


這個問題我是有發言權的,孩子年前放假後,跟著爸爸回了奶奶家,因為疫情自己也沒趕得上回老家。原本定的孩子開學時間,老師開始在群裡開始收寒假作業,我打電話過去給爸爸,說還沒做完,正在督促著做!因為離的遠,自己鞭長莫及,就再次交代了爸爸作業內容和交作業時間。因為白天聽課,晚上一早就睡了,第二天早上看到微信電話上,昨天晚上打了十幾個視頻,電話......我是有感覺的,一定是因為孩子的作業,果然接通電話,我問“怎麼回事?”爸爸:“還不是因為作業,都給我氣哭了!真是一點也不想要了!”我哭笑不得,孩子一直是我自己帶,很清楚孩子脾性......本身也想到了,在家爺爺奶奶慣著,一定會肆無忌憚的玩遊戲。

我給爸爸溝通:

1、每天的遊戲時間限制,晚上固定時間收平板;

2、每天安排相應的作業,做完作業之後,再給玩遊俠;

3、每天讓爺爺陪著下會象棋(孩子比較喜歡下象棋);

......

跟孩子做好約定,相處真的是,必須要付出足夠的耐心,足夠的陪伴,陪伴夠了,孤僻的孩子也會有極大的改變。


在在2020


學文化是一方面,品德教育也得抓,我家右鄰下舍那孩子慣的,都是六七歲年紀,天天在樓裡又跑又跳的,像地震似的,從早到晚。右鄰的孩子天天半夜十二點多都不睡覺,有時候嗷嗷喊罵他媽,✖️✖️媽,我住隔壁聽到的,都不知道家裡養的是孩子還是養的爹,這做家長的只管養不管教啊


用戶266593620


我的弟弟上幼兒園,疫情期間,不能上學,都是通過線上學習。但是在家除了學習,我覺得可以培養小孩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如拼玩具,做手工,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有一點就是在家鍛鍊身體,教孩子跳繩,跳房子,增加他們的體力,提高免疫力。


用戶4418492244155


我家孩子三歲多,我覺得這個年紀的孩子在家除了學習,最應該自由玩耍。除了玩耍,給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培養孩子的情商。做父母的應該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不管幹什麼,一起做做手工,一起做飯,一起玩耍遊戲都可以,一起打掃衛生等。

已經上學的孩子或許整個學習生涯就這一次機會能放這樣的長假,大人也是如此,這個長假對任何人來說都很無奈但也是非常難得。2-6歲的孩子在遊戲中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除了學習正規課程,就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自由發揮吧。

在我家,雖然也是大人一人一部手機抱著,躺著。但是吃完飯我都會留一些時間比如1-2個小時給孩子陪他玩或者做別的事情。然後再去抱手機寫這些回答。孩子就在一邊自己玩,每天就給他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學習視頻課程。




玫藍橘


今年這個特殊的時期,各省市都陸續發佈了延遲開學的公告,全國孩子紛紛開啟“在家上學”模式。雖說這寒假時間充足了,但是等到開學之後,學習的時間必然比以前更緊張、更讓人焦慮。

所以,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合理利用時間,做到“停課不停學”,一下子成了不少家長頭疼的難題。

說到學習時間緊張,很多家長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怎麼擠時間——壓縮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

但是,

老師上課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還要佈置一些家庭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裡來的時間去自己學習?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

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書做題的時候,有些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閒的樣子。如果時間利用都到了這步田地,自己還有再改進的餘地嗎?

對於這些問題,用一句話解釋:“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01

學習時間

也有“馬太效應”

排名靠後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除了做作業,根本沒時間自己學習;

而排名靠前的同學,則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其實沒多少,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家庭作業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找點題來做找點

書來看,還可以小小的休閒娛樂一下。

排名靠後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除了做作業,根本沒時間自己學習;

而排名靠前的同學,則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其實沒多少,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家庭作業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找點題來做找點書來看,還可以小小的休閒娛樂一下。

對於那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改變現狀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

對於這種現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

學習好的人,因為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而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佈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進行其它的學習,只能越來越痛苦。

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單純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

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

眼睛只看著時間,是無法逃脫“馬太效應”的陷阱的。

點擊播放 GIF 1.7M

在管理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

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裡“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處好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把這句話的思想用在時間管理上,也可以說:“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莫失莫忘5671123


除了學習還應該讀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課本知識按部就班,除了學習,還要涉獵不同的領域,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更不能遠遊,書籍能帶你體驗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如果看一本外國名著,還能體驗異域風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堅持不懈,一天讀十頁,一個月就是三百頁,日積月累,讀書是一種習慣,堅持下來不僅能鍛鍊自己的毅力,還能陶冶自己的情操。

除了學習還應該做家務

人是群居動物,在學校有值日,在家裡也應該幫忙做家務。學習之餘,幫父母拖一拖地,擦一擦灰,洗一洗碗,做力所能及的事。學習就需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做家務還能鍛鍊孩子的責任感

,比如堅持每天洗一次碗,要讓孩子懂的,付出了就有收穫。一家三口,一天吃三頓飯,一人洗一次碗,事情雖小,也是一種擔當。

除了學習還應該鍛鍊身體

疫情期間,不能進行室外活動,長時間的坐或躺,容易引起脂肪堆積,簡單來說就是容易胖。運動能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仰臥起坐,俯臥撐,跳一段健身操,都是很好的活動。運動過後,出一出汗,補充足夠的水分,加速新陳代謝。

鍛鍊也需要持之以恆,堅持每天打卡,比如仰臥起坐,今天一分鐘做了20個,明天是不是能增加2個,循序漸進,不知不覺間,可能都已經可以做30個了,什麼是

成就感,這個應該就是了。

疫情期間孩子不上學,在家除了學習,還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做,跟爸爸媽媽聊聊天,交流交流各自體會,要知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冷彥讀小說


一場疫情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全部打亂了,家長突然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原本老師做的工作全都交給了家長。孩子也完全亂了節奏,以前按部就班的預習、上課、寫作業、複習、考試全部改成了自學。儘管網絡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缺失,但是缺乏師生互動、同學互動的教育難以維持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尤明顯,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孩子根本無法長時間專注於學習,隨著這樣學習時間和狀態的延續,非常不利於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可能疫情結束回到學校後,班上的孩子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家庭教育、管理好的學生可能會學習成績穩定甚至突飛猛進,而家庭教育管理差的學生則會明顯落後。因此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改變孩子,讓他變得更加優秀的機遇。長時間的共處,您較獲得以下寶貴的時間和機會:1. 難得的與孩子溝通的時間平時孩子學任務重,不僅學校課程多,而且各種輔導班興趣班,日程安排的非常滿,家長根本沒有時間與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應該抓住機會與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瞭解孩子每天都在想什麼,他真正的興趣是什麼。2.難得的仔細觀察孩子學習狀態的時間以前孩子的學習狀態都是從老師那裡獲得,現在有大量的時間觀察還在對於新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深入認識的過程,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觀察,我相信家長應該重新認識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習慣,為今後和老師良好的溝通奠定基礎。3.難得的建立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的時間要想這個世界上良好的生存,持續的學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教育的時間在人生的長河中是很短的,自學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學霸大牛絕對不是通過輔導班成為頂級人才的,他們最與眾不同的能力就是超強的自學能力。同時成功的另一個必備素質就是自律。做到了自律,同時有良好的自學能力,您的孩子離學霸的位置就不遠了。現在即使一個千載難逢的建立良好的自律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機會。說到最後,家長請放下手機,多觀察、多瞭解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產出比任何時候都是正相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