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東南亞“滴滴”Grab七年融資近百億美元 加速轉型生活綜合服務提供商

長江商報記者江楚雅

逐漸成為東南亞生活綜合服務提供商的打車巨頭Grab,在進入旅遊、外賣行業後又將版圖擴張到了金融行業。

2月25日,有消息稱,近年Grab分別從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團和日本IT服務公司TIS融資7.06億美元與1.5億美元,合計8.56億美元,尋求大舉進軍金融服務業。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東南亞版“滴滴”Grab頻受資本青睞,擴張迅速。自2013年以來進行十餘次融資,融資金額近百億美元。至2018年底,Grab的業務已經遍及8個國家、235個城市。截至目前,Grab用戶下載數量已經突破1.44億,用戶可訪問超過900萬的司機、商家和代理商。

融資8.56億美元擴張金融服務業

2018年,Grab推出金融服務業務(GrabFinancialGroup),為六大東盟經濟體的用戶、駕駛員和商業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服務,包括付款和匯款(GrabPay)、獎勵(GrabRewards)、貸款(GrabFinance)、保險(GrabInsure)和零售財富管理(GrabInvest)。

根據Grab提供的資料,2019年,GrabFinancialGroup在東盟六國市場上推出GrabPay電子錢包,成為率先在東盟六大經濟體中獲得電子貨幣許可證的金融科技平臺。同時,Grab還與萬事達卡聯合推出GrabPay數字卡,並與新加坡電信(Singtel)合作,申請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數字銀行許可證。

此外,Grab收購了財富科技初創公司Bento,成立GrabInvest,把零售財富管理和投資解決方案引入Grab生態系統(包括駕駛員、商戶夥伴、用戶);Grab還推出面向C端消費者的保險產品(例如旅行保險),為Grab網約車駕駛員和商戶合作伙伴增加保險產品服務。

而本次超過8.5億美元的融資,無疑會加快Grab在金融業務上的探索。據悉,Grab正向金融服務市場大舉擴張。Grab總裁MingMa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對Grab的投資,是對我們打造超級應用戰略和建立長期可持續業務能力的信心投資。”

曾獲日本軟銀集團支持的Grab表示,將利用這筆資金為東南亞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保險以及理財產品。

“從我們第一季度的增長來看,到今年年底,我們會比任何一家東南亞的出行公司的規模都要大4倍以上。”Grab總裁MingMaa此前表示,公司預計2019年底累計融資額度將達到65億美元。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Grab頻受資本青睞,擴張迅速。自2013年以來累計進行十餘次融資,融資金額近百億美元。

轉型生活綜合服務提供商

2019年,Grab把自身定位明確為“叫車、食品外賣和數字支付提供商”,這個定義強調了Grab已經超越“叫車軟件”的範疇,逐漸成為一個東南亞本地生活綜合服務提供商。

面對快速增長、不斷創新的競爭對手,主營業務之外,Grab正在持續尋找新的增長點。將目光投向了旅遊業、外賣業、金融業。

Grab旅遊業務已在八個東盟國家開展,分別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和緬甸。為了鼓勵客戶預訂,Grab的App還會提供獨家酒店優惠、交通折扣和免費個人旅行意外保險以及每次預訂酒店時的航班延誤保險等服務。

而餐飲外賣服務的利潤率高於網約車服務,這將使Grab實現長期盈利。事實上,Grab表示,去年6月,公司餐飲外賣業務的GMV同比增長了900%,外賣訂單量增長了7倍,該業務佔Grab總交易額的20%。

可以看到,Grab正不斷由網約車平臺向數字化基礎服務商轉變。從在越南、印尼等地持續大規模投資數十億美元,到擬收購印尼電子錢包DANA多數股權,再到宣佈與喜力合作,Grab不斷擴張網約車以外的業務。

Grab目前在全球6個城市設立了研發中心,包括北京、西雅圖、班加羅爾等,並根據各地優勢進行部署。目前,GrabApp支持7種語言,包括簡體中文。雖然Grab尚未在中國的廣袤市場開展業務,但是在這家公司每個融資階段都能看到滴滴、中投等中國投資者的身影。

根據研究機構Statista的預測數據,到2023年,該機構預測亞洲和中國打車市場的規模將分別達到850億美元和621億美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