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疫”情之下這顆“衛星”在發光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這些散裝食品易汙染,一定要配備遮蓋食品的防塵材料,一旁還要設立禁止消費者觸摸標誌,最好的話還是提前包裝、稱量、標價後再進行銷售。”在浙江省三門縣一家大型商超內,鄭衛星對商超負責人說。

這個早上,鄭衛星跑了縣內五家商超,每到一家,他都要重複一遍上面這些話。

在鄭衛星的“嘮叨”下,每一家商超都積極配合,在當天下午就把散裝食品的防疫措施做到位了。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流通領域是重要一環,既要保民生又要保安全,所以我們千方百計、不厭其煩地,也要讓它們把衛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去抓到位。”鄭衛星說。

作為浙江省三門縣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長,鄭衛星也是位新三門人,他的老家在江西。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因為工作需要,打亂了他江西老家過年計劃,大年初一以來,他就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穿梭在各個農貿市場、商超、小食雜店間,不斷完善它們的各項防疫措施,協調解決它們遇到的各種困難,一刻也不得閒。

戰“疫”情,就是要守住各自的小陣地,才能守住大陣地。鄭衛星就在他的陣地裡奮戰著,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現在全面復產復工了,各個營業場所內人流也多起來了,鄭衛星怕他們思想上鬆懈,就又一遍一遍地跑農貿市場、商超、小食雜店,向各個負責人強調其中的利害關係,督促他們繼續做好各項防範措施,一刻也不能麻痺大意。

“鄭科長像個‘探頭’似的盯著著我們,我們的防疫工作一點也不敢馬虎。”台州佳美匯商貿有限公司三門分公司負責人塗強說。

對於復工過程中各個市場主體面臨的困難,鄭衛星也是積極協調解決。

根據要求,商超要重新營業必須配備測溫儀,對進場顧客挨個測量體溫。一方面,鄭衛星聯繫局裡的校準機構為商超做好測溫儀校準,另一方面,針對部分商超反應買不到溫度計,鄭衛星又聯繫藥店幫忙訂貨,甚至自己去幫他們買好“送貨上門”。

“溫度計這些和防疫有關的物資現在都很緊張,沒有鄭科長幫忙聯繫,肯定無法這麼快就到位,我們超市也做不到這麼快復工。”

對有些防疫措施做的不到位的商超,鄭衛星也常常發火。最近一次,在和海潤所一起巡查的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一家小型超市沒有嚴格執行“逢進必測”,而且測溫時使用的是耳溫槍,要與每個人接觸才能測體溫,存在安全隱患。鄭衛星當場對店主進行了嚴厲批評,要求其立即停止營業,在沒有解決測溫問題前不準再營業。

“現在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不能有僥倖心理,我希望你們理解,也希望你們好好配合。”鄭衛星對店主說。

“配合,我們肯定配合。你們市場監管的同志也辛苦嘞,天天上街巡查,我們就不給你們添亂了。”店主說,立即閉門停止了營業。

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陣地,市場就是戰場。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顆顆市監“衛星”若螢火般閃爍著光芒,匯成了一片耀眼的光海,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我們眾志成城,定將贏得最後的勝利!(魯利軍 三門縣市場監管局 陳優波 何金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