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生活中有很多無奈,我想其中一個就是曾經我們那麼好,可越相處越走不下去吧。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你真的已經決定好了麼?"

"嗯,已經決定好了,我已經準備好分手了。"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像是'勸和不勸分',但我還是想提一下,我們和任何人在一起,都會經歷一個磨合的過程。再直白點,就是我覺得眼前的矛盾還不足以成為分開的理由。"

"其實說真的,我內心也是想要留下的。因為我平時不會輕易喜歡誰,而他我見了第一眼就覺得肯定能夠在一起,然後一開始相處的時候也真的特別好。我真的以為我們是可以結婚的,可現在爭吵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多、冷戰越來越多,我真的不想再這樣了。"

"那在內心中,你還喜歡他麼?"

"喜歡,真的很喜歡。"

"所以,你並不是因為不喜歡而選擇分開,而是因為實在相處不下去才選擇分開,這樣的分開,朋友你真的準備好了麼?"

"嗯,我已經考慮好了。我不想我們再繼續互相傷害下去了,現在分開雖然十分痛苦,可也至少不會讓曾經在一起的美好都變成了傷害。"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如果現在是你,遇到了自己期待的對象,一開始的相處也特別美好,可相處著相處著卻越來越辛苦、越來越難受,你會如何選擇呢,是離開、繼續,還是什麼都不做,任事情自由發展?

這個決定做起來一定很難吧。畢竟,一邊是曾經的美好與期待的另一半,另一邊卻是滿目瘡痍的現實。

而可能相對於糾纏,在你的內心中也還有這樣一些聲音,"難道我就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感情麼"、"難道我就應該向現實低頭麼"、"為什麼明明相處的挺好,要越變越差呢"、"為什麼明明已經實現了,卻還要用痛苦讓我們分開"。如果我說這些問題都有相應的答案,你會不會想要知道呢?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所以你對自己現在的狀況很不滿,也因此想要退學,是麼?"

"是的,一想到自己曾經那麼積極、那麼努力,而現在幾個月都在頹廢,我感覺自己真的不配在這所優秀的大學中繼續讀下去。"

"那麼,我是否可以認為,你覺得'在這所學校上學,就應該是積極的',是麼?"

"倒也不是,因為我也知道。無論在哪兒都有人不上進。但是已經兩個月了,我天天都想自己積極起來,可一直都是在玩遊戲、在睡覺、在看短視頻,我真的覺得自己太墮落了。"

"你也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積極,或者說人都有頹廢的時候。但是從你的言語中,似乎一直透露著這樣的意思,'我不應該是一個頹廢的人'、'積極才是我的樣子',我是否可以說,你想努力回到高中時代、回到那時候的努力與奮進中,是麼?"

"是的,我想回去。我覺得現在根本就不是自己真正的樣子。"

"所以,其實學校本身沒對你有什麼負面影響,但是你自己,因為接受不了自己現在的狀態,而始終處於對自己的攻擊中,並且這份攻擊越來越重,讓你承受不了,萌生了退學的想法。只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不能有頹廢的一面'呢?"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為什麼人不能有頹廢的時候呢?

從小到大好像每個人都在告訴我們,"要積極"、"要努力"、"要上進",甚至連我們"犯錯"的機會都給剝奪了。於是由白紙一張變成顏色略顯單調的我們,也認為"只有積極、努力、上進、沒有汙點的我們,才是真實的我們"。

可就像忙碌了一天我們都需要睡眠一樣,積極久了,我們就會頹廢、正確久了,我們也會犯錯。這沒有什麼不對的。

或者說,唯一不對的地方,就是我們沒有認識到"現實世界裡這樣很正常,只是我們覺得它'不正常'"。而覺得不正常,又會帶來我們的抗拒、否認,接著基於自我攻擊、自我否定、自我懷疑誕生出的五指山,牢牢的把我們壓在原地,於是這時候自己的"寸步難行"在我們眼中又變成了"頹廢"。那壓力除了增加,似乎也不會有其他的可能。

而"為什麼人不能有頹廢"與"為什麼自己的感情不能有波折",是不是一樣的呢?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很多事情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樣的。

就像我們認為"積極的自己才是真的自己",但實際上"積極或者消極的自己都是真的自己,只不過是不同的狀態、不同的側面"。感情也從來不會只如我們期待的一樣,一路順風順水、甜甜蜜蜜、毫無波瀾的發展,它有波動的時候,或者說戀愛本來就由波動組成。

是的,這樣的感情之所以走不下去,除了磨合期痛苦的影響,還有自己內心期待沒有變成現實的動搖,以及內心不斷攀升的不安。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我遇到了一個非常期待的人,在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覺得我們會擁有很好的未來。而接著我們有了接觸、有了交流,感覺確實如我期待的那樣,於是我更覺得"這個人就是對的人"。

接著順理成章的,我們互訴衷腸、深夜暢聊,私下定了終身。這一切發展到這裡,也都還是非常美好、非常符合我的期待。於是對於"眼前這個人"我更堅定了。

可隨著接觸的久了,我們慢慢出現了一些分歧、我也漸漸的察覺到他身上有一些我難以接受的缺點。但我知道我是愛他的,我也知道出現這些很正常。於是,我抱著"我是希望我們能更長久"的初衷,開始了說教、開始了分析、開始了對對錯的分辨。

"你為什麼不理解我呢,我是為了我們能更好的在一起",面對對方的反駁、面對對方的爭辯、面對對方的"自我堅持",我的內心充滿了疑問、不解與委屈。

"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在按下發送鍵的時候,我不斷的問著自己。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在不知道戀愛究竟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就毅然決然的選擇與另一個人一起進入這場甜蜜與痛苦並存的冒險。而支撐我們出現這樣類似盲目、賭博行為的根本動力,除了深藏在我們血脈中的生存本能,也還有我們對美好、對甜蜜、對感情、對婚姻的期待。

這讓我想起來曾經有位朋友說的一句話,"早知道戀愛這麼辛苦,我才不同意跟他在一起呢"。

是啊,當我們看清楚現實的樣子、看清楚感情的真實樣子,那份失望確實很讓人痛心。

但在這裡又不得不說的是,當期待成為推動我們往某個方向前進,或者接近某個人的動力,那最終是我們真的想要去那個方向、接近那個人,還是說我們只是單純的想要期待變成現實,那個方向、那個人,只是恰好與我們的期待有類似的地方呢?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我知道這樣說可能略顯悲觀,甚至讓一些朋友對感情的美好期待落空。但我更不希望出現的是,經過盲目的鼓勵、過度的渲染,大家都一股腦的扎進對感情與期待的追逐中,然後被現實打擊的連前進的動力都沒有。

畢竟現實,終究是會出現的。

而當現實出現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什麼呢?

我們會看到感情並不是如我們期待的那般,它有波動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另一半並不是絕對符合期待,他有自己的缺點。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在看到這些正常會出現的部分之後,我們雖然內心有不舒服,但也還沒有到想要分開的程度。於是萌生出"波動我不是很在意,只要對方肯聽我的,波動慢慢的就會減少"這樣的想法。接著在想法的驅使下,我們開啟了名為"為了我們好",實際是想要"通過改造對方,讓對方變成我們期待的人,從而使感情迴歸理想中的平順"的努力。

"改變對方"、"讓感情迴歸平順"。

是啊,我們期待中的感情、期待中的人才是應該出現的,現在不符合期待的感情、不符合期待的人,讓我難以適應,我非常想要讓一切都回到從前,於是由此誕生的焦慮和不安,成為了我想要改造對方的動力。

所以你看,我並不是真的為了"我們"好,我只是為了自己好,希望自己能夠一直活在期待中。

這是不是有點自私呢?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感情是精神層面的,但是相處卻一定是在現實層面的。所以超越現實談感情,基本上沒有好的結局。那麼也就是,感情不可能完全如我們期待的那般發展。

只是,有時候我們偏偏不信邪。所以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想要將對方"改造"成我期待的樣子。但可惜的是,我們的努力並沒有收穫自己想要的結果,而只是得到了更多來自對方的反擊、產生了更多的裂痕、遭遇了更多的誤解、體會了更多的傷痛。可我們還是不肯就此罷手,還是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那接下來的展開,我想你可以想象得到。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我覺得用"傷痛令兩個人分開"、"天不遂人願"來形容這樣的經歷,其實並不合適。

一則,我們是因為期待才和對方在一起,並不是真的喜歡的是對方的本人;

二則,過度的期待,加重了現實不如期待所帶來的痛苦;

三則,面對現實與期待之間的差距,我們沒有嘗試去適應,而是想要去"改造"對方;

四則,我們總想改變對方,讓對方符合自己期待的努力,也加速了感情的分崩離析、加重了我們承受的痛苦。

那導致難以走下去,只能分開的原因,又怎能說是傷痛,或者"命運"呢?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我始終都覺得,如果我們想做成一些事情,那必須要按照客觀規律來,而不是憑藉自己的喜好或者自己的覺得。

就比如,每個人都知道"大家是優點和缺點的",可在我們遇到一位"某一面符合我們期待的人"時,卻只顧著"陷入期待中",不自覺的忽略了"他必然存在讓我們討厭的一面"。那如果我們想要擁有或者說享受"期待的一面",就需要有能力與對方身上的"不愛乾淨"、"睡覺磨牙"、"偶爾想法奇特"、"有時說話傷人"、"不開心的時候特別挑剔"、"脾氣來了話都不肯說"、"特別看重錢"等自己不喜歡的方面相處。

因為,如果我們沒有能力與這些好好相處,那當對方基於想要接近我們、想要跟我們共渡餘生的初衷,而把自己真實的、坦然的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只會感到失望、厭惡。這些負面情緒會成為兩個人感情進一步發展的阻礙、會成為我們自己擁有"期待"的絆腳石。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是啊,並不是生活不曾厚待我們,而是我們的期待有時候確實不怎麼現實。而活在期待中的我們,因為一直追求期待,也確實失去了與"厭棄的那一面"相處的能力。於是,生活向我們展現出"善意",將一個好的選擇送到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卻因為沒有這份能力,而錯失很多。

所以,我覺得說到底並不是"期待總會落空"的問題,而是我們缺乏相應的能力,去讓"期待展現"、去讓"期待持續"的問題。

這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在這些方面做一些強化:

1、 "綜合考慮"。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只是侷限於我是否想、是否願意,也考慮現實約束、現實要求、現實規律;

2、 "苦中作樂"。一帆風順的生活誰都能過好,只有能在不符合期待、低谷中獲得甜頭、不斷適應的人,才具備資格擁有一些穩定長久的東西;

3、 "由己出發"。多考慮從自己出發可以做些什麼,而不是總想著去改變別人;

4、 "主動承擔"。在做選擇之前,問問自己這個選擇需要自己承擔哪些代價,以及自己是否能承擔,因為如果我們承擔不了,那這個選擇是無意義的,甚至是帶來傷害的。

心理學丨是這些原因,讓一開始很好的兩人,最終被迫分開

感性與理性,並不是獨立的。感性給了我們選擇和前進的力量,而理性給了我們切實有效的方向和通往結果的方法。而當兩者比較好的結合起來,我們才有了穩定與安心。

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