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攝影中的半畫幅和全畫幅有什麼區別?

小魚和小漁還有蝦米


攝影中的半畫幅和全畫幅有什麼區別?

攝影中的“半畫幅、全畫幅”指的是指相機的圖像傳感器(膠片一次感光面積)的規格大小。其中所謂的“全畫幅”,一般指135系統的畫幅規格,也就是36mm×24mm。這是一個相對統一的標準。

至於“半畫幅”,最早源於膠片時代的“半格機”概念。

所謂的“半格機”就是將135膠捲的成像方向旋轉90度,將原來的圖像豎邊作為橫邊使用。這樣一來,原來只能拍攝1張照片的膠片,便可以拍兩張照片。(所以也叫半格機)

由於半畫幅的兩張照片之間需要留有一些空間方便分割,所以半畫幅並不是18mm×24mm,而是比這個規格略小。(佳能是22.3mm×14.9mm、尼康、索尼是23.5mm×15.6mm)更有甚者,例如sigma的FOVEON X3相機SD14,它的傳感器畫幅才20.7mm×13.8mm,也被作為APS-C畫幅看待。

至於全畫幅跟半畫幅相機在拍照方面的影響:

1、對於相同像素密度的機器,例如佳能5DS、70D,半畫幅機器就相當於全畫幅機器的裁剪而已,沒有任何優勢。

2、對於不同像素密度的機器,例如1DX、M50的對比,1DX由於像素低,單個像素面積大,則具有更出色的色彩、層次感、高感性能。(半畫幅的機器像素尺寸沒法跟全畫幅相機比。例如半畫幅要跟1DX一樣做到6.9um的像素尺寸,像素就只有700萬了。)

3、全畫幅相機由於傳感器面積是半畫幅相機的2.5倍左右,所以高感性能、畫質各方面都明顯優於半畫幅相機。並具有更出色的虛化效果。


從耗子胖成豬


這是攝影初學者買相機最常碰到的問題,也是必須理解清楚的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什麼是畫幅?

相機畫幅是從膠片時代就引進的概念,指的是相機感光元件面積的大小。在膠片相機裡,就是指單張膠片的大小;在數碼相機裡,就是指CMOS或CCD的大小。

其次,我們來看看常見的畫幅大小有哪些?

目前,常見的畫幅大小有6種,分別是大畫幅、中畫幅、全畫幅、APS畫幅、M4/3畫幅、1英寸。

1、APS畫幅

APS畫幅是一個統稱,細分為APS-C、APS-H、APS-P畫幅。H是滿畫幅(30.3×16.6mm),長寬比為16:9;C稍微比H短一些,約為24.9×16.6mm,長寬比為3:2;P比H低一些,畫面長寬比例為3:1,尺寸大小約為30.3×10.1mm。通常意義上來講,半畫幅多指代APS-C畫幅。

2、全畫幅

全畫幅是針對傳統135膠捲的尺寸來說,通常大小為36×24mm,這類畫幅相機是目前比較主流的。比較常見的品牌有佳能、尼康、索尼、賓得、徠卡、哈蘇等。

最後,我們來看看二者有什麼區別?

1、尺寸大小

這是最直觀的區別了。全畫幅的尺寸面積大約是半畫幅尺寸面積的2.1-2.3倍。因此,這也導致了相同類型的相機,全畫幅相機一般比半畫幅相機尺寸也大。

2、價格差異

全畫幅相機由於用了更大面積的傳感器,並且一般用於準專業和專業相機上,而半畫幅相機一般用於中低端相機上。所以相同類型的相機,全畫幅要比半畫幅價格更高。

2、高感表現

在單個像素面積相同的條件下,傳感器的尺寸越大,其能夠容納的像素數自然就越多,因此能夠帶來更豐富的畫面細節。所以,在像素相同條件下,全畫幅比半畫幅能夠獲得更大的感光量,因而能夠獲得更好質感的成像,在弱光環境下有更好的噪點控制能力。

4、鏡頭運用

由於卡口的限制,全畫幅鏡頭可以用於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上,而半畫幅鏡頭只能用於半畫幅相機。並且,一般情況下,全畫幅鏡頭要比半畫幅鏡頭價格高。

5、拍攝範圍

使用相同焦距的鏡頭,由於傳感器尺寸不一樣,所以相同位置下拍攝的照片視角範圍不一樣。具體表現是,全畫幅相機的視角範圍比半畫幅相機要大。

6、景深大小

在成像方面,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相機感光元件越大,景深越小。即相同條件下,全畫幅相機可以獲得更小的景深,更好的虛化效果。

如果你只是普通愛好者,對攝影不會有更極致更高的要求,那麼半畫幅相機足夠了。如果你是發燒友,有更高的要求,那麼建議一步到位選擇全畫幅。


我是JV視界,專注於攝影


JV視界


攝影中的半畫幅和全畫幅有什麼區別?

攝影中的半畫幅和全畫幅有什麼區別,在說全畫幅和半畫幅的區別之前先說第一個概念,什麼是畫幅。


畫幅:簡單一句話,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

全畫幅:在膠片時代感光元件是膠片,36*24mm 是135膠捲的成像尺寸,進入數碼時代以後,感光芯片如果和膠片大小一樣,也是36*24mm,那麼這個單反相機叫全畫幅相機。


半畫幅:1996年由富士 柯達 佳能 美能達 尼康五公司聯合開發了 APS(Advance Photo System)膠片系統。

APS共設計了三種底片畫幅(H、C、P)

APS-H 畫幅尺寸30.3×16.6mm,長寬比為16:9

APS-C 畫幅尺寸24.9×16.6mm,長寬比為3:2與135底片同比例

APS-P 畫幅尺寸30.3×10.1mm,長寬比11:4

所以這三種ASP尺寸的感光元件尺寸都小於135膠片的 36*24mm,所以稱為半畫幅,也有稱之為殘幅。由於APS-C 畫幅的相機最多,也有稱為C畫幅的。


所以,回到題主的問題,攝影中的半畫幅和全畫幅有什麼區別,感光元件尺寸大小的區別,從而帶來畫質的區別,視角的區別。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天空一聲巨響,胖子閃亮登場,我是胖子,一名很騷氣的攝影師。

攝影中的半畫幅和全畫幅有什麼區別?

首先,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普及一些知識點。

全畫幅相機名稱由來是根據底片大小而定的,在沒有數碼相機之前,膠片的大小也就決定了相機的價值,而在膠片實在最常見的底片是135mm的底片,36毫米乘以24mm,而這個單位的底片也被稱為標準底片,應此稱為全畫幅相機。

底片大於全畫幅底片的相機被稱為中畫幅或大畫幅相機,而底片尺寸小於全畫幅底片的有半畫幅(22*15),手機底片的更小,只有幾毫米大小。在膠片時代,是沒有現在的半畫幅相機,但是擁有半格相機,就是將135的膠片,90°旋轉之後進行拍攝,但由於每張照片之間需要一點間隔,所以拍照的尺寸略小於24*18 ,大概是23*16左右。

性能影響

  1. 我們知道,像素的多少以及像素的精確度是決定一款數碼相機成像質量的關鍵,再拍同一個畫面時,由於全畫幅相機感光度的面積是半畫幅相機的兩倍多,所以能搭載的像素會更多。

  2. 同時,感光原件的面積會直接影響單個像素的大小,搭載的像素相同情況下,成像質量由單個像素的面積與精度決定,如:1Dx雖然像素沒有現在的一些數碼相機高,但是由於其單個像素更大,所以具有更出色的色彩,層次感,高感性。
  3. 全畫幅相機是殘畫幅相機面積的2.5倍,所以色彩.層次.感高感性能.以及成像質量各方面都明顯由月雨殘畫幅相機。

小知識點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在問,手機會超越相機?胖子想告訴大家的是,由於感光元件直接限制了手機的成長,所以手機永遠是沒辦法超過相機的,只是說手機在未來會與相機進行兩極分化,手機的性能越來越好,相機也會往越高的精度方面走。


我是玩攝影的胖子,志立做一位能吹牛.能抗揍.又有點色眯眯的攝影師。如果你喜歡胖子的吹牛,請關注胖子.記得點贊(⊙o⊙)哦。


時光攝影人


原來的膠片機,大多數尺寸是24X36mm,到了數碼時代,感光元件相當於這個尺寸的,叫全畫幅。全畫幅圖像傳感器尺寸36mm×24mm。

中畫幅是 6x6cm或6x4,5cm 、6x7cm、6x12cm、6x17cm都有。中畫幅的優勢在CCD大,畫質好,像素高。中畫幅與全畫幅的區別是圖像傳感器尺寸更大,成像質量更好,價格也更貴,如哈蘇 H4D-200MS價格是全畫幅單反十幾倍。


踩著單車去旅行


不長篇大論,區別就是傳感器芯片大小不一樣,全畫幅的更大,半畫幅要比全畫幅小一倍多,芯片越大畫質越好,高感也更好,但價格也成倍增加,嗯,就這區別。


195385161


膠片時代的畫幅是指每張底片的面積。135相機主要是24*36mm,其實還有別的畫幅包括現在常說的半幅,有興趣可以百度一下;120相機就比較多了,6*4.5,6*6,6*7,6*8,6*9,6*12等等;120相機往上就是大畫幅了,又分4*5,5*7,8*10。數碼時代以後畫幅面積就沿用了膠片時代的稱呼,但要注意的是除了135的全幅和半幅面積和膠片時代的面積基本一樣之外120的畫幅面積基本沒有膠片時代的面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