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大A威武,我服了

大A威武,我服了

大A之強,我確實服氣了,哈哈!說實話,這麼強,我確實不知道為什麼,我唯一能夠想到的一點,就是流動性寬鬆了。反正吧,滿倉的,看好自己的倉位堅定持股就行了,沒滿倉的麼,有點不好辦,不過其實現在好標其實挺多的,可以建倉,但就怕各位朋友熬不住,哈哈。

話說回來,我每天也在我的專欄上回答大家的問題,有些我覺得應該有一些普遍性,特找了八個出來,奉獻給大家。

1.問:海哥,由於大倉位涪陵電力,成本17.5略高,所以目前被套著。涪陵電力一般新增的項目什麼時候能公佈?換了國網新領導,會不會影響之前的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涪陵電力是否看國網臉色吃飯的,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下半年有沒有有利的預期?請海哥解惑,麻煩啦!

答:這些東西其實都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提前預知的,否則就成了打聽內幕消息了。我們投資,更多的是依靠常識,賠率和概率。

第一,涪陵電力目前市值48億,今年淨利潤大概率是4億以上,那麼靜態估值真的不高,並且,未來2-3年,即使沒有新項目,其業績因為其商業模式也可以預測並不會下滑,所以我們就有了第一個認知,目前這估值和股價,即使就算電力定位有變,很難大幅虧損(立於不敗)。

第二,國網承諾在2021年解決同業問題,這其實就是一個預期,如果解決了,把項目全部由電力做,那麼就可以大勝(大賺),如果不解決還是維持原狀,還是可以小賺或者不虧。投資中,我們一定要把風險考慮清楚,然後就是賺了,能大賺還是小賺,什麼時候賺,這個時候就要靠運氣了。在這個過程中,耐心最重要!我們散戶最不缺的是時間,寧虧時間不虧錢。

2.問:怎麼克服心理障礙,敢下手,做到重倉?比如說我手裡面有100萬可以去買股票,我看好了一隻股票,有信心,長期是增長的。當然,不確定他能漲多少,什麼時候能漲。但是考慮各種因素,風險和承受力等等,我卻不敢在價格便宜的時候重倉。等事後股票價格漲上來,心裡面覺得非常的失落。怎麼克服這種心理障礙?以及做重倉的成長過程?

答:很明顯,你還沒有邁過投資的那道門檻。投資是個很神奇的事情,有些人很快就過去了,有些人一直邁不過過去。投資所需要的能力之一,就是控制自己的內心,這個能力不能有短板,也許你還差一個突發性的時間來促使你過這個坎。

以我自己為例,2013年的某一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我馬上就接受了價值投資的觀念,但是我遇到股價跌宕起伏的時候,我內心還是會有巨大的波動,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剋制住,所以我那兩年我一直靠自己的自制力在抵抗這種內心隨著股價的波動的波動,直到2015年的股災,這個突發性的事情讓我徹底的邁過了這個坎。從此,股價波動在我的眼中是如畫一樣的優美,我從內心完全接受了買股就是買資產的理念,再也不會為股價的波動而忐忑不安了。

現在,我自己的賬戶每天波動數十萬,基金賬戶波動上百萬,但我該幹嘛就幹嘛,內心根本不會有一絲的波動。所以,你不用急,慢慢來,投資都是逐漸悟道的,急不來的,只要你知道正確方向,並持續努力就夠了。在前期,我個人建議不要投太多的錢,投一點小錢進來學習,即使虧了也不痛心,如果哪天你覺得自己差不多了,再投大錢不遲,這市場上不缺機會。

3.問:想請教裡海老師股票相對集中的問題,如果說目前有10支困境反轉風格的股票,估值都在底部,且領先因子都有好轉跡象,為什麼不都買一些呢?這樣風險不是更低嗎,有一隻股票漲起來了可以賣掉再將資金投入到其他9支,加快週轉,不是很理解老師為何要侷限於3,4支,比如剛才有位兄臺提到的魯西化工,如果真的符合您困境反轉的標準,領先因子好轉且邏輯簡單,為何要糾結於買不了呢?難道是確定性還差一點,請裡海老師指教。

答:這個是個問題,我解釋一下,在投資當中永遠都有這種抉擇困難的時候。就是幾個股擺在你面前,你這個也想買那個也想買,如果都買就極度分散了,肯定是不行的,有時候自己選擇沒有買的票,反而長得更好,也是經常的事情。

個人認為做一個三個股左右的輪動,備10個股作為儲備,這個備用的股不一定都要買,因為每個股的爆發點它時間順序是不一致的,例如持有的三個股正在邏輯演繹之中,你肯定是不能夠減倉去買其他股的,換來換去不如不換。所持有的三個股,如果其中有一個股邏輯演繹得差不多了,該賣出來了,在瞅一瞅儲備的股當中,哪一個處於比較好的買點,就換成那個股。不過,這種理論上的無縫切換,實際上在現實生活當中是做不到的,實際操作永遠都是充滿遺憾的。

抉擇真難呀,看住自己碗裡的,先吃下去,鍋裡面有時候好東西被別人搶了,自己沒吃到,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有時候我的確看好一隻股,自己確實又捨不得賣其他股票的話,一般會從其他地方弄點小錢,小倉位搞一搞,多多少少也賺點,這樣就不留遺憾了。

4.問:有些股票營收和利潤在高速增長,股價為啥就是不長呢?比如高能環境。

答:在短期,基本面和股價並不一致的,有時候還會錯很久。有的時候,股價跑前面去了,有的時候,基本面跑前面去了。例如,2010-2014年,茅臺業績仍然持續增長,但股價卻橫亙了4年之久沒漲。例如我現在還持有的再升科技,上市以來業績年年漲,但股價卻跌了三四年,直到今年才開始慢慢漲了點。

所以,以基本面為錨沒錯,但不要認為只要基本面好股價短期就會漲。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長線投資者需要一顆大心臟。短期的股價是由市場情緒和資金面決定,長期是由基本面決定!因此,別太在意短期的股價漲跌,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研究基本面,在賠率和概率均大的時候下重注!

5.問:有時候感覺自己的邏輯分析正確,而且確實是低位持股有安全邊際,盈利一部分後,自己還是沒有頂住回撤的壓力以及部分盈利的誘惑,中途下車了。如何克服這種心理?有時候反思是不是自己對它的確定性邏輯動搖了,感覺投資又是一門心理學課程。現在每每回頭看歌爾股份,都是一萬個傷心。

答:這就是投資的難點,優秀的分析並不等於優秀的交易,有時候優秀的分析可能會毀於糟糕的交易,例如我的再升科技從現在來看這隻股票,我分析基本上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在交易上出了比較大的問題。我在上市公司工作那兩年,見了不少牛逼的研究員,但他們我可以這樣說,他們如果自己來做投資的話,90%多都做不好。

投資是一個逐漸進階的過程,而研究只是投資中的一部分。退到具體中來,如果你分析出來一家公司很好,這叫概率,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叫高概率,但你還要審視一下,這如果在當前價位買入的話,它的賠率怎麼樣?如果賠率不行的話,也不能介入。另外你還要考慮到安全係數是怎麼呢,因為你不可能100%的把這家公司瞭解透,如果判斷失誤的話,這個價位買入會有多大的損失空間,這些都是我們在投資做決策的時候所要考慮的因素。投資需要從多角度來審視,而從研究公司只是一個方面。

6.問:尊敬的老師,您好!向你請教一個慢慢買入的問題。比如一家公司的股價是10元,已經處於低估安全區域,計劃分三次買入,此時應該可以先買入第一份。1、如果股價走好,剩餘的兩份資金可用買入做其他標的,還是繼續等它回調?如何判斷2、如果10買入後,股價一直在10元左右橫盤,一段時間後,有無觸發第二次買入的可能?還是說第二份一定要比第一次要低。3、三份的份量如何設計更優呢?是等份,還是逐步加碼? 勞煩老師解惑,不勝感激!

答:如何買入以及加倉的問題,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我自己比較特殊,因為我是不在乎回撤的,所以呀,我在覺得這個價格比較合適的話,我很多時候其實一把梭就搞進去了,因此很多時候其實我買進去了就被套,而且有時候套的時間還比較長,不過由於自己選股還是比較準,自從再升科技之後,選的股票基本上都沒有被套很長時間就慢慢有盈利了。

那什麼叫舒服的價格?舒服的價格,就是你被套了之後睡得著,往上漲你敢於持倉,這就是你的舒服的價格了。當然,分檔買入也是一種很好的策略,如果繼續下跌,有資金可以補倉,但也存在你說的那個問題,萬一股價飛了怎麼辦?飛了就飛了唄,只有涼拌。如果這個股價還在你覺得舒服的範圍內,你就加倉就完了,如果已經超出了你讓你舒服的價格,那就別買了,反正這個市場上的錢也賺不完,命中註定這隻股你只能賺這麼一點。

7.問:我是想對市場定價沒有充分的認知的情況之下,明顯的下跌是不是可以迴避一下。

答:有句話叫做錯過了下跌就錯過了上漲。從投資的策略看,越簡單的策略其實是最有效的的。很多人為了想賺更多的錢,所以想盡量避開下跌,抓住上漲,殊不知卻把策略越搞越複雜,拉長時間段來看大概率反而跑不贏簡單的策略。以2019年為例,1月份信心跌入谷底,越跌越不敢買,然而行情來得如此快,根本不給人加倉的機會,如果2-3月沒有倉位的人,大概率當年的收益就很不好了。短期的市場情緒是很難琢磨透的。

8.問:老師,有些股票營業收入降低,淨利潤反而增加,怎麼看待這些現象,謝謝

答:這個就要具體分析了,主要是分析利潤表,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營收減少,特別是主營減少,說明企業還是遇到了銷售瓶頸。而營收降低而淨利潤反而增加,要麼是毛利率增加,那麼就要去看毛利率增加是什麼原因,是原材料價格降低呢還是產品提價了?要麼就是三費減少,看看是管理費用還是銷售費用還是財務費用降低了,進一步看這費用後面的原因。或者還是一次性收益(例如處置資產等),所以要透過報表去看企業的商業模式的變化。

大A威武,我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