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目前有一個6.5%的理財產品,推薦人說是低風險理財,虧損概率很低,你怎麼看?

琅琊榜首張大仙


理財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當前市場流動性比較好的形勢下,理財的收益也相對較低,一般銀行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為3.5%左右,銀行理財的收益率為4.5%左右,年收益率6.5%基本上高於無風險收益50%以上,還是需要承擔很大風險的。

當然有風險未必是就會產生損失,所謂風險是指到到期不能收回本金和收益的不確定性,因此必須對這產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且不可片面相信推薦人的說詞。

首先,產品發行渠道。必須是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公司等合法持證的金融機構,如果是銀行推薦的非銀行產品,必須在其公示銷售目錄中,在網點簽約,實現雙錄。如果是網上推薦的或者是XX理財公司等等,均不考慮了。

其次,看產品投向。如果產品投問是證券,則風險較大,主要看資產管理人,要了解資產管理人的歷史業績比較以及產品結構化情況;如果投向房地產,則要看開發商實力和資質以及樓盤的市場情況;如果投向一般製造企業,則不應考慮;投向政府平臺,考慮財政實力,退出方式。

第三,起投金額限制。首先正規金融機構發行,正規渠道購買,然後如果起投金額只有5萬,就會比300萬風險小一些。

一個普通投資者,對產品沒有足夠的把握去研究去穿透,還是考慮購買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或類保本保息的產品。牢記收益與風險成正比的理論,當你看重收益率高低時,騙子們正看著你的本金,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本金的損失。





陽光生活345


6.5%,低風險?

低風險的定義是什麼呢?本金基本不可能出現損失,預期的收益基本都可以實現,這才叫低風險。目前能做到這個的市面上只有以下幾類:R1-R2級別的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保本型結構性存款。至於說國債與銀行存款,這兩個算是無風險產品,分紅險保險理論上也算是低風險產品(本金無虞),不過現實中分紅型保險的的收益率往往沒有達到預期的收益率,所以我們給它剔除掉。


幾個低風險產品中,目前的收益率沒有超過6%的,甚至超過5%的都不多,市面上預期收益率達到6.5%的產品均屬於中等風險的產品(比如R4級別的理財產品),你要找到一款低風險的6.5%根本不可能,其實試想一下,真的存在這個產品,肯定會使得資金大量快速的流入,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發行者肯定也會下調其預期收益率。

之前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銀保監會的負責人郭樹清就說過了: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而前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2018年3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老百姓要加強風險意識,不能一看收益高就被“忽悠”進去了,他說,“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

你認為你的推薦人會比上述兩個人還牛逼嗎?大佬們的高度與角度,肯定比我們看的還廣還深,既然都認定6%以上的有問題,你還信6.5%的理財產品虧損率很低?

總結

說起來,可能很多人不信,目前低風險及以下的產品,其實收益率最高的反而是定期存款,在部分中小銀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中,存款利率有的高達5.3%以上,甚至高達5.65%,這個即使是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中也不常見,當然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為一年期的,如果是五年期的理財產品,相信也可以做到這個收益率。


不管這個推薦人是誰,在購買前自己一定要慎重,可以登錄中國理財網查詢他給你推薦的這款理財是否真的存在?若存在,在查看理財產品的發行者、風險等級、期限等等其他要求,以免遇到虛假理財或者飛單等情況,最終導致資金打水漂。


鯉行者


本人在金融行業裡從業多年,以我的經驗來看,你所說的6.5%的理財產品,虧損概率很低,是低風險理財,這個純粹是忽悠,需要特別小心。

目前6.5%以上的收益的理財產品有沒有?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能達到這個收益水平,只有信託產品,信託產品現在平均年化收益率依然可以達到7%,部分優質資源的信託收益可以達到9%,但是信託產品資金門檻是100萬以上,稀缺的信託產品需要300萬甚至500萬才能買到。

如果不是信託產品,而是可以隨意購買到的理財產品,現在是達不到6.5%以上的收益的。以目前銀行發行的主流定期理財產品來看,年化收益率只能達到4%左右的水平,保險類和券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4.5%~5%的收益率。

還有部分地區的城投債,收益率可以達到6%,但是同樣是稀缺產品,需要資金量較大才能夠買,並且債券也並不是虧損概率很低,這兩年來債券出現違約的情況開始增多,得看運氣,運氣不好的話,踩雷的概率並不低。

因此,推薦 人說6.5%的理財產品,屬於低風險理財,虧損概率很低,如果不是前面我說的這兩項的話,一般忽悠的可能性比較高,需要看這個理財產品到底是誰發行的,如果是正規大型銀行發行的,需要看清楚產品的說明書,看看風險等級是否在PR2級別以下,只有PR2級別以下的才是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如果是一些中小型所謂的金融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很有可能是高息非法理財項目,很可能掉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財經宋建文


如果是銀行推薦的,能達到這個收益的應該是銀行代銷的信託產品。現在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在8~9%,給到銀行代銷的話,銀行會從中間收取2~3個點的中間收入。所以給到客戶的話大概在6.5%左右是很正常的。你可以從銀行購買,也可以從信託公司購買這個,看你自己的選擇。主要得看你投資的這個信託產品的項目,具體投資領域是是政信基礎建設的,房地產類的,還是工商企業類的,然後看它的風控措施,有沒有抵押,質押和擔保的風控措施。



胖虎聊財經


哈哈哈,這個我有經驗,10多年了,這個可以給你點參考意見。

首先,推薦人為了吸引客戶,肯定會盡量所產品的亮點和優勢,這個是肯定的;如果推薦人給你說有風險,你肯定理他了。在我們這個行業,以前還有業務人員為了成交訂單,過分誇大產品,過度宣傳也是存在的,現在好多了。

其次,理財產品是否有風險,虧損的概率大不大,只看收益率是很難判斷的。這個主要要看產品的具體內容,最主要的幾個關鍵點包括:

1、借款人:這個資金是誰在用,是誰在借款。如果是銀行的產品,銀行作為借款人,那當然風險比較低;如果是一般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就風險比較高了,企業的還款能力和實力跟產品的風險成正比;

2、是否有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是實力較差的企業,但是提供了房產或者土地等足額的抵押物作為擔保,這個也是風險比較小的,因為有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沒有提供實物資產,而且提供股權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等,風險也是比較高的。

3、看還款來源,如果是普通企業還款,還是用企業的經營收入來還,沒有比較穩定的收入作為還款來源,那風險就比較大。因為企業經營都不有不穩定性,收入可能出現波動,到期無法還本付息。

還有一些因素,會影響產品的風險。因此,不能簡單通過收益率來判斷風險,要根據理財產品對應的底層資產來判斷,這個才是根本。 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諮詢探討!


義哥財經日記


6.5%的理財產品是不符合固定收益和保本理財產品的利率要求的,一般我們看到的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利率都是很難能超過6%的,因為超過了6%以上就不是低風險了,應該叫中高風險理財產品,那就是本金可能虧損或者本金會全部損失。

第一、什麼是低風險理財?

你到銀行存款,這種存款就是低風險理財,因為你的錢是存在銀行裡的,銀行這麼大的機構財大氣粗,它是不太可能發生風險的,此時你的財產存款風險就很低了。但是銀行最多給你保本收益利率是不會超過6%的,因為超過這個數目銀行也要計算成本,是會虧錢的,他們也不幹。

存款、債券、貨幣基金都是這種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利率才會很低,一旦利率高了,不存在不會虧損的情況。

第二、6.5%中高風險理財。

6.5%是超出了低風險理財產品的利率範圍,那這款產品就不會是虧損概率很低了,應該是不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就是看似風險低虧損概率低,也可以說是可以虧損的,6.5%的利率,也可以說是隻能賺到1%都有可能,這就存在問題了。

綜上所述:

按照這種情況來看,很顯然6.5%是不存在低風險虧損概率低的,因為不符合大部分低風險理財產品的利率要求, 那這種理財產品其實就是所謂的6.5%只是最高收益,最低收益可能是1%,虧損概率低,但是也會虧損。


股海重生2015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年化利率正常的是4%一5%之間,非保本浮動收益。6%年化收益率是鳳毛麟角,基本上在市場上見不到。



高收益帶來的是高風險。目前,理財市場的風險等級分為五級:R1、R2、R3、R4、R5,風險由低向高排列。R1和R2級別理財產品主要投資國債、企業債、銀行存款、信託等產品,風險較低,基本零賠本風險,預期年化收益率4%左右;R3、R4、R5可以投資黃金、股票、外匯等高波動高風險產品。R3、R4級理財產品規定投這類高風險產品不能超30%,預期年化收益率5%左右,有賠本可能;R5級理財產品對投資高風險產品沒有比例限制,因此年化收益率能達到5%一6%,高風險,賠本可能性增大。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6.5%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在銀行、保險、證券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基本上是沒有的。R5級理財產品,高風險高收益,也很難有預期年化收益率6.5%的,既使有,不可能是推薦人說的低風險,而是非常高的風險,募集資金可以全部投入到股票、黃金、外匯等高風險產品,你說風險大不大?



再說,理財產品的發行方是誰?這是個問題。如果是銀行、保險、證券,資金安全性好些,其他平臺保本就更沒保障了。比如P2P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高於8%,一不小心就爆雷、平臺跑路,雞飛蛋打,血本無歸,到那時就是欲哭無淚了。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相信高收益低風險這樣的忽悠,你想要人家的高收益,人家想要你的本金。擦亮你的眼睛,對於這樣無良的推薦人,要避而遠之,千萬不要掉進這種所謂高收益低風險的誘惑陷阱。


牛哥話養牛


我要告訴你的是,趕緊遠離這個推薦人,如果他是你的朋友,朋友關係到此為止。

6.5%的理財產品,且不說根本就不存在這麼高利率的理財產品,更別說是低風險了。只能說,你碰上騙子了。

一位監管人士曾經說過,任何投資產品,利率超過6%,就要做好損失本金的打算。這句話很明白的告訴了你,投資理財產品利率超過6% ,已經是高風險了,有損失全部本金的風險。

能稱得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至少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至少保證本金的安全,即本金不會受到損失,收益也基本是安全的,除非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

就目前來講,能夠保證本金的理財產品,市場上已經沒有了,以後也不會再有。根據理財新規的要求,新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非保本淨資產的理財產品,買者要自己承擔風險。

能夠保本的產品,現在市面上有國債、銀行存款產品。、貨幣基金等。這些產品都屬於低風險範疇,本息可以保證。

國債不用說,無風險利率,國家信譽背書,保本保息。3年期4%,5年期4.27%。收益非常不錯,缺點是流動性不好。

銀行存款產品的話,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這兩款產品收益還不錯。3年期大額存單年化收益在4%左右,5年期大額存單年化收益在4.2%左右;6個月結構性存款利率是4%左右。大額存單可以靈活轉讓,流動性可以保證。結構性存款一般都是短期產品,流動性也不錯。

貨幣基金是所有基金分類中風險最低的一個種類。具有準儲蓄的特徵,風險很低,收益相應較低。

怎麼樣?明白了什麼是低風險產品了吧?以後再有人跟你說,超過6%的產品是低風險產品,就可以直接轉身離去了。


南公子


關於理財產品,如果你想做專業點的分析,去判定虧損的概率,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收益率。這是粗粗判斷的方法。所宣稱的收益率越高,實際隱含的違約率越高。現在千萬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銀行理財產品不會違約了。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真的保本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不會超過5%。就從你所說的6.5%這一點,基本就可以判定:違約風險不會低。

二、理財產品本身的分析。雖然絕大部分普通人不會去看實際理財產品的合同。

但記住:理財產品的本質其實是:債券

。理財產品的發行方就是債券發行人,理財產品的購買者就是債券投資者,銀行是中介機構。

既然是債券,那麼債券的信用分析方法就完全適用於理財產品。包括:

(1)包括公司名稱、成立時間、歷史沿革、註冊地、註冊資本等基本信息,這些能讓你對借債人有個基本的瞭解。

(2)公司主要股東及股權佔比,股東背景,實際控制人。股東背景對企業的經營方式、經營方向、經營效率等有重要影響。股東背景情況可分為以下幾類:

1)按有無外資分(外資控股企業要注意股東方撤資外逃風險和利潤輸送風險),

2)按有無國有股份分(國有背景優於民營背景,但現在有些地區的國企也很坑);

3)按有無公開上市分(上市代表信息透明度高、財務報表真是性高、具備再融資能力);

4)按有無集團背景分(一方面反映股東方支持,另一方面反映關聯資金佔用、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的可能);

5)按有無家族背景分(家族性企業普遍存在公司治理不夠健全,經營風格激進的特點)。對於一些資本運作的企業和民營企業,其股東往往是隱藏比較深的,有的企業法定代表人並不是實際控制者,有的企業第一大股東並不是實際控制者,應注意挖掘。

(3)實際管理者的人品、誠信度、融資動機及其道德水準、教育程度,歷史經營記錄及從業經驗。管理層、股東層面的穩定性。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家族性企業更要關注這一點。

(4)公司所處行業情況。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是一個很爛的行業(可能是競爭太激烈導致利潤水平很低,也可能是政策變動頻繁造成政策風險巨大),最好的公司也可能經營慘淡。特別是對“兩高一資”(即高耗能、高汙染、資源性)行業企業應結合行業產能和政策現狀,重點分析行業未來格局變化和政策風險。此外,這個行業的上下游也要分析,如果供應存在風險,那麼整個行業也會有較大風險。

(5)公司在行業內的實力

。包括在這個行業的排名、在當地區域市場上的排名和佔有率情況。實力越強的公司越不容易違約。

(6)近期經營發展方向、業務重點,計劃的生產經營、業務量,以及多元化投資情況等。主要看公司的產業發展方向,是專注主業還是想四處開花,主業產能擴張的速度以及預期的需求和效益情況,擴張的資金來源(股東投入還是對外融資),對企業現金流的影響,預期會產生的負債規模和結構等。有些公司開始多元化亂投資大投資,尤其要謹慎,不要購買這種公司發行的任何債務。

(7)目前公司的財務狀況。由於是債務分析,重點應該放在公司的資產負債情況,經營現金流狀況。

綜上所述,以上這些分析如果你都做完了,都覺得結果很令人滿意和放心,那麼就可以考慮購買。


財經圈徐卉律師


在理財實務中,除50萬元以內的存款受存款保險保障外,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依據風險高低排名,常見的國債、理財型保險、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大致都算低風險理財產品,虧損概率較低。此外,還有近兩年比較熱門的“結構性存款”,也算是一種低風險理財產品(也有很多人認為是存款)。

儘管現任銀保監會主席有告誡:超過6%的理財產品就要打問號。但是在現實中,即便以6.5%的收益率來衡量,債券型基金和結構性存款都還算低風險理財產品。2019年,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5.86%,最高收益率則達到38.95%,依據歷史業績來看,債券型基金虧損的概率確實是極低。

而結構性存款由於“存款(90%)+衍生品(10%)”的結構,理論上也存在本金虧損的可能性,但現實操作中,由於銀行都是將其當做高息攬存的工具來用的,實際上設置的風險條件基本不可能觸發,因此所謂的浮動利率其實都是按照最高檔利率兌付的,變成了事實上的保本理財。而達到6.5%的結構性存款還真有,某外資行最近就發行了一款利率上限達到7.2%的。某最近捲入風波的國內知名零售銀行也發行了一款利率上限為6.2%的。雖然監管要求整改,但結構性存款中存款佔到90%且受存款保險保障,真實的風險係數也就10%左右,浮動利率又進可攻、退可守,還是很值得考慮的一款低風險理財產品(非得算理財產品的話)。

所以,不能拿銀行存款的利率來衡量理財產品,而即便銀行存款,一些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3年、5年期也一度達到6%以上的利率。也就是說,6.5%的低風險理財產品是客觀存在的。當然,具體選擇時還得看產品和條款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