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今春中小學開學後,如何保證教師戴著口罩上課的教學質量?

當時巴山月


教育部最新通知:開學後建議老師授課時戴醫用口罩。

這個決定一出立刻引起了廣泛的影響,好多網友認為,既然如此還不如不開學。

不過,在我看來,這個決策還是比較正確的。

第一:什麼時候開學安全?能絕對安全嗎?

這個問題我想鍾南山院士也回答不出來吧。

全國清零比較安全,但國外還有呢?

一個省清零比較安全,那其他他省也有呀。

那什麼是安全的開學時間呢?很簡單,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相對的安全。

既然沒有絕對的安全,那相對安全的時間開學,讓大家繼續戴一段時間的口罩也不算什麼吧。

很簡單,戴總比不戴好。

第二:總要開學的,不可能等全世界都沒這個病毒再 開學吧。

現在這個病已經在全世界開始爆發了,如果一直害怕不安全不開學,那什麼時候開學?難道等全世界這個病消失了再開學?那估計得等好幾年了。

我相信政府也不會讓大家冒然開學的,至少一個地區疫情控制住了,才敢開學,也就是相對安全了,才敢開學。

但開學後安全起見,戴一段口罩,不是更安全一點嗎?

當然,戴口罩也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

買不來口罩怎麼辦?

都戴醫用口罩,國家能供應嗎?畢竟學生比醫生數量多多了.

住宿生的吃飯睡覺問題怎麼解決?不怕感染嗎?

等等。

不過我相信這些問題國家都會想辦法解決的。

現在很多大型企業公司都開工了,人也很多,他們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都可以很好的借鑑。

辦法總比困難多,大家對政府應該有信心。

戴口罩上課對教學質量影響不是很大,因為現在好多學校給老師都配有擴音器,沒有的,配一個就是了。只是老師們會比較辛苦,畢竟戴口罩不太方便嘛!

但是,為了孩子,這些苦都是可以忍受的。

所以我的觀點一直都是:開學後戴一段時間口罩比較好,原因很簡單,為了更安全。


人生如夢LLH


現在的確是有一些地區和學校,要求開學後老師上課戴口罩,先不說能不能夠保證教學質量,先說這個事情現實不現實。

昨天到今天,我分別參加了兩個會議,做了兩次發言,每次發言也就是10多分鐘20分鐘,我在發言的過程中聲音並不高,期間估計有20次到30次往上扶口罩。

因為我在發言的過程中,口罩老是往下巴底下滑,把鼻子就露了出來,這就迫使我不斷地把口罩往上扶。

因為我戴著眼鏡,所以在發言的過程中哈出來的氣被口罩擋到眼鏡上,老是把眼鏡霧化,弄得我已經都看不清會場的情況。

我就在想,這僅僅只是一個開會發言,也只有10多分鐘20分鐘,而且發言的聲音並不高,還是坐著發言,假如是站在講臺上大聲給學生講課,那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我估計是兩三秒鐘都要往上扶一次口罩,而且也只能憑著感覺給學生講,因為眼睛已經被哈出來的氣霧化了。

大家都有一種感覺,一隻口罩帶幾個小時以後就基本上已經被哈出來的氣弄溼了。那麼,老師大聲講課,每天要2~3節課,一隻口罩又能撐多長時間呢?是不是得一天換2~3只口罩?

另外,帶著口罩講課,聲音渾濁,低沉,有時候學生可能還聽不太清楚,特別是教英語的時候,嚴重影響發音,肯定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影響。

我切身的體驗是,老師戴口罩講課真的是不太好操作,

現在已經談不上教學質量的問題,當下的問題是連口罩都駕馭不了。


教育探微


今春中小學開學後,如何保證教師戴著口罩上課的教學質量?

像我們學校制定的預案中,是要求學生和老師都戴口罩的,但畢竟目前購買口罩比較困難,可能很多人都在注意附近的藥店或者商店的最新信息,一旦有口罩出售都會一鬨而搶光的,昨天我們這兒附近的超市有口罩賣,但很快就沒有了,而且用身份證登記,一個身份證能買2個,還好,我搶到了2個,如果開學要求我們老師佩帶我正好用得上。

我想一般的情況下,如果學校做出了這方面的要求,學校應該為老師準備相應數量的口罩,畢竟老師就像我們普通家長一樣,購買口罩的能力有限,找不到地方買,學校的要求應該就是教育部門的要求,因此教育部門出面為老師買口罩絕對不是難題,至少說講課的效果嘛,我覺得應該沒啥大的影響。只要不是英語老師教發音,其它像語文,數學,體育等學科完全影響不大。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如果你的聲音比較小,有口罩肯定會過濾掉一部分聲音的,這個時候可能老師就要注意提高你的嗓音或者注意某些角落的孩子可能會聽不清,必要的時候需要配備一個小蜜蜂,特別是我們的女老師和老教師可能需要,男教師可能會相對好一些,還是看自己的班級情況吧。


楊鍋來了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建議中小學教師開學後佩戴口罩授課?戴口罩,你不會是說真的吧?


那麼,老師們戴口罩上課,會影響上課質量嗎?影響大嗎?讓我們一起分析看。

若不是這次疫情影響,我還真沒想象過有一天老師們都要戴上口罩來給孩子們上課。或許我們會認為,沒啥影響,話照說,課照講,若不是前幾天的一次親身感受,我也會這樣認為。


先說下前幾天我作為志願者在街道巡邏一天戴口罩的感受吧。對於醫用外科口罩,確實我們生活中戴的較少,雖不會像湖北省發佈會上一樣,有兩人將口罩戴反,但戴上口罩出樓寓門不到一分鐘,兩隻眼鏡片上已經霧濛濛一片,看不清路了。只得把口罩上方的細鐵絲又緊緊的在鼻樑上按了好幾按,才好了一些。

在執勤路段沒有超過一個小時,口罩裡面已經溼漉漉,很是不舒服,因在路口執勤也不好意思摘下來涼涼。現在口罩幾乎已成奢侈品,當然只帶了一隻,也沒法換一換。

試想,老師們戴著口罩講課又會是什麼感受,口罩內已溼漉漉一片,老師又怎麼舒適講課呢?


所以,戴口罩上課一定會影響老師們的正常講課的。至少,老師們不能侃侃而談,深情自若,如果課堂需要講授的內容較多,那麼肯定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課堂質量一定會受到影響。


再有,戴口罩說話,會讓老師的聲音甕聲甕氣,學生不易聽的清楚。有些語文等文章需要老師朗讀,同樣效果不佳,而大家知道,英語單詞在發音時,是需要對照老師的口型的,那當然是看不見的了。那麼課堂質量一定會受到影響。

再來說影響大嗎的問題。

我認為影響是有,但不大,甚至還有可能把不利變有利,打造出更高效課堂。


課堂上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怎麼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旁聽者。這就要求老師做到,一定不能滿堂灌,絕不能採用填鴨式教學,要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引領者,做好導演,導出好劇,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一個好演員,共同打造優質課堂。

所以,戴上口罩一定會倒逼老師們的講解精煉再精煉,言簡意賅,做好點播,相信學生,鍛鍊學生,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質量還會有提高。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不是嗎!


現在我們來說說,有那麼多的口罩嗎?口罩到底需要多少?


為了防控疫情,老師戴口罩講課,學生肯定也要戴口罩上課了。只有老師戴口罩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有那麼多的口罩供應嗎?

在疫情初期,我曾經奔波四五處藥店,終於高價買到了十隻口罩。口罩真真正正成了奢侈品。雖說現在全國口罩產能大幅提升,是否夠學生老師的需求呢?

據2019年數據,全國中小學人數有2億多人,每天每人兩隻口罩就需4億隻。



很顯然,口罩根本不夠用。

那麼,疫情完全受到控制之前,延期開學是唯一選擇。




教育聊一聊


國務院發佈的最新通知,就中小學校春季學期開學的有關準備和衛生防護工作,列出25項具體的技術要求。這其中有一條最為重要的建議,就是“建議老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信息一公佈開來,就迅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一些學校的工作群裡,也炸開了鍋了,很多老師為此犯愁。挖挖機有幾個當老師的朋友,紛紛在群裡報怨,問這咋辦呢,還說戴口罩講課費勁,得提高講課的音量,尤其是戴眼鏡的老師最難受,每隔一兩分鐘估計就會擦一次鏡片。

對於老師戴口罩上課可能出現的這些問題,家長也很是關鍵,普遍認為這樣會影響教學質量,尤其是剛開始學拼音、學英語的學生,很多時候發音需要看老師的口型,才能模仿正確發音。

其實,挖挖機認為家長們過於擔憂了。關於教學質量的問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有那麼多的專業人士,各類學校又有那麼大一幫子管理層,家長們能擔憂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老師,他們也能想得到,並且會創新工作舉措來保證教學質量。挖挖機能想到以下一些確保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加強思想教育,強化老師責任心。正式開學之前,學校都有專門的教學工作會議,會在教學工作安排部署中,就教學質量提出明確的目標要求,也會推出一些必要的保障措施,還幫助老師提高教學質量。這樣的會議,能夠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強化老師的事業心、責任感。

二、注重工作細節,創造提高教學質量條件。比如,學校統一為全體老師配置擴音設備,準備潤喉片等有利於保護嗓子的藥物,為戴眼鏡的老師準備鏡片防霧藥水等。對於漢語拼音、英語發音等需要觀摩老師口型的課程,可統一錄製視頻,以多媒體的形式在課堂上播放,加上老師當場輔助講解,這就能解決問題了。

三、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引導。向學生講明老師戴口罩上課的不便利、不容易,教育學生全神貫注聽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當然,作為老師,大都有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他們會盡力為提高教學質量想辦法、添措施,比如深圳某小學老師,滯留在河南農村老家,因為沒有網絡,為不影響學生網上學習,主動向鄰居借網,還把筆記本電腦搬到雪地裡來上課,只為了無線網絡更穩定一些。像這樣的好老師,比比皆是。

所以,家長們大可不必為老師戴口罩會影響教學質量而擔心。


教育挖挖機


教育部最新通知,建議中小學老師戴口罩上課!對此,老師們都是反對的。有個學校,有位老師年前得了感冒,戴著口罩上課,結果被家長打了市長熱線舉報了,如果全體老師都戴著口罩,家長們不知道能不能接受?

作為老師,我是不能接受的,這是因為:

第一,戴眼鏡、戴口罩,不現實!對於戴眼鏡的人而言,戴口罩更加痛苦,因為眼睛很容易起霧,雖然我盡力把口罩捏好,但是也無法阻止眼鏡起霧,而老師中戴口罩的人又非常多,所以這個問題非常明顯。

第二,戴口罩上課,影響課堂效果!前一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在進行新聞發佈會時,全體專家都摘下了口罩,為何摘下口罩?根據解釋,就是為了更好的效果,讓新聞記者和全國人民聽得更加清楚。新聞發佈會現場,人數不多,大家也都非常安靜,都需要摘下口罩,如果是在教室,50多個學生如何能戴著口罩上課?而且很多老師的課都是連著的,一上午上2節、3節甚至4節課,如果戴著口罩上課,不僅眼睛、鼻子受罪,嗓子更受罪。

第三,戴口罩過敏。平時我都很少戴口罩,戴口罩超過1個小時,鼻子周圍就會起很多疙瘩,非常癢,需要多日才能消掉,如果整天戴著口罩,後果更嚴重,我想有這種情況的人也不是少。

第四,戴口罩無法起到絕對的保護作用。那些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基本上都戴口罩吧?如果學生中確實有人攜帶了病毒,以學校裡的人員密集情況和接觸情況看,戴口罩又有多大用處?如果沒有用,戴口罩又有什麼意義?

老師要戴口罩,多數是學校裡集體採購下發,限量下發,數量不會很多,但是也是浪費,這些口罩還是留個最需要的人為好。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老穆認為,老師上課戴口罩,多多少少會影響學生的聽課質量,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切都是為了學生!

只要學生能夠專心聽課,還是可以達到既定學習目標的。

說句心裡話,老師戴著口罩講課,一節課下來後,口罩就基本“廢了”,尤其是“口若懸河”者、“言之有物”者……

但是,為了學生的安全,老師還得戴上……

2月25日消息,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第十六條是這樣建議的:

“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老穆認為,口罩的購買也是一個問題!

一個老師,一天最起碼得準備3個口罩。

一個學校,按20個老師計算,就是60個。

一個學生,一天最起碼得準備2個口罩。

一個班40個學生,就是80個口罩。

一個年級,按8個班計算,就是640個口罩。

一個學校(小學),按6個年級計算,就是3840個口罩。

一個學校,師生一天就要用3900個口罩。

一個學校一個月,117000個口罩。

試想一下,一個小學,一個月就要用近12萬個口罩,那麼,一個縣呢?

一個縣(區)按15個小學計算,就是180萬個口罩。

一個市按6個縣(區)計算,就是1080萬個口罩。

朋友們,這只是一個市的小學總量,倘若再加上初高中,是不是更多?

誠然,我國口罩的日產量雖然已經超過5400萬隻……

國家發改委:目前全國口罩日產量已經超過5400萬隻,比春節假期結束時提高了近三倍,部分緩解緊張局面。

但是,在面對全國師生時,不免有些“力不從心”……


特殊時期,就要採用特殊辦法!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我原本對“老師戴口罩上課”的說法是不以為然的,沒想到昨日(2月25日)國務院印發的

《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竟然有建議教師戴口罩上課的條文。

若是病毒已消失,戴口罩有什麼意義?

若是病毒沒消失,戴口罩有什麼意義?

前一句反問好理解,後一句反問是什麼意思?

因為,這個新冠病毒很狡猾,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如果教室裡某位師生身體中潛伏著病毒,口罩很難阻止其蔓延擴散。

不過呢,還聽到一個說法,說單位空間中的病毒數量很重要,少於一千個病毒進入人體,根本翻騰不起什麼浪頭,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幹掉。這樣的話,戴口罩可以減少病毒逸出的數量,從而降低其傳播力。

好吧,既然戴口罩上課有意義,就戴吧。問題是,有這麼多質量合格的口罩嗎?

1月23日,口罩還沒開始遭搶購時,我在藥店買了50個。第二天妻子到超市買了300個。這段時間參加社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每天發兩個口罩。

我把這三種口罩放在一起對比,發現了問題。

指揮部發的口罩明顯質量好得多,掛繩更粗、無紡布更厚實。在藥店買的稍次,但手感還行。超市買的那三百個,質量最差,原來是三無產品。估計戴這種口罩,也就起到個心理安慰的作用。

全國上千萬教師,每人每天消耗兩個口罩,就是兩千萬,一個月需要6億個。到時候,恐怕貨源很緊張。

至於學戴口罩影響教學質量,我認為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事。教師本來就應該在學生面前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不能讓學生通過面部表情看清老師的內心,戴了口罩後,老師更加顯得城府深不可測,有助於對學生實施心理控制——玩笑話,但確實有一定道理,不信你試試。


毫米


教育部通知:“開學後建議老師授課時戴醫用口罩。”這一條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1.戴口罩講課效果不好。昨天回學校搞清潔,和同事交流網課的事情,大概10分鐘左右,感覺很不好。兩人講話的聲音經過口罩傳出來後不夠清晰,有時候要重複,音量也要比平時高,而且連續講話,口罩不斷往下掉,要不斷用手調整,很煩。如果是堂上給學生講課,不僅學生聽效差,一天下來,估計老師也會非常難受。

2.戴醫用口罩的目的是預防感染,既然老師需要戴口罩,那麼學生也需要戴口罩。反過來,學生不需要戴口罩,那麼老師戴口罩也沒什麼大的意義。難道戴醫用口罩考慮的是防止老師上課的飛沫嗎?這是我的一點疑問。

3.教育部只是建議,並沒有硬性要求。所謂計劃沒有變化快,我想,戰疫還在繼續,教育部也是根據疫情發展來制訂和調整措施的。我們不難發現,教育部這個通知是留有餘地的,不要一刀切地理解為開學後所有的老師都必須戴口罩上課。我擔心的是,教育部這句話,到了下面落實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各種版本,網課開始時就是一個教訓。

總而言之,既然可以開學,那麼疫情一定是已經控制住了,否則不會開學。在情況已經樂觀的情況下,戴口罩意義並不大,當然戴總比不戴好。所以,我覺得戴口罩上課這事,大家不必過度反應。


泥巴驛站


我想這個問題首先是能不能解決老師的口罩需求問題。

2018年數據顯示,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1.38萬所,在校生1.50億人,專任教師973.09萬人,一個教師按一天至少兩個口罩來算,全國一天需要2000多萬口罩供中小學專任教師上課使用,當然學校還有非專任教師,所以按照我國目前的口罩生產和需求的關係來看,無法解決教師上課口罩需求問題!



戴口罩老師上課的教學質量如何保證?

我們都知道戴口罩的麻煩性,尤其是對於戴眼鏡的人來說,帶上口罩說話,眼鏡一片白,戴眼鏡的老師根本看不清學生在課堂的表現,或許都不如不戴眼鏡。

再者戴口罩說話也是一件費勁的事情,一節課40分鐘,不僅老師戴口罩講課很難受,時不時可能需要打開口罩呼吸一下,而且對於聲音也是很大的干擾,學生的聽課效果無法保證。

所以,如果老師戴口罩上課,那麼教學質量就無法保證,對學生聽課和老師講課都有困難和挑戰。

教師戴口罩上課屬無奈之舉。

前幾天,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佈了中小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方案裡有一條: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雖然從目前形式來看,我們相信中小學開學時,疫情肯定被完全控制住了,否則是不可能開學的。那時雖然不戴口罩基本也不會發生感染事件,但為了學生的安全著想,建議教師戴口罩上課,這樣做實屬無奈之舉。


現在學校不具備開學的條件,學生在家聽老師網上授課,避免了許多麻煩。一旦開學,儘管疫情被完全控制住,學校也不敢掉以輕心,必定會準備好防疫用品,做好消毒通風,應急預案等工作,相信老師也會盡最大努力,最大限度的保證教學質量。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期待孩子們早日重返校園,國家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