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村辦喪事出殯前為什麼要摔瓦盆?為什麼必須要摔碎?

拜孟


關於“農村辦喪事出殯前要摔瓦盆”的歷史由來已久。據稱,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並作為一種風俗流傳了下來。



那麼,這個風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人們的生活器具全部是陶器,包括吃飯的碗也用的是瓦盆。人們普遍認為:人在陽間的時候應該用“囫圇”瓦盆吃飯;而到了陰間,就用不了“囫圇”瓦盆了,應該用破碎的瓦盆吃飯。所以,應該將活著用的吃飯的瓦盆摔碎,讓死者帶走,用作吃飯的“碗”使用。於是,在當時,只要有人死掉,就需要將他(她)生前吃飯用的瓦盆摔碎,以便於死者在故去後有“碗”使用。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念開始轉變。人們普遍認為:死者勤勞一生,省吃儉用,什麼福都沒有享過。因此,在身故以後,應當讓死者有一個“新碗”吃飯,否則,就太委屈死者了。於是,改了摔碎死者生前用過的瓦盆的規矩,換成了摔碎新買的瓦盆,以便給死者以“慰藉”。

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再後來,人們的觀念又發生了變化。人們認為:在祭奠死者時,應該將紙箔銀錢放在新買的瓦盆裡燒掉,然後在出殯時將瓦盆摔碎,好讓死者將金銀財寶徹底帶走,免得死者在陰間沒錢花,受委屈。於是,人們在祭奠死者時會放上一個新瓦盆,並將紙箔銀錢放在瓦盆裡燒掉,當死者出殯時,就將瓦盆摔碎。



在剛有摔瓦盆這個風俗時,並沒有“規定”讓何人來摔,即便是幫忙的鄉鄰也能夠摔碎瓦盆。而到了後來,人們認為:已故老人撫養長子的時間最長,老人在長子身上付出的最多。因此,應當由長子來摔碎瓦盆。如果長子早於老人身故,應由長子的兒子替父去摔。於是,便有了長子摔碎瓦盆的規矩。


至於說不能由長女摔碎瓦盆的規矩是這樣的:古人認為:女子出嫁後都是別人家的人。已經“不一家不一姓”,因此,不能由長女來摔。

當然,如果死者沒有兒子,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這些規矩也好,風俗也罷,都是人“定”的。執事者想咋“規定”就咋“規定”,僅此而已。


好啦!就說到這裡吧!總而言之,這個“摔瓦盆”的規矩由來已久,並幾經變化,慢慢形成了一種風俗。因此,才有了“農村辦喪事出殯前要摔瓦盆”的奇特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