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討,是要一潭死水還是文藝繁榮?

很多人覺得明星掙錢太容易,憑什麼拍戲片酬要那高,更有人上升到愛過高度,說什麼戲子誤國,但真的管得一潭死水就是好事嗎?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們只能追求港臺的明星,只能欣賞港臺的盜版,只到楊鈺瑩成為第一個包裝時代的明星,大陸才開始文藝復興,那麼楊鈺瑩之前的大陸娛樂市場是可取的嗎?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討,是要一潭死水還是文藝繁榮?

楊鈺瑩


任何制度都有其合理性與不合理性,關鍵在在天價片酬背後是否是演員的真實實力,還是一堆小鮮肉,以及向社會傳播了什麼樣的價值取向。若沒有制度化的片酬要求,就會亂象叢生,正如某冰一樣拿著天價片酬進行著負能量的傳播是對社會最大的傷害。同時,片酬若不制度化,會擾亂影視投資方的投資計劃,嚴重影響娛樂影視市場的健康發展。所以,從這些層面來說片酬制度化有其合理性與必要性。

明星片酬制度化可能並非是好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想想。

假設他們的片酬就1萬2萬的,那還不如普通工作呢。當然了,這個片酬就實在是低了,往高點10萬20萬。這個價格顯然還是少,至少我們身邊大把人可以達到年入50—60萬的。

可能大家不明白,明星接拍任何影視劇、綜藝這個是有時間關係的。按平均來算,明星接拍一部影視劇或者綜藝,這個時間控制在4-8個月,也就是說差不多這一年就20萬,顯然還是不如普通人。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討,是要一潭死水還是文藝繁榮?

范冰冰

我們再往高點想想,100萬呢?其實還是不行。

我接觸過這類工作(可能冰山一角),一個明星月消費平均在20-30萬上下。這裡麵包括助理工資(很多明星助理是公司安排的,不滿意可自己請)、以及一些服裝、人脈關係應酬,包括在外的一切消費(比如在外住賓館,不過有活動時候,大多是一些主辦方給承包了)。這些東西它不是經濟公司全包的,這些錢雜七雜八算下來很多的。

考慮身邊的人要發工資,以及自己的一些活動資金,按一年100萬,明星根本就是做慈善。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討,是要一潭死水還是文藝繁榮?

楊冪

可能有人說助理一類,應酬這些儘量減少,或者助理不需要。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助理一定要一個,明星不可能事事親為,而且有關合同這類東西他們很顯然不太清楚。助理說白了就是一個公關。而應酬,什麼工作都少不了,這玩意花錢賊厲害。

所以100萬還是不夠。

再往大了想1000萬,這個就很明顯明星賺了,可並非就真賺了700-800萬。之前我有看過一份資金流水單,明星有一個什麼應急的資金(大致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應急資金大多是公司安排的有50萬上下,不到非不得已不能用。

幹什麼用?捐款、慈善。

明星出席活動、應酬很多,而很多慈善機構各種名號都會找上他們,找到了需要捐錢的時候,這個錢就是這個意思了。明星會以公司名義捐錢,但是大多數是自己捐,名聲嘛。這個錢很容易就捐了,很多很多的慈善機構找他們的,包括當地的某些有關部門。一個月很大可能能碰上3-5次,捐多捐少全憑個願。就我所知道的,基本沒影響力他們不會捐,但是一捐就是幾萬到幾十萬。這個很多是沒有報道的,其實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一個有錢人在身邊,什麼機構都會來找你的。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討,是要一潭死水還是文藝繁榮?

周星馳

大致算下來,1000萬的片酬能到手的還是有幾百萬的,這裡面扣除了稅、工資。而幾百萬,看似很高,但其實還是正常範圍。他們是等於一年就是靠這個錢來生活(包括一切)。

很多網友可能說綜藝來錢快、時間短,這其實沒錯。但綜藝對演員來說,負面影響更大。綜藝只適合明星、不適合演員。而想要高片酬,還得是大咖大流量,小咖位的其實沒有高達上千萬的,幾十萬到幾百萬還是有的,但是綜藝比演戲更耗精力特別的趕。

我自己理過,上1千萬的片酬演員、明星是賺了,但想想熬夜、通宵的幹,還是拿的穩。其實比一般企業相差不大。而高達5000萬以上的,對不起,我看是毒瘤,這個是需要控制。可老實講,片酬高低是市場決定,人為的干涉起不到根本作用。

之前國家出手來了個“限薪令”,演員片酬不得高於製作費的40%,可也只是針對影視劇的整體制作費管理,根本原因沒有解決。1000萬的製作費能拿多少?1億的製作費又能拿多少?


明星片酬“制度化”探討,是要一潭死水還是文藝繁榮?

限薪令

實話實說,明星片酬的高與低,與平民百姓的生活無關。

明星們一天掙一億也好,一天掙一百也罷,都與平民百姓沒有關係,也根本不會影響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比如菜市場裡的豬肉價格,不會因為明星們的片酬高而高,也不會因為明星們的片酬低而低。

所有行業所有人都是祖國的重要組成分,國家要容得下賣茶葉的收入比造導彈的高,每個人每個行業的追求不同,只要嚴格要求各行各業堅守法律與道德底線,實現真正的公平正義,人有所居,老有所養既是天下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