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的影响格外重要。

爸爸们不妨就从最基础的——做家务开始吧。

——虎妈


作者 | 雯子

来源 | 男孩派(洞见旗下账号)


近日,沙溢分享了一段疫情期间宅家的视频。

视频里的沙溢正在厨房认真地准备午餐,切菜手法利落,配菜有条不紊,一看就是“老厨子”。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在纷杂多变的娱乐圈中,沙溢与胡可是众多的明星夫妻中,备受网友羡慕的一对。

虽说老沙现在不复当初老白的风流倜傥,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这不,宅在家的日子里,沙溢和胡可夫妻俩的分工也很明确:胡可负责收拾屋子,沙溢负责一日三餐。

安吉和弟弟对菜的味道赞不绝口,弟弟更是给爸爸做的菜100分的高赞。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虽然,沙溢不忘“诉苦”,说自己在家已经连续做饭18天了,累得眼角纹都加深了。

但是看到孩子们脸上满足的笑容,幸福感还是油然而生。

一个男人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

在厨房为妻儿做美食的时刻;

陪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刻;

抱起孩子帮你一起换尿片的时刻;

撸起袖子和你一起打扫的时刻……

男人做的家务,不仅仅是家务,更是对妻子的爱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爸爸做家务,男孩更聪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全国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家庭教育调查,结果表明:

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

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足足相差了27倍。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谈及自己的家庭教育时,他说:

“从小就被妈妈灌输要学会自己做饭的意识,每次上学也会带着自己的饭与同学分享。”

他还在采访中说:

“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开冰箱,拿冰箱中仅有的材料下厨,能做出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求好。”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正是因为有这种经验和能力,使得他在科学研究中面临瓶颈问题时,总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思考。

培养男孩动手做家务的能力,爸爸的作用远大于妈妈。

在儿童发展心理历程里,在面对危险、困难时,相比妈妈,他更看重爸爸的反应,

他更会学习、模仿爸爸的行为。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

爸爸高投入地参与家庭生活,婴儿期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安全、建立对新环境的信心,从而更有探索周围事物的欲望。

这些结论,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爸爸在家务上投入的时间越多,男孩就会越成功。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爸爸做家务,男孩更有责任心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爸爸做家务的行为会被儿子模仿,有助于培养男孩的家庭责任感,更能增强孩子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王俊凯曾在节目中谈及,父亲是个家务能手,做的饭菜比妈妈做的还要好吃,而他也在爸爸的影响下,从懂事起就经常帮家里分担家务活。

正是从小懂得父母的不易,让这个少年的身上储存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参加《中国家庭幸福系统》论坛中表示:

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

哪怕是让孩子帮着拿一双拖鞋,倒一杯水,都能从小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会照顾父母的人。

一旦孩子把照顾父母当做既定的事实,这才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当爸爸妈妈两个人都参与到家务当中,孩子们才会自然参与进来。

他们做什么事都会有意识地想到父母,考虑到自己所处的家庭,而不需要父母刻意地去培养。

做家务,让孩子更懂责任与担当,未来才会更幸福。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爸爸做家务,男孩将来更幸福

美国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有一次在西雅图举办讲座时被一位父亲问道:“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长大以后考上哈佛大学”。

他果断回答说:“回家好好疼爱妻子!”

今天放眼全球,人们花了大力气来创造性别平等的环境,依然有很多男人认为:君子远庖厨。

曾经看过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男性做家务的时间排名世界倒数第四,


女性平均做家务时间为2小时6分钟,男性为45分钟,


女性比男性多81分钟。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这张表说明了什么?

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的8小时,上班的8小时,每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8个小时!而妈妈们将这仅有的自由支配时间的绝大多数,都贡献给了家庭。

而且这种分工模式,很早就奠定在孩子们的心中了。

密歇根大学有一项研究就表明,男女在做家务上的不平等,从孩子还很小时就已经产生了——10-17岁女孩平均每周比男孩子多做2个小时的家务。

这种不平等的分工模式,不仅会影响女孩的职业选择,更会影响男孩的人生观和婚姻观。

在《做家务的男人》中,袁弘实力圈粉:

老婆还在睡梦中,袁弘就起床做早饭;

孩子醒了,第一时间去抱,然后熟练地冲奶、哄孩子喝奶;

老婆吃早餐,自己带娃,老婆吃完自己再吃,然后收拾碗筷、洗碗;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这得益于袁弘有个玩得转户外活动,做得了满桌佳肴的爸爸,从小耳濡目染的袁弘觉得做家务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而自然。

而因为家暴女友频上热搜的蒋劲夫,却曾在博客中透露自己的父亲特别忙,经常出差,很少回家,父亲很少和母亲说话,更别提帮母亲做家务了。

加拿大学者一项研究表明:家庭幸福的秘诀是家人之间一起做家务。

在夫妻共同协作或家务承担大体均衡时,双方的婚姻幸福感越强。

孩子们在充满幸福感的家庭中成长,才有阳光般的未来。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

“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和怎样去爱,那么他将拥有美好的人生。”

沙溢宅家变“保姆”,为什么有儿子的爸爸更要做家务?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评论》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

分析了来自18个国家,18岁到89岁不等的1400名成年人及9岁到18岁不等的8600名孩子后,

人们发现,社会往往过于重视妈妈对孩子的影响,经常把孩子不好的性格特征或行为归咎于母亲。

其实,爸爸们对于孩子的人格特征、情绪性情等有更大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男子汉。

可以这么说,童年得到的父爱,决定男孩的一生。

而爸爸们对孩子们品格养成最好的努力,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和妻子共同分担家务。


*本文系男孩派(洞见旗下账号),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120万精英家长都已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