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二戰德國發明黑科技,坦克裝甲和密集步兵的噩夢 -哥利亞遙控炸彈


40年末,德軍成功複製了法國一款小型履帶式車輛,德軍指示一間汽車製造商研發一款與其類似,而至少攜帶50千克炸藥的車輛,其成果即是“302號特殊用”,其名為“輕型炸藥運輸車”,或是直接通稱為“哥利亞”。哥利亞可攜帶約60千克的炸藥,該車可由一個遙控操縱桿控制。操縱箱由三根電纜連接,兩條控制行駛,一條引爆。每個哥利亞遙控炸彈都有長達630米的電纜。

早期的哥利亞遙控炸彈由電動馬達驅動,但由於所有遙控炸彈都是一次性用品,其每個3000帝國馬克的造價和難以修復的特性,使它後來採用了結構更簡單、更為可靠的汽油發動機—“303號特殊用車”。1942年春季開始,哥利亞遙控炸彈於東西兩條戰線皆有使用。它們主要由專門的裝甲部隊和戰鬥工兵單位使用。1944年,哥利亞曾用於鎮壓華沙起義行動中,國防軍和武裝黨衛隊一同打擊波蘭家鄉軍。

由於波蘭當時只有少數的反坦克武器,蘇聯志願者們經常被指示於哥利亞到達目的地前切斷其長長的電纜。少數的哥利亞也曾於諾曼底之役中使用,儘管其中大部分皆因激烈的轟炸切斷了電纜線而失去了作用。


雖然德軍共生產了7,564輛的哥利亞遙控炸彈,但後者普遍被認為不是一個成功的武器,主要原因是其高製造成本、低速、無法跨越11.4釐米以上的路溝、脆弱的電纜和薄得無法抵抗反坦克武器的裝甲。但是,哥利亞的確有助二戰後遠程遙控車輛技術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