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海寧供電:紅船服務隊衝鋒在前 旗幟在戰“疫”中飄揚

小雨淅瀝,又是陰冷的一天。2月26日一早,沈斌踩著泥濘,和往常一樣,趕到海寧市人民醫院附近的一座電力環網櫃,開始了一天的巡視。

海宁供电:红船服务队冲锋在前 旗帜在战“疫”中飘扬

打開環網櫃,戴上監聽耳機,把手持超聲波檢測儀貼在電纜間隔面板上,蹲下身子,安靜仔細地聽。耳機裡,“嗒......嗒......”平穩波形聲音裡持續傳來。沈斌在記錄本上寫下“正常”後,緊了緊耳機,開始測量下一個間隔。耳機外,雨水落到沈斌的藍色安全帽上,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

雨煙四起,同一場戰“疫”中,在海寧,數以百計的國家電網人正在堅守,在他們的胸前“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的名字格外醒目。

急難險重,衝鋒在前搶通戰“疫”電

“好的,我們馬上到。”嚥下嘴裡的泡麵,海寧市尖山供電所的洪宇鋒叫上同事,出發搶修。他也記不清這些天出過多少任務,但這次的任務有點特殊:一戶從湖北迴來在家隔離的用戶斷電了,需要搶修。家裡的線路不屬於供電公司管理範疇,但洪宇鋒還是主動提出進屋搶修。

電通了,穿著防護服的洪宇鋒和同事走出門外,用消毒水渾身噴了一遍又一遍。“怕肯定是怕的,但做還是要做。共產黨員麼,我們不去誰去。”

作為班長,更作為黨員,十幾天來洪宇鋒一直帶領隊員們為疫情防控保電忙活著,他安排隊員們輪班休息,自己幾乎沒有回過家。和洪宇鋒一樣,從年三十開始,硤石供電所的李鋒與他的隊友們也沒休息過,前後為轄區的幾十處卡點、臨時隔離點通上了電。

李峰和同事們從早到晚一處處趕去通電,經常在雨裡一干就是半天。江南地區零度左右的天陰雨溼冷、寒風刺骨,凍得他們直打哆嗦。“沒有電,燈亮不了,空調開不了,還下著雨,人都要凍壞的。”

有幾個卡點附近沒有電源點,沒法通電,李鋒就聯繫政府協調附近專變用戶接電源;材料不夠,就提早聯繫所裡,配好了送到現場,想方設法儘快通電,讓卡點亮起來,暖起來。“非常時期,我們黨員,能做的盡力做多做好。”

要打贏戰“疫”離不開同事們的支持。“明天上午海昌街道有個備用隔放線通電,大概需要5人左右,先由大家主動報名。”每次李鋒在工作群裡放出消息,隊員們總是紛紛報名,很快滿額。

全力以赴,想方設法確保“安心”電

海宁供电:红船服务队冲锋在前 旗帜在战“疫”中飘扬

當前,口罩關係著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口罩企業要馬力全開,可靠用電至關重要。1月24日大年三十,大客戶經理甘成棟和同事一起前往轄區一家口罩生產企業,對企業的配電房、用電設施以及所在園區的配電房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供電無虞。

1月27日上午,甘成棟又主動領命,到另一家口罩生產企業進行投產前的通電準備。當天,海寧市供電公司決定對2家口罩生產企業啟動發電車保電方案,專車專人24小時守護企業生產用電。

“電的事情交給我們,讓企業安心生產。”甘成棟立馬勘查現場,巡視線路,確認電源接入點,直到下午3點多,發電車到位接通電纜,他才發現衣衫已經被雨水浸透,早餐和午餐都忘記吃了。

“疫情當前,老百姓要做的是少出門,而我們電力人要做的,就是讓大家安心用電。”甘成棟說道。

2月9日中午,線路運檢組的周建國急匆匆趕到市區俞家橋,查勘施工方案。有同事在上午的巡視中發現俞家橋附近一線路存在隱患,需要處理。在查勘後,周建國決定用高壓絕緣車進行帶電操作。雖然增加了工作量會辛苦不少,周建國覺得這時候停電,老百姓肯定沒法安心。“我們能不停電絕不停,再辛苦也值。”

隨著防疫工作的進一步要求,海寧公司不斷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對全市36座變電所、681條10千伏及以上線路的加強巡視,確保36萬用戶的安全可靠用電。

醫院是重中之重,全市涉及防疫工作的醫療機構有29家,沈斌和同事們必須每天對環網櫃等供電設備巡視至少1次,次數多、要求嚴、內容細。

“高標準巡視,確保安全。醫院安心,我們也安心。”沈斌介紹,從應急啟動一開始,整個線路組基本上就是全員到崗,全軍出擊的狀態,確保了全市電網持續安全穩定運行。

眾志成城,志願服務發揚紅船精神

穿上印有“國網浙江海寧市供電有限公司紅船黨員服務隊”Logo的紅馬甲,帶好口罩,拿起溫度槍,恆創集團的李荷青開始了一下午的忙碌。作為社區的志願者,連日來她負責進出小區的業主確認身份,檢查體溫。

疫情當前,社區急招志願者,李荷青第一時間報了名。和其他志願者不同,她總是穿著紅船黨員服務隊的紅馬甲。因為她覺得自己不止是一名志願者,更是“國家電網紅船黨員服務隊”隊員,更要有擔當。

“同志你好,請讓我幫你測量一下體溫。”“36.5度,正常,你可以進入小區。謝謝配合。”雖然話語簡單,但李荷青總是說地很客氣。雖然戴著口罩看不到臉,但她始終保持微笑。因為她覺得“這樣會感覺親切些,讓大家心情放鬆一點,不緊張。”

“特殊時期出去做志願者,接觸到的大部分是陌生人,心裡總歸怕的。”“但作為黨員,特殊時期,上不了前線,就上一線,必須要做點什麼。”

和李荷青一樣,恆創集團的姚海芸上門巡查社區隔離戶居住點情況,還用相機記錄下一幅幅抗擊疫情的感人畫面,傳遞正能量。

硤石供電所的董正中,守在村口公路的疫情防控點上,檢查登記來往車輛。

變電運檢組的孫明廣,推遲了安徽老家弟弟的婚禮,一邊做好單位值班,一邊參加社區防疫巡邏。

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海寧公司參加各類志願活動的超過300人次,充分體現了國家電網紅船黨員服務隊關鍵時刻的擔當和作為。

多措並舉助推企業復工

海宁供电:红船服务队冲锋在前 旗帜在战“疫”中飘扬

隨著疫情有效防控,當地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推出“戰疫”助企服務“雙十一條”,助力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在尖山,企業復工擴容急需通電。因為委託的施工單位和設備廠家無法復工,浙江歐耐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用電增容無法開工,價值過億的訂單來不及生產了。海寧公司迅速成立攻堅小組,一邊對接尖山新區管委會,一邊協助施工單位和設備廠家辦理員工復工手續,同時加班加點編制新的保護定值單和啟動方案,並加緊調整插排計劃、核實施工範圍,完成全部投產前準備工作,把原本5天的工作壓縮到1天,確保企業按期投產。

在許村,“新海寧人”復工離不開電。供電所服務前移,成立安全用電檢查組,兵分多路,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護的前提下,連日來提前對工業園區員工宿舍、各村群租房、臨時集中隔離觀察點等用電設備比較集中的場所進行地毯式安全用電檢查,全力保障用電無憂,為15萬“新海寧人”回許村復工做好電力保障。

在袁花,春耕生產電力是保障。供電所對轄區排灌站、冷庫、農業大棚等場所開展上門服務,同時收集農戶們對用電的需求和建議,並向農戶、農場主發放安全用電手冊,對他們進行電力設施保護、安全用電、節能減排等電力知識的宣傳指導,提高農戶春耕生產安全用電意識。

在鹽官和長安,居民和小微企業的用電正在改善。金能實業的施工隊伍以“最小施工單元”分組施工安裝新的變壓器,為即將到來的迎峰度夏做好準備。

在位於海寧電力大廈15樓的電力調控大廳,調控員有序調控著電網運行。防疫力度不減,復工節奏加快,海寧電網的用電負荷正在日漸恢復。數據顯示:截至26日10點,海寧電網網供負荷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