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浙江慈溪:硬招暖招齊“出招”,復工難題得破解

如何解決疫情期間員工難以及時返崗導致的用工難問題,浙江慈溪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以成立專班,選派專員,派出專車的“三專”服務,緩解疫情期間用工難。截止2月26日,慈溪已安排“點對點、一站式”專車244輛,貴州、河南、安徽、江西等勞動力大省的職工陸續到達慈溪。與此同時,慈溪各地紛紛推出硬招暖招,確保生產線有序運作,增加企業員工返崗熱情,促進員工心無旁騖復工復產。

高科技支撐“雙復”成“快馬”

“我們以智能化、自動化為底氣,在嚴防嚴控風險的前提下,破解了‘員工荒’難題,今年產值翻番的10億元目標不變。” 慈溪馳馬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銀昌自信地表示。

浙江慈溪:硬招暖招齐“出招”,复工难题得破解

圖為馳馬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全自動生產車間。

神馬集團的馳馬金屬,以領先裝備和技術成為美的、蘇泊爾、九陽等巨頭的優質鋁基材供應商,“目前我們實現了生產線的初級原材料加工自動化、產品成型自動化,除了包裝檢驗其餘全部自動化,自動化率達90%以上。”企業負責人介紹說。馳馬金屬的高自動化和高智能化作業,取代原先400多名勞動力的需求,將人力需求降到最低。目前企業共有一線員工僅89名,截至2月25日,復工投產6天,已有上崗員工71名,產能每天100多噸鋁片全部恢復。

除了機器自動化生產外,神馬集團合理調配現有到崗工人的組織結構,6名管理人員下沉至生產崗位補缺填充,6名一線技術人員幫替核心技術人員。著眼長遠,公司還委託鎮扶貧結對的興仁巴鈴鎮進行人力資源幫扶引進,以適應快速發展所需。

職校生實習 頂崗助企業復產

這兩天,公牛集團迎來了一批“實習工”,他們是慈溪職高的學生。即將畢業於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高均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寧波公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機電部實習。這裡的一切對他來說並不陌生,因為企業和學校合作,他就在公牛實習。

浙江慈溪:硬招暖招齐“出招”,复工难题得破解

圖為公牛轉換器組十車間工人作業場景。

“20號在班級微信群看到企業缺人的消息,我第一時間報名頂崗了。”高均凱說,雖然不能奮戰在防疫第一線,既然企業需要我們,那就貢獻自己一份微小的力量,幫助企業生產。

據瞭解,從2月21日開始,慈溪技師學院、慈溪職高、錦堂職高、寧波行知職校、周巷職高等五所職技校積極響應,按照“專業對口”的原則,電氣、數控、焊接、汽修、輕紡、計算機應用工、數字媒體、電子等專業進行頂崗實習動員,幫助企業搶復產趕訂單,即日起計劃返崗實習學生1089名,擬新增頂崗實習學生740名。

村企攜手 員工“安居樂業”

“來之前還擔心住宿問題,現在可以安心上班了。”新慈溪人呂寶是新海科技集團公司的員工,這兩天在慈溪坎墩街道五塘新村安下了家。

疫情期間,各村都嚴防嚴控,尤其對外地租住戶加強的管控。如何讓這些員工順利找到合適的住處成了新海公司的難題,地處一河之隔的坎墩街道五塘新村主動出來解難題。和新海公司達成共識,建立聯動機制。

浙江慈溪:硬招暖招齐“出招”,复工难题得破解

圖為慈溪派出專列接員工回家,圖為新海集團員工一家。

五塘新村加派人員築牢防線,一方面組織黨員、志願者把控好村主要道口卡點進出關,對新返回的外來務工人員按風險級別進行嚴格地登記篩選;另一方面,上門給房東作動員和指導,讓他們提高防範意識,為符合條件的人員提供居所。

隨著我市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返慈人員不斷湧入。村企攜手,使外來務工人員“進得來、住得下”,有助於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的進度,緩解用工難、用工荒。與新海公司一樣,附近多家企業的員工都在五塘新村安家。目前,五塘新村的暫住人員已有1000 多人,其中,新海公司員工約200人。

紅色娘子軍 車間一線顯身手

為幫助企業解決一線工人暫時緊缺問題,慈溪市新浦鎮婦聯發出“紅色娘子軍”召集令,募集志願者奔赴一線支援企業。召集令一經發出短短半天,就有150餘名志願者報名。“戰疫復產,共同擔當。哪裡最需要,我們志願服務就到哪裡!”志願者餘麗華激情十足。

浙江慈溪:硬招暖招齐“出招”,复工难题得破解

圖為紅色娘子軍進駐企業投入工作。

招募完成當日,首批45名新浦海韻紅色娘子軍進駐位於新浦鎮工業園區的浪木集團,志願者通過嚴格的崗前培訓和防護準備之後,走進一線車間,認真投入到分揀、裝配、打包等工作中,助力浪木集團恢復生產。“年前的訂單還沒有完成,工人都還在老家過不來,我們心裡也急。海韻紅色娘子軍來得太及時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線工人緊缺問題,更讓我們有了復工復產的信心和動力。今天飲水機的產量是昨天的3倍多,相信我們一定能馬上度過這個難關。”企業負責人感慨道。

隔離不誤工 巧計復工又達產

2月17日正式復工以來,慈溪市匡堰鎮的晨翔電子有限公司員工到廠返崗率還不到五成,但產能卻極大恢復,已能滿足目前幾個重點客戶的訂單需求。在用工短缺的情況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浙江慈溪:硬招暖招齐“出招”,复工难题得破解

圖為晨翔電子生產組復工場景。

盧金春是該公司一名來自疫情中等風險地區江西上饒的員工。今天是他返慈後居家隔離的第13天,不過,這段時間,他可沒閒著。“每天,產品由公司專人送過來,我們組裝好後,再由公司派人拿回到廠內,統一檢驗、消毒。”盧金春告訴記者,像公司一款市場佔有率高、銷量大的智能電錶可更換電池插座,自己一天能組裝5000多個,如果叫上家人一起幫忙,一天最多能做到1萬個左右。“之前還擔心隔離期間不能打工的話,家裡就會沒收入,”他說。

“部分散件由員工居家組裝、統一收發,是公司目前恢復產能的一項重要手段,對於及時滿足當下的交貨需求幫助非常大。” 晨翔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青松介紹說,公司根據產品特點,把部分五金件、塑料件的零件挨家挨戶派送到員工住處,派送時,公司配備的體溫檢測專員會先給員工量測體溫、手消毒,確保員工隔離期間身體狀況符合要求,再統一發放物料。員工居家組裝完成,公司派人統一收取,組織內部評審力量,集中火力嚴格檢驗,確保產品質量。

晨翔電子原有員工365人,截止到2月23日返慈256人,上崗132人。與此同時,公司眼下接到的訂單,“已經到今年5月都做不完了。”丁青松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讓產品能夠按時交貨,絞盡腦汁也要滿足客戶需求。“目前看來,隔離員工居家組裝,既有助於恢復產能,也方便了風險管控。”預計到2月底,公司返工率可達到八成,進一步提高產能。

分類託管 奏響復工保障“強音”

定時探視、低密度集中託管、廠區託管……慈溪白沙路街道針對“雙職工”家庭孩子看護難的問題,創新推出分類託管模式,幫助復工員工解決孩子無人看護的難題。

“對孩子年齡相對較大的家庭,我們派志願者每日四次定時上門照看家中孩子的情況,並根據家長意願,對有需要的孩子安排午餐簡食。對年齡尚小,不放心孩子一人在家中的務工家庭,我們在村、社區中安排會議室,以4平方米空間容納一人的標準,開展低密度集中託管,同時分派專員照看,並做好每日兩次的消毒工作。”白沙路街道負責人介紹說。

另外,對接有條件的企業,單獨開闢部分場所,鼓勵員工帶孩子上班。白沙路街道華東輕紡城,依託輕紡協會關工委,將協會活動室、閱覽室、會議室等全部改為學生自習室,收容輕紡城企業員工子女開展集體託管。截止目前,已有5個村、社區開展低密度集體託管,共計服務外來複工員工家庭271戶,對保障員工安心復工,助力企業儘快復產初獲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