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徵文展播〡風雪過後,不就是春天的消息嗎?

徵文展播〡風雪過後,不就是春天的消息嗎?

徵文展播〡風雪過後,不就是春天的消息嗎?

“我的2020札記——戰疫時期的青年思考”徵集作品

征文展播〡风雪过后,不就是春天的消息吗?

“冬天臘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冬天臘梅花,夏天石榴花,過路的看風景,住家的賣清茶。”

當我第一次聽到武漢歌手馮翔的《漢陽門花園》,眼淚差點止不住流下來。歌曲用方言喃喃訴說著生機勃勃的武漢,像泉水劃過心尖。遺憾的是,我來武漢大學上學已經三年半了,竟沒有好好走過這座城市,沒有去過歌詞裡的漢陽門。

母親當年也是在武漢讀書,她給我講過週末江灘的野炊、漢正街小攤的繁榮,和那時武大春天的櫻花。每年都會笑著吐槽櫻花時節人比花多的我,此刻卻無比懷念,懷念學校裡的氣息,懷念這座我熟悉又不熟悉的城市。

“等疫情過去,我一定要去看看。”我在歌手馮翔的微博下面留言道。

這個春節,作為從武漢回家的人,我受到了無比的重視。

母親是名護士,每天叮囑我多洗手、戴口罩、居家隔離、注意保暖、謹防感冒;父親督促我每天測量體溫並記錄;社區負責人則每天發微信給我,詢問我的身體狀況。就連家裡吃飯也實行了分餐制,儘量避免交叉感染。所幸,回家快一個月了,我一切安好。

家裡的朋友常發來問候。我們已經快一年沒見了,這個寒假本想好好聚一聚,卻都只能宅在家裡。當然,健康平安比什麼都重要。

這場疫情,帶來了悲傷與遺憾,卻更讓我感受到了同心協力的努力與決心。

朋友圈裡,大家都在不斷轉發著各家醫院的捐贈信息,轉發著物資渠道,關心著武漢的情況,關心著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進展……武漢歸家的同學們,也都每天彙報著身體狀況。我很高興得知他們都安全度過了最長觀察期。大家都很自覺,井然有序,讓我看到了對抗病毒的信心。

母親所在的醫院裡,好幾名同事早已奔赴湖北。母親雖然並未成為其中一員,但哪裡的醫院不是“戰場”?

為了將人力集中到新冠病毒的檢測與預防上,同時也為了避免更多人交叉感染,醫院暫停了門診,母親被調去為每一位來醫院的人測量體溫,及時排查體溫異常者。

一天八個小時連續測量,重複著同樣的動作。母親因為穿著連體防護衣,不能上廁所,不能喝水,吃飯也只能抽空。早班時,她5點多就出門,晚班11點到家,一路陪伴她的,只有路燈和月色。而她,好似一名俠客,行走在冷風裡。

“昨天元宵節,也是女兒的生日。我沒法陪她,回到家也不能和她親密接觸,只給她發了個紅包,寫了幾個字:‘等疫情過去,我們好好慶祝。’國難當頭,職責所在,再苦再累都要堅持。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發揮餘熱,一起加油。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母親在她的日誌裡這麼寫道。

我還想說說我的父親。這次在家,恐怕是這麼多年來我和父親一起待過最長的時間了。他在一家生產型企業工作,因為即將復工,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父親成了防疫工作準備組的一員,負責制定各部門的防疫方案。

這些天,他一直在電腦前查規範、寫方案、做表格,與其他領導一起商討方案的可行性,一寫就到深夜兩點多。員工如何測量並記錄體溫,運輸車進出如何消毒,巡視工作間的志願者如何安排,食堂吃飯座位怎麼佈置等等,面面俱到。

“復工時病毒很容易乘虛而入,防疫工作一定要做好,我必須要想到安全並且可實施性強的方案才行。”他這樣跟我說。

在這場疫情裡,有很多像我爸媽一樣的人,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儘管他們並未奔赴武漢,但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各司其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我在身邊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身上,看到了愛與責任,也看到了希望與明天。

“去看看唄,坐在江邊看一下江水、大橋……”後來,歌手馮翔在他的微博下面這樣回覆我。我想我會的,一定會去。風雪過後,不就是春天的消息嗎?

責任編輯:宋澤宇、tamako審校:彭姝疑

陳敏、劉曉終審:藺玉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