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果華為出售芯片基帶,其他廠商使用華為芯片和鴻蒙系統可行嗎?

德藝雙馨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答案直接否定,這是完全不可行的,華為不可能接受。但是華為現在其實已經對外出售芯片了,華為的物聯網工業模組包括4G的NB-IOT以及5G工業模組都是對外出售的,這塊的市場要遠比手機Soc的市場要大的多。

華為不可能放棄他的手機業務,這不僅僅是收入上問題,而且是戰略問題。

華為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以及消費者業務。消費者業務包括手機、路由器、智能家居等,但是核心還是手機業務。手機業務在華為的整個收入之中佔據的比例在不斷的提升,現在已經逐步的成為了華為最大的收入來源。

華為的手機業務現在已經開始盈利,而且因為運營商業務受到了外部環境的干擾,現在手機業務甚至開始反哺運營商業務。運營商業務是華為的核心業務,整個華為的研發其實大部分是給運營商業務進行的研發,而研發的成本一部分是手機業務的利潤支持的。

對於華為而言,它的手機業務現在雖然不是主業,但是重要性是非常高的。

而且,在5G時代,主要的應用是物聯網應用。我們家庭內部的物聯網設備需要統一的管理,而手機則是毫無疑問會成為物聯網的操控平臺,也是個人智能設備的入口,這也使得手機在5G時代的重要性也大大的增加了。

就5G時代而言,為了搶佔物聯網的當然入口,立志於物聯網的各個巨頭也會對手機市場開始滲透,比如海爾、乃至是騰訊和阿里巴巴。

華為賣芯片其實是為了建立生態圈,和高通不同的是,華為的芯片業務並沒有很高的利潤。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儘管大家覺得高通的Soc賣的很貴,但是這個其實並不是高通最賺錢的地方。而為了和其他的可以生產芯片的企業搶奪市場,在一些中低端芯片上高通的利潤更少。

高通最大的收入來源其實是收取專利授權費用,高通對每一臺使用高通專利的手機收入高額的專利費,這部分才是高通最大的收入來源。

但是,對於華為而言,暫時還沒有向國內的手機企業收取專利,儘管華為已經開始向三星和蘋果公司收取專利費了。

而且就華為而言,為了培養整個通信業的生態圈,賣出去更多的運營商設備,華為也不可能和高通一樣幾乎是"殺雞取卵"式的收取專利費,華為的主業是運營商業務,使用的人越多運營商才會買更多的設備,比如5G基站。

華為現在也對外出售芯片,但是主要是一些工業模組形式出售的芯片。

華為海思是一家半導體公司,現在在視頻類芯片領域,海思已經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市場。現在我們使用的攝像頭,拆開看,大部分裡邊都使用的海思芯片。

現在華為也對外出售通信類的芯片,不過主要是涉及到物聯網的一些芯片,比如NB-IOT模組以及5G模組。

現在的4G裡物聯網領域,就是華為的NB-IOT單模模組和高通的eTC/NB-IOT模組之爭。在5G時代,華為也推出了基於巴龍5000的5G工業模組,售價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是高通的5G工業模組最強大的敵人。

5G之中會有大量的物聯網終端,比以前的任何一個制式都要多,5G本身也就是物聯網的5G,這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比手機Soc的市場要大的多。其實現在高通對於這塊的重視也遠遠的超過手機領域,這塊是通信業的未來。

總而言之,現在華為的基帶是以工業模組的形式對外出售的,只是沒有出售手機Soc而已。對於華為來說,手機業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會越來越重要,華為也不可能為了賣點兒Soc就放棄這塊業務,這樣並不很明智。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今年對華為來說,是特別關鍵的一年。一方面是國外市場受到影響,另外一方面是正面剛硬谷歌。可以說這路肯定沒有那麼順暢的,不過在處理器上,我們是得到了一些值得讓我們高興的消息。

比如麒麟820、麒麟1020等,國內用戶對它們是非常的期待。既然這路那麼的不好走,那麼華為是不是可以對外出售手機芯片和基帶,並承諾每年僅發售一到兩款手機,換取小米OV等廠商要採購華為芯片並使用鴻蒙系統。

這樣華為就成為一個類似谷歌加高通的科技公司,這樣可行嗎?只能說想法是好的,但絕對不能夠這麼做。首先是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說前幾年拼的是處理器、芯片。

那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智能手機的一切發展都在圍繞智能家居,為什麼會有多屏協同,AloT戰略,而這些的核心就是智能手機。其次,華為已經在佈局這方面的戰略,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不錯的成績。

推出的1+8+N戰略就是非常的明顯,還有去年推出的榮耀智慧屏,以及鴻蒙生態系統的建設,都讓我們看到了華為真正的野心。第三,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上,谷歌的影響幾乎是沒有的。

可是在國外市場,卻是受制於谷歌的,要想繼續在海外發展市場,就必得衝破這個壁壘,也才有了HMS的出現,而且這一步走的肯定不容易,不過我們相信華為肯定有這個能力,也必須成功。

要是現在就開始對外出售芯片、基帶了,來換取其他廠商使用鴻蒙系統,那說到底還是沒有走出國門啊。一個在國內非常強大的科技公司,都沒有出過海,到了國外會是什麼情況呢?

自然肯定是不願意這麼幹的,一個企業牛,就應該站穩世界腳跟,可不是吹牛、打口水仗就行的,華為加油!


17看科技


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很多廠商不太可能會用華為的芯片和鴻蒙系統的,因為其它廠商還不敢得罪高通和Google的。因為他們本身沒有技術,和華為又是競爭對手,害怕華為會卡住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