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項羽第一謀士范增和劉邦第一謀士張良誰更厲害?

大國布衣


范增是個很謙虛的謀士,他跟張良一樣從不邀功。他應該在謀略上不比張良差,只是選錯了主子,雖然項羽做不了皇帝,但也是一方天下霸主,范增他也是不枉此生。項羽中離間計逼走范增,此後項羽多半都是吃敗仗,所謂兵敗如山倒,沒了范增項羽不是張良和韓信的對手。最後被逼至烏江自刎,而范增也病死在途中,其實說他病死有點不現實,說白了是被氣死的!不是被敵人而是被項羽!


愛上清晨的那一縷陽光


范增的水平其實是不差的,名氣也是很大的。別的不說,只說一點,在整個楚政權裡,幾乎沒有什麼謀士。范增不但能夠成為楚政權的謀士,而且是極受尊重的謀士。從項羽稱他為“亞父”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他在楚政權中受到了多大的尊重。但是他最後竟然失敗了。本來是很成功的一個人,最後為什麼會失敗呢?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把他和張良對比看一看。

(范增劇照)

一、范增看得準人,但跟錯了人。

范增一直對劉邦看得非常清楚,他知道劉邦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將來一定能夠做成大事。他也分析得很準確,他說劉邦是一個貪財好色的人,但是到了咸陽以後,財物一樣都不取,美女一個都不要,這就是要幹大事的人的表現。他不但講道理,而且還根據古人迷信這一點來講劉邦。他說他特別找人望過氣,發現劉邦的頭上有帝王之氣,這樣的人必須要除掉。

當他給項羽說過多次,甚至都採用迷信的說法給項羽說,而項羽依然不聽的時候,范增就只好親自動手,準備派項莊在鴻門宴上刺殺劉邦。但依然因為項羽的不支持,他的刺殺行動失敗。

范增既然能夠看清楚,劉邦是那個將來能夠獲得天下的人,而項羽成不了大事。那麼他就應該當機立斷離開項羽,可是他一直都沒有離開。

而張良不一樣。張良一直是跟著韓王的,而且他還是韓王的宰相。雖然他一心復國,但是看到韓王不是那個能夠成大事的人,他最後就乾脆地跟隨了劉邦。

(項羽劇照)

二、范增擺不正位置,造成被主帥猜疑。

范增因為年紀比較大,追隨頂梁的時候已經70多歲了,再加上他在楚政權初興的時候,給項梁提了非常準確的建議(立楚王的後代為王,以此號令天下),並且項梁在這個建議幫助下,成為了當時諸侯中第一大政權。所以項梁對他非常尊重,讓項羽認他為“亞父”。

可以說,項羽對范增的稱呼,是項梁要求的結果,並不是發自項羽本心的。後來項梁戰死後,范增就應該認清形勢,知道那會兒的領導是項羽。項羽是君,他是臣,他應該把君臣關係擺正。但是他一直沒有擺正君臣關係。在鴻門宴上。他沒經過項羽的允許,就派人刺殺劉邦,這件事說明他的權力是比較大的,項羽怎麼能不忌憚他呢?而且最終劉邦逃走後,他甚至拿出寶劍劈壞劉邦送給他的玉斗,且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可以說,這深深地傷害項羽了。

張良一直把自己的角色擺得比較正。他從來沒有越位之事。他知道他和劉邦之間是君臣關係,任何時候他都把自己擺在臣子的地位。最後,劉邦取得天下,並且把他評價為功臣中第一名的時候。他並沒有沾沾自喜,並沒有擺老資格,反而極力推脫。劉邦要封他為萬戶侯,他並不接受這個封賞,而且他只要留地很少的一部分。就算這一部分,表明了他對劉邦的忠心,因為劉邦和他最早就是在這個地方認識的。

(劉邦劇照)

三、范增不知進退,貪戀權貴。

范增在鴻門宴上的計謀不被項羽採納,而且此後,凡是給項羽說的話,項羽都愛理不理的時候,他最好的選擇,就是乾脆離開。但是他並沒有離開,直到後來,陳平使反間計,離間范增和項羽關係的時候,他才惱羞成怒,灰溜溜離開了。

張良卻很明白進退。他知道劉邦是一個可以同患難,不可以共富貴的人。他知道劉邦很忌憚功臣們,所以在劉邦當皇帝以後,他就迅速向劉邦提出,他要離開,過隱居的生活。這樣也讓他被保存了下來。他的這種做法,也獲得了後世的尊重。

四、范增缺乏軍事謀略能力,不會打仗。

范增給楚政權提出的建議,就是擁戴楚懷王的後代為王,號令天下。還有一點,就是他勸項羽殺劉邦。但這一點並沒有被項羽採納。這些謀略都只是政治謀略,並不是軍事謀略。後來,項羽打仗全憑自己軍隊的驍勇善戰,基本上沒有用過什麼計謀。由此可知,范增作為一個謀士,這一點是不稱職的。

張良不一樣,張良既有政治謀略,又有軍事謀略。張良有好幾次給劉邦規劃軍事謀略,讓劉邦獲得了很大的好處。比如“奪取咸陽”,比如“明修棧道”,比如“聯合韓信、彭越、英布發動對項羽的大反攻”。這些都是他軍事謀略的傑作。

除了軍事謀略以外,張良政治謀略也不差。包括最後,他幫助呂后確定了劉盈的太子之位,都是他政治謀略的傑出表現。

如此一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出來,范增雖然名氣很大,號稱項羽的第一謀士,他無論是智謀,志向和氣量都是比不上張良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如果要比較范增和張良作為謀士的能力,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看:謀己、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然後得出最後的結論,而不是主觀臆斷誰更厲害一點。

一、謀己

作為謀士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如果一個謀士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提什麼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呢?從這點上來看,范增顯然不如張良,范增被項羽猜忌後,憤而離開於半路舊病復發而死,而張良在幫助劉邦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和自己亡秦的目標後,選擇了隱,最後得以善終。因此,在謀己這個環節的比拼上張良加一分。


二、謀人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謀士如果不善於擇主,那麼就註定了他的悲劇結局。因為謀士只能出謀劃策,最後拿主意的還得自己輔佐的君主。從這一點來看,劉邦對於張良言聽計從,以師禮以敬之。反觀項羽對范增,言不聽計不從,范增無計可施,只好憤而離去。

但是考慮到范增最初輔佐的人不是項羽而是項梁,范增也是看在和項梁是故交的份上,才輔佐項羽的,最後的離開,也是對項羽失去信心後的明志選擇。因此在這個環節上,兩個人也打成了平手。

三、謀兵

縱觀張良和范增在謀兵方面的表現,我們不難發現張良為劉邦做的是戰略級的規劃和宏觀的東西,並沒有具體的謀兵方面的表現。反而是范增在這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如著名的彭城之戰,項羽以三萬騎兵從齊地長途奔襲,破劉邦的幾十萬聯軍,就得益於范增的奇謀。

而張良在謀兵上則不見長,劉邦是在得到了韓信之後,才實現了攻必克、戰必勝的。可以說范增是把韓信的謀兵之能和張良的戰略規劃能力集於一身,說范增是全才並不為過。因此在謀兵方面,范增更勝一籌,加一分。

四、謀國

在謀國方面,人們都說張良見識非凡,如酈食其要劉邦分封六國之後,張良便指出這是敗亡之道,而非必勝之謀,並用引經據典論述了自己謀略的正確性。

同樣,當范增看到劉邦進咸陽後不近女色、不掠錢財的種種異常的表現之後,便斷定劉邦是項羽未來最大的勁敵,因而謀劃了鴻門宴企圖誅殺劉邦,由此可見,范增的謀國之能比之張良不需多讓,在謀國之能上二人平分秋色。

五、謀天下

謀天下是謀士的最高境界。范增在跟隨項梁之後,就建議項梁擁立楚王之後,這樣可以增強自己的號召力,因為項氏世代為楚將,不擁立楚王則師出無名、名不正言不順,無法號令天下。項梁聽從了范增的建議,找回了失落在民間的楚懷王熊心,懷王成為了天下反秦勢力的共主,而實際上權力則牢牢的掌握在項氏一族的手裡,直到項梁意外死去,才給了楚懷王可乘之機。

不過面對楚懷王的蠢蠢欲動和卿子將軍宋義的搶班奪權,范增謀定而後動,輔助項羽誅殺宋義,獲得了鉅鹿之戰的勝利,從而消滅了秦最後的精銳,說鉅鹿之戰一戰滅秦並不為過,前面靠的是項羽的武勇,後面仰仗的則是范增的謀略。

劉邦屢次敗於項羽,劉邦不禁發出感慨:“誰能幫我消滅項羽,我就與他平分天下。”張良獻策道:“普天之下,主公有三個人可用,這三個人就是韓信、英布和彭越,但這三個人都是不能用大義去說服的,必須用利益才能驅動!”

劉邦說道:“這有何難?”當即將戰勝項羽後,給三個人的土地及爵位,寫在了文書之中,讓人騎快馬送給三人,不就三個人果然來與劉邦匯合在垓下徹底擊敗了項羽。劉邦的從善如流背後是張良的洞若觀火般的智慧。因此,在謀天下環節上,兩個人平分秋色、不分上下。

綜合謀己、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來看,儘管從結果上看,楚漢之爭以項羽的失敗和劉邦的勝利落幕,但范增和張良兩個人的第一謀士之爭卻是平分秋色、不相伯仲。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答案明擺著呢!先不論具體的治國謀略。

張良選擇老闆找工作的能力比范增強。研究公司風險的研究能力比范增強。

還要怎麼說?

就算我們這些普通人在找工作當中,遇到傻帽老闆,傻帽領導,我們還要辭職走人呢,或者另尋他家,或者回家種地,是不是?

范增他不!遇到蠢笨老闆,他第一反應是希望把蠢笨老闆教育聰明,人世間最蠢的行為之一就是有人試圖把蠢人教聰明,蠢人反抗你的教育的時候,你和蠢人頂著幹,豈不是一對蠢貨嗎?

其實呢,所謂的治國方略什麼的很容易學習的,就和我們現代人一樣,你想開一個公司,難道找不到資料學習嗎?

重要的是學會“妙”用。這“妙用”在用的時候,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比如有一好計謀,前一秒鐘可用此計,後一秒鐘可能就晚了,千萬不能用了。反之,早一秒鐘可能就早了,如果用了,可能鑄成大錯呢!

三十六計在哪裡公開擺賣,人人可以學習,學的會的人可就不多了。

但是,認為自己已經學會的人可就多了,比如項羽就認為自己可行了,武勇文韜全不在話下。

范增七十大幾的人了,面對這樣勸不進的項羽。不急流勇退而去,答案還用說嗎?


葭明通半瓶歷史


項羽第一謀士范增和劉邦第一謀士張良誰更厲害?看到這個問題,不禁想起乾隆二十八年,嘉定人新科狀元秦大成和乾隆帝的一番對話,聽說卿乃秦檜後人?秦大成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帝乃喜。范增先投項梁,勸項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仍稱懷王。從而使項梁反秦名正言順,而且非常有號召力,因而項梁的部隊發展很快,成為反秦的主力軍,項梁對范增非常佩服,對他也是言聽計從。後項梁戰死,范增又投項羽,被項羽尊為"亞父",因此說范增在項羽軍中的地位非常的高。但項羽為人剛愎自用,對別人許多好的建議都不能採納。如對執戟郎中韓信的多次獻計都置之不理,就是對范增的一些關係到生死存亡的關鍵計謀也沒有完全採納,如在鴻門宴上,事前項羽和范增計劃好在宴會上斬殺劉邦的,但宴會中項羽猶豫不決,使劉邦乘機逃脫回到軍營,但回到軍營後,立誅通風報信的曹無傷,而項羽對走漏軍事機密的項伯卻毫無責怪之意,項羽和劉邦的政治智慧高下立判。後在楚漢相爭中,劉邦採用陳平之計,用萬金買通楚將,造遙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使項羽疑忌范增,范增一氣之下也就離開了項羽,在回鄉的途中發背疸而死!真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沾巾。而劉邦對張良可以說言聽計從,如劉邦被封漢王就國途中,張良建議燒燬棧道,劉邦當時不解,但還是依計而行,過後想通了,連稱妙計!再如劉邦在連遭失敗,幾乎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日夜盼望韓信發兵來援的時候,卻等來了韓信要封代齊王的使者,劉邦氣得破口大罵,是張良及時提醒封韓信為齊王,劉邦也心領神會封韓信為齊王。最終韓信助劉邦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殲滅西楚霸王項羽的十萬楚軍,項羽只率二十八騎突圍,最後在烏江自刎。張良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留侯,並且得到了善終。如果從結局看,當然是張良好於范增。但如果范增早先投靠的是劉邦,同樣可以建功立業,他的智謀不在張良之下,只有未遇明主而己。所以有句古話叫做:良臣擇主而事!


苗克華


歷朝歷代,凡成大事者,身側必有賢臣謀士輔佐。這些賢臣或忠肝義膽,或足智多謀,為人君保駕護航,實在是功不可沒。楚漢爭霸之時,范增與張良同為名揚天下的謀士,也皆為主公立下功勳,那麼,誰更勝一籌呢?<strong>

謀士不光要有出謀劃策的本事,也要有善擇良木的慧眼,從這點看,張良更勝一籌。

秦朝末期,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張良亦在其中。張良勢單力薄,本想投奔楚王景駒以成大事。半路偶遇劉邦,與劉邦幾番交談下來,張良發現劉邦極有悟性,且善於察納雅言。於是,張良決定跟隨劉邦。此時的劉邦勢力尚小,僅在下邳一帶活動,但是獨具慧眼的張良就已看出劉邦的帝王之材。

而范增則不同,他最初沒能發現項羽的優柔寡斷,發現後也沒能及早抽身。范增跟隨項羽南征北戰,儘管被尊為“亞父”,但項羽對他的良策卻持有懷疑。在鴻門宴上,范增屢次示意項羽下手,項羽卻視而不見,以致劉邦最終得以脫身。此時,范增就已發現,項羽沒有帝王之材,卻還沒有及時抽身。范增與張良的對決,在他選擇了輔佐項羽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失敗。

在處理君臣關係一事上,范增也不及張良。在劉邦被項羽圍困於滎陽時,陳平獻策,離間項羽范增。項羽的使者來時,劉邦假意把他當做范增的使者,為他準備佳餚。發現他是項羽使者時,又為他換上粗食。如此一來,項羽心中十分不快,對范增也生出忌憚之心,奪其權柄。范增明知項羽多疑自大,卻不能早做提防,也沒有讓項羽有三人成虎的意識。雖然在這件事上,項羽要負全責,但是范增也不是無可指摘。

相較之下,張良卻聰明許多。他為劉邦出謀劃策,助他奪取天下,卻能及早抽身,讓帝王不起疑心。而在戚夫人與呂后各為兒子爭奪帝位時,張良明哲保身,以劉邦決策為主。即使呂后求助於張良,他也只是推薦“商山四皓”輔佐太子,自己並未插手。呂后垂簾聽政時,被迫害者不計其數,張良卻能獨善其身,可見其本事。<strong>

相較於范增,張良所立的功勳更加惹人注目。首先,范增出仕時已經是七十歲高齡,而張良不過四十,能與老謀深算的范增相提並論已經算是種本事。其次,前期,張良輔佐的劉邦處於劣勢,而范增所輔佐的項羽正是順風順水之時,史料中卻並未記載多少范增的功勳。范增最為人稱道的是兩件事,其一,讓項羽借立楚懷王得民心,其二,鴻門宴上殺劉邦。但是張良所立的功勳之多卻令人咋舌。他在劉邦處於弱勢時獻計使他率先攻下咸陽,又在鴻門宴上助他脫身。助劉邦奪取關中使他勢力更大,又在劉邦處於絕境時獻上“下邑之謀”,此計助劉邦反敗為勝。國基初奠後又讓劉邦冊封最厭惡的臣子以安群臣之心。張良的計策實在是高明。

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確實是難得一見的謀士,雖然范增也不容小覷,但是比起張良確實是遜色一些。


鄧海春


我認為范增和張良各有千秋,但是總體來說,張良是強於范增的,我們從戰略、人心、識人等方面分析一下。

戰略

范增當時投奔張良的時候,曾經建議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這就樹立了項梁項羽陣營的優勢,挾天子以令諸侯,和漢末曹操的做法一樣。而且范增一眼看出,劉邦是項羽的唯一敵人,曾經多次建議殺掉劉邦,可惜項羽開始並不聽,如果項羽殺掉了劉邦,後面的事情就很難說。范增的戰略眼光還是有的,幾次差點就殺掉了劉邦。

張良曾在函谷關之戰中獻計,一舉攻破了城池。也曾經草擬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只不過後來是韓信實施的,這點上他們基本上不分上下。

人心

張良

范增性格比較耿直,雖然人聰明,但是不明白項羽的心,說話項羽不愛聽。固然很多次是項羽個人認知的原因,但是范增老是把項羽當做小孩子來訓斥,也是不對的,應該婉言獻策,項羽採用的可能比較大。這還是項羽人好,要換做劉邦,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弄死你了。

張良這方面委婉得多,開始他也是猛男一個,也曾經策劃過博浪沙刺秦王,只不過多年的社會闖蕩,讓他非常圓滑了,所以他的點子,劉邦基本上都採納。這也跟劉邦知人善用,和張良非常投機有關係。張良也曾經利用投降過來的楚軍士兵唱楚地的鄉謠,引起了楚軍的思鄉情,瓦解了楚軍的軍心,最後十萬大軍跑的只剩下8千,這就是遍地楚歌的由來,所以這點上張良完勝。

識人

韓信

這點上,其實張良和蕭何都舉薦過韓信,而且在功成名就之後,他也曾經勸過韓信歸隱,只可惜韓信對劉邦認識,沒有他深刻,最後慘遭劉邦毒手。

張良或許早就看清了劉邦的本質,所以他自己要求劉邦封他一個留候的稱號,治下戶口應該是不到千戶的,而且劉邦在他歸隱之後,也曾經找過他,只是他不想見罷了。這點上也是張良完勝。

綜上所述,戰略張良S、識人S、人心S,范增戰略S、識人A、人心A,從這幾個方面來說,張良完勝范增。


職業減肥營養師


范增和張良都是很出色的謀士,沒有誰更厲害一說,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如果硬要比較的話,應該是張良稍勝一籌,張良勝在眼光獨到,擇良主而事之,范增一意孤行,明知項羽有勇無謀且自大狂妄,還一條道走下去,輸就輸在此處。我們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來看一下兩位的成績。

范增出山,首獻計謀立羋心為楚王,以收攏天下人心,項梁採納;勸項羽鴻門宴上擊殺劉邦,以絕後患,未被採納;滎陽對峙,劉邦因糧草不足向項羽求和,范增建議趁機急攻滎陽,項羽採納,卻被陳平離間。

反觀張良,首獻計策從武關入咸陽,劉邦採納;勸劉邦與咸陽百姓約法三章,還軍灞上,劉邦採納;勸劉邦燒燬棧道,以迷惑項羽,劉邦採納;勸劉邦封韓信為真齊王,以安撫之,劉邦亦採納。

可以看出,張良、范增在劉邦與項羽人生的節骨點上都給出了正確的建議,劉邦全部採納張良的建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項羽卻並沒有完全相信范增,以致在失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張良功成身退,范增悽慘收場,范增比張良的不足在於相人,良臣擇主而事,范增在這一點上不如張良。


歷史何必認真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范增和張良都是秦末最負盛名的謀士,兩個人的能力各有千秋,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有天壤之別,那麼,范增的能力和張良相比,到底哪個更加厲害呢?

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小哥認為,論謀略的話,張良要比范增厲害,下面詳細談談我本人的看法。

(劉邦和項羽劇照)

張良助力劉邦軍團迅速壯大,快速西進

在秦末年,各地起義軍勢力絡繹不絕的崛起,而楚懷王之孫熊心在項羽叔侄的擁立下,於前208 年登基為楚懷王,為各地起義軍最大勢力,很多義軍歸附楚懷王旗下。

前208年底,楚懷王命項羽和劉邦正式伐秦,並約定“誰先攻破咸陽,誰就可立而為王”,劉邦和項羽各自率軍出擊,在攻打宛城的時候,劉邦久攻不下,他就動了小心思,想繞道繼續前進,結果張良果斷阻止了他,並告訴他“如果沛公你這樣做,到時候咱們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又有幾分勝利呢?”劉邦接受了張良的建議,繼續攻打宛城,最終成功,可以說,這是張良第一次救了劉邦一命。

後來張良又多次助力劉邦,致使劉邦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打到了咸陽。



(張良拜師)

張良及時勸誡劉邦,助力劉邦樹立良好形象

在劉邦攻佔咸陽後,他見到秦皇宮裡面富麗堂皇,劉邦一時間有點飄飄然,他非常享受秦皇宮的生活,就連樊噲都強言說劉邦要做“富家翁”,但是劉邦不管不顧,繼續享樂,這個時候張良出馬,及時敲醒了做黃粱美夢的劉邦,告訴他:“秦王多做不義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進入咸陽。既然您已經為天下人剷除了禍害,就應該布衣素食,以示節儉。大軍剛入秦地,您就沉溺在享樂中,這就是所謂助桀為虐了。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願沛公聽從樊噲等人的話。”

張良說這話的時候,語氣有軟有硬,在劉邦聽來那是“赤膽忠心”,所以劉邦接受了張良的建議,下令封存秦朝宮寶、府庫、財物,還軍霸上整治軍隊,以待項羽等路起義軍。在此期間,劉邦還採納張良建議,召集諸縣父老豪傑,與之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並通告四方:“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安諸如故。凡吾所以來,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還派人與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曉諭此意。結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擁戴,爭先恐後用牛羊酒食慰勞軍士。劉邦見狀,又命令軍士不要接受,傳出話去:“軍中糧食充足,不要勞民破費了。”秦地百姓聽罷此言,越發高興,惟恐劉邦不為秦地之王。

大家看看,這就是形象的重要性,假如沒有張良及時敲打劉邦,那麼得意忘形的劉邦最終的結果,也是被各路起義軍圍剿,最終敗亡,但是他接受了張良的建議,最終即沒有引起各路起義軍的反感,反而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張良研習的兵書《太公兵法》)

鴻門宴張良救劉邦

鴻門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很多人覺得在這次事件中樊噲的功勞第一,其實不然,第一功臣應該是張良。

項羽聽聞劉邦攻佔咸陽,貪圖富貴,想要自立為王,他非常惱火,下令手下猛攻強打,最終攻破函谷關,殺奔咸陽,要和劉邦決一死戰。

而項羽的叔叔項伯和張良是朋友,他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良,張良告訴劉邦,劉邦這個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跑,但是張良告訴他,目前第一件事就是要打消項羽對劉邦的疑心,劉邦趕緊問張良怎麼辦,張良建議他從項伯入手,並且親自冒著危險去項羽的軍營請項伯來劉邦的府邸,劉邦說了很多真心話,主旨就是自己是被冤枉的,有人挑撥他和項羽兄弟的關係,他自知能力有限,項羽才是真英雄等等,並表示自己非常崇拜項羽,最關鍵的事,他和項伯做了兒女親家,並送了項伯很多好處。最終項伯開開心心的回去了,但項羽面前說了很多劉邦的好話。

鴻門宴的時候,項伯這個反骨仔多次阻撓猛士刺殺劉邦,張良及時招樊噲進殿保護劉邦,最終劉邦和樊噲、張良三人商議,由樊噲保護劉邦早點離開,張良負責回大殿拖延時間。

大家看看,張良這膽識和氣魄,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最終劉邦一口氣逃到了自己的地盤,項羽失去了斬殺劉邦的機會。

(張良形象)

張良獻計“暗度陳倉”

不久,項羽恃強凌弱,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統轄梁、楚九郡,他“計功割地”,分封了18位諸侯王,他把劉邦封在了偏遠貧窮的“漢中”,稱“漢中王”,就這漢中王,也是漢中三分之一的王,因為項羽把漢中一分為三,其他兩份給了秦軍兩個降將。

劉邦的很多將士不服氣,劉邦也非常不滿,還想理論,但是張良和蕭何建議他快點離開是非之地,以便保存實力。

在前往漢中的途中,張良果斷提議後軍燒燬棧道,這樣做有三個目的,第一就是表決心,讓項羽明白,自己不會再回中原和他爭霸了。第二個目的,就是防止項羽追兵來襲。第三個目的,就是防止將士逃跑,畢竟漢中條件比較差,生活肯定很苦。

同時張良告訴劉邦,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爭霸中原怎麼可能?

(張良題材畫作)

彭城之戰和下邑奇謀

前205年(漢高祖二年)春,劉邦接連收降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個諸侯,得兵56萬。

這個時候,劉邦又飄了,廣收美女,大肆蒐羅奇珍異寶,好不快活?然而在彭城,烏合之眾的劉邦被項羽率3萬精兵擊敗,劉邦帶了張良等幾十個人跑了,劉邦的老婆孩子父親都沒要,被項羽俘虜。這就是彭城之戰。

劉邦這個時候死的心都有了,又是張良出奇謀,利用矛盾、聯兵破楚的策略。利用矛盾、聯兵破楚的策略。

最終劉邦策反英布,聯合彭越,同時鼓勵韓信揮軍北擊燕、趙,大家一起,將楚軍(項羽)合圍。

這一計劃直接成就後後來的垓下之戰。

在亥下之戰的時候,劉邦調集英布、彭越和韓信等軍合圍項羽,這其中韓信就是最難搞定的一個。又是張良建議劉邦先封賞大家土地,先滿足大家,最終韓信得到了他想要的封地,才全力施展,大家一起共破項羽。

張良可謂是劉邦的第一貴人,多次助力劉邦在諸侯割據的亂世生存下去,如果沒有張良的謀劃,劉邦怎麼能活下來?怎麼能開闢後世大漢王朝?

所以張良被稱為“謀聖”。



(范增劇照)

西楚霸王亞夫之范增

首先說一點,范增效力項羽的時候,已經有七十歲了,他之前是為項梁(項羽的叔叔)效力的,項梁去世後,范增繼續留在楚軍,為項羽效力。

范增因能力突出,為人正直,被項羽尊稱為亞夫,可見其地位至高,封號為“歷陽候”。

范增為項羽座下最為重要的謀士,他素有奇謀,並且善於識人,他多次建議項羽殺掉劉邦,並且還親自安排了“鴻門宴”,但是最終事與願違,項羽太過於仁慈,致使劉邦最後問鼎中原,開創劉氏王朝。

陳平用離間計,派人告訴項羽,范增和漢軍(劉邦)走的非常近,項羽因此猜忌范增,並且削弱了范增的權利,這讓范增非常惱火,他告訴項羽要辭官回家,項羽巴不得他走呢?最終范增在回老家的路上,背疽發作而死,實在讓人惋惜。

為什麼說項羽非常痛恨范增呢?小小的流言蜚語是不可能讓項羽動這種心思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項羽劇照)

范增失君臣之禮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鴻門宴"暗殺陰謀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撥出所佩寶劍,劈碎劉邦贈給他的一雙玉斗(玉製的酒器),明斥項莊暗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這個行為讓項羽非常憤怒,因為項羽吃軟不吃硬,范增此舉很明顯不將自己的老闆放在眼裡嘛。

所以說,范增因為對項羽太過於忠心,對“亞夫”兩個字看的太重,所以他忘記了君臣之禮,最終結果悲慘,也是情理之中,因為要是換了別人,范增即便不死也早早歸老還鄉。

一個有才華的人無法發揮,這比殺了他還讓他難過!


張良、范增能力簡析

張良和范增的能力差別非常大,首先是選擇老闆方面,張良以前也是在項梁手底下工作的,並且和項梁還非常熟悉,因為他為了復國(韓國)曾找過項梁,建議他“君既已立楚王為後人,而韓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成最賢,可立為王,藉以多樹黨羽。”早在下邳之際,張、項之間便有舊誼,因而項梁一口應承。

但是張良最終沒有選擇項羽,可見他更有遠見,而范增選擇項羽,很大程度上和項梁有關,這就是“忠”,按現代人的思路來說,范增就是“愚忠”。

其次,對於擴大老闆實力決策不同。

張良在劉邦一步步崛起的過程中,他出力很多,無論是收編誘降敵軍,還是聯合其他諸侯王,所以最後漢軍的兵力是項羽的幾倍。而項羽的楚軍,自始至終都是以老家帶過來的楚地子弟為主,到最後垓下之戰的時候,項羽的兵力比起劉邦、英布、彭越和韓信,單單是人數就差了很多。

再者,吸收人才能力不同。

張良為劉備舉薦了英布、彭越和韓信,最後這三人成就有多高?作用有多大?而范增沒有為項羽吸納什麼人才,相反的,范增倚仗自己“亞夫”的身份,處處高人一等,很多事情獨斷專行,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意見,不管任何時代,人才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所以說,在舉薦人才方面,范增就差張良很多,這估計和范增老爺子年事已高有關係。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張良被稱為“謀聖”不無道理,無論是他助力劉邦爭奪天下,還是大局已定後的功成身退,單單這份境界,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古梁鏞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首先我要表明自己的觀點:整體來說,張良要比范增厲害!素有“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之說!

二人共同的優點:高瞻遠矚,看人極準,均有極高的政治遠見

關於范增

一:往說項梁

當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狀態火熱的時候,范增卻並沒有投奔他們。等到後來見到項梁的時候,他說“陳勝敗固當”,同時一針見血的指出陳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不立楚後而自立”!正所謂師出無名,說的就是陳勝吳廣。范增選擇投奔項梁,並且還為項梁積極獻策,這足以說明範增的高瞻遠矚,看人極準。

二:策劃鴻門宴,一心置劉邦於死地

各位看官,我們可以大膽的設想一下,如果項羽聽從了范增的建議,那麼如今的歷史會是怎麼樣的呢?當然這種假設毫無意義。

范增一直視劉邦為心腹大患,認為劉邦會是項羽成就霸業的最大障礙。可是早期的項羽卻不這麼認為,認為劉邦就是一個小角色,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難成大事!

范增認為劉邦有帝王之氣,在鴻門宴上面應該“急擊勿失”,可惜了項羽一直裝聾作啞,最後放走了劉邦!氣的范增大罵“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關於張良

一:助劉邦先入咸陽,並能曉以利害

劉邦之所以能夠先項羽一步進入咸陽,張良功不可沒。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當劉邦面對那麼多的金銀財寶,寶馬良駒,美女佳麗的時候,內心非常的想把這些東西留下。張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將“滅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道理說的極為透徹,主動引導著劉邦思考長遠利益,而不要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壞了大事!

二:深知狡兔死走狗烹,毅然歸隱

劉邦霸業已成,開始剷除異己,誅殺功臣。韓信,英布等人就是最好的證明。張良非常聰明的看清了這一局勢,毅然決定歸隱,管他呢,反正活著才是最重要的。韓信則是最壞的典範了,仗著自己功高震主,走上了一條作死的道路,這一點就比不上張良了!

以上只是簡單舉了一下例子,說明一下二人的共同點!

二人對決的關鍵點:性格的差異是明顯的

關於范增

范增的性格是他的致命的缺點。他出山的時候雖然已年七十了,但是脾氣非常的火爆!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讓項羽下不來臺。雖然貴為項羽的亞父,但是項羽畢竟是主子,范增是下屬。

比如在鴻門宴上,當范增幾次給項羽使眼色讓其殺掉劉邦,都被項羽視而不見。最終,劉邦成功逃走,范增大罵項羽是“豎子”,可見脾氣非常的火爆。但是這一舉動已經成功讓二人之間心生間隙,因為范增實在是太不給項羽面子,況且當時張良也在場。

再比如,在著名的滎陽大戰中,劉邦向項羽求和,范增對項羽說:這一定絕對不要中了劉邦的奸計,上一次在鴻門宴上你不聽我的話,沒有殺掉劉邦已經非常後悔了,這一次你要是再不聽我的話,你一定會更加的後悔的!這令項羽內心非常的不爽!

歷來霸氣的君主,都是難以忍受別的人這樣說自己的。比如曹操,有道是“曹阿瞞知錯改錯,就是不認錯”!項羽也是如此。范增又一次激化了二者之間的矛盾!這也為日後范增的離開埋下了伏筆!

關於張良

張良不像范增那樣如此脾氣火爆,而是很懂得給自己的上司面子!

比如在劉邦先進阿房宮的時候,就懂得委婉且有理有據的勸說劉邦其中利害關係!他主動牽引著劉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大罵劉邦。

這也是之所以張良最後結局很好,能夠成功歸隱的原因!不管最後劉邦如何待他,他對沒有與劉邦撕破臉皮!

結束語

綜上所說,張良比范增要厲害!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