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諸葛亮和劉備相比誰更有本事?

樓外殘月


劉邦得天下後,問韓信:你看我最多能帶多少兵馬?韓信回答劉邦說:陛下最多隻能帶十萬兵!劉邦接著又問韓信:你最多能帶多少兵呢?韓信再次回答說:我帶兵越多越好!劉邦聽著不高興,又問韓信說,既然你大帶兵比我多,為什麼我卻管著你呢?關心回答說:陛下不善於帶兵,卻善於帶領文臣將相為自己所用!

回答上題:劉備和孔明不是一個類型的人才,劉備可以做統帥,善於籠絡人才為自己所用!孔明是個才子,適合治理國家,卻做不了一國元首!比如,劉備看人的眼光在馬謖上便可以看出來!劉備認為馬謖言過其實不能大用,只能做個參謀來用!孔明認為馬謖很有才華,可以獨當一面!事實證明,劉備更會識人!


王少鵬84757177


諸葛亮和劉備誰更有本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我分析一下。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可到了這時候,連天子都不值錢了,劉備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淪落到賣草鞋的漢室宗親就更是沒有什麼價值。整個東漢末年漢室宗親軍閥就有荊州劉表,益州劉焉劉璋父子,揚州劉繇,兗州劉岱,幽州劉虞,哪個不比劉備這個賣草鞋的名頭響亮?但,最終三分天下的漢室宗親也只有出身微末的劉備而已,南宋詞人辛棄疾也說“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真正白手起家的劉備居然能和官二代曹孫二人對抗,可見劉備的能力

劉備一起兵就有關羽張飛死心塌地的一路跟隨,中山商人的資助,到徐州,陶謙很尊重劉備。劉備到許昌,曹操很尊重劉備。劉備到冀州,袁紹很尊重劉備。劉備到荊州,劉表很尊重劉備。可見劉備的個人魅力。另外蜀漢集團錯綜複雜,什麼樣的人都有。有傲上的關羽,不體恤士兵的張飛,睚眥必報的法正,反覆無常的馬超,孟達,性格冷酷的李嚴“李鱗甲”。這些人哪個不是個性突出?而劉備居然能把這群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聚在一起,而且還能最大程度發揮出他們的用處。

而對於當時沒什麼名氣的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給足了諸葛亮面子,更是直接給了這個年輕人二把手的位置,給了他能盡情的展現自己能力的舞臺,可見劉備的知人善任。而諸葛亮雖然也很厲害,但比起劉備在用人的方面還是差了點,楊儀和魏延經常吵架的問題,諸葛亮就解決不了,最後才釀成了悲劇。另外在馬謖的問題上,也能看出來兩者在用人的差距。

在軍事方面,記憶中的劉備好像一直輸,一直逃跑,更是被陸遜一把火燒了連營,飲恨而亡,給人感覺就是特別不會打仗。實際上,劉備的軍事能力還是挺強的,三國志裡關於劉備帶兵的記載如下:

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先主傳》

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先主傳》

為賊所破,往奔中郎將公孫瓚,瓚表為別部司馬,使與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先主傳》

楊奉、韓暹寇徐、揚間,先主邀擊,盡斬之。——《武帝紀》

東海昌霸反,郡縣多叛曹公為先主,眾數萬人,遣孫乾與袁紹連和,

曹公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

——《先主傳》

紹遣先主將本兵復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數千人。

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先主傳》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

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先主傳》

總體來說,劉備的軍事能力還是挺強的,只是在和曹操敵我實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總是被擊敗,所以給人一種很菜的感覺。連曹操也說過“備,吾儔也!”的評價,而對孫權說的就是“生子當如孫仲謀。”意思就是孫權比不得自己和劉備,只配和兒子輩的比。

而關於夷陵一戰,七百里連營的問題,我比較認同以下的看法。

以下內容轉載自網絡,作者燕京曉林。若原作者提出要求,將無條件刪除此答案。


222年2月,劉備軍推進至夷陵、夷道一線,被大軍阻擊,無法前進,陸遜軍又堅壁不出。由於蜀軍已經進入吳境600多里,沿途一些險要關口需要派兵把守,同時掩護後方的運輸線,所以分兵守衛是在所難免的,也是符合基本軍事規律的。 劉備在近700裡的整個狹長作戰地區共有多少營壘呢?

《三國志吳主傳》比較準確地記載為:“蜀軍分居險地,前後五十餘營,”

《三國志陸遜傳》記載為:“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

《資治通鑑卷六十九》記載為:“漢人自巫峽建平連營至夷陵界,立數十屯,” 由此可見,劉備的兵營總數為50餘個。在前線夷陵地區有多少呢?——40餘營:

《三國志陸遜傳》記載為:“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資治通鑑卷六十九》記載為:“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劉備在前線有40餘營,在後面的600多里運輸線上有10個左右的營壘。 而且,根據後來雙方交戰的記載來看,蜀軍大部分的統兵大將均在夷陵地區,這說明一個問題:即劉備並沒有犯分散兵力的錯誤,其主力均集中在夷陵的作戰一線(至少80%以上),700裡的運輸線上大約有10個兵營(每隔60~70裡左右設兵營守備險要關口),每營估計五百到一千人守備(由於沒有大將,故兵力不多,平均每營700人,合計約7000人)。 蜀軍投入作戰的兵力約7萬人,這些在700裡沿線的軍營中的防守兵力僅佔10%左右。

這個說劉備不知兵法的人是誰呢?只有一人——魏文帝曹丕。《三國志文帝紀》中說:“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呼!”所有對劉備這個問題的批評都起源於這句話。 以曹丕的軍事水平,還想評價劉備,這明顯是在美化曹丕。我雖然不認為劉備的軍事才能有多高,但是應當實事求是的評價歷史。 劉備雖然沒有過人的軍事才能,可他的軍事行動基本是符合正常的作戰規則的。如果不是兵力太弱或者對手乃軍事天才,劉備的水平是完全夠用的。實際上,就劉備自己的觀點,在蜀軍裡面講作戰還沒有人超過他的,大概、法正在戰術上可以略勝他一些(所以他喜歡帶此二人去作戰)。 而曹丕在軍事方面不僅與曹操無法相比,與曹睿也有較大差距的,而且不聽勸告。

與劉備直接對敵的陸遜都沒有這樣評價,只是認為:“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它變。”“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陸遜部將也認為:“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 (見陸遜傳) 實際上,陸遜認為蜀軍的三大弱點為:

1、 放棄水軍,只以陸軍沿長江前進;

2、 進攻時間很久,人馬疲勞,思想放鬆,偷襲容易得手;

3、 營壘分佈各處已經固定,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利於部署攻擊。 而佔據各地險要,實際乃蜀軍的優勢,只是後來,兵敗如山倒,根本沒有發揮作用罷了。

可見,劉備七百里連營的措施並沒有很大的問題,劉備雖然是連營七百里,但是並沒有犯七百里連營分散兵力的錯誤。其主力仍然集中在夷陵地區與陸遜作戰。而演義中竟然安排諸葛亮也這樣批評劉備,實在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劉備的軍事部署基本正確。唯一的部署錯誤是:在沿江地區作戰,沒有水陸並進。

劉備失敗的原因主要就是

1.思想麻痺,警惕性太低,自以為曹操去世,天下沒有對手,而極容易被敵人的襲擊得手。

2.深入敵國,應速戰速決,拖延時日,士氣低落。

而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也不用我多說,作為三國時期唯一個武廟十哲,可見他的能力。

《三國志》裡魏國對諸葛亮北伐的感覺都是“朝野恐懼”,“關中震動”,早知道蜀漢北伐也才幾萬兵力。

總的來說劉備和諸葛亮在各自的領域各有千秋,難以比較,君是明君,相是名相,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乾的都是比較出色的。


百勝軍節度使


綜合來說,劉備本事更大,具體說:情商上劉備高於諸葛亮;智商上諸葛亮遠高劉備;但是綜合當時的社會環境,情商足夠高才能幹大事,情商領導力更強,所以劉備本事大。

原因如下:

  • 劉備在沒遇到諸葛亮之前,惶惶不可終日,極少打勝仗,更沒有穩定的根據地,說明諸葛亮軍事才能,戰略能力更強
  • 劉備能夠三顧茅廬清楚諸葛亮,並讓這麼聰明的人跟他一輩子,說明他情商非常高;劉備會用人,將軍:關,張,趙,黃忠,馬超等;謀士:龐統,諸葛亮,李嚴等,而諸葛亮是大小事情都要親力親為,說明劉備情商更高,領導能力更強。

考古論今


劉備和諸葛亮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他們都是超級天才。

劉備天生就是皇帝的料。而諸葛亮天生是當丞相的,是最優秀的治國理政之才。

為什麼說劉備天生是當皇帝的料呢。

當皇帝最要緊的,不是自己多能幹。而是有眼光、有魄力,能用人。這幾樣劉備都很出色。


第一他膽子大。要稱王稱霸,那要經過多少驚心動魄的鬥爭!往往生死存於一線。普通人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乾點小買賣都怕賠錢。更別說起兵造反這樣殺頭的買賣了。劉備他就是膽子大,敢想敢幹。很多時候沒有把握,也敢於去賭去搏。所以劉備的一生大起大落。但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就偉業。須知風險越大,往往收益越大。敢於搏命,才可能出奇制勝,取得跨越式的突破。如果事事按部就班、穩紮穩打,雖然穩妥,終究難成奇功!諸葛亮就是太過謹慎。


第二是能識人用人。

一切事業,皆是人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成就偉業。劉備有識人之明,又特別擅長籠絡人才,不管多麼落魄,他的身邊始終聚集著天下最頂尖的人才。即使是年輕時候混跡街頭,也有關張這樣的虎將隨侍左右,又有富商巨賈傾力資助。這一方面,諸葛亮比劉備又差了一大截。他因為識人不明,一再誤事。他又不會使用和培養人才,事無鉅細都要親自處理,結果活活累死。

第三是豁得出去。

我們講捨得捨得,有時候有舍才有得。劉備關鍵時刻,那真是豁得出去。光老婆就拋棄活好幾次,什麼盟友、上級,說拋棄就拋棄,說翻臉就翻臉!什麼地盤軍隊,關鍵時刻照樣豁得出去。頗有些混愣!這就叫做魄力。諸葛亮當然做不到這一點了。

所以大家說誰更有本事呢?很明顯是劉備呀。諸葛亮再厲害也是給劉備打工的。從諸葛亮走出茅屋的那一刻起,二人君臣名分以定。諸葛亮自己講的,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就是給劉備當牛做馬輔佐劉備啊。

諸葛亮是道德上的完人,技術上的神人,管理上的強人,但是混混劉備才是主宰他命運的人。世界有時候就是這樣不公平。


上將噯福斯


關於諸葛亮和劉備相比誰更有本事?我給大家打個簡單的比喻吧,看了這個比喻你就知道劉備跟諸葛亮誰厲害?以及後來劉備與諸葛亮的種種故事的因果。

劉備開創蜀國,就類似於在東漢末年開了一家股份公司,只是這個公司的主要業務以造反為主,對劉備建立蜀國及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詳述如下:

蜀國好比一家有限公司,就簡稱做蜀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成立於公元214年,總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當時蜀國可是當時很領先的民粹型國企,專注於恢復漢室消滅曹操,堅持聯吳滅魏。

其董事長為劉備,別稱蜀漢先主、漢昭烈帝。字號玄德,據說是貴族血統(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當然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有記載的不下幾萬人),少年時拜盧植為師,當過民工,賣過草蓆,而後積極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國家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當公務員程中屢屢遭受失敗。之後獨立創業,與關羽,張飛合資成立公司,自己擔任董事長,關羽,張飛主要持股人。

該團隊先後跟隨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東漢當時知名創業團隊,在造反的道路上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在相繼剋死公孫瓚、陶謙、劉表後背棄奸雄曹操、袁紹後獨立創業,這過程是辛酸刻苦,滿是血汗。直到在聘請了當時隆中知名CEO諸葛亮後,造反事業才突飛猛進,蒸蒸日上。

如何蒸蒸日上呢?主要表現在,各造反頭目團結在以劉備為核心的蜀國中央,堅持諸葛亮的三分天下原則,堅持恢復漢室,堅持往死裡打曹操,坑孫權幾十年不許變的宗旨。先後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之後拿下荊州、益州,氣死周瑜,建立了蜀漢公司。而後因為重要持股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諸葛亮為首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貿易戰,白刃戰,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其臨死前將公司及兒子劉禪毫無保留的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作為CEO實際控制該公司,並在之後的管理中“出師未捷身先死”,其行為實在偉大,被譽為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相處的楷模。後世知名評論員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 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以劉備諸葛亮為主角很多故事。

捋清了麼,諸葛亮跟劉備什麼關係,劉備相當於創建了一個戰略公司,而諸葛亮正是通過該公司展現戰略水平的戰略人才,大概就這些吧,第一次發文,萬望大家評閱。


歷史內核


那當然是劉備更有本事了!

諸葛亮和劉備都是三國時期的大人物,劉備在當時,建立了蜀國,在這個過程當中,受到了諸葛亮很多的幫助,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的一名軍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擅長占卜、寫作。

在初中的時候,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學過一篇文章叫做《出師表》,諸葛亮的這篇佳作一直被後世所讚揚。

諸葛亮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厲害

在小說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神機妙算,幫助劉備打過很多勝仗,但是很多隻存在於小說當中,在真實歷史上並不真,就比如說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都是小說當中虛構的故事情節,實際當中的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厲害。

為什麼說劉備比諸葛亮厲害呢?

這個問題思考起來很簡單。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就好比是當今老闆和員工的關係,要比誰厲害,就看從哪個角度說了,老闆可能不會玩電腦,不會的東西有好多好多,他的智商可能比他手下的好多人都要低,但是人家就是老闆,員工的飯碗是老闆給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身為老闆,必然有很多過人之處,你說呢?

現在想必大家都知道劉備和諸葛亮誰更厲害了吧?

記得點贊和關注喲!瞭解歷史,以史鑑今。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吧!


小馬論古今


諸葛的本事可不是劉備能比得!我可以負責任的說,諸葛的方方面面都要超出劉備,怎麼說呢?無以類比。

首先,劉備因為“智術淺短”才去請教諸葛的。智術方面是差距太大了;其次,軍事常識,劉備基本不懂,軍事理論基礎薄弱,這個曹丕是有定論的,不在此引述。而諸葛的軍事素養之高甚至到了唐朝的時候,李靖都佩服的五體投地!諸葛的用兵、治軍之道迄今為止,我斗膽的說一句話:無人能夠超越;第三,綜合點說:政治、經濟、法律、科學、文學、工程技術、音樂、繪畫、書法、烹飪……我就能想到這些了,劉備望塵莫及;(李靖)

第四,諸葛對權利的掌控也不是劉備所能比得!諸葛掌權,是斷不允許任何人染指的。這一點劉備就差的太多太多太多……了;第五,年齡段方面劉備更是無從談起,諸葛27歲出道就是為軍師中郎將,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劉備就不用說了。接著就是軍師將軍,劉備才是個左將軍、荊州牧。諸葛就署左將軍府事了。公元221年,劉備在諸葛的撮合下進位皇帝,已經60歲了!同時諸葛就是丞相,才40歲;

最後,劉備託孤時可是有言在先的,“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連劉備都承認諸葛的才能超出曹丕十倍!曹丕可是魏國的開國皇帝,曹丕的水平是有目共睹的。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謝公謝靈運)

謝靈運說過,天下之才一共十鬥,曹植自己就佔了八斗。曹植與曹丕爭奪大位,輸給了曹丕,曹丕應該佔幾鬥?諸葛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諸葛多少斗數不清了?(腳著謝公屐的李白)

我說了這麼多,劉備有沒有比諸葛強的方面呢?還真有!司馬懿說:“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責罰,都親自披閱;所吃的飯食不到幾升。”司馬懿告訴人說:“諸葛孔明進食少而事務煩,他還能活多久呢!”的確是這樣的,諸葛的飯量是不如劉備的。


中行偃1


以能力而言,諸葛亮遠在劉備之上。

諸葛亮能力自不用說,在東漢末年三國亂世中能和他相提並論的沒幾個。與劉備相遇起,到其死,諸葛亮都是不留遺力都輔助劉備及其兒子,幫助劉備勢力從很微弱到三足鼎立之勢,諸葛孔明都是有智出智,有力出力,要麼出謀劃策,為劉備發展做了巨大不可磨滅的貢獻。沒有諸葛亮,劉備的的勢力之後能不能繼續存在下去都難說 ,劉備蜀國能立起來,諸葛亮佔一半功勞也不過分!

及至劉備病死白帝城,諸葛亮繼續輔助劉阿斗,攘外安內,收服少數民族勢力,發展經濟使得蜀國實力有所增強,對外五次北伐,結束三國鼎立局面,完成劉備遺願,中興漢室,最終一一失敗,死於五仗原。

諸葛亮真是鞠躬精粹,死而後已的典範啊!


波仔44028546


劉邦: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最終劉邦做了皇帝。

劉備的前半生,顛沛流離,五易其主,然剛堅不可奪其志,尚能縱橫寰宇,割據城池,直至48歲,邁進不惑之年,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說南陽有個26歲的年輕人素懷抱負,常自比管、樂,可用之,於是劉備三顧孔明於草廬之中,諮以當世之事,孔明拜泣,遂許先帝與驅馳。

細思極恐,一個縱橫半生的世之梟雄,招聘一個沒有半點工作經驗的員工,並拜為CEO,簡直不可思議,孔明縱是千里馬,無需要劉備這個伯樂去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