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2020年二月社保沒扣款怎麼辦?

xlyhelen8


記得國家發文說因為疫情,小微企業會減免社會,具體的你可以找財務或公司的人事查詢確診下。


育兒嘚啵嘚


不是沒交,可能是企業申請了緩交社保,是國務院的新政策——

說從今年2月到6月,對全國中小微企業免徵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用,同時允許企業暫緩繳納公積金。

消息出來後,我發現一些朋友很慌:

這樣搞,我們打工者的權益會受損嗎?……

唔,本質上來說這是國家在給企業派紅包,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吖。

看這兩天群裡討論,發現大家最關注的是——

公司不交社保了,我的社保記錄是不是就斷掉了?

由於現在很多大城市們都要求滿足一定年份的連續社保繳納記錄,才能買房買車,辦理子女上學。

社保繳費記錄斷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其實國家這裡減免的只是公司應該繳納的社保部分,我們個人該交的社保仍然是一分不能少,所以並不存在社保斷繳的問題。

估計很多同學一直誤以為,社保全是從我們個人的工資里扣除。

其實社保真正的繳費大頭是由公司承擔的。

像養老保險,我們個人是按核定工資標準的8%來繳納,公司則要按我們工資的16%另外交一份。

失業保險也一樣,我們交工資的0.2%,公司要交0.8%,

工傷保險則完全不需要個人繳費,公司們根據自己的業務性質不同,按0.2%到1.9%不等的標準去繳費。

那公司的這部分養老保險現在停交了,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養老金髮放麼?

我國養老保險目前實行的是“現收現付”模式,也就今天大家交的錢並不是存在那裡等著將來自己領取,而是主要用來給已退休人群發養老金的。

人社部今天測算了下,這套減免政策落實後,全國預計將減收5000億左右,

雖然咱們的社保養老賬戶並不太寬裕,但對這個體量級的資金窟窿還是可以容忍的,

只要後續經濟能恢復過來,相信花幾年時間也足以填平了。

真對普通人會有一點負面影響的部分,可能主要還是醫保和公積金。

國務院決定對社保的減免範圍僅涉及了養老、失業和工傷三部分,並沒敢對繳費比例高達10%的醫保做統一規定。

這是因為咱們的醫保賬戶比起養老賬戶來說,更不寬裕。

大家如果近兩年有去醫院看病住院經歷的話,能清楚感受到各種醫保控費的壓力。

但面對當前的嚴峻疫情,醫保方面也得給企業儘量減減負擔——

今天醫保局就表示,允許各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對企業的醫保繳費也做減半徵收。

本身針對這次新冠肺炎的大部分治療費用都是由各省醫保承擔的,如果現在再減免企業的醫保繳費……那麼下半年大家用到住院報銷,特別涉及異地轉診報銷的,估計會發現控制的更嚴格了。

除了醫保,允許企業緩交公積金也有可能給一部分同學帶來困擾。

公積金不論自己繳納的部分,還是公司繳納的部分,理論上最終都是要打進個人賬戶的。

對很多已經買完房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筆可以立即使用的收入。

我知道有一些槓桿意識超強的同學,每月的工資收入剛剛夠還房貸,剩下的日常吃飯零花錢全靠按月提取公積金來支撐。

如果這時候公司申請緩交半年的公積金,之前的緊平衡生活可能就有點玩不轉了……

這次的社保減免,

很多公司的人力成本負擔可以直接降低10%以上。

對一些徘徊在倒閉邊緣的中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了。

雖然也可能給一些朋友的生活帶來不便利,

但想想看,公司能活下去,還有人繼續給自己發工資,

這個才是最實惠的福利啊。


七七的理財秘籍


所屬期為2月的社保 扣款本來就在3月份 申報期也在3月份 2月份扣款的是所屬期為1月份的社保 最遲2月28日要申報扣款的 或者申請了延遲 座標杭州


用戶7427758352223


國家出臺政策,湖北以外的中小企業免交2-6月養老,工傷,失業的單位繳費,大型企業2-4月養老,工傷,失業單位繳費減半。


四兒的快樂生活


我的社保2月也沒交,不知道是公司沒交還是怎麼的,我們公司2月沒復工,具體什麼時候復工也不知道。在我的南京上查最近繳費是1月。


丹爺111


我是自由職業的,還沒有繳。上班的沒扣可能是疫情影響,有的是企業免交了,但好像個人部分不免,正常上班後都會有說法的,不放心到時可以去社保局問一下。


影子62379


人社保也做出了相關的回應,參保單位因疫情影響未能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延長至3月底繳費,不會有中斷記錄。

以及因疫情影響的用人單位,無法按時繳納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的,也可延至疫情恢復後三個月內繳費,延長期間不會影響參保人的個人權益記錄。而且這期間參保人在社保延遲繳費期間患病的話,中斷期間的醫療保險待遇是可以繼續享受的,不會因此而受影響的。


阿爾法貝塔


現在因為疫情的事,很多單位2月份都沒有繳費,具體需要問一下當地社保局資訊一下。


十支花


我們這裡已經明確了2月社保暫停繳納。山東濟南。


一二六八四


免徵,只要申報了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