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網絡授課有什麼問題和不足?能否取代線下學校授課和興趣班加強班?

吳氏三姐妹


在線教育開始生長後,給線下講課、培訓帶來了很大沖擊,也帶來一項爭議:在線教育能否完全替代線下授課?

但就目前技術發展而言,在教育行業,線上教學並不能完全取代線下授課 。但在未來,科技的發展很可能會讓虛擬課堂高度融合進現實,基本擺脫線下場地的限制。

“在線支付沒出來前,又有人能想到如今人們出門不用帶錢包了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同時發揮兩種方式的長處,或將成為未來教育的潮流





教育專家經典


暴露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很多人的看法很特別!

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網絡上課的方式,而是暴露了很多學生的學習力真的很渣渣!同時也暴露了很多在校老師的授課能力真的很渣渣!這個時候突然意識到,原來一直看不起的課外輔導機構非專業老師,比學校老師有更多的辦法讓孩子去思考和創造,而學校的老師,由於很清楚自己的實力很渣變得焦慮不安,害怕自己講錯,害怕自己的學生當著爸媽的面揭自己的短!

早期的網絡大咖都是從一次次失敗的教育走過來的,上網絡課不會影響教學質量,那些不適應的人,在學校也是學不好的,能上網課的人都是有很明確目標的人,聽不懂或不願意聽,就是孩子能力的差異!

再往長遠想,可能會細思極恐!

這次疫情可能真的暴露了國家的基礎教育的策略,讓孩子的整體素質越來越差,畢竟好學生是不會被這種教育方式影響太多的!中國真的過剩了,不是人才過剩,而是儲備的過於太多太多!這些人被當做天之驕子好,卻很難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養活自己,一大群沒法工作的大學生,碩士生還有博士生,讓整個就業市場變得很沒有競爭力,明明知道一個崗位只需要高中畢業就能完全勝任,卻被一個碩士生佔有!而中國的產業結構中不需要那麼多的廢材,而技師的需要那麼大,缺無人問津!這就是一代代教育宣傳的錯誤引導,覺得當工人沒前途,坐辦公室比較好!現在的情況是,工地打小工都可以日入三百,坐辦公室加班的比不過月入過萬,絕大多數卻只有三千左右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出很多的信息來反駁我,畢竟,我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很多機構請學校老師來授課絕不是因為她們教的如何如何好,關鍵因素是他們可以很容易的帶來生源,而且他們可以控制這些學生的成績好壞,比如洩題,提前講後面會考的題,比如睜隻眼閉隻眼等等,他們很清楚,只要平時表現的成績進步,到最後還是沒考好,家長是不會說什麼的!畢竟,學校的老師還是能夠正常上課的,差也不可能差到哪裡去!但是一個機構的老教師,他的水平肯定不會比學校的老師差,,,多少!

家長並不希望所謂真的原因被發現什麼的論點,她們關心的只是別人怎麼做可以讓自己的孩子成績提高一些,制度不好能不能換制度,老師不管學生能不能換個負責的,孩子啊不完成作業能不能讓老師少佈置一點!

你看,有多少人再思考,我能不能做點什麼幫助孩子度過難關,能不能引導孩子面對困難並戰勝困難,有的話請舉個爪!


造夢小兵



因為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現階段,各校無法正常開學上課,而網絡授課因具備可以跨越時間空間的特點,成了當前學校教育的一種新的形式,也是當前形勢下的無奈之舉。

從長遠來看,線上通過網絡開展的各種教學活動只能是線下實體教育的有益補充,不會取代線下教育的模式。


一、在線教育有以下優勢

1.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隨時隨地可以開展學習活動;

2.可以開展規模化教學也可以開展個性化教學,方式靈活;

3.教學內容不受限制,教學資源開放共享;

4.學習方式靈活,允許個體差異;比如本次受疫情影響下的線上學習方式,可以是點播優質課程實錄,可以是線上直播教學,可以是互動答疑式學習等等,方式多樣,學生可根據各自特點自由選擇。


二、在線教育的侷限性

1.由於師生不在同一場所,所以缺乏面對面交流互動,動作、語言、情感、表情等交流困難,學習效果反饋的週期長,不利於實時調整;

2.學生個體處於不同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較差;

3.學生缺乏監督和監控,對於學習自覺性差的同學來說,效果大打折扣;

4.因為是網絡教學,對教師和學生乃至於家長的要求更高,一個不懂得信息技術的教師無法組織線上教學,同樣一個不懂得電腦手機平板基本操作的學生和家長也很難完成線上學習;

5.受技術環境限制明顯。從本次線上教學不難看出,釘釘的“一星”、各大平臺相繼癱瘓等等技術環境適應不了大規模線上教學。

綜合分析在線教育的優勢不缺點,我們要思考的不是誰戰勝誰的問題,而是二者如何融合的問題。


ABC時代(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在線授課、課後輔導答疑、在線自主學習等,與線下常規教學融為一體,即: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全面整合,混合學習。---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左明章)


三、合理選擇適合學生的在線學習方式是當前應關注的重點

教育部下發的文件《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的安排的通知》中明確要求:

堅持把做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堅持省級統一部署與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相結合,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堅持學校教師線上指導幫助與學生居家自主學習相結合。


各地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可偏離四個堅持,不可把“好經”念歪,比如有些地方的幼兒園就開展網絡直播教學,這顯示偏離了文件要求和教育的初衷。


總而言之,肆虐的疫情是一面放大鏡,凸顯了當前教育的問題,也提示了教育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以上是我的個人淺見,我是@峽江李哥,歡迎關注。


峽江李哥


個人認為:網上授課,教師只是單純講授知識點,與學生的互動不足,如果聽課人數較多,根本照顧不到全體學生的反映。長此以往,教師不瞭解學生的接受情況,上課時的聽課狀態還有課後的鞏固情況。聽課效率決定於四方面(老師,家長,網絡,學生),有一個環節不給力,都會影響到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情況。

從學生的學習情況而言,面授課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人際交往的能力和集體榮譽感,歸宿感。


小二郎學堂


網絡授課不會取代課堂教學,至少短時間不會。網絡授課對學生要求比較高。學生必須有較高的自律性,能夠有主動學習意識。在傳授知識點方面能夠取代課堂,但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有價值影響和人際交流。這次疫情充分說明了工作不僅是為了掙錢,還有人與人交流的需要,證明了馬克思講的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對於成年人來說,網絡授課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好工具。


銀天使2015


謝謝您的提問!

如果網絡授課效果很好的話,那全國會有多少教師就會失業。之所以沒有那麼多的教師失業,就是因為學校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網絡授課需要學生有迫切的求知慾望,有理想,有目標,高度自律,真心實意地刻苦攻讀。可現在,有多少這樣的學生呢?

我是一名教師,對學生有真切地瞭解,現在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都是需要老師逼著學的。學生在學校聽課,有老師、小組長、班幹部的監控,對不自覺者有批評和提醒,有對學生作業的面批面改,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可通過測試、考試等方式進行掌握和了解。對學生來講有全面的評比,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而網絡教學根本做不到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