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看完電視劇《陳情令》,你覺得什麼樣的電視劇才會大火?

七妹看視頻


去年8月入了《陳情令》的坑。到現在還沒有出坑,相信有很多人也和我一樣吧。

我入坑《陳情令》之前,這部劇就已經很火了,我打開過它兩次都是看了幾分鐘就看不下去了。可能是沒有get到他的點,直到有一次看到頭條有人安利它,於是我又看了,這次耐著性子看到了第3集白衣魏無羨出來之後,瞬間點到了我顏點!這男主也太帥了吧!我承認我就是個顏粉,衝著小哥哥們的顏值來的…

後來隨著劇情的深入,讓我更加愛上了這部劇,甚至這部劇裡的每個人甚至包括製片人楊夏先姐姐,喜歡她的眼光和魄力,沒有她就沒有這部劇的誕生!

喜歡裡面的觀點和句子:

1.是非在,己譭譽由人,得失不論。

2.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3.明知不可違,而為之。

………

後來我又去補了《陳情令》的原著《魔道祖師》小說、動漫、廣播劇等。真的是越看越上頭。

喜歡魏無羨的無羈灑脫卻胸懷大志坦坦蕩蕩。

喜歡藍忘機的雅正端莊,逢亂必出,情深不渝。

江澄的有情口難開,金光瑤的負天下不負一人,師姐的溫柔以待,金子軒的傲嬌可愛……每個人物都非常的豐滿,就算是反派也讓人心疼。

可以說《魔道祖師》是非常棒的小說而電視劇也改編得非常的成功!

那麼回到問題,什麼樣的電視劇才會大火?我覺得應該有以下:

1.演員的顏值在線,美的人事物都是比較吸引人眼球的。

2.演員的演技在線,沒有演技的電視劇看著也尷尬。

3.電視劇的內容吸引人:故事結構完整,人物鮮明突出等等。如果內容不引人,棄劇也是遲早的事。

4.電視劇表達的感情是人們嚮往而難得的,人們總是對自己嚮往的內容感興趣。

5.符合當代社會正確的價值觀。

6.製片方的宣傳到位,也就是電視劇的營銷到位注重情感營銷,切合觀眾的情感鏈接。

7.當然明星流量也是電視劇能火的原因之一。

8.應該還有恰當的時機

當然還有更多的原因,一部電視劇能大火肯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季夭楓晚


你好,我是歲月殺豬不留情,專注影視領域,很榮幸可以回答您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在之前經常有些當紅小鮮肉拍的電視劇,電影質量不高,更多的是作為流量明星帶流量,因此越來越討厭這些新劇,甚至看到小鮮肉。就對影片不抱有任何希望,但看完《陳情令》你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小鮮肉的演電視劇都是爛片,人們討厭的並不是小鮮肉,而是尷尬的演技。

先說一下《陳情令》為什麼會火,首先當然離不開演員演技、電視劇的製作質量,但是最關鍵的是電視劇題材新穎,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能夠讓觀眾產生共鳴。

據此,我們不難看出,現在人們觀賞格調已經提升了,針對流量明星拍的電視劇質量不高,人們再也不會買賬了,因此一部好的電視劇首先劇本要禁得起推敲,演員的演技要到位;再一個是要與觀眾產生共鳴,如今浮躁的社會,在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每個人都是孤獨和寂寞的,每個人都在渴望和追求一個知己,一個靈魂上的契合者,他能夠懂你,也能夠寵著你的天真無邪,能夠做到滿眼都是你,因此我感覺這種類型電視劇才會大火。





歲月殺豬不留情


《陳情令》可以看做是古裝劇的行業典範,那《陳情令》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又是憑藉什麼成為2019年最大IP的呢?

《陳情令》一經發行,迅速佔據微博熱點話題,微博電視劇超話第一、貓眼全網熱度榜第一。那怎樣的劇可以成為下一個《陳情令》

1,細節決定成敗

《陳情令》在建立傳統文化之下的世界觀架構和美術概念設定就用了6個月的時間;場景精打細磨、道具精挑細選,而且每個環節的視覺氛圍和氣韻都保持一個整體性。在劇裡的任何一個細節,都足見國風氣韻。包括雲夢江氏用的蓮花紋、岐山溫氏用的太陽紋,這些細節都注意到了。每一個室內的場景佈置,連燈具,筆墨,都是精心挑選,古風古韻的氣質在全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2,劇情通順

《陳情令》是根據《魔道祖師》改編而成。有些編劇為了能更好的在熒幕上展現,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將劇情改的七零八落,劇情斷層。但是《陳情令》很好的進行了改編,在切合原著故事的前提下,將視覺效果做的精益求精。

3,演員的選擇

除了劇情,演員是一個電視劇成敗的最關鍵因素。好的劇本和好的演員相輔相成,才能打造出一個足以傳世的作品。而現在這個流量當道的年代,小鮮肉大行其道。製片方為了能夠更直接的獲得關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請流量小生主演,僅僅是粉絲的支持,就能讓製片方放鬆心情。但是為了電視劇的質量,應該先關注演技,其次是演員流量,這樣才是正確的娛樂圈生態,也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好的劇。


芒果娛樂報道


看完電視劇《陳情令》,我覺得至少要滿足以下五個條件的劇,才會大火。

一、要有粉絲基礎。

就拿電視劇《陳情令》來說,它是墨香銅臭原著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成,本身論原著小說來說,就擁有巨大的粉絲基礎,無疑這已經為這部劇提前打下了一部分粉絲基礎,做到了未播先火。

二、選擇演員的契合度

《陳情令》在選演員時啟用新人,雙男主選擇了肖戰,王一博,可以說在選角上,劇組真的做到了“神仙選角”這四個字。書中對人物的描繪更多的是文字,但電視劇中的角色,在觀眾對這個人第一印象更多在意的是演它的演員外觀。就像清冷的藍湛與現實中的不愛說話“高冷男孩”,常年練舞給了他挺拔的身姿的王一博至少有了一定的形似。而肖戰給人感覺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他身上難得的擁有少年感,活潑,都與魏無羨高度契合。所以在選角上的成功,也奠定了這部劇爆紅的基礎。

三、合理劇本改編的重要性

這部小說讓很多粉絲心繫的原因是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共情能力。作者筆下的每句話,都能夠令讀者感同身受。對於小說中的場景劇方做到用心在還原,為了豐富人物,讓劇情更加飽滿,有一些刪改,可以說雖然可惜卻有必要,而且讓劇情合情合理。所以合理的劇本改編也是能火的原因之一了。

四、演員自身的修養

雖然飾演《陳情令》的演員大多都是新人,但能看出演員們都極為認真的對待自己的角色,能讓觀眾入戲且做到不出戲。

五、營銷、宣傳手段

《陳情令》剛開拍始,網絡上的爭議就從未休止,但就這些爭議確實帶來了熱度。再加上這本是耽作品就已經出圈,也成為宣傳的一大突破口。耽改劇,男主之間的曖昧,劇組當然不會忽視“腐女”這一龐大群體,在劇情播出的時間,就放出一些片段花絮,這更引來觀眾瘋狂的討論。所以《陳情令》的爆紅,營銷手段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原因。

其實,不管是題材,演員,或是炒cp…電視劇最終火,還是要回到作品本身。《陳情令》讓我們看到了整個劇組,從導演,編劇到演員及一系列創作人員對於作品的用心。

歸根究底,電視劇的爆火是幸運,只是用心罷了。






小豬豬影院


暫且不言其他,討論下《陳情令》時間、人物、修仙邏輯,看看將陳情令堅持看完的你邏輯觀是否還在?

人物關係與稱呼缺乏邏輯常理

現在大家都知道,魏無羨(肖戰 飾)是抱山散人徒孫、藏色散人之子;童年時(貌似8、9歲樣子)因雙親戰死而被蓮花塢主人江楓眠(陸劍民 飾)收養;蓮花塢弟子們稱呼魏無羨為大師兄,魏無羨稱呼江厭離(宣璐 飾)為師姐,由此推論江楓眠是魏無羨的授業恩師。

然而,魏無羨稱呼江楓眠 “江叔叔”,稱呼虞紫鳶(張淨桐 飾)“虞夫人”,甚至虞紫鳶第一次出場時魏無羨只是拱拱手完事;魏無羨不是應該稱呼“師父”、“義父”、“師孃”麼,“虞夫人”是何解?

這是稱呼,再來看看法術:魏無羨施展的“定身術”、“符術”還有後期的“控屍術”,江澄(汪卓成 飾)一概不會,貌似江澄只會施展劍術,江厭離更是未見其動過手,也就只看見虞紫鳶施展過一次“符術”,還是推著船走,莫非童年的魏無羨就學會了母親的本事不成?




金環四爺


那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看看剛剛過去的2019年有哪些大火的電視劇,除了《陳情令》,還有《都挺好》、《小歡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長安十二時辰》以及《慶餘年》等等。

其實總結起來,一部電視劇要火起來,需要有這幾個方面的基礎:

1、電視劇內容和題材或者說是劇本。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幾年大火的電視劇,一類是貼近當下生活熱點話題,這類劇普遍受眾面廣,大家茶餘飯後都會看一看,比如《都挺好》和《小歡喜》。另一類就是早已聲名遠播的網絡小說改編,這個不用多說吧,很多可算是未播先火,《陳情令》,《慶餘年》都是這種,只要演員的演技過的去,收視率絕對低不了。還有一類就是歷史改編劇,這類就要考驗編劇的水平了,改好了大賣,否則就要涼涼了。

2、演員陣容和演技。年輕人當然喜歡小鮮肉,追星無可厚非。明星自帶的粉絲團體自然會為自家的寶貝們打call,微博,論壇,熱搜之類都是現代化的媒介。同時,大部分劇還得看演員的演技,老戲骨自然是中流砥柱,看他們的表演才是真正的享受。

3、製作水平的成本。不得不說,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發展,影視製作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製作成本,當然不是說絕對哦,尤其是一些網絡小說改編的玄幻劇,用錢砸出來的特效跟那五毛錢特效簡直就是天壤之別,話說玄幻劇不看特效還有意思麼!

4、導演水平。這個不用多說,導演是一部劇的靈魂創作者,導演的水平也就決定了良心劇的誕生與否。

總之,所謂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抓住了觀眾的心理,才能讓一部電視劇大火🔥🔥🔥





雲大哥


最近,網上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陳情令》引發熱議,看過動漫版的《魔道祖師》的粉絲在看真人版的《陳情令》總會覺得電視版的沒有那麼好看,但是沒看過《魔道祖師》再看《陳情令》便覺得電視劇很好看的呢!真人版電視劇和二次元的效果自然會有很大差異,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肖戰和王一博的精彩演繹,因此,該劇還是很不錯的,顏值滿分。

一、《大明王朝1566》

一部經典的文人歷史戲,編劇對劇本創作的實力加上導演對鏡頭的獨特的把控,讓觀眾在看這部劇時能看到在大明朝君臣之間的博弈,能感受到海瑞的孤獨,能體會出劇中藏著的朝政隱喻。

二、《紅樓夢》1987版

一部無法超越的經典。無法複製的林黛玉、無法複製的賈寶玉......劇中每一位演員都把角色飾演的足夠傳神,以至於後續再多版本的《紅樓夢》都沒有辦法令觀眾滿意。儘管那時的拍攝水平不如現在發達,但是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足夠用心,佈景雅緻,臺詞考究,演員兼具美貌與靈氣。

三、《西遊記》1986版

這是我從小到大反反覆覆看過最多次的一部電視劇。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我早已爛熟於心,但是在對情節早已熟悉的情況下我還是喜歡看他們的故事,不管是作為主角的師徒四人,還是在單元故事裡的妖魔鬼怪,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相遇在一起迸發的故事都足夠精彩。

四、《武林外傳》

這是中國情景喜劇的驚喜之作。真正一部有笑有淚,兼具溫情與教育意義的電視劇。同福客棧就相當於一個小江湖,在這裡發生的大事小事,都蘊含做人的道理;人物情感的糾葛,細膩有溫度。很難得的是這部劇搞笑但是不浮誇,有潤物無聲的方式傳授道理,沒有說教的意味。

五、《父母愛情》

一部讓我們看到愛情本來面目的電視劇。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全片都是平淡的過日子,但是仍然能夠通過那些生活的細節中感受到安傑和江德福兩個人那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誰能說鋼鐵直男江德福不懂愛呢?在那樣人心惶惶的年代,他能盡一切可能給安傑一個平淡安穩的日子,是他對她對忠實的愛與守護。

我覺得這五部都屬於經典都能火的而且很火的。


一張白紙白紙一張918


這麼說吧,正是因為有槽點有熱度才會火啊,有人看,有人吐槽,才能大火。吐槽也是把一部劇推向熱搜的有利風向。

《陳情令》這部電視劇就是根據原版《魔道祖師》這個玄幻小說來拍攝的,這個原版小說講的是主人公魏無羨墜入了魔道被世間的人所遺棄最後死掉了,卻在十幾年後重生了的故事,之後他和藍忘機一起調查那些屍怪和鬼孽的案件,功破重重關卡。在這個小說故事結局他們兩人結伴成為了道侶,遊歷人間一直行俠仗義,幫助了不少人,他們兩變成了在修仙界的傳奇人物。

首先,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的構思就是非常嚴謹和縝密的,對小說中故事人物的描繪和刻畫的文字功底也是非常紮實的,小說中故事連貫起伏,引人入勝,對讀者是極具吸引力的。《魔道祖師》是屬於耽美小說,所以在這個小說裡面讓人最心動的還是藍忘機和魏無羨的感情,堅不可摧,實在是讓人感動和無法忘懷。

《陳情令》向公眾宣佈說要拍攝的時候,就是吸引力一大批網友關注的,也是有許多網友不那麼地看好這部劇的拍攝出來的效果。一直到今年這個暑假《陳情令》拍攝完成,在電臺播出的時候卻有網友卻對這部劇的內容吐槽,說在劇裡面對演員孟子義加戲太過頭了,主角演員的戲份太多,還有的人對劇裡面的內容有有一系列的吐槽,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不管是演員還是這部劇本身,要火就要接受外界不同的聲音。

眾口難調,不可能全都符合所以觀眾的胃口,接受讚美的同時也是要接受批評的聲音,才能越來越好吧。


聊資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今電視劇大多由小說改編,並且一定是一部有優點的好小說。當你選擇它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它。劇情改編得面目全非又毫無特點無疑是失敗的。再加上演員,演員要符合設定,其餘的場景道具看用心程度了,我覺得主要把前幾個重點抓住,其餘的都是錦上添花的部分(其實觀眾也沒有那麼挑剔)。很多電視劇失敗就失敗在把優秀作品亂改編,亂用演員。反觀《陳情令》,前兩點都做的非常好,細節亦可見用心程度,一部作品你要是用心了大家是看的到的。






上官愛透


孫儷主演的《安家》,她在裡面扮演了一個屢戰屢勝的房產中介,房似錦。

安家安家,能"安"的才是家,而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的縮影中,安家又談何容易呢?

房似錦遇到的第一對客戶,是海清扮演的婦產科專家宮蓓蓓和她的丈夫。

沒錯,就是《蝸居》的那兩口子,他們又來了。

這對夫妻都是博士生,畢業七八年,正兒八經的高級知識分子。

宮蓓蓓更是上海有名的婦產科專家,名譽、身份、地位、學歷,一樣不差。

但不巧的是,就是差錢。

生了一胎以後,他們一家還住在上個世紀破舊的板房裡,現在懷上了二胎,夫妻二人還是買不起像樣的兩居室,連宮蓓蓓自己都說:"我覺得我們挺可憐的。"

兩個人來來回回看了很多次房,終於有了一個便宜合適的房源,但是宮蓓蓓說,沒有儲物間,不符合要求。

丈夫很難理解,儲物間又不是必要的,為什麼非有不可呢?

宮蓓蓓很堅持,她的答案是,她一定要擁有一個可以安心工作的空間。

妻子看似"無理"的要求,丈夫始終不能理解。

接著鏡頭一轉,來到深夜下班後。

宮醫生從醫院回到家,丈夫已經睡下了,她躡手躡腳地回到臥室,用手電微弱的光照了照老大,安撫驚醒的丈夫,拿了電腦走出臥室。

臥室裡丈夫和女兒在休息,客廳幫忙照看孩子的老人已經睡下,為了不吵醒家人,無處可去的宮醫生只好進了洗手間。

家裡人內衣內褲在逼仄的空間擠成一團,宮醫生大著肚子,坐在馬桶上,在衛生間微弱的燈光下輕輕敲著鍵盤,時不時還要抬頭看看,會不會有水滴在鍵盤上。

難嗎?難。

但是,這就是外來上海生活的人,真實的狀態,哪怕他們是別人眼中的"成功者"。

所以,買一座有儲物間的房子、給宮大夫一個安靜體面的工作科研場所,是不是不過分?

還有一些父母輩的人,來上海幾十年做著普通勞苦的工作,辛苦幹了一輩子,終於給兒子攢下了一套房子的錢。

老兩口文化水平不高,每天靠賣包子為生,就一個兒子,自然捨不得讓他吃苦,甚至連房貸都不願意讓兒子背,就盼著他趕緊過上穩定的新生活,娶妻生子。

但是過戶的時候兒子突然要求加上兒媳婦的名字,老兩口一愣。

兒媳婦又馬上拿出父母最心心念唸的"孫子"來擋刀:我要是開心了,寶寶就開心。

朋友們,這就是經典的套路學知識,表面上說你好我好大家好,實際上背後的意思是,你房本上如果沒有我名字,我就不開心,你孫子就不開心。

一聽有"孫子",兩位老人立刻拍板:沒事,有了孫子大家就是一家人,加個名字怎麼了?沒關係,加!

房產經紀人一聽嚇了一跳,趕緊勸他們不要這麼衝動,要麼再想想,要麼先付個首付,兩個人一起還貸款。

小兩口一聽要還貸款馬上變臉,老兩口也是寵兒子,堅持不肯讓兒子背房貸。

兒媳婦吃準了爸媽疼愛兒子,理所當然地用肚子裡莫須有的嬰孩為籌碼,一分錢不花就賺到了一套房子。

當下看起來一切美好,但是做出這樣的抉擇,未來的幾年、幾十年這對小夫妻的婚姻關係又會怎麼發展呢?誰都說不好。

還有些小夫妻,美名其曰"活用政策",明明表面上恩恩愛愛卻要假離婚,就是為了換一套大房子,卻沒想到結局令人大開眼界。

上一秒還在民政局你儂我儂,一邊說著"咱們戴著婚戒來離婚,是不是看起來不太真實",一邊盤算著另一套新房怎樣以最低價購入。

然而下一秒現場就被戴綠帽子,假結婚變成了真出軌,天人同悲。

最好笑的是女生的這句臺詞:"我只是犯了一個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只不過,我是個女人。"

這是什麼神奇編劇,你品,你細品。

但是離婚協議已經簽了,房子已經歸前妻了,還能不能要回來,或者怎樣試圖減少損失。

前妻還會不會糾纏,能不能和平放手,這些都是這個"假離婚"的超現實母題下,現實而可笑的問題。

這部劇裡,一方面是買房看穿人間冷暖,一邊是房產中介作為職場,充滿了這群人奮鬥痕跡的側切面。

職場老好人徐姑姑,半條街的人都用外號稱呼他也不介意,幫鄰里街坊看小孩、養狗、收快遞,有鍋他背,有壞事他扛著,有問題他調節。

一面忍受物業的壓榨,一面被上頭公司暗暗算計,一面又被老婆綠掉。

除了努力工作,他只能努力工作。

職場新人小樓從農村到上海打工,窮得每天點不起外賣,只能靠同事們勻給他的剩菜過火,想要拜房似錦為師,結果使用樣板間的洗手間,導致大生意跑單,自己的努力全部白費。

王自健表面上看起來是服務高端客戶風光無限,但實際上一分一毫都馬虎不得。

他記住了每一個客戶的身高,喜歡的香水,習慣用的鋼筆。

為了簽單,脫下西服挽起袖口,忍著噁心在惡臭的環境下刷馬桶。

一切完畢還是需要恢復原狀,理理花西裝,又是一個完美的服務者。

在銷售界,努力未必就有回報,但是不努力,幸運和富有一定不會青睞你。

電視劇屆有句話,叫"孫儷出品,必屬精品",不僅因為孫儷的演技上佳,還因為她很會挑選劇本。

國產劇的"大女主"很容易犯兩個錯誤,要麼像女版黃曉明,要麼披著瑪麗蘇的皮想搞精英劇,但是這部劇播到現在,暫時都還沒有出現。

孫儷飾演的房似錦,租凶宅,加大夜班,永遠穿著無趣樸素的黑色套裝,腋下永遠夾著一把黑傘預防客戶需求,連睡覺都握著手機。

她敢闖敢拼,從底層一步步打拼上來,有著最野蠻生長的勁頭。

細心、耐心又有韌勁,精力旺盛到每天吃早飯都要吃二人份。

狼吞虎嚥的樣子讓下屬們見到都忍不住奚落一句:"鄉下來的。"

她雖然信奉"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然而也同樣會吃癟,遭到小區保安收"保護費",被物業將煮熟的鴨子"截胡"而沒人提醒,會搶別人單子也會被新人坑。

她強直、率性,是個徹徹底底的目標主義者,有很多的閃光點,但有時候又很冷漠。

有缺點,人物才能成長。

沒有金手指,人物才會立的更真實。

真實,就是一切成功的要義。

而朝著"一個更完美的自己"的探索過程,才是我們每個人真正想看到,和需要看到的東西。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小人物,而小人物因為奮鬥才能發光。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做劇裡的房似錦,有工作,有人愛,有房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