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你能用一首古詩來表達疫情後的心情嗎?

安寶summer


抗疫有感

庚子開元瘴氣沼,

江城武漢毒魔狡。

黃鶴樓前難覓客,

火雷山下可尋嬌。

壯士揮戈徵新冠,

白衣注藥戰毒妖。

待到山花再爛漫,

神州依舊齊天高。


用戶82807大玲子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可能這首詩有人覺得不合適吧。但我覺得挺好。自打疫情開始,全國同胞們肯定在家都多少胖點了。人人離不開吃啊!我們農村人,都種地,隔往年這時候都在地裡忙農活了。

我家地隨不多,但是夠吃的。花生油是自己的花生米挑揀出來打出的油。豆漿喝的永遠是新鮮的,豆子是自己種的。煎餅是自己的玉米,高粱等糧食磨成糊自己攤的。麵粉是自己家麥子磨的。都是自己辛苦得來的!

民以食為天,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要好好吃飯!只要有個好身體,就有希望!

這首詩也告訴我們,所有現在得到的,我們一定要珍惜!因為來之不易!




秦時月兒


這次疫情給我最大的感觸是醫務人員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下雪了,我坐在窗前,望著這雪。自然而然想起一首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沒有特意去想,這首詩就浮現在腦海裡。大家都在家裡自覺的不出門,街上路上幾乎沒有行人。而現實真的平靜嗎?並不是。醫務人員就像這孤翁一樣,雖然我們在心裡祝福他們。但他們依然的辛苦,我們並不能真切的感同身受。需要多大的勇氣在這風雪裡。只有披著簡陋簑笠的他們才能真正揣度。

願醫務人員都能平安,願已患病的醫務人員都能順利康復。都好好的!


可蘇的畫顏


用毛主席在1958年6月30日從《人民日報》得知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後寫下的兩首七言律詩《七律二首.送瘟神》來表達疫情後的心情是最好不過的了。下面大家來欣賞毛主席寫的兩首詩。

《七律二首.送瘟神》

作者 毛澤東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薛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揚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毛主席身為人民領袖,為黨和人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日夜操勞。即使是日理萬機,也時刻在關心著人民群眾生活疾苦。當從黨報上知道了危害群眾健康的血吸蟲被消滅後,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於是,欣然命筆,詩成二首。

現在,新冠病毒肆虐,全國上下組成醫、防大軍,特別是各省、市(直轄市)、自治區紛紛派出業務技術好、組織紀律性強、有高度責任感的醫務人員奔赴湖北以及武漢疫區,支援戰“疫”。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把這場戰“疫”打勝、打贏,儘快讓人民群眾過上平安的正常生活。









疫情後的心情,如果用一首古詩表達,我能想到最恰當的古詩就是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場與病魔的殊死搏鬥,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爭,也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爭。應對疫情,沒有旁觀者。防控疫情,沒有局外人。人人參與,群防群治。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官軍收河南河北,跟戰勝疫情,何其相似。乍一聽到戰爭勝利的好消息,那豈止是歡呼啊,那是激動啊,激動得熱淚盈眶,進而淚水滂沱,為那光榮犧牲的,為那以身殉國的,為那隔離取消、屏障拆除、暢通無阻、出入自由。

每一個人臉上的憂愁,一掃而光。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跳廣場舞的跳廣場舞,原本該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經過了個把月的疫情隔離,竟也變得讓人欣喜若狂起來。

三五好友,聚起來吧。共談隔離管制、坐立不安,共談自制口罩、酒精消毒,幾多淚水,幾多歡呼。關愛健康,珍惜生命,踏著春光,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再或者,家門口踏踏青也好啊。

還沒等從家門出發,我們的心情早已放飛自我。躊躇滿志,思緒飛揚,去哪家吃麻辣燙,去哪家專賣店,去哪個城市旅遊。再或者,好好陪陪多日不見的老爸老媽,這段時間讓二老擔驚受怕了。總之,一個又一個要去的地方,一個又一個要見的人,一個又一個要辦的差事,都等待著我們……


木米


受疫情的影響,國家延長春節假期,進行有效的防護、隔離。大家身在家裡但心繫疫情,感謝為國民負重前行的一線所有衛士。渴望早點拼贏戰疫,恢復以前無拘無束的生活。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約友詩”。

《早春對雪,寄前殿中元侍御》唐 韋應物

掃雪開幽徑,端居望故人。

猶殘臘月酒,更值早梅春。

幾日東城陌,何時曲水濱。

聞閒且共賞,莫待繡衣新。

韋應物、別稱韋蘇州(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韋應物的這首詩,是他處於孤獨狀態下,寫詩描繪眼前美麗的雪景,邀請朋友前來踏雪賞梅,渴望與友人歡聚的場景,舒緩自己孤寂的生活。和我們此時困在家中的情景很像,我們也想約好友出去玩,可是卻不能任性,我們要對自己,家人,朋友,國家負責。但這只是短暫的“閉門思過”而已,在家默默的為社會做貢獻。嚴寒已經過去,春天來臨,我們萬眾一心,聽黨指揮,不給國家添亂,堅信疫情很快就會煙消雲散。到那時我們迎著朝陽,一起遨遊祖國大好河山。

最後讓我們一起加油,度過難關!


百姓雜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又一,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高鼎

又二,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

煙消雲散,春暖花開。殲滅疫情,春回大地。載歌載舞,何不幸之?











平安如易


戰勝瘟疫,全民皆功。其中的曲折艱辛,令人動容,使人銘記。可以說,這是一場偉大的戰役!疫情過後,我想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一首七律來表達我的心情。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山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首詩,主席用粗獷豪放的筆觸,寫出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險,戰鬥的慘烈,勝利後的喜悅,從中,偉人的風範,氣度,主席寬廣的胸襟,讓我肅然起敬。

聯繫當前的戰“疫”,這又何嘗不是一次激烈的戰鬥呢?大疫當前,生死考驗!無數醫護人員,無數黨員同志,無數人民群眾,無數子弟兵,都衝鋒在前,無懼生死,為什麼?只為打贏這場硬仗,取得最後的完勝。那麼戰勝瘟疫後呢?當然要“三軍過後盡開顏”:戰爭勝利了,需要記住的,反思的很多,但大家更要露出勝利的微笑,流出幸福的眼淚!







登攀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七律其一

青山綠水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一世,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士,一樣悲歡逐逝波。

七律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這首詩是主席在6月30號讀到《人民日報》關於餘江縣消滅吸血蟲的報道,有感“欣然命筆”。

18年中美貿易戰之後我就有了習慣,凡遇到一些大事,都願看一看主席文集,這次是發了主席的詩詞,看到這篇,頗受鼓舞。當天還發了朋友圈得到許多點贊。

後來在局座(張召忠)的音頻節目中也發現他朗誦了同望的詩。看來這麼多年學習局座,還是有些收穫。

主席這種事最能感動我的,或者說給我最多啟示的,是“華佗無奈小蟲何”“六億神州盡舜堯”兩句。

頭一句直譯過來:就算華佗在世也對吸血病無可奈何。這裡借用華佗,可能代表了舊中國幾千年對該病的無可奈何,襯托了新社會戰勝該疫情的偉大勝利。結合前後文我們就可以意識到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如果不發動人民群眾,就算華佗這樣的名醫也奈何不了這場瘟疫。後文的“六月神州盡舜堯”的意思,就是戰勝瘟疫這場勝利是屬於堯舜一樣聖明的人民的人民是。是主席對動員起來的群眾力量同科學知識相結合一同戰勝疫情的感慨和祝賀。

今天我們和62年前的人民一樣,面對疫情14億人民團結一心,科學的打一場人民戰爭,而勝利依然屬於我們人民。而新冠病毒最終只能“紙船民明燭照天燒”。


三月4670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唐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劉禹錫的這首答謝詩就是從這裡開頭的:“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意思是他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二十三年就如同棄置在道旁一樣。劉禹錫想改革時弊,遭到打擊,被貶到朗州(在今湖南省)、連州(在今廣東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夔州屬於古代巴國。朗州、連州等屬於古代楚國。這些地區古代都很荒涼,所以用“巴山楚水淒涼地”來概括。“淒涼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區。這兩句寫出了作者長期被貶的憤慨心情。貶謫到異地,空有懷念老朋友的心情也無由見面,一再吟誦《思舊賦》也沒有用,所以說“空吟”。

  “聞笛賦”,指向秀的《思舊賦》。西晉時,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向秀很悲痛,一次他從嵇康的舊居路過,聽到有人在吹笛子,笛聲使他想起被殺害的好友,就以悲憤的心情寫了一篇《思舊賦》來悼念嵇康,從側面顯示出對時政的不滿。劉禹錫借這個典故寄託了他對因參與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懷念。“爛柯人”的典故見《述異記》,傳說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兩個兒童在那裡下棋,他就在一旁觀看。一局棋剛完,兒童對他說,“你的斧柄(柯)已經爛了。”王質回到家鄉,見同代的人都已死了,原來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作者借這個典故來比喻自己長期貶謫在外,乍回家鄉,彷彿有隔世之感。 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裡所寫的“莫道桑揄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我的看法:

①大家在家裡待了很久很久,想必疫情過後有非常想念的朋友,好友。想和他們一起拉拉手,喝喝酒。體驗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②這次疫情過了,我想很多人有了新的感受,有些人一定會非常記得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所以以後的生活裡做任何事情都會三思而後行。

③這次疫情過了,很多挑戰也會隨之而來並帶來新一輪的變化。如市場,社會,思想觀念等。而面對新一輪的挑戰,我們應該要有信心,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要隨時調整好心態,整理好心情,重新出發。

④我們應該感恩那些為社會,為疫情而戰的一線醫護人員,捐贈物資者,統一指揮默默奉獻的戰士們,領導者。

⑤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我們都在負重前行,加油武漢,加油中國!一個從來不服輸的中華民族!這一次的小小向後一步,是為了更向前的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