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戰中逆行的“急行軍”為了家人安心 他選擇善意的謊言

提起急行軍,腦海中總會閃現出惡劣環境、高速度、長時間這些關鍵詞,日行千里、驍勇善戰是這些急行軍必備的特性。而在國網榆林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也有這樣的急行軍,疫情面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重活眼前連續作戰不知疲倦。他是消除設備隱患的外科醫生,他是兵頭將尾的實力擔當,他就是——國網榆林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變電檢修班班長張濤。

身擔挽救5萬千瓦負荷的搶修重任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節假期延長了3天,但張濤已經在自己崗位上堅守10天了。2月4日17時許,一通搶修電話使他的心緊張了起來。在110千伏前石畔變電站,10千伏布袋壕線發生了接地,開關故障不能分合、也無法遠方操作,而該線路為前石畔區域炭窯渠煤礦、前塔煤礦、爾林兔前渠煤礦等諸多煤礦的電力支撐,同時也向6個公網臺區供電。若故障持續將會造成越級,前石畔主變失壓,將會損失5萬千瓦負荷,嚴重影響大柳塔區域供電。疫情就是命令,張濤立刻收拾好工具,與班裡另一名班員向前石畔行進。

一路上,他在腦海裡預演了各種可能出現的故障,並想著解決方法,但等真正到了站上才發現,剛才預演的處理方法一個都對不上。特殊時期,無論如何都要先保證電力的供應,通過變電運維中心工作人員對設備的臨時調整,故障設備被先行換下,第一時間恢復供電,但這也是一時的應急之舉,趕緊處理好故障設備才是他的當務之急。

過了1個多小時的折騰,發現開關合不上的原因是他工作9年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合閘彈簧脫落,先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現要緊的是發現故障了先處理好故障,可這手頭現有的工具挨個試遍都沒辦法解決,眼看著只能先返回單位,等拿上專用工具再來處理。這一夜,張濤沒有回家,在辦公室焦急的等待著天亮,第二天清晨,他再次踏上搶修之路,憑藉著他多年來的積累的經驗,快速處理好故障,將設備復原,規避了可能損失5萬千瓦負荷的風險。

輕傷不下火線 是每個檢修人的信念

經歷了前石畔的緊急搶修,張濤在自己工作筆記中又寫下了一條搶修記錄,分析了缺陷的發生和解決措施,總結了報告,一切看似告一段落,終得喘息,可這突發事件就跟疫情數字一樣讓人猝不及防。2月12日,一個從35千伏郭家灣變電站發出的母線接地故障信息,讓整個變電檢修中心進入戰鬥狀態。郭家灣變電站承擔三界塔煤礦、烏蘭色太煤礦、郭家灣煤礦、大昌汗鎮、賈家畔鎮等重要用戶供電,若事故擴大可能造成重大設備損毀及煤礦安全事故。

由於疫情期間交通管制,原本需要2個多小時的路卻足足走了6個小時,到站上已是深夜,張濤與班員隨即開始對設備進行紅外測溫,因為夜間無光線測溫效果佳,他就摸黑換著角度測,為了保護好儀器,背磕到構架上、頭碰設備上那是常有的事。又因儀器是觸屏,只能卸掉手套操作,長時間暴露在乾冷空氣裡的皮膚變得“吹彈可破”,凍瘡、小傷口甚至“見紅”更是檢修人身上沒有都覺得有點丟臉的象徵。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張濤的腰椎變得不好,一到陰冷潮溼的天氣,總有點不得勁。正月的夜裡,溫度並不友好,他腰上舊疾發作,“灌縫”的寒風讓本就疼痛的肌肉又酸又僵,他硬是邊搓著腰邊繼續堅持工作。班員見他動作別扭,喊他下來休息,可他卻說幹檢修的,哪個人身上沒點毛病,這點小傷小痛還不至於下火線,也正是他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又幹了整整一夜。

為了家人安心 他選擇善意的謊言

也就是在郭家灣搶修的那天,原本已經準備回家的張濤接到了搶修任務便直奔去了府谷,而那幾天有消息傳府谷可能存在疑似病例。特殊時期,為了不讓家人過多的擔心,張濤只是告訴家人,需要在單位加班到很晚,有可能不回家了。妻子很理解他的工作,也只是叮囑了幾句注意休息之類的話。到了夜裡12點多,妻子發了幾通視頻電話,都被張濤掛斷了,當時著急排查故障的他也沒多想,只是用“在忙、待會說”這幾個字草草回覆了妻子。

“我看見了你同事發的朋友圈,知道你又去搶修了,沒別的事,就想問問你穿暖了沒,明天回來想吃什麼。”直到凌晨3點多,妻子的一條回覆,讓張濤溼潤了眼眶。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一些人因為牢記責任,所以才不眠不休;一些人因為甘於奉獻,所以才舍小家為大家;他們,只是奮戰在生產一線的電力員工的縮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轟轟烈烈的貢獻,但他們憑著一腔熱血,履行著自己的使命,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辛勤付出,不負重託,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晶)

“疫”战中逆行的“急行军”为了家人安心 他选择善意的谎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