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白鹿洞書院 先賢書院

位於白鹿鎮境內的白鹿洞書院第一個四合院“先賢書院”內,有一座兩層的樓閣名“御書閣”,它是清代康熙皇帝賜給書院匾額及古書後,由南康知府周燦請建的。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閣前建有“丹桂亭”。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亭內有石碑一塊,上書:“光緒四年九月 重立 紫陽手植丹桂 嶺南曹秉濬書”。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亭前有桂樹兩株,相傳是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任南康知軍後,在白鹿洞辦學期間,手植丹桂兩株,對稱排列。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這裡古樹濃蔭,陽光穿過樹隙灑下斑駁的小光圈,風吹樹動,光影搖晃,有如微波盪漾的湖水,環境清幽,風景宜人。西邊一株出泥叉分二枝,各枝胸圍約60釐米。東邊一株胸圍約120釐米。樹齡近千年。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李清照“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正值此時此景。在中國封建社會科舉場,每年秋闈大比剛好在農曆八月,所以人們將科舉應試得中者稱為“月中折桂”或“蟾宮折桂”。朱熹在書院內親手栽培桂花樹,意味深長。相傳,在朱熹的竭力指導下,書院出狀元二十多。

秀峰景區 雙桂堂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位於白鹿鎮境內的秀峰景區雙桂堂原為秀峰寺藏經樓。後為珍藏公元1703年清康熙所賜御書《般若心經》等而修建,又稱“御書樓”。因樓堂前有兩株千年老桂樹故稱“雙桂堂”,雙桂堂中鑲有“悟墨齋”。上下兩層、青磚青瓦、古色古香。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兩株高大的老桂樹為南康時期建開先寺時僧人所植,金桂、銀桂各一株,西邊一株胸圍約220釐米,東邊一株胸圍約250釐米,樹高在17米以上,樹齡1017年。現已列為一級保護古樹。圍牆上有39塊文人墨客的詩詞題刻,均星子文人們用不同字體手書歷代名人讚美秀峰的詩篇。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金秋季節這裡依然是滿樹桂花,十里飄香。最為罕見的是,相傳這兩株桂花樹曾在一個秋季花開二、三次之多。桂花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清芬襲人,濃香遠逸,那獨特的帶有一絲甜蜜的幽香,總能把人帶到美妙的世界。桂花盛開時,滿樹金黃細小的花兒,點綴著整樹的綠色樹葉。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1932年,蔣介石來秀峰,捐銀幣1200元,重建三層雙桂堂。1938年日軍毀壞雙桂堂門窗,1948年國民黨四十九旅佔用殿堂,1959年由星子共大徵用。堂存兩層,是保存較完好的秀峰寺古建築。雙桂堂目前正在裝修。“雙桂堂”為書法家張旭手書。

舊南康 府衙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城區老南康派出所(市政府大門對面),是舊南康府衙所在地,院內有兩株老桂花樹,相傳為朱熹任南康知軍時在府衙院內手植,東邊一株樹高約五米、出泥叉分四枝,西邊一株呈向東伏倒狀態,相隔不過十米,樹齡近千年。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桂花就好似金色的蝴蝶,又好似銀色的綵帶,纏綿的飄呀飄,飄落下來,地上就像鋪了一層金沙銀沙。

廬山市 各條幹道

古城“名媛”——記錄廬山山南六株千年桂花樹

白鹿鎮芭芼畈(沿山新區)和城區南康大道、秀峰大道兩旁和等地都栽種有桂花樹,大的有七八米,小的也有二三米。一陣秋風拂過,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樹便隨風搖曳,桂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一年秋意濃,滿城桂花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