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南極比南京熱?氣象學家:比極端高溫更可怕的是長期增溫趨勢

2月6日和9日,科學家分別於南極阿根廷埃斯佩蘭扎基地和西摩島Marambio站記錄到18.3℃和20.75℃的高溫!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長城站附近的賊鷗湖和長城灣(綠色是苔蘚)圖/羅斌祥

世界氣象組織已經開始對記錄進行正式評估(通常需要數個月的時間),無論哪個數據能被通過,都會創造南極半島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此前南極大陸的最高氣溫紀錄為17.5℃)

於是乎,最近關於南極高溫的消息“不絕於耳”——“南極正迅速變暖,有時只需要穿一件T恤。”“現在的南極比南京熱!”“企鵝數量銳減75%”等等。

有沒有小夥伴刷到下面這則消息?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看到這則消息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冰凍圈科學協會副主席丁明虎被嚇了“兩跳”——“一跳”驚訝於這個數據本身,“二跳”則驚訝於這個數據背後更嚴重的情況。(先賣個關子)

驚訝之餘,他趕緊聯繫南極長城站氣象觀測員羅斌祥,調取了那裡的氣象觀測數據(長城站與“創紀錄”高溫的Marambio站很近,趨勢應該相近)——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這一看不要緊,2月8日15時長城站氣溫達到了8.7℃,這說明這次的南極高溫事件確實可信!

那麼——

前面提到的18.3℃和20.75℃能載入史冊嗎?

這次南極極端高溫事件原因是什麼?

還有比極端高溫事件更糟糕的情況?

我們一起來看↓↓↓

01

埃斯佩蘭扎基地的18.3℃能通過評估嗎?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Clare Nullis)表示,在阿根廷的埃斯佩蘭薩研究基地,即使在夏季,這也一個人們通常不會與南極洲聯繫在一起的數字。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世界氣象組織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報告員Randall表示:“目前,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表明可能存在合法記錄。一旦我們掌握了阿根廷國家氣象局(SMN)的全部數據以及有關該事件的氣象條件,我們將開始對該記錄進行正式評估。”

(這麼看來,18.3℃這個記錄有大概率通過,但還需要等一段時間···)

02

西摩島Marambio站的20.75℃能通過評估嗎?

為確保極端氣候數據的準確度,世界氣象組織(WMO)對氣象站的校正、高度和服務時間都有嚴格的標準。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WMO規定,氣象站應該有兩米高,而有12年曆史的西摩島氣象站則要低半米。由於氣溫更接近地面,這種差異可能會阻止該讀數成為官方認可的WMO記錄。

“這是一個重要的測量方法,但它不會被WMO認可,因為它不是在一個有長期記錄的標準氣象站測量的。”南巴西聯邦大學冰川學家Jefferson Simoes說。

(這麼看來,20.75℃這個記錄大概率不被認可···)

ps:在概念上,南極大陸容易與南極地區相混淆。

南極地區(南緯60°以南區域)的最高氣溫紀錄是19.8℃,觀測於1982年1月30日位於西格尼島博奇海灣的西格尼研究站;

南極大陸(南極主大陸及其毗鄰島嶼)的最高氣溫紀錄為17.5℃,觀測於2015年3月24日南極洲半島北端附近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研究基地;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03

這次南極極端高溫事件的原因是什麼?

WMO天氣和氣候極端情況報告員Randall Cerveny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這些短期氣溫升高可能是由於所謂的“焚風事件”。

當空氣接觸到山體表面時,溼氣就會凝結成降水。這個過程加快了空氣流動的速度,所以山另一邊會更溫暖和乾燥。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從科林斯冰蓋上脫落下來許多浮冰 圖/羅斌祥

這次的南極高溫事件可以溯源到其數百公里以北的地方。

2月初,一股高壓脊在南美洲南端上空移動,使這片地區處於溫暖天氣的包圍之下。這種情況一個夏季會發生好幾次,通常南極半島不會受其影響,因為在南半球西風帶的強風保護下,暖空氣無法入侵。

不過,近幾個月來,南極附近的西風帶一直處於減弱狀態,這使暖空氣以一種“異常”方式向南擴散。

緊接著,2月初,南極半島北端周圍的海洋溫度比平時高出約3℃。(這種海洋變暖可能是春季發生的罕見的上層大氣變暖事件持續影響的結果,後者在持續期間也將西風帶向北推移。)

海洋和大氣中的所有這些熱量為南極大陸破紀錄的熱浪創造了條件。之後,在2月第一週的週末,怪異的南極半島地形又推波助瀾。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焚風”導致南極的拉森C冰架在冬天融化。圖片來源:國家地理

南極半島的西部是南極半島山脈,曾經可能與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相連。而氣流在南極半島越過山脈後便開始下沉在下坡加速過程中不斷加壓和升溫,併產生所謂的“焚風”。這些熱風會導致氣溫短暫上升30℃。”

當附近的大氣或海洋溫度升高時,就會更容易打破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指出,南極半島北部是地球上變暖最快的地區之一,在過去的50年中,這裡的氣溫上升了近3℃。

“(出現這一記錄)並不令人意外。”美國華盛頓大學冰川學家Eric Steig說,“儘管存在10年期的變化,但整個南極大陸的基本趨勢在變暖。”

由於南極洲目前正經歷夏季,Steig預測,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創紀錄高點。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科考員在冰山前工作 圖/趙勇

04

南極出現極端高溫可怕嗎?

巴西研究人員卡洛斯·謝弗(Carlos Schaefer)說,西摩島監測站的數據只是一次性的測量溫度,不是該地區的長期數據。

“情況很嚴重,但也沒有那麼嚴重。”丁明虎說,“Marambio出現創紀錄20℃高溫,可信!但是歷史上相似情況出現過。”

科學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氣溫極值紀錄,就像丁明虎研究員在翻看這次長城站數據時——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查詢近年數據,果然,1989年南極站平均氣溫更高,出現過的最高溫度11.7℃也比這次更高。(可以稍微放心了,這次情況還沒那麼壞)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1984年以來,南極長城站歷年平均氣溫呈線性升高趨勢。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然而,就像這張長城站歷年平均氣溫趨勢圖所體現的,糟糕的遠不止是單次極端高溫事件!

05

比極端高溫更可怕的是長期增溫趨勢!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長城站遠景 圖/羅斌祥

2019年,長城站平均氣溫-1.8℃,比歷年高0.3度,尤其是自2019年11月以來,長城站平均氣溫明顯偏高,其中2019年11月平均氣溫0℃,比歷年偏高0.9度;2019年12月平均氣溫0.8℃,比歷年偏高0.3度。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進入2020年以來,長城站氣溫居高不下:

2020年1月平均氣溫3.0℃,比歷年偏高1.1度,是長城站有氣象記錄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

尤其是1月下旬至目前(1月21日-2月17日)的28天,最低氣溫再未跌破0℃,這在南極菲爾德斯半島較為罕見的(小黑板:罕見不是沒見過);

2020年2月1-17日,平均氣溫為3.6℃,比歷年同期(1.9℃)高1.7度,是長城站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歷史最高值。

2020年1-2月極端最高氣溫為8.7℃,出現在2月8日,未突破歷史最高值11.7℃。

這一分析,丁明虎又把自己嚇了一跳——

自2019年11月以來,南極長城站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時段,南極菲爾德斯半島上雖然極端最高氣溫沒有突破歷史極值,但2月卻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

儘管高溫紀錄往往成為頭條新聞,但對研究南極的科學家而言,長期的升溫趨勢才是更糟糕的!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指出,在氣溫持續升高的情況下,南極冰蓋每年流失的冰量在1979年至2017年期間至少增加了六倍。

努利斯警告說:“在過去的50年中,南極半島西海岸約有87%的冰川已消融,其中大多數在最近12年中都在加速消融。”

南極洲的巨大冰原厚達4.8公里,佔世界淡水量的90%,如果南極洲的冰原全部融化,足以將世界的海平面升高60米左右。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在2002年,Larsen B冰架在短短几天內就以驚人的方式破裂了。

對於冰川融化而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長期的升溫趨勢,短期的高溫熱浪則可以起到“最後一根稻草”的加速作用——如果一個冰架因持續的溫暖而削弱,那麼一個短暫的熱浪天氣足以使它最終崩解。

冰芯能反映出數百年前乃至幾千年來的氣候變化。冰芯研究表明,南極最近的夏季融化水平是近一千年來未有的。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科考隊員在南極鑽取冰芯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華盛頓大學的南極冰川學家彼得·內夫表示,升溫雖然是短暫現象,但也符合長期趨勢,“將來我們將在南極看到更多的暖事件而非冷事件。隨著地球氣候繼續變暖,高溫新紀錄可能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就被打破)。”

文章的最後,回答一下我們前面提出的幾個問題——

1、南極比南京熱?

就2月6日和9日的南極阿根廷埃斯佩蘭扎基地和西摩島Marambio站記錄到18.3℃和20.75℃高溫來說,那裡當天確實比南京熱。

但是要考慮到南極正處於夏季,而且上述兩個位置的緯度也沒有那麼高,還是可以理解的,再說,那兩個溫度也沒有維持很長時間。

2、有時候得穿半袖?

原話是一位國外的南極科考隊員說的。確實,20℃左右,是可以穿短袖了。不過現在溫度已經回落一些了。在長城站的羅斌祥告訴我們,2月17-2月23日長城站平均氣溫2.0℃,最高氣溫6.1℃,最低氣溫0.2℃,周降水量5.2 mm,平均風速5.6 m/s,極大風速17.0 m/s。

3、企鵝銳減75%?

溯源到外網的報道,準確的說法是“象島(帽帶企鵝重要棲息地之一)上帽帶企鵝的數量已經暴跌,與1971年勘測的數據相比減少了約60%……而帽帶企鵝另一個棲息地企鵝島的生存情況更令人擔憂,它們的數量已經驟減了75%。”!

而南極企鵝的總體數量其實還算比較穩定。有些地區企鵝減少,但也有些地區增加了;企鵝種類有些增加,也有些種類減少了。

南极比南京热?气象学家:比极端高温更可怕的是长期增温趋势

長城站和中山站附近的企鵝 圖/羅斌祥 趙勇

蝗災、山火、雪災、永久凍土層解凍、珊瑚礁死亡、南北極動物棲息地消失……皆隨著全球變暖加劇不斷上演。

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不能再對全球變暖無動於衷了。

原標題《南極比南京熱?企鵝銳減75%?氣象學家:更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