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來自福清!你朋友圈都在搶的“爹地寶貝口罩”什麼來頭?

來自福清!你朋友圈都在搶的“爹地寶貝口罩”什麼來頭?


最近,朋友圈都在曬“爹地寶貝”的口罩,一時間,這個來自福清的品牌成為了“搶手貨”。不僅上了央視的《新聞聯播》,還解決了百姓口罩難的問題。

來自福清!你朋友圈都在搶的“爹地寶貝口罩”什麼來頭?

在疫情防控的重要關頭,來自福建福清的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挺身而出,將生產紙尿褲的生產線改裝成了生產口罩的流水線,在各大電商品牌預售、秒殺。


來自福清!你朋友圈都在搶的“爹地寶貝口罩”什麼來頭?


作為福州市首個口罩生產廠家,爹地寶貝自2月12日起試產,每分鐘可生產口罩650片~800片,日產可達420萬片。

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位於福州福清,創辦於2005年,以生產嬰兒紙尿褲等產品為主,擁有30萬級無塵潔淨車間、7條全自動瑞光生產線,2016年躋身同類企業全國5強、世界10強。


來自福清!你朋友圈都在搶的“爹地寶貝口罩”什麼來頭?


福建是中國衛生用品生產的重要集聚地之一,銷量超過全國50%以上,從賣鞋到賣紙尿褲再帶生產民用口罩,爹地寶貝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今日,閩商君將揭開這一切……


爹地寶貝的創始人叫林斌,這位福清的“超級奶爸”從2005年開始,一步步爹地寶貝樹立口碑,為福建衛生用品行業撐起一片天。


來自福清!你朋友圈都在搶的“爹地寶貝口罩”什麼來頭?

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斌

1、“你們把媽咪都佔了,我只好叫爹地了”

說及“爹地寶貝”的註冊,林斌坦言當初註冊商標時,是想要選與“媽咪”相關的品牌名,無奈都已被其他商家註冊了。“何不另闢蹊徑?”就這樣,以“父愛”作為品牌營銷主軸線的“爹地寶貝”誕生了。


剛起步的那兩年,花王、幫寶適等國外品牌佔據了中國紙尿褲市場的主要份額,包括爹地寶貝在內的一眾國內品牌都只是“小打小鬧”,掙扎於生死線上而已。

那時候,幫寶適“一片紙尿褲賣一元”的廣告打得滿天飛。但林斌核算成本後有點懵,他發現光是一片紙尿褲的成本都要0.98元,作為新生品牌,怎麼和國際大品牌“鬥”?

國際大品牌的步步緊逼,堅定了林斌打響品牌的決心,“一個品牌的誕生,至少需要三五年的積累,在走向品牌的路上,要耐得住寂寞”。這之後,他不斷提升研發技術,強化生產設備,尋求差異化的道路。

2、因愛而生:從賣鞋到賣紙尿褲

勤勞勇敢、敢闖敢拼,是福清人的精神特質。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福清人,林斌的血管裡,與生俱來就流淌著這樣的血液。

17歲,正是舞項之年,然而,生活的艱辛讓林斌早早地挑起扁擔,北上賣貨。數年的努力,讓林斌賺到了創業的啟動資金。


20歲那年,林斌回到家鄉創辦了福州天使日用品有限公司,專做外貿出口鞋墊。然而,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這一行業漸顯疲態。2005年,林斌二次創業,從出口鞋業轉向母嬰用品,正式進軍紙尿褲市場。


來自福清!你朋友圈都在搶的“爹地寶貝口罩”什麼來頭?


可能好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會從做鞋跨入紙尿褲行業呢?其 “玄機”在轉型上。

林斌說到,“2005年以前,我們是做拖鞋的,但後來受到大環境影響,生意越來越難做,我就在思考今後的方向在哪裡?繼續做這行,估計生存都會很困難;如果不做這行,轉型做什麼?在一次無意的報道中看到,嬰童產品發展越來越快,後來通過市場調研,發現了嬰童行業的巨大前景,特別是作為嬰童行業的快消品-紙尿褲,更是存在潛在的消費能力,於是就決定轉行做嬰童用品。”

於是,一家中國國產紙尿褲的標誌性企業就這樣“誕生”了。

3、競爭白熱化,如何突圍?

差異化發展,是林斌祭出的大旗。2008年,爹地寶貝在行業內首推針對夏季需求、主打輕薄的紙尿褲——“空調褲”,這個經典的差異化產品不僅使紙尿褲擺脫了季節性的束縛,也讓爹地寶貝迅速在全國佔領市場、站穩腳跟。


為避免在一線城市和大品牌的正面交鋒,爹地寶貝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憑藉良好的產品品質,爹地寶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深入二三線市場。截至2014年初,全國700多個縣市都有分佈爹地寶貝的經銷商。


林斌認為,只有久負盛名的品牌才能深入人心。2015年,爹地寶貝聯手創作了《貓和老鼠》《海綿寶寶》等經典的美國天才導演/編劇EricShaw(埃裡克·肖),打造52集大型幽默、勵志、親情動漫大片《爹地寶貝》,傳統模式與動漫營銷相結合,讓品牌深植千家萬戶。

動漫營銷,則是林斌的又一步棋。為延伸品牌,爹地寶貝依託動漫產業運營服務平臺,投資嬰童行業首部動畫大片《爹地寶貝之神奇哈酷》,“做品牌需要教育,動漫的好處就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讓用戶認知我們的品牌”。

目前一次性衛生用品在中國的普及率只有35%,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林斌說,在打造品牌,不能優先考慮成本,而要堅持以創新導入市場,將產品做到極致。打造民族品牌,在追逐、趕超國際品牌的路上,投入是最大的原動力。

4、為愛堅守:打造中華民族的世界品牌

受到二胎政策放開的影響,當下的母嬰用品市場彷彿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一方面是國內品牌魚龍混雜,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被國際幾大龍頭把持。

2013年,爹地寶貝試水韓國市場,憑著優良的品質深受消費者青睞。不止韓國,在非洲、中東、馬來西亞等國家,也時常可見爹地寶貝的身影。

2015年12月,爹地寶貝正式登陸新三板掛牌交易,成為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紙尿褲第一股”。不僅於此,林斌還為公司確立了5年內登陸A股的目標。


在國內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林斌已不再滿足最初設定的“小目標”。他要把爹地寶貝打造成中華民族的世界品牌,讓爹地寶貝的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造牌難,造世界品牌更難,怎麼做?林斌的秘笈是——創新。

1、設備創新。2011年,爹地寶貝耗資3000多萬元,引進世界先進的紙尿褲生產線。日本瑞光生產線。隨著產品升級的需要和產能的擴張,2014年,在年銷售6個多億的背景下,爹地寶貝更是投資5億元建設“樣板工廠”,引進十餘條瑞光最新生產線,僅設備就花費3億多元。

2、材料創新。為比肩國際一流品牌,爹地寶貝推行原材料國際化,與世界500強企業,如日本住友、三大雅高分子,美國質優、PGI無紡布,德國漢高熱熔膠等形成戰略合作,實現原材料的可追溯性。

3、管理創新。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同時,爹地寶貝智能化新工廠首創觀光通道,並面向社會開放。這將成為國內紙尿褲行業首家建有觀光通道的工廠。通過觀光通道,消費者可以親見紙尿褲生產的全過程,從衛生安全、工作人員行為等細節看見企業管理的態度與專業。


4、產品創新。爹地寶貝持續加大對產品屬性功能的開發,例如紙尿褲的吸收性,紙尿褲的乾爽性,紙尿褲的透氣性以及抗菌性能等等,不同功能的針對性對比測評。

4、營銷創新。緊跟電商發展趨勢,爹地寶貝著力互聯網銷售,電商的銷量持續保持增長,今年銷售額將突破億元大關。

林斌語錄:


●企業需要5000萬,我就解決5000萬的事情。企業的發展需要穩定推進,不能冒進。有的企業拿了資本也不知道幹什麼,還有拿資本做水或者做牛奶,或者做奶粉,偏離了本來的主業,而我們會始終專注自己企業的方向。

●不要急著打價格戰,先把你的成本提高10%,把產品品質做上去。

●福建衛生用品之所以能逐步提升影響力,是因為許多懷有責任心與使命感的經營者。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品牌的建設不是靠吼出來的,真正的民族品牌不會畏懼任何挑戰,而且會走出國門。打造民族品牌,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