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現在的孩子,該不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土豆不番茄


快樂是發自內心的。不需要刻意的去追求。

現在的孩子完全沒有我們以前的快樂。從兩三歲就開始上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畢業直到作。太多的學習時間佔據了他的生活。除了平時上課,還有各種各樣的補習課,興趣課。而且現在部分孩子都有心理障礙。每每看到類似事件,心裡總是難受。

希望現在的孩子都能得到精神上的需求。除了學習之外,我們該給他一個自由的童年。尊重他的意願,給他好的家庭氛圍。讓這樣孩子從小就知道尊老愛幼,懂得感恩。快樂自然會體現在孩子身上的。


美好的誕生


童年每個人都只有一個,我的話,會讓我的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的,當然快樂並不代表隨便他怎樣,只要快樂就行,該管的還是需要管的,比如說現在的興趣班,我不會強烈要求孩子必須去哪個興趣班,我都是根據孩子自己,他喜歡哪個我都會讓他試試的。別人的童年我不知道,但是我孩子的童年不想給他太大壓力。尤其是幼兒園的三年,而對於小學六年,我感覺現在小學生真的普遍好累好累,我不想孩子那麼累,目前孩子只有兩個興趣班,都是他自己喜歡的,小學時期我只會讓他多一個興趣班的,所謂興趣班,都是根據他自己的的喜好,我是不會強加什麼興趣給他的。


哎小小米粒


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說實話,我兒子是個很愛學習的人,大人可能覺得報了很多輔導班會累壞孩子,但是像我們這種生活在農村的家庭,到時很想給孩子報輔導班,孩子也很樂意去學,但是輔導班也是需要錢的啊,像我們這種只能勉強過上吃穿不愁的生活已經不錯了,即使孩子鬧著想去報輔導班也沒有多餘的錢啊。


我愛宣霖和冰雪


我父母都是老師,但是是農村老師,我小時候一直是瘋著長大的,沒讀過學前班,6歲直接讀的一年級,上學時候爸媽很少逼著做作業,3年級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時,媽媽還會幫我寫,5年級畢業沒考上初中,也很開心,沒有什麼壓力,照樣天天出去玩,到初二開始自己意識到要努力學習,考上重點高中,然後壓力特別大,第1年高考一進考場緊張的懵了,連專科線都沒上,復讀的時候天天玩兒,也沒啥壓力了,高考的時候反而考上了二本學校,然後讀了研究生。現在回憶起童年,覺得特別美好,都是快樂的畫面。我現在也是一個1歲5個月男寶的媽媽,兒子從坐到爬到走路說話,一直都是順其自然,我所做的適當引導,他現在每天都特別開心,愛說愛笑,之前去早教中心玩過,教具還不錯,但是不喜歡按時按點的上課,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不太喜歡束縛的人。人生在世,生活不易,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瀟湘夜雨55555


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是家長和老師們所共同追求的目標。

現在的孩子們,被繁重的課業輔導和沒完沒了的興趣培訓班所累,本該享受童年純真的他們提前承受了沒必要的負擔。很多孩子變得近視、駝背、沉默寡言,這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所以必須糾正!

家長們要多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陪伴他們學習,陪伴他們健身,帶孩子外出旅遊。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的興趣輔導要適量適度,不能過多佔用孩子的課外時間。

老師們要注意學生作業的佈置。作業佈置要分層,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佈置。儘量減少抄寫重複的作業,適量增加活動體驗類的作業,以促進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孩子過上快樂幸福的童年!



初中語文找老孫


現在的孩子們負擔也太重,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期間20餘年,基本沒有玩的時間。無休止的學習,作業,補習,學藝,競賽根本沒有時間享受童年的快樂,填鴨式的教育把孩子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留住美麗瞬間


其實不太喜歡聊這種話題,我屬於你說的那類情況,也就是孩子週末會安排不少的學習班和興趣班,比如我們最忙的時候,從週五晚上開始,到週六上午、下午和晚上,再到週日的上午和下午都有額外班,只不過有的時間長有的短,有的是興趣類的有的是文化課類的。孩子只有週日下午的後半段和晚上時間是自由支配的。

怎樣?很符合你說的這種情況吧?

可是讓你失望的是孩子會因為又可以去學這些東西而剛到高興——比如平日裡上學起床還是有點困難、拖拉的,但是週六的起來去上輔導班的時間卻要比平日還要早,他卻能非常痛快的起來。

而且所有課程都是徵求孩子意見才決定是否要學的。

直到孩子去年,也就是五升六的時候,我給孩子停了2個課,到目前為每週孩子只剩下5個課了。

我不知道你說“快樂”是指什麼。

是你的快樂還是孩子的快樂?
或者說是是你認為的快樂還是孩子認為的快樂?
在我看來,學習本身是辛苦的,但是不應該是痛苦的,換句話說是完全可以做到辛苦但並快樂著的。是我們很多大人,自己主觀上先認定了學習本身就是不快樂的,所以孩子學得越多他就越是不快樂。

但是我想說,只要你願意,你是一定能夠把那些浪費掉的時間(包括吐槽、抱怨時間)用來去解決這些問題,然後你就會發現原來讓我們感覺的辛苦的甚至是痛苦的事情,其實也有很多有趣的東西,而這一切只靠孩子自己去挖掘顯然得看運氣,但是多數人運氣並不好——所以孩子們越學越孤單、越學越難過……

可是你知道給孩子獎勵的時候是獎勵一套卷子去做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嗎?

你知道你催促著孩子早點睡他卻跟你講著再做一題就睡是什麼體驗嗎?

……

沒有孩子天生就一定會享受學習的,他們無不適受著自己父母的耳濡目染、上行下效的影響——他們的爸爸媽媽認為學習是痛苦的,他們也就會認為是痛苦的;他們爸爸媽媽認為學習是快樂的,他們就相信學習一定能夠找得到讓他們快樂的……

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嗎?

如果我們把題主你的觀點,和你說的“身邊親人或者同學或者朋友”以及我這類的人的觀點都拿出來的時候,你應該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

什麼都沒做的人,或者根本都算不上去做過的人,卻總願意去指點那些在做著諸多努力的人……

我這些年沒少見過試圖跟我聊聊“快樂”是個什麼東西的人,但是我發現他們幾乎都錯誤的把“不學”、“少學”等當成了“快樂”,把學尤其是多學當成了折磨……

我謝謝這些人的好意,但是我絕對不會在跟這樣的人有過多的交集,因為我不需要身邊有這樣的負能量的人。而令我高興地是,身上充滿積極、樂觀、正能量的朋友們這些年卻是在越來越多!

“你們”總是試圖說服“我們”,而“我們”卻從未想過要說服“你們”什麼……你不覺得奇怪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孩子應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一個孩子在他們很小時家庭給予他們肯定,鼓勵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快樂不僅有利於身體的健康發育,更有利於心理的發育,良好性格形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孩子在他們成人後會用樂觀態度對待生活,敢於面對和挑戰生活中困難,對待周圍人會豁達開朗,不會吹毛求疵。對待父母更加孝順……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做個智慧的父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成為自己的模樣


個人覺得應該有,畢竟很多人童年的不快樂會用一輩子來彌補,而童年的快樂能讓人回憶起來,溫暖自己的一生。


夏花菇涼


有了孩子之後我就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也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吧。

首先,什麼是快樂的童年

相比我們小時候,現在的孩子似乎忙碌了很多,從出生時就有各種早教班,幼兒班有各種興趣班,上學之後還有各種輔導班。孩子們每天忙活在幼兒園和興趣班之間,不像我們小的時候,放了學就可以瘋玩。似乎,孩子們不如我們小的時候快樂。但,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的孩子不快樂嗎?早教班、興趣班讓他們不開心嗎?不得不承認,不論是早教還是興趣班,都融合了寓教於樂的理念,孩子們還是以玩為主,在玩耍中學習的。那種不快樂的看法,是我們大人在對比自己童年時得出的結論。

再說一下輔導班,對於好的學生開始,輔班可以讓他們的成績錦上添花。對於差一點學生,通過輔導班的輔導,彌補他們學業的不足,達到雪中送炭的效果。人,都是好面子的,都希望自己的成績得到別人的認可,被同齡的夥伴羨慕。

從這幾個方面說,沒有任何理由說現在的孩子不快樂。

其次,要不要學各種才藝

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就是網上流傳的那種沒有體育課的孩子,我小的時候幾乎沒有音樂課,沒有美術課,沒有勞動課,偶爾有也沒有專門的老師進行系統的教。上大學的時候,有各種歌唱比賽,我不敢參加。有各種舞蹈協會,我也不敢參加。那個時候覺得還好,畢竟大部分人都不會報名。大部所以公司的任何晚會我只有一個角色,就是觀眾。我唯一參加的活動就是大合唱,因為人數不夠,那種沒有任何才藝的自卑,只有自己知道。

還記得嚮往的生活第二季最後一期嗎?Baby問大華,小時候喜歡學小提琴嗎?大華說,不喜歡,是父母逼他學的。Baby有問大華,感激父母嗎?大華說,非常感謝。如果沒有年幼時父母的堅持,哪裡有今天的大華,哪裡有今天的朗朗。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一對狠心的父母。

這個社會發展的太快,已經不是我們小時候的時代了。所有的孩子都在學才藝,都在參加輔導班,我們不學,就會被落在起跑線上。藝多不壓身,趁著有時間,趁著有精力,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