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南京市場監管“三好服務”管好防疫“藥鋪子”

龍虎網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寧市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記者從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瞭解到,自疫情發生以來,該局堅持管好防疫用品“藥鋪子”,服務好戰疫大局、服務好社會群眾、服務好企業生產,針對需求出措施、嚴格監管護秩序、狠抓生產保供應,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全力保障防疫用品供應,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南京市场监管“三好服务”管好防疫“药铺子”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員檢查防疫醫務用品價格)

服務好戰疫大局,先穩後進出對策

疫情發生以來,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貼疫情防控戰的大局需要,按照先“穩”後“進”的原則,及時調整對策,狠抓末端落實,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有力支撐。

南京市场监管“三好服务”管好防疫“药铺子”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員正在核對防疫醫務用品經營相關信息)

強化監管以保“穩”。堅持把“穩”作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在市場戰線上的第一道防線。1月30日,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研究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監管,嚴厲查處防控用品企業製假售假行為,杜絕假冒偽劣藥品和醫療器械流入市場,確保疫情防控用品安全可靠;加強口罩、消毒水等醫療防護用品等大眾日常消費品價格監管,組織開展口罩價格專項檢查。及時提醒嚴肅告誡。召集南京市10家大型醫藥連鎖經營企業負責人,召開價格政策提醒告誡會,嚴肅提醒各企業要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切實加強價格自律,對捏造、散佈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行為,從嚴從重從速處罰。強化執法督促落實。建立市局督查、區局巡查和每日情況彙總的聯動檢查機制,加強值班值守,暢通12315舉報渠道,縮短信息處理週期,加大一線督查檢查力度,採取“拉網式”、“逐店過”等辦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督促各項措施規定在末端有效落實。

科學施策以求“進”。科學研判疫情變化情況,跟進調整對策措施,增強防疫工作的主動性和針對性。2月3日,為嚴防疫情擴散蔓延,在全市緊急啟動對購買退熱、止咳藥品的人員進行實名登記信息報告制度,南京市市場監管人奔跑在各家藥店一線,經過連續8天的晝夜奮戰,向衛生疾控部門報送3.5萬餘條登記信息。2月11日,緊急落實市防控指揮部關於零售藥店停售和下架治療發熱、咳嗽藥品的指令,引導企業和社會群眾響應號召,1天內全市2千多家藥店相關藥品全部下架。

服務好社會群眾,價質並舉護權益

金盃銀盃不如群眾的口碑,社會群眾才是市場監管工作的閱卷人。南京市市場監管人始終把群眾的要求、期盼、利益擺在最高位置,在“穩價格、保質量”上下功夫,堅決維護好社會群眾正當權益。

南京市场监管“三好服务”管好防疫“药铺子”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員正在檢查防疫醫務用品銷售情況)

穩價格。運用“互聯網+監管”模式,完成6家藥品連鎖企業下屬的483家零售店堂內視頻監控設置,通過微信群“每日打卡”、線上視頻抽查等方式,對零售藥店防疫物品商品銷售情況進行遠程監管。加大一線督查, 2月2日至25日,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4461人次、專題價格檢查16430家次,發放價格政策提醒函2119份、組織相關企業簽訂價格承諾書904份,因價格違法立案77起、結案37起。1月30日、2月9日,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兩批對17起違法案例進行了通報,起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震懾一方的作用,有效遏制哄抬防疫用品價格行為。

保質量。對外嚴把“進口關”,應用信息化手段,邀請技術專家,抓好境外援助和採購防疫用品安全,共辨別指導防護物資333種品規,涉及18個國家、9個語種,翻譯484張圖片資料、178份10181頁的PDF掃描文件、10個短視頻材料,計8萬多字。對內嚴把“標準關”,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專門下發《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所需藥品醫療器械質量監管的緊急通知》,建立健全人員值班和質量監管情況日報告制度,開展打擊整治非法制售防護用品專項行動,1月24日至2月21日,市區兩級監管部門共出動檢查人員近2萬人次,檢查藥械零售、使用單位8000餘家,查獲問題口罩31餘萬隻,有力打擊製售假劣防疫用品違法行為,進一步築牢防疫用品質量安全的“金盾牌”。

服務好企業生產,多方籌措保供應

生產企業是防疫用品供應鏈的第一節,抓好企業生產才能抓住保供應的源頭。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緊盯著防疫用品企業復工復產不放,搶速度、增供量、求創新,想方設法加大防疫用品的市場供應量。

搶速度。“現場辦”“馬上辦”“綠色通道”,成為南京市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亮麗風景線,以加速度贏得防疫用品的早生產。1月21日,即赴當時南京唯一一家有一次性醫用口罩註冊證的生產廠家——南京新隆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對接情況,促成企業當天召回工人,連夜加班生產。得知南京南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有2條口罩生產線,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派專人到企業,協調開闢綠色審批通道,2月6日該企業即獲得口罩應急生產許可。協助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設備有限公司、南京際華五三零二特種設備有限公司、江蘇卡思迪萊服裝有限公司,於2月9日取得江蘇省前3張醫用防護服應急生產備案。得知到一家企業申請經營的醫療器械產品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檢測試劑後,2月17日到企業現地檢查合格後,當場為企業頒發了經營許可證。2月19日下午,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在網上申請“醫用隔離鞋套”產品備案,當晚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完成了審批並安排好備案憑證、出證等工作,20日一上班即為該公司核發了醫療器械產品備案憑證。

南京市场监管“三好服务”管好防疫“药铺子”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員協助南京海尼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復工復產)

增供量。一方面,通過調整經營範圍、企業轉產等形式,挖掘企業生產潛力。協調江蘇省醫藥、國控江蘇、南京醫藥三家省級藥品儲備單位調集防疫用品,做好南京市場保供工作;指導南京化學試劑廠擴產75%酒精產品備案;協助江蘇嗨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變更經營範圍,向社會銷售庫存的2300瓶酒精抑菌洗手液和1395瓶酒精免洗抑菌凝膠;協助大可實業、嘉威醫療、安泰隆醫療等企業轉產醫用口罩,目前都已在生產過程中,正式投產後日產量可達到150000多隻;協助江蘇伯納德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月25日正式投產,口罩日產量可達到15000只;協助南京創思特服飾有限公司、南京海尼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防護服、隔離衣開始量產;協助南京虹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取得產品申報,生產的樣本保存液用於臨床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標本的保存,初期日產量達到20000個。另一方面,發揮職能優勢,建言獻策防護物資海外直接採購。1月27日,在市防控指揮部督導調度組召開的出口轉內銷和進口醫用耗材銷售使用問題會議上,積極提出外拓渠道,用好法規邊界,合理放寬限制條款,在做好風險評估與控制、把好質量關的基礎上,開啟全球採購模式,擴大防護物資進口,保障醫療防護物資供應。

求創新。在方式上,與南京市商務局、大數據局共同研究開通南京APP網上預約口罩供貨系統,拓展口罩網上訂購和線下配送業務。在類別上,查找替代品,得知傲世瀾公司有能力並有意願生產醫用隔離面罩後,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與該企業對接,5天完成需要半年才能辦的手續,於2月20日正式投產。在服務上,主動上門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線上指導與線下辦理相結合、指導備案審批與協調打通“堵點”相結合、增送防疫用品與協助企業抓好防疫措施落實相結合,推動企業早復工、早投產、早供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