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很多人都說自己看懂了《紅樓夢》,寫了很多解讀,那麼請問第一回的葫蘆廟到底怎麼解讀?

十八員外


在這裡僅就葫蘆廟作個探索。

為說明問題,將脂批也嵌入其內。

原文:……“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是金陵)有城曰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之地。(妙極!是石頭口氣)(妙極!惜米顛不遇此石!)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開口先雲勢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內有個仁清巷,(又言人情,總為士隱火後伏筆)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世路寬者最少。)皆呼作葫蘆廟。(糊塗也,故假語從此興也。)(畫的雖不依樣,卻是葫蘆。)……”

為了理清其中的幾個關鍵詞,作一解釋:

地陷東南一一當是清滅明後,而明朝是興於南京,清攻入南京,當然是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了。

東南一隅一一南京。

姑蘇一一亦稱金陵,今南京。

又可解作姑妄聽之,姑妄言之,以逃文字獄。

閬門一一亦稱破楚門。是越王勾踐破楚後建的凱旋門,這是告訴讀者,這時是明亡清興,朝代更替,指明這時已是改朝換代後的事了。

十里街一一勢利街。

仁清巷一一人情巷。

古廟一一廟堂之上,非神即鬼。廟堂也稱殿堂,居於殿堂的不是帝王即是將相。

窄狹一一反語!

葫蘆廟一一脂批是糊塗廟。俗語:“袖中天地小,葫中乾坤大”

這大有深意。

我試著用現代的語言疏通一下:

“很久以前,朝代更迭,清兵攻陷南明,在東南方有一個地方,叫姑蘇是金陵,有個城叫破楚門,是天下富貴榮華最繁榮的地方,這裡住的不是帝王就是將相。在這個城門外有個街叫勢利街,街內有個巷子叫人情巷,巷內有個古廟(天子居住之地),因地方窄狹(反義詞)皆呼作糊塗廟。”

依樣畫葫蘆,是個什麼葫蘆呢?葫蘆中又裝著什麼藥呢?

糊塗廟自然住著糊塗僧,糊塗僧唸的是糊塗經,糊塗經糊弄糊塗人,糊塗人做糊塗事,一發不可收拾。

這樣解釋是否對?歡迎討論!




狼煙一九三一


《紅樓夢》的作者在第一章就讓甄士隱這個人物領盒飯是不合常理的,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想來作者不會沒有任何緣由的就讓甄士隱這個人物剛一登場就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所以不妨聽聽我的一家之言。

▎隱真存假

按照古本脂批的《紅樓夢》,甄士隱這個人物對應的是“真事隱”的諧音,賈雨村對應的是“假語存”的諧音。明白了這兩個人物在書中的作用,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什麼在第一回中就讓甄士隱領盒飯,因為作者要將“真事”隱去,所以他製造了一出甄士隱出家的戲碼。又讓賈雨村上京趕考,最終得了個太守的官位榮歸故里,這是迎合“假語存”的需要。讓真話隱去,讓假話存下來,甄士隱退居小說幕後,而賈雨村卻不時在書中出現,暗喻著作者“假語存”的需要,表明此部小說之言悉皆編造。

▎以甄士隱為楔子

明白甄士隱和賈雨村的人物需要以後,我們再來剖析甄士隱這個人物,在《紅樓夢》的第一回中,甄士隱在夢中遇到了一僧一道,作者藉此契機拋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同時也暗喻了寶黛愛情最終會以悲劇收場。

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甄士隱聽得雲裡霧裡,於是向那一僧一道要玉來看,只見玉上刻著“通靈寶玉”四個字,於是算是道出了賈寶玉的來路。讓甄士隱夢遊“太虛幻境”自是為了渲染“真事”隱去以後幻象的浮現,但那兩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卻大有玄機,似是在暗示本書真假參半,既有假語,也有真事。

從甄士隱和賈雨村的對談中或許可以揣測出一點端倪,中秋那天,甄士隱和賈雨村兩人飲酒交談,賈雨村向甄士隱吐露自己原本打算進京趕考,但是苦於沒有盤纏的煩惱。從賈雨村的這段話語中結合脂批作者自雲的話來分析:

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

從這句話中可以得知作者本人真實生活中十分潦倒,所以不得不讓人懷疑作者是借賈雨村之言吐露自己心中的苦悶。

▎引出英蓮

英蓮也就是後來的香薐,依照作者一貫採用的諧音手法,英蓮對照的是應憐,說明英蓮這個人物的遭遇確實讓人感到同情,在《紅樓夢》一書中英蓮的命運是十分被動的,她一直在被動的承受命運帶來的不幸,而這些不幸並不是她咎由自取的惡果。所以,作者對她是充滿同情的。

在第一回關於甄士隱的情結中有三個要點需要注意:

一是作者讓甄士隱跟著渺渺真人出家是為了強化“真事隱去”的構思。

二是賈雨村這個人物身上透露著一些真話,作者雖然讓“真事”隱去了,但並不代表把“真話”也隱去了,儘管他說“假語存”,但我倒認為他是在“借假說真”,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所以《紅樓夢》中有許多真話是作者解“假語存”這一障眼法說出來的。

三是英蓮這個人物,據書中說英蓮這個人物走丟時才三歲,作者也許是在充滿同情的時候故意把甄士隱這個人物編造成英蓮的父親,但因為要“真事隱”,所以作者又編造了一場大火,讓“真事”從此隱去,而英蓮還是孤兒,起到一箭雙鵰的作用。

▎以“甄”說真

甄士隱因為女兒走失,家產被燒,身體越發的衰弱,作者讓甄士隱和渺渺真人相遇出家,寫出了《好了歌》和註解,倒有一種皆甄士隱來道出自己心中的感悟的作用,在古本的《紅樓夢》脂批中,作者曾自雲:

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

這所謂的“夢幻”自然是指作者本人經歷了家族從富貴慢慢衰落到貧窮的事情,正因為有了這樣一種經歷,所以作者寫了《好了歌》,又批了註解,大有一種警醒世人,或者嘆世之言的嫌疑。需要注意的是《好了歌》和甄士隱的註解,這兩段文字可以說是《紅樓夢》的核心思想,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作者在經歷了人生的這種大起大落之後,心境自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又因曾經歷了常人所不曾經歷的生活,所以倒像賈寶玉一樣悟到了一點禪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悟了。

總的來說,《紅樓夢》的第一回十分重要,讀者須仔細把讀第一回,以便揣測作者在第一回中“以假說真”透露出來的一些信息,同時要結合古本《紅樓夢》的脂批進行結合理解,方能揣測和考據出《紅樓夢》這本小說隱藏的一些“真事”。

除此第一回以外,小說就開始步入正文,所以再想尋些作者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就變得十分困難,故而各位喜歡《紅樓夢》的讀者應該細細品讀第一回才是。

以上是一家之言,悉皆屬個人娛樂,諸位不必當真,設或有新的見解,歡迎評論交流。


文化十分鐘


我覺得《紅樓夢》第一回應該是全書至關重要的回目。讀懂了第一回,對《紅樓夢》整部書所暗含的內容才會有所瞭解。第一回交代了兩個重要人物:甄士隱和賈雨村。他們都和“葫蘆廟”有關係。最後甄士隱堪破紅塵出家,賈雨村升官。這中間有連帶上元宵佳節葫蘆廟失火🔥,甄英蓮丟失……第一回就暗示《紅樓夢》有真假兩種故事。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

我們這樣分析:《紅樓夢》的故事真正的含義真事是主角寶玉堪破紅塵出家,看起來元春被封,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事都是假像,所謂“真事隱藏,假語存焉”……真應憐(甄英蓮)的紅樓女兒們最後四散分離,糊塗朝堂(葫蘆廟)出了一個葫蘆僧(糊塗官)賈雨村……紅樓眾兒女,寶玉出家,紅樓女兒們離散的罪魁禍首是朝廷內部鬥爭所引發——所謂葫蘆廟失火🔥,起因是小沙彌元宵佳節炸供引起,賈府抄家的真正時間是……元宵佳節

“廟堂”常被用來借指朝堂。范仲淹曾有名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居江湖之遠則憂其民”……“葫蘆廟”偕音“糊塗廟”,概作者有譏諷之意。






美麗暢想2


跛足道人是代表宗教來度化甄士隱出家的。他的一首《好了歌》,淺顯易懂,這些好到最後怎麼了。人生的領悟是怎麼去跨過好這一關。了是結束,就是了卻了,了結了,了悟了,好才有意義。說的是世人對功名、財富、情愛、孝道的追求,一切都將歸於空。宣揚宗教的虛無主義,勸人放棄一切追求,出家作神仙。

甄士隱的好了歌注也不難理解。笏,是上朝用的手板。笏滿床,指一家滿門中作高官的人很多。

《好了歌》及甄士隱註解是一部《紅樓夢》的影子。有專家根據脂硯批註,逐句與書中人物和情節一一對號。其實就理解小說而言,大可不必,而且也難免對應不全,或者牽強附會。只要在共性意義上理解,將二者對應,不難看出其世事無常,遁入空門則一了百了的主題。甄士隱丟失愛女,遭遇火災,投奔岳父,又遭哄賺冷遇,貧病交加,對生活早已厭倦,經道人《好了歌》點化,隨之飄然而去,遁入空門。

《紅樓夢》著眼於悲慘的現實世界,充分尊重事體情理,來寫人世間的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以極大的真誠,去認識和表現生活。你看那十里街分明就是勢力街,那仁清巷分明就是人情巷。《紅樓夢》自詡真事隱去,假語存焉,其實恰恰相反,所謂隱去的真事,正是要表現的,所謂假語村言幾近大實話,這就出色地揭示了真和假的本來面目。深刻地揭示了社會本質,讓讀者領悟到這樣一個道理,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被顛倒了,那些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到頭來慘痛地遭受毀滅!從表面上看,釀成悲劇的原因,可以歸之於不可知的天命,或者是偶然際遇,但是作者已經把視線投向社會本身的矛盾、缺陷和荒謬,悲劇的原因恰恰在於現實的社會和制度,以及由之形成的人際關係和價值形態。這就使《紅樓夢》更加具有典型意義。


伴讀紅樓夢


葫蘆廟:一是指廟宇建造在似葫蘆形狀的地方,這個地方的具體名稱叫"閶門城"(並非指蘇州,…),亦即創作地;二是諧音,葫蘆廟即糊塗妙("難得糊塗"',"水至清則無魚"…)、胡虜(指滿清)廟、福祿妙…


尋蹤追源


誰看懂了《紅樓夢》?準確地說,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作者,一個讀者?為啥?因為《紅樓夢》的解,是多元的,不是唯一的!若是從文學的角度研究《紅樓夢》是有積極意義的。


阿哈悠阿


看此書,不要太糊塗呀!

葫蘆廟裡桃花庵,絲絲錦雲編席捲。

甄事假寶玉垂淚,讀到深處葫蘆蔓。


真書門


葫蘆廟,葫蘆也。小說從葫蘆廟展開,真真假假,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風語紅樓


我沒有看懂《紅樓夢》,只看過電視,都是零零碎碎看的,記憶也模糊,只知道整部劇是遺憾的結束。


更璀璨


引出英蓮的出處及家事:火-禍。隱而未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