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老人帶了一年孫子,感悟“養兒防老”不靠譜,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老人帶了一年孫子,感悟“養兒防老”不靠譜,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李阿姨今年56了,老伴今年61了,兩個人都退休在家,雖然退休金不是很多,但,在這個小縣城裡還是不錯的。

兒子在省城工作成家,前兩天打電話說,孩子今年上幼兒園,兒媳要重新開始工作,想請李阿姨去幫幫忙。

李阿姨欣然答應,這一去就是快一年了,跟著兒子兒媳一起吃住,倒是也沒有什麼矛盾,就是讓李阿姨有了以前沒有的“危機感”。

李阿姨原來在自己家,不覺得怎麼樣,和兒子住到了一起,看著兒子婚後的日子,讓她有了一種想法,應該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早做打算。

老話說的“養兒防老”現在看來,有點不靠譜,李阿姨跟老伴說,咱們還是多存些錢吧,養老,還是要靠咱們自己!

老人帶了一年孫子,感悟“養兒防老”不靠譜,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1、兒子有了自己的小家,所有的安排都是老婆孩子,其次才是父母。

李阿姨的兒子兒媳都在省城工作,離家不是很遠,可也是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看望父母,回來時也是吃的喝的用的,還有每年的紅包也是不少。

李阿姨總感覺這個兒子沒有白養,自己也是個幸福的婆婆,有個好兒媳婦,心裡特別開心,逢人就誇獎兒子兒媳孝順。

本來李阿姨覺得自己兒子兒媳這麼孝順,自己的養老就不必發愁,不管怎樣兒子都會管他們老倆的。

這一年的相處裡,李阿姨發現,兒子在他的小家庭裡,排在第一的不再是他們父母了,心裡還是有些失落。

都說,幸福家庭的成員之間的關係,都是夫妻關係是第一位,其次是親子關係,再下來才是父母關係。

李阿姨心裡明白也理解兒子,就是心裡感覺好像丟失了什麼,兒子有了自己的小家,他和兒媳的關係才是他們家庭裡的第一位,做父母的不能什麼都依靠兒子,畢竟關乎利益方面的話,兒子還要首先考慮兒媳的意見。

“有了媳婦忘了娘”,雖然是句老話,但也是一句很能理解的話。畢竟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小家庭了,自然要首先考慮自己的小家庭,兒子的孝心依舊,可做父母的不得不為自己的養老考慮了,避免和孩子的小家庭產生經濟衝突。

老人帶了一年孫子,感悟“養兒防老”不靠譜,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2、兒子結婚了,他們自己的小家庭壓力也很大,老人儘量不要給他們添麻煩。

李阿姨覺得自己兒子兒媳在省城裡打拼,有能力有本事,經濟收入也不少。大城市裡工資高,壓力也大。李阿姨覺得這一年的生活,讓她把以前的認知給推翻了。

孫子剛上幼兒園,李阿姨去接送時發現,小小的幼兒園建設的特別好,回來就隨口問了一句費用多少,才知道幼兒園是按月算,一個月就三千多,比自己的退休金還多,這還不包括雜七雜八的費用,再大一點各種興趣班,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那價格可想而知。

這才只是家裡孩子的開銷,兒子家平時的房貸車貸,水電暖費用,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那一樣不需要錢。

李阿姨心裡就在想,縱然是兒子兒媳的工資高,可承擔的費用也多啊,兒子兒媳打拼真的太不容易,可不是回家時看著那樣的風光。

李阿姨開始想,自己可不能給孩子增加負擔,要給他們減輕負擔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前準備好自己養老的錢,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能夠幫他們一把的時候就幫幫,這也許是給兒子最好的幫助了。

老人帶了一年孫子,感悟“養兒防老”不靠譜,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3、養老還是要靠自己,提前做好準備。

李阿姨已經開始著手,提前給自己準備養老的錢。

首先是要有個好的身體,堅持有規律的生活,飲食合理,作息規律,和老伴培養些興趣愛好,讓自己和老伴每天開開心心的,心情好了,自然身體就好。

以前還想過把老家的房子賣了,跟老伴一起來省城跟兒子兒媳住一起,現在看來,不好,必須有自己的老窩,住著舒服自在,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

雖然自己和老伴的退休金不多,也就幾千塊,也要學著理理財,各種保健品就不能亂買了,還是買些銀行的理財產品,利息少,也是不錯的。股票是不能玩,紅紅綠綠的線,比心電圖還亂,買些基金還是可以的。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誰有都不如自己兜裡有!

李阿姨想,為了不給孩子增添負擔,以後就不要兒子過年給的紅包了,若兒子非要給,再多加些給了孫子當壓歲錢還給他們。

老人帶了一年孫子,感悟“養兒防老”不靠譜,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結語:

過去那種“養兒防老”的思想是要改變一下了,尤其是獨生子的父母,更要看清現實,現在孩子們是一對年輕人要面對4個老人,有的甚至是6-8個老人,再加上他們的孩子,經濟負擔和精力確實很重。

孩子們已經很難了,工作,自己的小家庭的壓力,他們已經身心疲憊,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提前做好自己的養老規劃,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才能在自己真正老了以後過上自己想過的日子。

“別人給的是一片葉子,自己做大樹才可以乘涼。”養老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END

  •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平安順遂!
  • 作者簡介:華貴禪心,熱愛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練太極,右手寫文字,享受快樂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