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農民種地不掙錢或者虧損,那麼誰受益了?

飛龍在天9783


農民種地不掙錢或者虧損,是目前大多數農村的真實現狀,有著深刻的原因和歷史淵源,至於說到收益,對低糧價來說,消費者明顯收益,同時,提供三農服務的生資環節獲益更大。

農民種地為啥不掙錢?

首先是民生保障的需要,畢竟我們國家這麼多人需要填飽肚皮,糧價漲價會導致一部分人吃飯困難。糧價穩定是社會的需要,是安定的底線。同時,如今的市場屬於世界範圍內的,我國的生產條件落後,導致的種植成本高與海外市場是在沒有競爭力,選擇糧食進口反而更經濟,更何況,在一體化的全球市場中,糧價漲價,受傷的是更廣大消費者,發財的是投機倒把的經銷商。

事實上,我們應該正視這種現狀,特別是缺少規模化與現代化的種糧,靠天吃飯,靠汗養地,最終結果就是種一年賠一年。我父親就是這樣,山疆薄地,種麥子只要種就賠,現在想明白了,寧願讓土地荒蕪。

國家對這種現狀是清楚的,所以會有許多的補貼政策。這些日子疫情嚴重,我們煙臺主要的蘋果產區,政府額外又拿出1.5億的補貼,發放給勤勞卻清貧的農民,至於補貼在哪都看得見,補貼給誰,這個就不很清楚了。

低糧價對消費者受惠,至少能保證吃的飽。另外,最受益的屬於農資服務部門,他們都是遵循市場化的企業,對於價格有定價權,可以按照市場的供需制定價格,前提是必須有利潤。所以,糧價不漲,農藥、化肥、機械等農資產品卻蹭蹭上漲,進一步加劇了種糧虧損現象的產生,而國家大量關於三農的補貼政策也落在這些行業,靠著國家補貼返利促銷,賺得盆滿缽滿。

總結:農民種地不掙錢,是真實的現狀,這種現狀會一直持續。在全球的社會大循環中,我們的國家正積極轉型,告別農業,向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比如果樹、蔬菜等發展,種糧產業的虧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是王孫哪知其中苦,苦了萬千種糧人,我們還是應多多關注三農和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