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是不是每個人都在和自己的天性做鬥爭,以為改善了天性、卻只是在天性面前裝了一扇簾而已?


天性是什麼?既然已經是天定的性,何以改之,改了又如何?一切不都是隨心而動,意之所謂?人類發明了語言,語言就成了代言人,然事實之根本,可以說是滿紙荒唐!至於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所覺悟,認為自己為人還不夠,或是做事不夠道德,這源於一個人自我反省。是否是在天性面前裝一扇簾,只能說虛偽的人有很多,善良的人也有不少,一個善良的人想要虛偽也不成問題,一個虛偽的人想要善良也不是不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全憑一張口完全不可信。人的問題根本還是自己,天性也好,本性也罷。這無關於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和價值人生的觀的體現。無善無惡身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為善去惡是格物



月光溫柔了你我


在中國古代的道家思想裡,有“性分”和“時遇”之說。“性分”就是人的天性與個人的品行;“時遇”是後天的機遇和時間。天性,一個人出生就具有的秉性,一個外界難以改變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為趨勢。可見,天性是出生就具備且外界改變不易,但人類是有靈性的高級動物,順其自然,便是靈感意念的體現。為了生存,他們不斷學習、探索,逐漸改變自己適應自然。人類交往中,適度剋制個性,融合潮流,方可行走順暢世間。改變確實較難,部分人“善意”偽裝,一些人"倔強"人間,還有人“變幻”多端,百態人生,唯有正義可圈可點,這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





白金暢遊


如果你說的天性是指本我,那麼是的,本我就是以快樂為原則的。但是生而為人,生活在社會當中,自然就要遵從社會規則,這不是改善了本我,而是本我與超我的一個平衡,最終形成了自我。所以我覺得不是什麼簾子,並沒有遮住什麼。


心理諮詢師北原


那就要看為什麼要去跟自己的天性做鬥爭了,是為了生存還是榮譽?不管是為了什麼,一定是有所求,既然有所求必定要付出,要獲得必定付出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如果你能這麼想,估計也就不會糾結上訴問題了


差不多LG


人之初性本善吧,一張白紙隨著環境慢慢有了顏色,顏色如何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