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孩子不能開學,家長在家應該如何幫助或者監督孩子學習?

凱峰726


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肯定是需要家長的幫助和督促的。

孩子即使不能開學,學校也會有所指導,有的學校是給了網址進行網上學習,有的學校是給導學案,指導家長在家進行輔導。其實我比較主張家長自己篩選一下學習的內容。低年級的孩子其實沒必要太過擔心知識點的問題,還是一個學習習慣,不能上學了,孩子在家不可能會像在學校裡那麼有規律的上課、下課,有的孩子一起床就中午了,這個不行。所以我建議家長和孩子先制定計劃,不一定像學校的時間安排那麼嚴格,但至少每天要有一定學習和鍛鍊的時間,控制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制定後要嚴格執行,今天執行了明天就放棄了達不到效果,不知道學什麼就可以按照學校的指導,但是如果網課過多,要進行適當的刪減,我覺的孩子落下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的課是暫時的,眼睛壞了是一輩子的事。


百變美少女


受疫情影響,學校暫定三月開學,具體未知,期間老師發佈停課不停學通知,每日通過微信群佈置作業,但是沒有教材也不方便,我和寶爸在街上找了兩天,城裡書店都沒有開門,實在沒辦法在一家書店門口蹲著,守了一個多小時發現書店有人開門進去,趕緊下車拉住書店老闆,把老闆嚇一跳,人還以為我們是打劫的呢[捂臉]後面讓我們進買了兩本輔導教材和同步練習試題!疫情其間為了娃的學習真心不容易啊!


嘉有可可


大家好,我是和風教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各個地方教育局都推遲了開學時間,學生在家進行網課學習,而管理和監督工作落單了家長身上。

家長首先在早晨應該做好後勤保障,早點起來給孩子做好早餐,孩子洗漱完吃完早飯之後,應該讀一會兒課文。學校老師網課開始之後,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安靜的學習環境,督促孩子不要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孩子聽完網課之後,家長督促孩子及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晚上家長對學生一天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

家長應該自己也要以身作則,給學生起到示範性表率作用。營造良好的學習學習環境和氛圍。才能更好地說服孩子一起學習。


和風教育


家長為輔,孩子為主。

受當前疫情影響,孩子們都不能像往常一樣去學校學習,都在家裡開展網上學習,這就要求孩子要有較強的自律能力。除特殊行業外,家長們也基本在家,這就對家長和孩子如何相處、如何更好的督促孩子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許多家庭經常出現的那種畫面:“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是家長未能擺正位置,未能在孩子小時候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所造成的。

其實不只是上網課的時候,平時我們家長就應該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學會做減法,就是逐漸的淡化對孩子的影響,有些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上課時我們只要給他安排好手機或電腦、調通網絡,給他想對獨立的空間,讓他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學習。而不是什麼事都為他準備好,還的目不轉睛的看著孩子學習,那樣只會讓他的依賴心理變大,不利於健康成長。或者生怕孩子拿著手機去幹一些與學習不想幹的事,那會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也是不利的。

家長的重點工作就是做好後勤服務,保證學習工具和軟件可用,調節飲食,適時提醒一下孩子做做運動就夠了。


黃金土星


上班後,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就是放長假!


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放長假居然是一件令人崩潰的事!


受疫情影響,我們無法上班,孩子們無法上學,更慘的是,孩子居然要在家上網課!!!


平日裡輔導個作業都氣到要吐血,這可是全天在家上網課啊我的天,老母親們瞬間生無可戀!


微博上有一個熱門話題:陪孩子上網課的心酸,點進去看,全是媽媽的血與淚!


@老母親A:看著孩子上網課,我總有種衝動,想去摸摸板凳是不是烙餅鍋,如果不燙,她為啥坐在上面不停動來動去呢?


@老母親B:孩子正上網課,我走到他身後,發現他耳機裡放著課程內容,平板上卻是繪畫軟件。我大怒,質問他為啥不好好學習,人家雲淡風輕地回答:塗色又不影響聽課。


@老母親C:今天我家娃上網課上崩潰了。科目1和科目2的時間有點衝突,導致孩子最喜歡的科目2晚了10多分鐘,孩子上著課就哭了,還得面對一個不時發脾氣的媽媽,孩子很累,可是能怎麼辦?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太重要了!


@老母親D:真要被逼瘋了!倆在線辦公加一個上網課,搶電腦,搶網絡好的地方,還有個兩歲多的熊孩子霸佔電視從早到晚看小豬佩奇!


崩潰歸崩潰,哭完了吼過了,還是得當一枚溫柔慈善的老母親。不過話說回來,孩子上網課上成這樣,就全是孩子的鍋嗎?作為生他養他的老母親,責任也很重大啊!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辛辛苦苦上網課不容易,家長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效率呢?


尊重孩子的作息時間

學生平時在學校正常上課,那肯定是7點不到6點多就起床了,而現在雖然是網絡授課,但是作息安排應該是與平時在學校相差無幾。


所以,在家上網課,也要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父母和孩子一起早睡早起,吃飯、休息、活動時間都安排到位。


有了家長的示範,孩子心理上更易於接受,還可以建立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促進父母和孩子親子關係的互動交流。


曾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分享的時間規劃,分享給大家:


我們也可以和這位媽媽一樣,和孩子一起製作時間表,孩子養成習慣學習不會累,大人也會感到放鬆。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在學校裡,有環境和老師的督促,孩子們相對自律。但是在家裡,孩子們失去了監督,自覺性差,上課寫作業全靠父母吼。


比如有的孩子上完了第一節課,不會主動去上第二節課,而是等著父母去催。一天8節課,若是節節課都需要父母去催,相當於父母一天時時守著陪孩子學習。


還有些孩子,總覺得反正在家,作業晚點寫也沒關係,於是吃完飯後,玩遊戲,看手機,將寫作業的事拋在腦後。家長如果不提醒,孩子能把作業拖到晚上十二點。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出手了,和孩子商量每天怎麼安排學習計劃,怎麼讓每一天的學習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如果沒有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當孩子在學習中有疑問時,家長可以參與討論,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給出孩子答案。


授人以魚,不如授以人漁,學習這件事終究是孩子自己的事,自主學習能力才是伴隨孩子終身的學習能力。


家長要以身作則

疫情期間,一些家長還沒有復工,有的是在家裡辦公,和孩子共同在一個環境裡辦公學習,家長就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大部分家長每天的辦公時間都比孩子上課時間要晚,所以家長一定不要睡懶覺,孩子已經起床早讀打卡了,家長賴在被窩裡不起,這樣就說不過去了。


或者辦公時會看手機、看電視等,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休息,也不利於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我們在監督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先做到,比如孩子在上課,自己也可以看書學習,通過我們自身行為的影響,來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做好後勤保障

孩子開始上網課之後,每天的時間和安排應該都是比較緊湊的。因此,家長要配合孩子的作息時間安排好三餐,幫孩子處理好網絡問題,電腦問題,若用手機、平板,要提醒或幫助孩子充好電。


很多家長對於互聯網電腦、ipad等設備的操作並不是很熟練,孩子上課之前,家長要先熟悉這些設備的操作方法。


陪孩子做到勞逸結合

上網課意味著孩子一天裡至少8個小時要面對電子產品,長時間的學習下來,孩子的積極性並不可能一直那麼高,並且,長時間面對電子屏幕,也很影響視力。


所以,讓孩子在課餘時間做些適當的運動和家務,做到勞逸結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雖然不能外出,但是可以在陽臺遠眺、做做小運動,也能讓孩子的學習更高效。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加強身體鍛鍊提高免疫力也必不可少。


上網課之餘,家長可以和孩子談談上課的感受,及時和班級老師溝通,還可以和孩子談談生命,談談那些為疫情而戰的你我他。


同時,不要忘了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看看電視、做做鍛鍊,確保孩子的精力和心理健康。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信等疫情過後,這段特殊時光會是父母和孩子日後難忘的回憶!


至尚學邦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們不要直接給孩子制定計劃要求他執行,而是讓孩子自己做一個規劃,我們只要輔助修正就可以了。

多數孩子在自己的計劃被認可的情況下,都會去執行的,只是有時候可能會出現拖延和散漫的情況,那麼此時就需要家長的督促了,但千萬不能是反覆的催促。

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隔離期間我們也應該給自己充充電,孩子學習的時候就在他旁邊看看書或者做些提升自己專業技能的事兒(提升遊戲技能就算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是很喜歡和父母一起學習的。

後勤工作也要做做好,一日三餐的準備可以讓孩子加入進來,就當作是實踐課了。

還有體育運動,文化課之餘,同孩子一起進行一些室內運動,提高免疫力,共同抵禦病毒。

其實孩子上學後,做父母的很難得有機會與他們整日的待在一起,多些真正意義的陪伴,而不是下了命令就各做各的事情,孩子會很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那麼又何來督促呢?


BOBO的移動城堡


2020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有人說2020年是改變命運的一年。我覺得也許吧,但絕對是影響很大的,對孩子影響是好還是壞呢,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家長管理得怎麼樣。

孩子不能上學,家長不能上班,這樣長時間呆在一起,家長就會知道孩子在學習上有哪些不足,哪些是他的強項,哪些是他的弱項。再針對這些來給孩子制定一個有效的學習計劃,讓他把強項的多做題鞏固,弱項的一定要多背書上的內容。這樣就可以把功課提上去了。

另外,長時間在家,都在網上聽課,這時候孩子的小動作就會暴露出來,很有可能在學校也有這些小動作,家長就要及時糾正了,孩子改正了就獎勵。這樣孩子就會很高興地堅持了。

每天的計劃制定時要和孩子一起商量,他能做到就定上,天天要靈活掌握。早上幾點起床,幾點開始聽課,聽完課之後幾點開始寫作業,要寫清楚,寫完作業才能玩兒。

當然了,要事先給孩子說明原因,為什麼要在家代替去學校學,大家都在學,本來要去學校,現在去不了,就要在家學。孩子就會明白,就會認真學習了。

總之一句話,希望孩子越來越好!

不知對你有幫助嗎?




qingwufeiyang


監督是外力,到孩子心裡時,層層衰減.

第一,應該有個好的家庭氛圍,這點我不用多說,群裡一直在說,家長作為榜樣,以身作則,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第二,家長不能以說代管,要用心觀察孩子的舉動,包括回家之後的各種行為,語言思想表情,以及精氣神。

第三,要有抓手,我們不能憑空去喊口號,孩子是不聽的。所謂抓手,其實就是工具,比如錯題本,比如週末的複習和預習,比如每天帶個小本兒,把每天不懂的東西,關鍵詞記錄下來,晚上回到家之後,日清日結,當天的東西不過夜。。。。。。一定要摸索出一個最適合孩子的方法作為工具和抓手。




豫南小農人


這段在家上課的日子估計將成為孩子終生難忘的記憶,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有了一個新角色——家庭老師。之所以叫家庭教師,是因為我們不需要授課教學,孩子可以藉助網絡資源學習,但是如何保證學習質量和效率,是我們家長需要考慮的,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勞逸結合的學習計劃表很關鍵,除此之外,調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少,最近我們家的開始以錄視頻的形式就行語文預習,收效還是很不錯的。不僅滿足了孩子對網絡的好奇心,又鞏固了學習,一舉多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8ecc331a2da4f8daa6db0c80396d5c1\

小小lily


1. 多跟孩子講講“停課不停學”的意義。

教育部一直強調“停課不停學”,是希望孩子珍惜寶貴假期,希望家長科學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鍛鍊。

利用好家庭現有的、網絡上優質的教學資源,引導孩子學習。

特殊時期也是難得的“人生大課”,每個人身臨其中,必然有所感悟。

2.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感恩之心

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鬥中,有無數人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守護著大家的安全。除了成千上萬名緊急奔赴前線的醫務人員,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守護者,警察、保安、清潔工、快遞員……要讓孩子知道,正是這些人在用平凡造就一個國家的偉大,用擔當守護生活的安寧,由此讓孩子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有感恩之心。

家長可以用適合孩子年齡的方式講講為什麼居家隔離、講衛生、做好防護就是對這次戰役的貢獻,讓孩子瞭解國家社會是一個整體,沒有人能離開社會和國家獨自生活,而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家人、社會和國家負責,以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也要告訴孩子,別人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時候,我們不能忘了成長。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天我們才能真正報效祖國。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假期的意義就是為了新學期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