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在中國古代,文人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氣節,就比如那位英雄文天祥,面對元朝統治者的威逼利誘,始終不願向元朝統治者屈服,最終被殺害,成為最有氣節的中國士人之一。但是在五代十國卻有一個文人,多次變節,在多個政權中獲得高位,成為官場上的不倒翁,這個人就是馮道,那他是怎麼做到一直屹立不倒呢?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當時的社會形勢

談馮道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大的一個亂世,而形成這樣的局面,還要從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說起。唐玄宗時期,多年的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使唐王朝自盛而衰。雖說安史之亂最後被平定,但是此後安史餘黨在河朔形成藩鎮割據,再也不聽從中央的號令。

到了唐朝末期,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才普遍出現,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所建立的封國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五代。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是藩鎮型的朝廷。所以五代是一個戰亂不斷的時代,王朝更替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馮道經歷的第一任皇帝劉守光

馮道出身於耕讀之家,年輕時品行淳厚,勤奮好學,善寫文章,且能安於清貧。等到成年之後,就跟著幽州節度使劉守光後面討生活。

公元911年,有了一些地盤的劉守光看到朱溫稱帝了,也跟著稱帝,他自稱大燕皇帝,建立大燕政權,史稱桀燕。但是劉守光這個人相當的暴虐,他的基業是靠著殺死自己父親跟兄弟才起來的,對手底人也是動不動就刀劍相向,要想在他手底下討生活,可謂天天都是活在危險之中。

而剛剛出道的馮道就差一點栽在劉守光的手上。當時,劉守光想發兵攻打李存瑁的勢力,就問手下人的意見,馮道分析了天下大勢,認為劉守光不是李存瑁的對手,建議不要打這場仗。這就惹得劉守光,直接把他扔進了大牢,準備打勝仗回來就殺了他。馮道命好,得到好朋友的相救,才活了下來。而劉守光也不出意外,不是李存瑁的對手,兵敗被殺。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馮道經歷的第二任皇帝李存瑁

等到劉守光倒臺之後,馮道就投奔了晉王李存瑁。在李存瑁這裡,馮道就遇到了他仕途的貴人,也就是監軍使張承業,張承業徵辟馮道為本院巡官。張承業看重他的文章操行,對他非常禮遇,後又薦為霸府從事。後來李存勖佔據河北,將霸府文書全部委託給馮道,任命他為太原掌書記。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鄴都稱帝,是為後唐莊宗。後來李存瑁滅梁後,擢升馮道為中書舍人、戶部侍郎。隨後,馮道的父親去世,馮道就回老家守孝去了。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馮道經歷的第三任皇帝李嗣源

公元926年,守喪期滿準備回朝廷繼續工作的時候,朝廷卻發生了變故。李嗣源發動叛亂取代了莊宗,成為後唐的新一任皇帝也就是後唐明宗。李嗣源雖然得位不正,但還是一位明君。他很欣賞馮道的才華,即位之初,就封他為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第二年馮道被拜為宰相,擔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在李嗣源手下打工,是馮道日子過得最好的一段時期,李嗣源也是最能聽進馮道話的一個皇帝。有一次李嗣源得到一個玉杯,上寫“傳國寶萬歲杯”,並給馮道觀看。馮道道:“這是前朝的有形之寶,王者有無形之寶。仁義便是帝王之寶,因此有‘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的說法。”明宗出身武夫,沒聽懂他的意思。馮道走後,李嗣源又問侍臣,這才知道馮道是說守住皇位要靠仁義,以後李嗣源對馮道更加尊敬。

馮道經歷的第四任皇帝李從厚

李嗣源去世後,他的兒子李從厚順利當上皇帝,也就是後唐閔帝。馮道依舊做著以前的官職,並沒有什麼變化。

馮道經歷的第五任皇帝李從珂

李從厚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國內還有兩個比較大的勢力,就是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以及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為了穩固自己的帝位,李從厚就想削弱這兩位的兵權,結果方法沒用好,被李從珂帶兵打入洛陽,李從厚趁亂逃走,最終還是被殺。在李從珂打進洛陽的時候,馮道便率百官開城迎接李從珂,並擁其繼位為帝,是為後唐末帝。不過李從珂看馮道一點職業操守都沒有,就罷免了馮道的宰相的職務。不過後來還是讓馮道擔任司空,處理國家大事。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馮道經歷的第六任皇帝石敬瑭

前文說了,李從厚即位的時候,朝廷有李從珂跟石敬瑭兩股比較強大的勢力。現在李從珂當上了皇帝,石敬瑭的勢力還在,李從珂自然不會容忍石敬瑭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活動,就想除掉石敬瑭。而石敬瑭呢,也不想做一個待宰羔羊,可是自己實力不夠,就勾結契丹,並且獻上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並且自稱是契丹的兒皇帝。在契丹的幫助,石敬瑭帶兵消滅了後唐政權,建立後晉,石敬瑭就是後晉高祖,馮道依舊在石敬瑭的手下當宰相。

馮道經歷的第七任皇帝石重貴

石敬瑭的在世的時候非常信任馮道,在石敬瑭的病重的時候,石敬瑭將自己的小兒子石重睿託付給馮道,希望馮道能夠輔佐石重睿登上皇帝的位置。可是石敬瑭剛死,馮道就以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為由,擁立石重貴為帝,是為後晉出帝。不知道死去的石敬瑭心中作何感想,這馮道說賣就賣。石重貴當上皇帝后,馮道繼續被委以重任。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馮道經歷的第八任皇帝耶律德光

後晉僅僅存在了11年就亡國了,後來契丹大軍大舉入侵,攻進開封,擒了石重貴。為了天下蒼生,馮道前去朝見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問道:“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馮道答道:“此時的百姓,佛祖再世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您救得了。”耶律德光大喜,他也的確需要馮道這樣的前朝遺老來裝點門面,於是封馮道為太傅。中原百姓因為馮道的存在而免受霍亂,這也算是馮道執政生涯中的一個閃光點了。

馮道經歷的第九任皇帝劉知遠

公元947年,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是為後漢高祖。隨後,劉知遠趁著遼軍北撤的時機,出兵收復了大量失地,馮道也在這個時候,投奔了劉知遠。在劉知遠手底下,馮道只做了一個閒官。

馮道經歷的第十任皇帝劉承佑

劉知遠去世後,太子劉承佑繼位,是為後漢隱帝。馮道在這一朝廷依舊沒有什麼作為。

馮道經歷的第十一任皇帝郭威

劉承佑當上皇帝后和手下的權臣們展開了殘酷激烈的權力爭奪。最終樞密使郭威成功勝出,建立了後周。馮道再度被動跳槽,成為了後周政權中的一名元老,官拜太師、中書令。周太祖郭威對馮道非常敬重,每次馮道覲見,都不直呼其名。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馮道經歷的第十二認皇帝柴榮

郭威死後,由於他沒有子嗣,所以養子柴榮即位,也就是後周世宗。柴榮即位初,就趕上了劉崇攻打上黨,柴榮召集群眾,準備親自督戰攻打劉崇,馮道竭力勸阻。柴榮說:“朕見唐太宗平定天下,敵無大小必親自出徵,朕因何不可?”馮道以為柴榮年幼,定沒有什麼主見,於是出言不敬:“陛下不可與唐太宗比。”柴榮大怒,他本來就不喜歡這個朝秦暮楚、善於溜鬚拍馬的老頭,於是降旨,罷了馮道的太師之職,一向穩如泰山的馮道最終在年輕的柴榮手裡栽了跟頭。不過此時馮道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就在柴榮當上皇帝的這一年,馮道病死了,享年七十三歲。

寫在最後的話

縱觀馮道的一生,雖然屢次更換老闆,但是他每次都盡心盡力,不管誰做皇帝,都做好自己的本分。而且此人為官清廉,一心為民做主。所以雖說一直換老闆換來換去,毫無操守可言,但是在亂世之中,能夠得到善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一位五代的傳奇人物,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有喜歡小編,記得點贊關注喲!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