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李白一生狂傲不羈,敢讓高力士脫靴,卻被崔顥的《黃鶴樓》折服


李白一生狂傲不羈,敢讓高力士脫靴,卻被崔顥的《黃鶴樓》折服

李白,盛唐時期極具代表性的詩人,他才華橫溢,作詩天馬行空,妙絕天下,一生快意恩仇,狂傲不羈,敢讓“高力士脫靴”。

黃鶴樓,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古代文人墨客登臨此處,文人騷客或寄情山水,或依依送別,亦或是託物言志,多數會留下許多意境深遠的詩歌作品。

李白一生狂傲不羈,敢讓高力士脫靴,卻被崔顥的《黃鶴樓》折服

話說暮春時節,辭官後的李白和朋友同遊黃鶴樓。見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軒昂宏敞,輝煌瑰麗。處身樓上,眺望江景,不由怦然心動,提筆靜思,準備把自己的滿腔詩情,化作一行行文字,留作紀念。

李白蘸好墨,正尋題詩的牆壁,偶然間被一首題詩所吸引: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原來這是崔顥的《黃鶴樓》,詩意大體是說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裡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飛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整首詩情景交融,思緒悠悠,意境開闊、氣魄宏大。李白不禁感嘆:“此詩以廣闊空間和漫長時間作為背景,烘托出了天長地久、世事蒼茫之感。而詩歌流露出崔顥對古人成仙得道的羨慕和自己事業無成的失落,這不正是自己的真實寫照嗎?”深有感觸的李白連連誇讚道:“好詩,好詩!”

李白一生狂傲不羈,敢讓高力士脫靴,卻被崔顥的《黃鶴樓》折服

沉浸在詩的意境中的李白旋即停下了筆,朋友們見他遲疑不定,這哪是平時揮毫潑墨的李白?“先生,平日寫詩,您可是倚馬可待,但今天……”

“啊!崔顥寫的詩太好了。”真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隨即擱下了手中的筆。

雖然李白沒有題詩,留有遺憾,但清戲曲作家、詩人孔尚任卻根據這段佳話把附近一無名小亭命名為“擱筆亭”。

崔顥何許人也?唐代詩人,元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寺丞,天寶中為司勳員外郎。最為人稱道就是他那首《黃鶴樓》。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皆為唐時的才子,當時的風流人物。

李白一生狂傲不羈,敢讓高力士脫靴,卻被崔顥的《黃鶴樓》折服

(本文為今日頭條作者整理,轉載請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