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大明宮的建造故事要從公元626年的一個月夜說起。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除掉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開國皇帝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史稱唐太宗。

玄武門之變

史書記載:晚年的李淵鬱鬱寡歡,從不問政事,整日沉迷於琵琶彈奏中。這使得既想要建立一世功業,又想要成就孝子美名的唐太宗難以安寧。

當時唐王朝的皇宮仍是太極宮。隋帝國以《周易》的乾卦理論為指導,建造了長安城,以天象中紫微星被眾星環抱,而選擇其對應的地面建造君主的宮殿。

然而過於理想化的設計忽略了地形的缺陷,太極宮地勢低窪,夏季暴雨時潮溼而燥熱,對於久經沙場一身傷痛的李世民而言可謂是苦不堪言。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公元632年,李世民出長安城,前往九成宮避暑。長安城中流傳楊堅正是在九成宮被楊廣所殺,目睹兒子因爭奪權力而互相殘殺的李淵不願意同行。

一個叫馬周的官員此時建議在長安城為太上皇營建一所避暑行宮,藉此還可昭告天下皇帝的一片孝心,一項浩大的工程,由此拉開了帷幕。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公元635年春,大批的工匠彙集到長安城東北方向開始大興土木。新宮殿稱為永安宮,後更名為大明宮。不幸的是,工程開始不久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大明宮的營建戛然而止。

公元649年夏天,唐太宗撒手人寰,李治繼位,史稱唐高宗。史書記載:唐高宗身體羸弱,患有嚴重的“風痺症”,多病的唐高宗直接促成了大明宮的重建。

公元662年的春天,數以萬計的工匠再次彙集到了長安城的東北方向,大明宮的興建工程又開始了,但此次重建,其規模已非往日可比,大明宮不再僅僅是皇家避暑的離宮別苑,而成了大唐的新皇宮。

皇家工程的監造者名叫梁孝仁,是帝國的司農少卿,主管農業。設計者在史書中卻沒有任何記載。時閻立本正擔任帝國的將作大臣,專門負責皇家工程的設計和營造,其家族深諳工藝之學,我們有理由猜測,大明宮的設計者正是《步輦圖》的作者—閻立本。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步輦圖(局部)

公元663年6月5日,在大明宮尚未全面竣工之時,迫不及待的皇室就準備搬遷了。自此,大唐的權力中心從太極宮轉向了大明宮。

公元880年的冬天,黃巢的軍隊攻佔了潼關。

韋莊的一首《秦婦吟》,道進了一個繁華的都市,如何變成了一座廢墟:

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三年後,黃巢退出長安,官軍湧入,縱火焚燒,大明宮的大多數宮殿被摧毀,又過了兩年,黃巢兵敗,唐僖宗返回長安,此時的大明宮早已繁華落幕,僖宗只能遷入太極宮,大明宮就此結束了大唐權力中樞的使命,從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宮存世222年。

除了大明宮的興廢歷程,這部紀錄片還穿插著介紹了大明宮的相關建築及其功能。

1

含元殿

公元664年,正月初一,帝國的官員自丹鳳門入。丹鳳門是大明宮的南門,也是大明宮的正門,它正對著縱深630米的廣場,廣場的盡頭是主殿—含元殿。含元殿坐落在三層大臺之上,殿基高出地面十五米,東西兩側是高大的闕樓,有翔鸞閣、棲鳳閣等,還為官員上朝方便修建了兩條坡道,稱為“龍尾道”。

唐代詩人李華這樣描述氣勢磅礴的含元殿:

進而仰之,騫龍首而張鳳翼;

退而瞻之,岌樹顛而崪雲末。

千百年來,歷代的君王修建了無數座宮殿,但能與含元殿相比的恐怕難有。白居易有“雙闕龍相對,千官雁一行”的詩句,含元殿所體現的,正是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帝國的神聖莊嚴。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2

宣政殿、紫宸殿

宣政殿和紫宸殿在含元殿以北,也位於大明宮的中軸線上,含元殿舉行盛大的慶典,而宣政殿和紫宸殿才是真正的政治權力重心。

宣政殿上朝時,官員都會手拿笏板(又稱為朝板),想要上奏的話可以寫在背面以防遺忘。五品以上用象牙做笏板,五品以下用竹子做笏板,朝堂上紀律森嚴,任何的遲到早退、未經允許的發聲,都可能招致罰一月俸祿的懲罰。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笏板

紫宸殿是內朝,相對於宣政殿而言,氛圍更加自由,晚年的唐高宗多病,國事基本都託付給了武皇后,而正是在紫宸殿,武皇后開始執掌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3

太液池

三大殿以北是皇家居住和生活的場所,也是大唐最富麗堂皇的地方。

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就是太液池。太液池中間有三座島嶼,象徵著東海三座仙山,最大的蓬萊島上有太液亭,湖面如綢緞般不起一絲縠紋,常有天鵝穿梭期間,野鴨嬉戲出沒。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在太液池的北岸,有一個自雨亭,環境優雅,適合創作。據說唐玄宗曾在夢中來到月宮,看到美麗的仙女翩翩起舞,在夢境的啟發下,創作了大型樂舞劇《霓裳羽衣》。

4

麟德殿

麟德殿建在太液池西邊的高地上,是唐代形制最為複雜的一座宮殿,採用三重宮殿造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麟德殿修建在面積一萬平方米的大臺上,宮殿總面積佔地超過五千平方米,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木結構單體建築。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麟德殿是皇帝舉辦宮廷宴會的場所,是大唐等級最高的宴會廳,史有記載:公元702年,武則天在麟德殿召見了一個叫論彌薩的吐蕃使臣。

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蔚為壯觀的麟德殿是古代建築的典範,代表著大唐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

麟德殿召見吐蕃使臣

5

延英殿

公元805年,李純登基,是為唐憲宗。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唐憲宗繼位後,大明宮中一座並不起眼的宮殿,開始影響帝國的命運。延英殿在宣政殿的西北方向,是一座普通的便殿,在這時,延英殿開始代替宣政殿,成為帝國真正的權力中心。

能夠在延英殿與皇帝討論國事,被大臣們視為一種榮譽。

6

清思殿

史書記載:清思殿曾安裝了三千片銅鏡,耗費了十萬黃金和白金箔。帝國朝不保夕,但大明宮中的宮殿卻越來越豪華。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在清思殿前有一處寬闊的馬球場,這是嗜好打馬球的唐僖宗最理想的玩樂場所。公元880年,當黃巢的軍隊逼近長安時候,唐僖宗還在舉行馬球比賽,這就是著名的“擊球賭三川”。

作為大唐興衰沉浮的見證者,大明宮的背後是整個大唐的盛世榮光和孤獨沒落。紀錄片從“絲綢之路”“遣唐使”“詩詞歌賦”“安史之亂”等多個方面,重現了帝國的輝煌。

7

絲綢之路

公元630年,北方的突厥人全部臣服,十年後,帝國的騎兵越過大陸一直西進。

公元648年,帝國將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西域重歸大唐的版圖。絲綢之路經過三百多年分裂之後,在大唐帝國的統一下,東西方又重新連接,長安的光輝開始照耀世界。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公元679年,在碎葉城,大唐起兵大敗反叛的西突厥人,絲綢之路的秩序恢復暢通,此後長安胡人隨處可見,粟特人主宰著西市的貿易,龜茲的舞女在酒肆頗受歡迎,于闐人以繪畫而赫赫有名,高昌的樂人常被皇室選中,東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漸達到頂峰。

絲綢之路

公元702年,帝國在庭州設立北庭大都護府,掌管天山以北的廣闊土地,安西大都護府統轄遠至碎葉的安西四鎮和天山南路,極大地擴展和延伸了絲綢之路。

王維詩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當異教徒的鮮血染紅歐洲大地的時候 大唐卻不分族別、不分貴賤,胸懷世界、包容四方,或許在人類古代文明史上,只有大唐帝國曾經達到過這樣的精神境界。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8

遣唐使

公元717年,日本第九次派遣唐使抵達長安,19歲的阿倍仲麻呂來唐,並進入太學。數年後他參加科舉考試因為才華出眾而進士及第,皇帝賜名晁衡,後成為大唐的秘書監,執掌圖書典籍,屬於帝國的高級官員。

遣唐使見證了中日交流的繁盛,歸國的遣唐使也為日本帶去了大唐的建築文化。平安京是仿照長安城的形制建設的,根據大明宮的特點建設了平成宮,大極殿是含元殿的微縮版本,在今天在日本的京都和奈良,這些盛世文化遺產都銘刻著大唐的影子。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日本奈良興福寺,圖系作者實拍

9

李白的誕生

—文學藝術巔峰的一個側面

在盛唐的天空,李白是一顆最為耀眼的明星。

在太液池南岸的金鑾殿,唐玄宗經常召見文人墨客,時任宰相的賀知章對李白大為欣賞,李白即興填詞的才華也打動了玄宗。自此進入翰林院,成為翰林待詔。

翰林學士並不參與政事,這與李白想要建功立業的想法並不相一致。在長安的日子裡,酒肆給了李白極大的安慰,他為酒肆的異族女人留下了不少絕世篇章。

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且就胡姬飲。

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大明宮中的梨園是皇帝進行音樂和舞蹈創作的地方,第一歌手李龜年、琵琶演奏家雷海青等當世傑出藝術家都在大唐的梨園留下了他們的印跡。李白、賀知章、王維等最負盛名的詩人,也經常光臨梨園填詞作賦。

在唐代,中國在很多領域達到了一個後世無法逾越的高峰,在中國文學史上,唐詩的輝煌無可比擬。音樂、舞蹈、繪畫和書法,幾乎所有的藝術形式都在這個時代取得了巨大成就。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樂舞圖,選自陝西曆史博物館編《唐墓壁畫珍品》

三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10

安史之亂與黃巢起義

公元736年,一個叫安祿山的胡人因一場敗仗獲罪,被押往大唐的都城長安。不過安祿山善於奉迎,同時擁有高超的胡旋舞技,這使他不僅逃脫了懲罰,而且迅速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後擔任平盧節度使,兼任范陽節度使。

大明宮的起起落落


藩鎮形勢圖

公元755年,安祿山與史思明造反,十五萬大軍從幽州南下,直逼長安。唐玄宗甚至沒有思考如何抵抗,便逃出長安一路西行到了蜀郡,許多沒有來得及出逃的皇室成員被殘忍地殺死,大明宮一片狼藉,血雨腥風籠罩了長安城。

安史之亂是大唐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一個空前的盛世結束了,曾經的繁華再也不會復返。

公元880年,那個曾經寫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黃巢率領軍隊攻佔潼關,後兵不血刃進入長安。連續幾天,農民軍洗劫了這個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

日落大明宮,大唐的國運將近。在公元十世紀即將來臨的時候,大唐帝國走向了尾聲。

杜甫回憶那個全盛的大唐時代,寫下《憶昔》: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大唐帝國,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絲綢之路的文明重現輝煌,富商大賈周流天下,萬國使臣往來不絕,女性的社會地位空前提高,社會風氣寬容自由,盛世的繁華使人沉醉其中,也醞釀著巨大的災禍。

大明宮不僅見證了大唐前所未有的榮耀,也目睹了這個帝國不可逆轉的衰落。宦官專權黨錮相爭,科舉奠定的官僚基礎不再;藩鎮割據,曾經的統一王朝再也沒有能力逆轉帝國走向崩潰。

今天再看大明宮,為大唐的墜落而嘆惋的同時,也依然為中華文明的巔峰時期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