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抗疫一個多月了,對你家鄉春耕生產影響大嗎?你有哪些心理話?

l大長江


大家好我是幸福玉家是山東青州的,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說實話對於抗疫春耕還是有影響的,因為我家是種姜大戶,每年的這個時候是下姜種的時候,下姜種需要很多人幫忙,現在疫情期還是不能人群不能聚堆,只能自己人幹,進度很慢。再一個就是大姜收貨後都是儲存在窖裡,等到來年姜價上漲的時候,就有人來收購,也是這個時候出售大姜的時候,但是外地車進不來,姜再貴也買不出去,只能滯留。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有影響的




幸福玉


我們村是從1月26號開始防疫管控的,和別的村相鄰的地方小路都用土封了,只留了兩個出入口,24小時值守,外來人員車輛進不了村。

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現在已經到了雨水節令,春耕已經陸陸續續展開,送糞的,買種子的,我們村拱棚很多,部分人家拱棚塑料也該換了。但是出不去進不來,很不方便,村裡有一口水井年前塌方,不能使用了,到現在也不能打井,老百姓翹首以待,都盼著疫情趕緊結束,恢復正常的生活。

我是飼養合同肉雞的,年前賣的雞,本來打算過了正月十五接雞,由於公司所在縣有疫情發生,所以到現在一直沒能上雞,我這樣的養殖戶在我們村有十來家,規模都在2萬隻,損失很大。

全村老百姓都沒有怨言,對政府的各種政策都非常支持配合,畢竟這是關乎生命的大事,全國人民也和我們一樣遭受著巨大的損失,困難是暫時的,我們和全國人民團結一道,共渡難關,我們一定會勝利。


太谷外後生


各位條友好!我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的村民。抗擊疫情一個多月了,由於我們這裡各級政府部門組織管理的嚴格,封村封路還沒有解除。但是我們周邊的村鎮沒有發現疫情,人努力天幫忙,這是萬幸,此時人還宅在家裡。這次疫情對春耕影響不大,我們這裡是五月一號開始種地,備耕的資料還能等些時日籌備。唯獨一點是有些農戶家中的玉米沒有脫粒,去年的玉米含水率很高,在不出售後期脫粒破碎率很高,影響出售價錢。

這次疫情是天災並非人禍,這裡的群眾都能按照政府的指令進行自我防範,看現在的情況疫情已經好轉,用不多長時間疫情就會解除。但是在最後的關頭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直到抗疫的全面勝利為止。


實言誠信為本158


你好,我是浙江山區農民,抗疫一個月對我們這裡春耕影響不大,往年正月期間本就是不怎麼做農活的,我們這裡農戶土地又少,所以基本沒影響,說影響就是茶葉了,對於採摘早茶地區影響還是大的,招不到採茶工,茶商進不來收茶







大佛龍井茶農


疫情期間,全國工業挺長,確增長了農業,各村村村封村,不走親不串門,只能扛著鋤頭跑地球去了,一個月,刨了好幾畝地 出來,這不是我個人現象哦,很多和我一樣被困農村人都這樣選擇哦,一些乾脆在家搞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了呢,今年估計對工業衝擊很大


陳州匠鋒哥


我在襄陽

老家是東津還未開發的農村,漢十高鐵從村子穿過,村子沿漢江而生,河對岸是峴山唐城。

村子裡主要是蔬菜產區,都是農民自發種的。主要品種有優質花菜,包菜,小香蔥等時令蔬菜,供應襄陽市場,花菜還運輸到北京杭州等地,小香蔥主要供應武漢及武漢周邊市場。經濟作物有藥物麥冬等。這些都是現在必須要收穫的蔬菜和作物。

襄陽市區現在菜價還很貴,本的菜放開的不夠,疫情制約了菜農的收割銷售。

剛剛看了電視,襄陽這裡的上海青,青菜都已發芽長苔。別的菜呢不得而知!小麥有沒有病蟲害?田地裡的草是不是長很深了?

剛剛微信推送已允許部分農戶錯開下農田

不知道家鄉現在什麼情況,估計不是很樂觀,也很擔心家鄉人的生產生活。畢竟能力有限,這個特殊時期,只希望家鄉人能自保,也希望政府能幫助一下他們。


燈火蟲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而後蔓延至全國。

由於疫情持續,加之春節長假結束後返工返崗潮的來臨,疫情防控形勢必然更加嚴峻。

毫無疑問,疫情對農業的影響是顯著的,無論在生產端、流通端還是銷售端,尚不明朗的疫情發展對農業人產生的影響須提前考慮。

因此,筆者大致梳理了一下未來一段時間內農業將受到哪些主要影響供大家參考,希望“農業人”提前作好準備,共抗疫情。

一、生產端

春耕將面臨巨大壓力,特種養殖或進入冰凍期

從事農業種植的朋友都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按照往年,春耕已拉開序幕,農民朋友們也在加緊採購即將用到的農業生產資料。

然而,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耕將面臨較大壓力。

一方面, 農業生產資料購置渠道不夠暢通。受限於部分地區交通封堵、“人傳人”傳播等因素,售賣農業生產資料的商戶多處於關門閉市的狀態。

由於在當地市場買不到農資,農民朋友只能選擇從網上購買所需的生產資料。但縱觀全網的發貨週期看,大部分仍處於短期不發貨或者無貨可發的狀態。

另一方面, 疫情也給從事生產活動的農業人帶來諸多不便。為了更好地打贏這場“防疫戰”,不少村落都採取了封村、封路措施,很多在其他村落租用土地的種植戶生產資料運不進去,農事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還有不少種植大戶,在春耕時節需大量用工,但受制於疫情,很難找到幫忙人員,農事活動無法進行。由於疫情較重,不少地區原定的植保下鄉、技術下鄉等生產性服務也被迫停止,春耕期間農民可能。

本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源頭較大可能是野生動物,這已經對特種養殖敲響了下行的號角,消費者會排斥即使是家養的“野生動物”,如雁、蛇、孔雀、鴕鳥、野豬等等,特種養殖因此將進入一個長期的低迷期。

二、流通端

車輛不給進出成難題,"綠色通道“落地有望解決

農產品再多再好,運不出去只能是血本無歸。因部分地區的封路政策,自己生產的農產品運不出去,或者急需的生產資料運不進來,將面臨巨大的損失。

當前多地蔬菜價格跌幅明顯,主要還是因為封路導致蔬菜運輸受到影響。

疫情當前,加強防控措施無可厚非,但“一刀切”的封路政策實則不可取。對於所有農業人,都急切地希望恢復正常的農資、農產品流通。農業生產需要綠色通道,唯有流通順暢,農業人才能看到希望!

面對如此嚴峻的流通形勢,近日, 三部委聯合下達緊急通知,要求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相信隨著各地“綠色通道”政策的嚴格落地,農產品和農資運輸會逐漸順暢。

三、消費端

供需出現矛盾,線上市場迎轉機

疫情對生產端和流通端的影響必然會波及市場端。

一方面,部分農產品可能出現供給不足的情況,導致價格飆升,如蔬菜、大米等。疫情爆發初期,任何一次不經意的恐慌,就會誘發人們對生活物資包括農產品的搶購,如同在非典期間,多地都發生蔬菜等產品價格的陡然暴漲。

但此次疫情確切的傳染源尚不十分明確,隨著傳染源的明確,勢必會引起某類產品出現脫銷和價格暴漲,而農產品之類也有可能是某種中藥材、中藥茶飲或者艾草等有保健功能、殺菌功能的產品,病毒疫情一般對中藥材有著強有力的刺激作用,中藥材將迎來強勁的發展機遇。

而生活飲食農產品如大米等,也有可能出現價格飆升的情況,畢竟生活物資儲備是每個家庭防範長期性風險的最可靠保障。

對於部分秋冬季成熟的果品或者大棚栽植的蔬菜等農副產品,本來春季前後是農民銷售的旺季,但是受此次疫情影響,前來集中收購的外商人數明顯減少,再加上交通管制力度加大,運銷隊伍出現嚴重“缺編”,農副產品出現了“隱形滯銷”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疫情期間普遍倡導大家遠離人群,避免參加聚眾活動,農家樂、田園綜合體等三產融合產業必然受到影響而減少對農產品的需求量,這或許會加重隱性滯銷的發生。

另一方面,疫情暴發減少了人們聚集活動,在疫情徹底結束前,實體經濟有可能進入短暫的蕭條期。

而農村互聯網平臺則有可能進入急速上升的發展期,很多農業經營活動在線上進行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樓蘭牧哥


對我們那影響不大,我們那以冬小麥為主,肥料己施過,現在長勢很好。


宿遷睿智


生活在城市的人——

知道了“農民”的重要!

體會到了農村的重要!

明白了“土地”的珍貴!

憎惡“蔣大為”的胡說八道!


用戶283310448啊


大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