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徐達真是朱元璋殺害的嗎?朱元璋為什麼要賜給徐達一隻燒鵝?

衝出亞馬遜YY


一將忠成萬骨枯。軍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也是古代皇帝的權術。他怕有一天功高蓋主,取爾代之。必須全部殺掉,斬草除根。皇帝好高枕無悠





情俠一休32


朱元璋確實給徐達送個蒸鵝,徐達是何等聰明,馬上就明白朱元璋的用意,流著眼淚把蒸鵝吃了。不久徐達就死了,但是他也是幸運的。他的家人們沒有受到牽連!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苦的皇帝,他白手起家,通過武力打敗了所有的對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太子朱標是個心腸比較軟善良的人,對儒家思想很感興趣。朱元璋擔心朱標以後控制不了那些功勳卓著的開國大臣,朱元璋告訴朱標學習軍事的重要性。還派了宋濂任太子的老師,想把太子朱標培養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可是朱標天性善良,很難像他的父親那樣。

朱元璋怕自己*百年*之後,太子朱標駕駑不了那些開國功臣們。雖然很多大臣沒有造反的意思,可以朱元璋還是不放心。朱元璋為了這個問題是前思後想,徹夜難眠。最後他恨下心來,為了保住自己千辛萬苦、百死一生才打下的江山,他決定拿這些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們開刀,為軟弱的太子朱標掃除障礙。

首先,把丞相胡惟庸(拉幫結派想造反)和他的餘黨1.5萬多人,都被朱元璋全部殺掉;朱亮祖(和朱元璋是宗室)和他的兩個兒子都被朱元璋給殺掉了;李善長和朱元璋是親家,由於和胡惟庸有往來,他一家70餘口,還有餘黨1萬多人都被朱元璋給殺了。

開國功臣徐達是朱元璋的發小,朱元璋的天下有一半是他率領大軍打下來的。正因為徐達是功高震主,朱元璋是對他非常的不放心。徐達是忠心耿耿,不愛金錢美女,不拉幫結派。朱元璋是實在抓不住他的把柄,有一次徐達背上生了毒瘡,醫生告戒他不能吃鵝肉。朱元璋聽說徐達生病,就派人給他送去一個錦盒,徐達打開盒子一看,裡面居然是一個蒸鵝。馬上就猜出朱元璋的用意,流著眼淚把蒸鵝吃了,不久就死了。

徐達看到蒸鵝時就明白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這個蒸鵝毒不死他,他也會想其它的方法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報達皇帝對他的所謂的*浩蕩皇恩*。


隱者康司馬


徐達的妻子謝翠娥,她還有一個姐姐謝翠英,嫁給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謝氏姐妹的婚姻開始就是一場悲劇。

她們的父親謝再興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將,朱元璋羽翼未豐時,為了籠絡人心,把15歲的姐姐謝翠英嫁給了朱文正,13歲的謝翠娥給時年30歲的徐達做了續絃。


而這一切竟然是瞞著謝再興進行的。謝再興受了委屈,偶爾會對朱元璋的做法不滿發些牢騷,朱元璋不去安慰謝再興,卻對他申斥,罰奉,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謝再興的心腹。謝再興一怒之下,投靠了張士誠。

朱元璋派李文忠去征討叛將。就在這個時候,在洪都保衛戰中立下大功朱文正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獎賞,也有投靠張士誠的跡象,被朱元璋發現後,把朱文正和妻子謝翠英亂棍打死,卻謊稱朱文正謀反是受了岳父謝再興的挑唆。


一年後李文忠攻打餘杭,守城的將領是謝再興的兩個弟弟和三個兒子。李文忠對天發誓,可以保全謝氏的性命,守城的將領獻城投降,回到南京後,朱元璋不顧李文忠苦苦哀求,把謝家五口在街頭處以凌遲極刑。

對於徐達的妻子謝翠娥來說,她與朱元璋之間有血海深仇。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徐達和妻子一直駐守北平,直到洪武十五年,燕王朱棣就蕃,徐達才回到南京。

一個月後,朱元璋以謀逆的罪名,把謝翠娥杖斃於家中,並暴屍三日。


徐達和妻子感情一直很好,但畏懼朱元璋的權勢,對妻子被殺一直隱忍不發。朱元璋做事一向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絕,徐達和他之間已經有了隔閡,必然除之而後快。

徐達背上生疳,吃了蒸鵝未必就死,可朱元璋此舉儼然有賜死之意,徐達最後也只能含恨自盡了。


花近高樓1


朱元璋對曾經協助自己建立明朝江山的功臣們,很多都下了狠手,殺貪官還能理解,但是殺功臣的時候,朱元璋也是毫不客氣的。比如徐達,相傳徐達當時已經生了背疽,眼看著就已經沒幾天能活了,大半個身子都入土了,但是朱元璋還是賜給他一直燒鵝,吃了燒鵝之後的徐達就一命嗚呼了,可以說是朱元璋賜死了徐達。朱元璋明知徐達活不了多久了,為什麼還要賜死他呢?

image.png

  公元1384年,留守北平的徐達背部生疽,眼見活不成了,對於這位老兄弟,朱元璋很是關心,先是派他的長子徐輝祖帶著自己親筆信前去慰問,不久,又將徐達從北平接到應天府,1385年,徐達病逝應天府,享年53歲。

  對於徐達的死,正史的說法是病死,自然死亡,而野史則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朱元璋毒死,另一種則是徐達背部生疽,不能吃燒鵝,朱元璋卻賜給他燒鵝,含淚吃完之後,全身潰爛而死。

  正史記載,未必可信,野史記載,也未必沒有道理,為何徐達背部生疽,眼見活不成,為何朱元璋還要賜死他?原因有三,最後一點很現實。

image.png

  原因一:徐達地位太高

  1363年,番陽湖之戰,徐達大敗陳友諒,1365年,徐達攻克平江,滅掉張士誠,1368年,徐達攻入元大都,1369年,圍攻蘭州,1370年,將元軍趕至漠北......

  徐達開國功臣這一名號,朱元璋都認可,在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碑文中,便這樣說。

  但這第一功臣,也是第一威脅,當時的朱元璋已經殺了很大一批功臣,藍玉、胡惟庸案,牽連一大批人,這些開國功臣一死,更顯得徐達樹大招風,出眾的軍功,便成了徐達的催命符。

  只要徐達活著一天,朱元璋便一天不能安枕入眠,雖然是生死兄弟,但除掉徐達,勢在必行。

image.png

  原因二:徐達是朱棣老丈人

  太子朱標,是朱元璋欽定的繼承人,但朱標的太子之位,並非沒有競爭者,燕王朱棣,便是最有利的競爭者之一,很不幸,徐達便是燕王朱棣的老丈人。

  只要徐達活著,這杆旗往那兒一立,人才便會源源不斷湧向朱棣,這樣一來,太子之位便會受到威脅,將來極有可能出現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局面,這是朱元璋最不願意看到的場景,殺兒子朱棣,朱元璋下不去手,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賜死徐達。

  原因三:徐達比朱元璋小4歲

  徐達比朱元璋足足小了4歲,別看僅僅4歲,這對古人來說,卻是很大的差距。

  是,徐達背部生疽,奄奄一息,但誰敢保證他不會挺過來?要是徐達真活過來了,將來自己死了,朱標繼位,那還不是霍光第二?

  老朱家的江山,如何能讓別人染指,即便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也不行,殺徐達,勢在必行,與其將來再找機會,不如趁這個機會,除掉這根心頭刺。

image.png

  徐達是跟隨朱重八一同打天下的開國元勳,最後的死因卻眾說紛紜,很多人都猜測徐達是被朱元璋送去的燒鵝毒死的。

  徐達和朱重八一樣,同為草根,務農為生,但是卻勇猛剛毅,處處敢於爭先,不落人後。

  當年也是應朱重八的邀約入伍,追隨郭子興,其後更在滁州一役當中嶄露頭角。因為滁州糧草供給不足,所以二人轉而攻打和州,不料朱重八卻被孫德崖抓走。為了救回朱重八,徐達提出用自己換朱元璋,至此兩人便結下了救命之恩。

  至正十九年,徐達智取池州,並且繳獲甚多輜重,被朱元璋封為上將軍,此時的徐達剛剛二十七歲,正是血氣方剛之時。隨後,徐達又受朱元璋之命,四處征討,平定天下。

  多年的征戰損耗了這位大將軍的身體,至晚年已經疾病纏身,不似當年的威武霸氣。很多人猜測朱元璋賜死徐達,主要是出在御賜的燒鵝上,那麼這個燒鵝有什麼問題呢?

  其實這個燒鵝本身並沒有做過手腳,只是徐達年老,患了背疽,所以不能食發物。那麼徐達是因為吃了燒鵝這種發物而死的嗎?首先來說一下燒鵝能不能吃死人。背疽是一種背部的皮膚呈現化膿性感染的一種疾病。聽起來很複雜啊,其實也是挺折磨人的,尤其是在消炎藥匱乏的古代。

  燒鵝確實是發物,但是卻不能致人於死地。朱元璋賜燒鵝給徐達,讓他心裡發覺自己被皇帝猜忌,所以才自盡身亡。畢竟胡案在前,誅殺功臣磊磊,徐達和朱元璋自小一起長大,也是心知肚明,自盡或許是自己最體面的死法。




海天易峰


關於明朝第一名將徐達,故事很多,而最有爭議的就是朱元璋賜給生病的徐達燒鵝的故事,那這個故事可信嗎?

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開國將領都被封賞。但是這個時候朱元璋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同時也為給自己的接班人掃清道路,便開始屠戮名將,許多開國大將都被朱元璋屠殺,甚至不惜大肆株連。

徐達是明朝最為能征善戰的將軍,他也沒能逃過朱元璋的屠殺,開國以後徐達由於身體在長期的軍事戰爭中勞累,已經很差了得了重病,於是果斷辭去官職,想安心在家中養病,但是朱元璋最後也沒有放過他。

一次徐達的背瘡發作,朱元璋派太醫去看病,回來後太醫稟報朱元璋說徐達的背瘡很嚴重,不能吃發物。但是朱元璋為了殺死徐達,於是派太醫給徐達送去一隻燒鵝,徐達看到後淚流滿面,告訴太醫趕緊逃命,以免朱元璋株連,然後吃掉了燒鵝,最終發毒而死。

這個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人都信以為真,實際上這卻是野史的傳聞,正史沒有這樣的記載,徐達確實是死於疾病,但是並沒有記載朱元璋賜燒鵝的事件。

事實上,這件事可能不是真實的,因為徐達的忠心朱元璋是知道的,其次他們兩個還是兒女親家,還有徐達一直都非常低調,開國後不久徐達就病了,一直在養病。

面對這樣的徐達朱元璋是不是會痛下殺手,我們不得而知,野史這樣記載可能無中生有,畢竟朱元璋把開國功臣殺的乾淨,所以也認為不會放過徐達,才編了這個故事。也可能不是空穴來風,朱元璋真的這麼做了,把正史也給改了。可能之後的考古發現會解開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


大東聊趣史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后,一直擔心曾經的患難兄弟會結盟造反,威脅自己的朱明江山,於是想盡一切辦法除掉了許多曾經患難與共的兄弟和開國元勳,胡惟庸、藍玉、李善長、唐勝宗等一大批元勳皆難以倖免,甚至連魏國公徐達也未能倖免。徐達和朱元璋自幼一起長大,雖然徐達小心謹慎,以真實行動表示了自己的決心,但他最終仍然沒有能夠逃脫朱元璋的毒手。朱元璋是抱著一種“雖然你今天不謀反,但是不能保證你明天也不謀反”的極端心理,在明朝的江山逐漸穩固下來時,終於下定了決心要除掉徐達這個功高蓋主的潛在威脅。

那時徐達正好得了背疽,按照民間的習慣,得這種病的人決不能吃鵝肉(鵝肉是一種發物),據說一吃鵝肉就會毒性發作,很快死去。

某一天,朱元璋卻假意地派人來探望徐達,還特意賜一隻蒸鵝給徐達吃。徐達明白皇帝的心意,他當著使臣的面,流著眼淚把整隻鵝吃完。當晚,徐達就毒性發作去世了。朱元璋這才放下一直懸著的心,覺得自己終於能睡一個安穩覺了,因為這時他的所有功臣都已經被殺光了。

其實,朱元璋賜給徐達的那隻鵝並不一定就有毒,得了背疽吃了鵝也不一定就會死,但是朱元璋卻在徐達生病的時候派人送來病人最忌諱的東西,徐達心裡明白皇帝想賜死又不便明說。因此,即使吃了鵝沒事,徐達也可能在當晚服毒自盡。


魔界詩仙


  原因一:徐達地位太高

  1363年,番陽湖之戰,徐達大敗陳友諒,1365年,徐達攻克平江,滅掉張士誠,1368年,徐達攻入元大都,1369年,圍攻蘭州,1370年,將元軍趕至漠北......

  徐達開國功臣這一名號,朱元璋都認可,在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碑文中,便這樣說。

  但這第一功臣,也是第一威脅,當時的朱元璋已經殺了很大一批功臣,藍玉、胡惟庸案,牽連一大批人,這些開國功臣一死,更顯得徐達樹大招風,出眾的軍功,便成了徐達的催命符。

  只要徐達活著一天,朱元璋便一天不能安枕入眠,雖然是生死兄弟,但除掉徐達,勢在必行。

  原因二:徐達是朱棣老丈人

  太子朱標,是朱元璋欽定的繼承人,但朱標的太子之位,並非沒有競爭者,燕王朱棣,便是最有利的競爭者之一,很不幸,徐達便是燕王朱棣的老丈人。

  只要徐達活著,這杆旗往那兒一立,人才便會源源不斷湧向朱棣,這樣一來,太子之位便會受到威脅,將來極有可能出現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局面,這是朱元璋最不願意看到的場景,殺兒子朱棣,朱元璋下不去手,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賜死徐達。

  原因三:徐達比朱元璋小4歲

  徐達比朱元璋足足小了4歲,別看僅僅4歲,這對古人來說,卻是很大的差距。

  是,徐達背部生疽,奄奄一息,但誰敢保證他不會挺過來?要是徐達真活過來了,將來自己死了,朱標繼位,那還不是霍光第二?

  老朱家的江山,如何能讓別人染指,即便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也不行,殺徐達,勢在必行,與其將來再找機會,不如趁這個機會,除掉這根心頭刺。

  徐達是跟隨朱重八一同打天下的開國元勳,最後的死因卻眾說紛紜,很多人都猜測徐達是被朱元璋送去的燒鵝毒死的。

  徐達和朱重八一樣,同為草根,務農為生,但是卻勇猛剛毅,處處敢於爭先,不落人後。

  當年也是應朱重八的邀約入伍,追隨郭子興,其後更在滁州一役當中嶄露頭角。因為滁州糧草供給不足,所以二人轉而攻打和州,不料朱重八卻被孫德崖抓走。為了救回朱重八,徐達提出用自己換朱元璋,至此兩人便結下了救命之恩。

  至正十九年,徐達智取池州,並且繳獲甚多輜重,被朱元璋封為上將軍,此時的徐達剛剛二十七歲,正是血氣方剛之時。隨後,徐達又受朱元璋之命,四處征討,平定天下。

  多年的征戰損耗了這位大將軍的身體,至晚年已經疾病纏身,不似當年的威武霸氣。很多人猜測朱元璋賜死徐達,主要是出在御賜的燒鵝上,那麼這個燒鵝有什麼問題呢?

  其實這個燒鵝本身並沒有做過手腳,只是徐達年老,患了背疽,所以不能食發物。那麼徐達是因為吃了燒鵝這種發物而死的嗎?首先來說一下燒鵝能不能吃死人。背疽是一種背部的皮膚呈現化膿性感染的一種疾病。聽起來很複雜啊,其實也是挺折磨人的,尤其是在消炎藥匱乏的古代。

  燒鵝確實是發物,但是卻不能致人於死地。朱元璋賜燒鵝給徐達,讓他心裡發覺自己被皇帝猜忌,所以才自盡身亡。畢竟胡案在前,誅殺功臣磊磊,徐達和朱元璋自小一起長大,也是心知肚明,自盡或許是自己最體面的死法


大海zhai海


我認為朱元璋送燒鵝是確有其事,但是朱元璋要殺徐達純屬無稽之談。

朱元璋雖然弒殺,但是也有一個規律,那就是以下任皇帝的駕馭能力為參考,他第一次大開殺戮是以朱標駕馭大臣的能力為考量的,由於藍玉等人都是鐵桿太子黨,所以他沒有選擇殺掉藍玉,相反非常重視藍玉。第二次大開殺戒,是朱標死後,以朱允炆的能力為考量的,這個藍玉就在必殺人員之列了。

而徐達是在洪武十八年去世的,當時朱標還健在,鬧得轟轟烈烈的“胡惟庸案”也過去了五年,而徐達一直就與胡惟庸不對付,這個時候,朱元璋斷然是沒有殺徐達的理由的,何況當時最重要的明朝北大門——北平是徐達鎮守的。另外,徐達在朱元璋面前極為低調,表現的非常忠誠,朱元璋多次試探,徐達都交出了完美答卷。所以,於情於理,朱元璋都不會選擇殺徐達。

而且,不管是醫學古籍記載,還是現代醫學理論,都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燒鵝可以致死背疾之人。


文史並蒂


大家好,我是歷史愛好者逆旅行人NL,很高興今天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徐達真是朱元璋殺的嗎?為什麼要賜他一隻燒鵝?根據我對歷史的瞭解以及查詢資料得知,徐達是明朝不多獲得善終的開國將領。

徐達從小與朱元璋就是朋友,跟隨朱元璋征戰各地,力戰陳友諒,俘虜張士超,攻破元大都,徐達功勞巨大,被朱元璋稱為:"開國第一功臣"。

在建國之後,不少開國將領被殺,其中藍玉以"謀反罪"誅殺,胡惟庸及其黨羽三萬餘人被牽連,可見範圍與影響之廣之大,前前後後十多年才結束。在這些功臣之中,不乏許多人兢兢戰戰,唯恐牽連到自己的頭上,有一個人穩如泰山,始終深受朱元璋信任,他就是我們今天談論的徐達。

分析這些被殺的將領官員,從中可以看出,朱元璋痛恨的無非這三種人,貪官,企圖謀反,元朝,而仔細分析徐達,這三種沒有一項在徐達體現出來。徐達在早年跟隨朱元璋時,曾經為了救朱元璋,拿自己的性命換朱元璋出來,並且之後結為兒女親家,朱元璋曾評價:“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由此以上,朱元璋對徐達信任有加,在其死後封為"中山王",列為開國第一功臣,朱元璋是無論是在情感上,行為上,法理上沒有理由去殺他,更何況他晚年已經身患重病,朱元璋又何必多此一舉,做出還容易招致汙名的行為來。

好了,我回答完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各位小夥伴。


逆旅行人NL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

徐達是朱元璋兒時的夥伴,也是一直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將軍,在朱元璋還沒有成為主公的時候徐達就是他的得力干將。在朱元璋攻下應天以後,一邊是陳友諒,一邊是張士誠,這兩個人的勢力都比他厲害。

朱元璋定下戰略,先打陳友諒再打張士誠,於是徐達開始跟隨朱元璋打擊陳友諒,在這場戰爭中徐達率軍擊潰陳友諒,可謂功勞不小,然後又跟隨朱元璋打擊張士誠,最終將張士誠活捉,其中徐達也是以大將的身份征戰的。

這次戰爭之後就成為徐達自己表演了,在此之後朱元璋已經不統軍,軍權都交付到徐達手中,徐達揮軍北上,開始向元朝軍隊進攻。打敗了元朝的諸多名將,活捉了很多王公大臣,直至打到北京城下。

這時候徐達和元朝名將王寶寶開始決戰,並最終打敗了這位元朝第一名將,將元朝的政權徹底推翻。攻下北京城以後徐達繼續進攻陝西和山西一帶,在這裡和元朝十萬大軍相遇,並擊敗元朝軍隊。徐達還在明朝建立後作為統帥進入蒙古復地作戰,在那次戰役中也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可以說朱元璋指揮軍隊打下了南方地區,而徐達則幫助朱元璋指揮軍隊打下了整個北方的廣袤領土。明朝建立後,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說徐達是明朝第一開國功臣也毫不為過。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民間傳說是被朱元璋賜死的,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有這幾點:首先是徐達立的功勞實在太大,所謂功高震主,朱元璋怕自己的兒子掌控不了他所以要殺他;其次是朱元璋在得天下以後已經用不到徐達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的猜忌心理是很重的,所以要殺徐達鞏固自己的統治:有一天徐達背生癰疽,而民間傳說是生癰疽最忌吃蒸鵝,於是朱元璋賜了一盤鵝肉給徐達吃,徐達最後涕淚交流之下,當著內侍的面把朱元璋所賜的燒鵝全數吃完,之後全身潰爛而死。

但這只是傳說,吃鵝而死的說法並不可信。

首先徐達雖然是功臣,但他為人謙和謹慎,恪守本分,擔任丞相期間僅僅是掛了一個虛名,而且自己在掌握兵權的時候也是等到冬季就把兵權交回,等到春天的時候再向皇上去領兵權,從來沒有做出過威脅皇帝統治的舉動,因此明太祖並不具有殺他的動機。

其次朱元璋若真想殺徐達不會採用這種類似於暗殺的手段,歷史上的朱元璋每次屠殺功臣必是血雨腥風牽連甚廣,如胡惟庸案殺戮了三萬人,藍玉案殺了一萬五千人,而且每次都是斬草除根不留後患。若真是朱元璋殺了徐達,怎麼可能還讓徐達的兒子繼任爵位,徐達的女兒還嫁給了太子朱標,徐達死後,朱元璋追封他為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鐘山之陰,配享太廟、功臣廟,位皆第一。徐達死後備極哀榮,由此可看出,一直到死,朱元璋對他還是很器重的。

第三,徐達去世之時,正是明太祖需要用兵之際,蒙古來犯,正是需要武將的時候,明太祖不可能選擇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殺害徐達,雖然朱元璋殺了很多功臣,但是特別忠心的,比如湯和,徐達,沐英這種,他是不太會殺的。

綜合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來看,朱元璋是沒有殺死徐達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就是因為徐達的功勞太大而朱元璋有屠殺功臣的惡名,再加上他英年早逝,很多人不相信是病死的,但是在實際的史書中記載,由於常年征戰,徐達身體一直不好,最終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