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科比追悼會上,有哪些令你感動的瞬間?

神奇巴馬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科比最後的告別

2020年2月24日,以科比和Gigi生前所披戰袍數字為意義的日子裡,湖人官方為科比舉行了追悼會。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害怕意外和死亡就失去對生命意義的追問。這,是個流行告別的世界,而我們卻都不擅長告別。那麼,就讓我們這群不擅長告別的科比粉絲們來最後一次告別我們的偶像,並用科比的精神繼續追問生而為人應當如何度過這趟單行的旅程。

科嫂的瞬間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瞬間就是瓦妮莎。

瓦妮莎一改往日容光煥發的狀態,一副非常疲憊的模樣讓人非常心疼。其實,這一次追悼會科嫂沒有非要出席的理由。畢竟,科比對於我們來說是偶像,但對於瓦妮莎和她的家庭而言,他是丈夫和父親這樣重要的家庭成員。

但是,瓦妮莎也深知科比對於他的球迷的意義。所以,瓦妮莎即便憔悴不堪,但她還是拖著疲憊的身心再一次回顧科比和女兒Gigi。

瓦妮莎在發言中幾次哽咽,其實我更感慨的是她對女兒Gigi的回憶。大家都叫她科嫂,但往往忽略了她已經是4個孩子的母親。瓦妮莎在對Gigi的回憶中滿滿都是愛,她多次哽咽,多次表達自己對女兒的思念之情。起初,我還很好奇瓦妮莎為什麼帶著演講稿,但看到她的表現以後就明白了,這種傷心能讓她獨自站在演講臺上就已經足夠驚人。

喬丹的一句話

喬丹,是科比的偶像。

對於科比來說,得到喬丹的認可或許是他非常開心的事兒之一。

喬丹全程淚目,而且喬丹的發言非常真摯,完全不像是找人寫好了發言稿。所以啊,很多人說寫作很難,為什麼很難呢?因為,當你不是發自肺腑地表露心跡的時候,真的很難,公式化的語言總需要你花時間去接受、適應、練習,才讓張口就來。所以,喬丹的發言很感染人,但卻沒有假大空,很真實、非常真實。然後,你再去用語言表達的技巧審視喬丹的發言,會發現也是有中心論點,有情感抒發,用鮮活的事例詮釋他對科比的理解。

話不多說,喬丹這句話說的是——當科比死去,我感覺我身上的一部分也死了。我環顧四周,發現你們身體的一部分也死了。

這話太讓人動容了,科比死了,我們才發現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融入了我們的生命。在無數個我們依靠科比的精神走下去的時候,他已經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

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最後,談一談宿命論。

麥迪在科比罹難後曾接受採訪。作為科比的摯友,麥迪透露了一個秘密:當科比年輕的時候,就曾經說過自己希望在達到巔峰的時候就離開離開這個世界。科比認為,英年早逝能讓人感受到天妒英才。當然,這裡不是原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上網去看麥迪接受採訪時說的原話。不過,大概意思就是如此。

我們都不清楚科比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擁有愛人、女兒之後有沒有改變想法,但從他的表態來看,他就是那種宿命主義者。對於一個宿命主義者而言,只有兩種人生態度,一是積極,二是消極。既然知道終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面對這種不可抗逆的自然之力,科比的態度就是在有生之年用盡力氣留下自己曾如夏花之絢爛,而即便死如秋葉之靜美,他也仍然期盼能留給世界一個瀟灑的背影。或許難逃命運的安排,或許一時之狂終一語成讖,但從這樣的態度中我們也能學到一些積極的東西——在有生之年用盡力氣去熱愛生活,去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唯有如此態度,方可不辜負人間一遭。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也表達了“識盈虛之有數”的宿命論,同時他也表態“窮且志堅,不墜青雲之志”。我想,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對抗命運,但我們有機會在活著地當下奉獻讓世界驚歎的人間之美,或許你很難取得科比的成就,但只要活出態度,你也能感染身邊的人,也能為芸芸眾生詮釋何謂生命的意義!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薄荷貓籃球世界!


薄荷貓籃球世界


受邀回答:我對科比不大瞭解,就在科比不辛去世的哪一天在網上得科比是世界上一個非常優秀的籃球運動員,他非常刻苦耐勞,他的曼巴精神留給我們永遠學習和崇敬!在追悼會上,看到喬丹流淚宣讀的畫面,和無數人的痛哭,瞬間讓我淚流滿面,世界失去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忎到悲傷!願英雄的科比在天堂安好!人們永遠懷念你!


郭淑珍8


輕輕的來,悄悄的走,不帶走一片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