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嘿!大老爺們“婆婆嘴”—龍興鎮人大代表蔣治國戰“疫”二三事

一個人如果喜歡議論,說話又非常囉嗦,那麼這個人就會被人們說成“長了一張‘婆婆嘴’”。


嘿!大老爺們“婆婆嘴”—龍興鎮人大代表蔣治國戰“疫”二三事

蔣志國(右)開展志願勸導

“婆婆嘴”本是一個貶義詞,但也有貶詞褒用的時候。在龍興鎮,人大代表蔣治國在戰“疫”路上,因為喜歡囉裡囉嗦勸導別人,遇事都特別愛操“閒心”,雖是一個大老爺們,卻得了一個看似不爺們,但在人們眼裡很是“爺們”的外號——蔣婆婆。

愛囉嗦的“蔣婆婆”

“我都80多歲了,死有啥子可怕的嘛!”

“出來走走,哪有那麼容易就染上病毒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卻總有一些“犟拐拐”不但聽不進勸告,說起理由來還一套一套的。

這不,在龍興鎮和合家園裡就有這樣的“犟拐拐”,任憑志願者好說歹說,他們都不當一回事。但後來這些“犟拐拐”們遇到了蔣治國,他們都不犟了。

為啥不犟了,因為蔣治國比他們還犟。

蔣治國是龍駿社區原黨支部書記。這個蔣書記,和合家園的居民們都對他再熟悉不過了,說話“愛囉嗦”,哪個人的思想不通,他總有很多種理由,直到把你說得心服口服為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鎮人大代表、龍興鎮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治國更是衝在抗疫一線,哪裡有做不通思想工作的“犟拐拐”,他就會在哪裡出現,憑著長期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反覆囉嗦勸導的“婆婆嘴”,讓一個個犟拐拐最後都“蔣書記,我們明白了,聽您的”。

嘿!大老爺們“婆婆嘴”—龍興鎮人大代表蔣治國戰“疫”二三事

蔣治國(左二)在龍興中心衛生院瞭解抗疫物資需求

愛操心的“蔣婆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蔣治國每天都是一個忙碌的人,也是一個操心的人。

“你們每天都在外面跑起的,口罩夠不夠哦!”

“醫院的醫生護士每天都很累,他們的後勤保障如何?”

類似這樣的問題,蔣治國時刻都記掛在心上。

“我多為社區工作者、醫護人員、志願者們操點心,他們工作起來就更安心一些!”

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蔣治國先後給龍駿社區幹部、網格員送去了500只口罩,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為龍興中心衛生院的醫護人員送去了口罩、米、油、牛奶等緊缺抗疫物資和慰問品,讓他們倍感溫暖和感動。

當看到一線人員忙著抗疫,街上理髮店全都關著門時,蔣治國又聯繫侄兒鄒昌瑜,免費為他們提供理髮服務。

那些居家隔離人員心理如何調適?蔣治國也沒少操心,他建起一個微信群,將他們拉進群裡,轉發心理疏導信息,叫大家聽聽歌、看看書、聊聊天,緩解了隔離人員的焦慮情緒。

愛解難的“蔣婆婆”

2月24日,龍興鎮商會辦公室。幾張辦公桌上,都擺滿了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資。

嘿!大老爺們“婆婆嘴”—龍興鎮人大代表蔣治國戰“疫”二三事

蔣治國為企業購買的抗疫物資

當天上午9點過,陸續有企業人員前來簽字領取口罩和消毒液。

“‘蔣婆婆’,你幫我們買到了這些稀缺抗疫物資,真是解了我們的大難題啊。”領到口罩、消毒液的重慶建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姜廣文,對蔣治國的及時解難連聲道謝。

當前,正值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龍興鎮有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100餘家,大家普遍反映,企業復工復產抗疫物資緊缺,希望能夠解決。

作為鎮人大代表、鎮商會副會長,蔣治國把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他發揮自己的人脈關係優勢,千方百計,終於購回了一批抗疫物資。這些物資由鎮商會出資,各企業免費領取。企業家們又送給了他一個外號——愛解難的“蔣婆婆”。

(渝北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陸世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