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Steam上的日本遊戲為何賣這麼貴?歐美3A大作都比不上

以光榮歷代的《三國志》系列來說,在Steam上發售價格從來沒有低於過300元,《三國志13》定價390元可以說是國區平臺上的天花板。《三國志14》的標準版雖然有所下降,但也是需要349元。

Steam上的日本遊戲為何賣這麼貴?歐美3A大作都比不上


包括前段時間火熱的《尼爾:機械紀元》發售價格199,幾小時後突然上調至412,一波神操作讓國區玩家紛紛差評。在下月份即將發售的《生化危機3重製版》預售價格更是突破400元大關。日本廠商的遊戲就算已經發售一段時間後,其打折力度也是極低,可以說比起育碧動不動打包打粉碎折扣,日產遊戲的折扣力度實在是不忍直視。

Steam上的日本遊戲為何賣這麼貴?歐美3A大作都比不上

歐美遊戲公司發佈的3A大作,例如《巫師3》《GTA5》等系列作品定價也就是200元左右,包括育碧的《孤島驚魂5》《刺客信條:奧德賽》等作品發售價格也只定價248元,幾乎很少有遊戲本體標準版能突破300這個關卡。

Steam上的日本遊戲為何賣這麼貴?歐美3A大作都比不上

其中定價方面是因為歐美開發商管理相對成熟,對成本控制穩健,所以價格也穩定。而日本開發商依舊處於多年前的工作模式,人員稀少,管理也屬於工作室水平(所以跳票這種事情是家常便飯)。

另一方面,steam上的遊戲,國區是低價區,因為steam在國內並沒有正式上線,V社不需要交稅與國內,相當於免稅店。國外的遊戲大廠都會順應潮流,在不同的地區定價不同銷售。但日本遊戲產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不夠重視國區,全球一視同仁,定價以歐美市場為主。

Steam上的日本遊戲為何賣這麼貴?歐美3A大作都比不上


遊戲的定位問題也是遊戲售價高低主要原因,開發者在發售前會預測遊戲市場的反應來定價,拿《尼爾:機械紀元》來說,開發商並沒有當做一個熱門遊戲去銷售,劍走偏鋒的設計只是為了收穫小眾群體,因此為了確保收益,遊戲低價比普通3A貴也是正常的商業行為。當然,大賣了之後不降價也是商業行為。

Steam上的日本遊戲為何賣這麼貴?歐美3A大作都比不上


關於日廠遊戲高價的原因,無論是“定價貴”還是“折扣低”,都可以追溯到日本整體經濟的“加拉帕戈斯化”現象。

“加拉帕戈斯化”現象,即達爾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發現,那裡許多大型哺乳類動物及其他生物由於長期處於孤立狀態,產生了與大陸物種截然不同的進化結果,自成一個體系。然而,這些物種只反映當時、當地的條件,進化出只屬於自己的肢體、翅膀、牙齒等,出了島便會死掉。

Steam上的日本遊戲為何賣這麼貴?歐美3A大作都比不上

在中國推進“中國製造2025”戰略,德國提出“工業4.0”以及美國牽頭“工業互聯網”的新時代,日本仍保持著傳統的工匠精神,並非毫無進取,但思想極其保守,日本國內存在獨特的市場環境;海外市場的需求與日本市場的需求存在差距;日本市場獨自“進化”的同時,與海外標準脫節;當察覺時日本企業已經脫離世界。

Steam上的日本遊戲為何賣這麼貴?歐美3A大作都比不上


不過以品質來說日產遊戲敢於高定價都是打磨的相當不錯的作品,玩家們總是在一邊吐槽一邊玩的不亦樂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