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築牢戰疫“心”防線

□記者 李振 報道

本報濟南訊 “為了防止感染,疫情期間洗手的次數確實比平時多,不過考慮到你一直在家中,感染風險很低,洗手次數可以適當減少。”近日,省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西榮通過熱線電話,耐心解答一位諮詢者的疑問。疫情發生以來,我省通過開通心理熱線、線上講座等方式,為醫患等群體開展心理援助,為全民戰疫築牢心理防線。

“已經有好幾天沒睡著覺了,焦慮害怕,反覆量體溫、消毒”“睡眠質量明顯下降,之前控制不住洗手的症狀又有所加重”……1月28日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電話以來,省精神衛生中心接到了許多心理求助。“大部分是因為疫情而引發焦慮、恐慌、抑鬱等情緒,出現頭暈、心慌、失眠等心身反應。還有部分因為疫情對生活、工作的影響引發對未來的擔憂,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李西榮介紹。這些不良情緒如果得不到控制,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對於患者則可能影響其康復。為此,心理援助熱線的志願者們積極開展心理干預,通過共情安撫,瞭解其所處的環境及周圍人的狀況,普及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引導其進行漸進式放鬆練習等方式,幫助求助者解除不良情緒。截至目前,該熱線已接聽回應500餘個來電求助。

為更好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各類心理問題,我省通過多種方式積極暢通心理援助渠道。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抽調47名精神、心理專家組成心理救援團隊,開通5條心理援助熱線提供心理救援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已開設疫情公益心理援助志願服務熱線超過65條。省心理衛生協會成立新冠肺炎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截至目前,已組織專家組成員221人,分享、製作線上專家培訓課件104個,有效促進心理衛生工作者更加科學有序、專業規範地開展心理援助與心理危機干預相關工作。

專業的心理援助直抵戰疫一線。省精神衛生中心選派醫務部副主任於曉東、心理二病區副主任王洪軍兩位專家,作為我省首批心理專業醫師赴黃岡支援當地開展疫情相關心理干預工作。兩位專家撰寫了《醫護人員疫情心理健康自助指南》,指導一線醫護人員。一線醫務工作者夜以繼日投入診療,除了體力透支,因目睹他人的疾病痛苦帶來的挫折感隨時可能暴發,對此《指南》建議,應適時與其他夥伴進行溝通,在環境儘量安靜、舒服的狀態下要適當放鬆休息與睡眠。

在省內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心理干預作用愈發顯現。省精神衛生中心二病區副主任王愛禎赴省級定點醫院山東省胸科醫院加入多學科專家會診組。“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抑鬱情緒,通過及時的心理治療和藥物干預,患者情緒有了很大改善,更能積極配合治療,儘早康復。”王愛禎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