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曾參加變形記的農村女孩,吵著找“城市爸爸”,現狀惹人唏噓

競爭激烈的今天,父母們希望能夠為孩子營造更好的物質條件以及充裕的物質生活,對於孩子的需求更是有求必應。

雖然看起來這是父母對孩子疼愛有加,但是父母這樣的態度卻在無形中滋生了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習慣。

比如說,普通家庭條件卻養出了孩子對於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公主病。

案例:

此前,在一檔綜藝中,來自貧苦的農村的小朋友和城裡的問題少年進行生活上的“交換”,這使得農村的孩子有機會去接觸城裡的生活。

其中有一期,一位來自農村家庭的女孩參加了節目,被節目組安排在了城裡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

新的“爸爸媽媽”對她很好,帶著她去逛商場,給她買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這讓她對城裡的生活非常滿意。

曾參加變形記的農村女孩,吵著找“城市爸爸”,現狀惹人唏噓

但是隨著節目的結束,她不得不再次回到貧寒的農村家裡。生活條件上的巨大變化讓她一時間很難接受。

於是,這個來自農村的女孩開始嫌棄自己的家庭,甚至認為坐輪椅已癱瘓的爸爸是家庭的負累。

於是,女孩哭喊著要給城市家庭的爸爸打電話,希望能夠繼續在城市生活。當她的要求被拒絕後女孩更是把自己的不滿發洩在父母身上。

曾參加變形記的農村女孩,吵著找“城市爸爸”,現狀惹人唏噓

女孩不肯再繼續穿原本在農村時穿的衣服,甚至要求洗臉的時候一定要用洗面奶。

孩子對於物質條件有著高要求,一旦得不到滿足就在父母面前發脾氣,這讓農村的父母很是苦惱。女孩爸爸流著淚說“真希望孩子從來沒有參加過這個節目。

分析:

節目中的小女孩見識到了城市的繁華便開始嫌棄原有的農村家庭。孩子“不是公主卻有了公主病”這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將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想必小女孩會慢慢地調整,逐漸習慣農村的生活,但是曾經的這段經歷對她未來的成長會產生哪些負面影響卻是不得而知的。

曾參加變形記的農村女孩,吵著找“城市爸爸”,現狀惹人唏噓

父母除了家庭條件,還能給予孩子什麼?

(1)教會孩子懂得感恩

在父母習慣默默付出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他人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的,讓孩子在享受父母無私的關愛的同時,也能夠心懷一顆感恩之心。

教會孩子對於他人充滿感激,會讓孩子未來的成長之路更加順遂。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孩子卻應該因此心懷感激。

(2)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

在父母的陪伴之下,孩子內心會更加有安全感。這也是父母除了為孩子提供充裕的家庭條件外,更加應該值得關注的。

曾參加變形記的農村女孩,吵著找“城市爸爸”,現狀惹人唏噓

滿足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訴求會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快樂幸福。即便是抽出20分鐘陪伴孩子玩耍也遠遠比拿著手機坐在孩子一旁有意義。

(3)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父母的庇護始終是有邊界的,培養孩子獨立性才能夠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中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所具備的獨立能力才是保護他一生的鎧甲。

很多父母習慣滿足孩子的要求並且以此為樂,但是事實上,合理的要求可以被滿足,但是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卻應該及時地拒絕。有原則的父母才能夠培養出有自理能力的孩子。

曾參加變形記的農村女孩,吵著找“城市爸爸”,現狀惹人唏噓

很多父母在致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物質條件時卻忽視了孩子內在訴求的滿足。

忽視對孩子精神世界的充盈會導致孩子被物質生活條件所裹挾,這將會使孩子的成長受到侷限。

大家對於孩子的培養有哪些見解分享呢?對於孩子精神世界的充盈有哪些經驗之談呢?

育兒難題找辣媽育熊娃,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辣媽育熊娃,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