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研讀《天幕紅塵》,揭祕成功密碼(一)


自從看完《天幕紅塵》這本書後,就一直想要將書中九哥和方迪利用“見路不走”思維將老舊面王這家經營不善的老店改造為全新模式的連鎖店這條故事線整理出來。個人認為通過對這條故事線的分析,對於“見路不走”“實事求是”理念能夠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對於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

九哥與葉子農結緣是緣於解決羅家明留下的爛攤子,通過這件事,相關的幾個人對於葉子農的觀感極佳,尤其是對其處理問題的能力充分的肯定。九哥經營著祖傳的麵店,但由於經營不善,幾家連鎖店一一關停,只剩下老店還在慘淡經營。他不滿於現狀,想要有所成就,所以希望葉子農能夠給他指一條康莊大道。


研讀《天幕紅塵》,揭秘成功密碼(一)


“千金一勺滷,萬貫一口湯。”這是老九面王店門兩側的一副對聯,也是這家店得以立足的根本。九哥得到了父親的真傳,手藝沒得說,但餐館就是不溫不火,他總是搞不清原因出在那裡。

為了能從葉子農那裡求到真經,九哥拋下餐館不管,獨身一人跑到紅川糾纏了一個月。書中通過二人的交談中將見路不走這一概念進行了細緻的描述。見路不走是實事求是的執行和具體,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路是什麼?魯迅先生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路指的是成功者的經營、方法。這個路有著借鑑、模仿、參照的作用,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有其限制條件的,是在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具備相應條件下的產物,並不適用於別人。社會上總是熱衷於傳播成功學,讓大家覺得只要通過複製別人的方法就能取得別人那樣的成就。


研讀《天幕紅塵》,揭秘成功密碼(一)


書中用因果、如來對實事求是加以解釋,見路非路,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因決定了果,什麼樣的條件導致什麼樣的結果,這是客觀規律,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個本質即如來,往大了說就是開悟、得道了。

多大的飯量使多大的碗,多大的灶臺支多大的鍋。羅家明也發現了見路不走的不凡,也想要將見路不走的思維應用在生意中,但是他沒能認清自身條件的限制,放大了願意放大的,縮小了願意縮小的,最終栽了跟頭,在異國他鄉自殺身亡,給妻子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葉子農以麵條為例給九哥解釋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解釋瞭如何找到路。麵條好吃的根源在於麵粉澱粉、蛋白質的比例,在於麵條的軟硬、寬細、厚薄,我們常說的手擀麵比機器壓的麵條好吃,這是經驗歸納出的教條。如果機器也能做到手擀麵的效果,那兩者還有可比性嗎?對於一個小店,你可以用手擀麵的噱頭來吸引顧客,但如果你是大型連鎖店呢?手擀麵的效率就沒法滿足店面的運營需求,而機器做出的面才能保證產量、效率、成本及質量的穩定。


研讀《天幕紅塵》,揭秘成功密碼(一)


人天生就是好逸惡勞的,當遇到問題時,只要別人指出個方法,只要發現有一個捷徑,他就認為這個方法是對的,自己按著這個方法來就能解決問題,殊不知唯經驗、唯教條地去解決問題,往往是犯錯誤的根源。

九哥在從紅川回到紐約後,就馬上開始了對老店的改革,他使用精確的量杯、電子秤等實驗儀器對滷湯、麵條的味道、口感進行分析總結,並整理了老店改革的方案。在與方迪的聊天中九哥希望方迪能夠對他的方案給予評價並提供建議,而方迪細心琢磨後,發現自己並沒有資格給予意見,因為整個方案正真的規劃、制定者是葉子農,九哥只能算作是一個臺前的踐行者。正值方迪準備畢業論文,她認為以“見路不走”為核心,老九面王餐館的改革為實驗基礎去寫這篇論文是一個好主意,所以她決定不直接去看九哥整理的資料,而是通過自己與九哥的聊天、餐館實習來對這篇論文進行完善。

九哥把與葉子農的聊天內容進行了總結,記了筆記。很多道理我們平時都聽過,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往往走錯方向。我們總是聽到實事求是這個詞,也想在工作生活中做到實事求是,但總是被妄念、貪念、雜念帶錯方向,見路不走這個詞是實事求是的通俗版,是提醒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唯經驗、教條,要走因果,走條件的可能,要解放思想,不要怕和別人不一樣,要立足自身條件來面對問題。


研讀《天幕紅塵》,揭秘成功密碼(一)


同樣是以一碗麵條為例,麵條是啥,是讓人填飽肚子的東西,你店鋪整的金碧輝煌,麵條整的高大上,你是為了麵條好吃?還是為了顧客的感受考慮?你本來是一家麵館,你不以麵條為主打,而是想著通過進店顧客點炒菜來提高盈利,有錢的進來吃炒菜吃飽了,你的麵條好不好吃變得無所謂,沒錢的人想吃碗麵條,不點菜不好意思進來,有誰會為了吃一碗麵點一桌子的菜?別人的成功你是複製不來的,別人成功的內在因果不是簡單的模仿能得來的。

奢華是為了大眾之不可及,而想要實現規模效益,就必須依賴於規模消費集群。連鎖店為了擴大規模消費,必須在薄利多銷上下功夫,降低成本作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於連鎖式餐館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書中對於降低成本給出了一個不緣起降低成本命題的根本理念,要求從本體設計和機制設置就不允許緣起降低成本問題。


研讀《天幕紅塵》,揭秘成功密碼(一)


一家餐館只把一碗麵做好容易,那麼十家、百家餐館,每一天、每一年都能做出味道相同的一碗麵容易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在書中,九哥改革的目標就是實現每一家連鎖餐館每天做出來麵條都是相同的味道,顧客在進店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吃到什麼樣的一碗麵。在他的模式裡,廚師對於餐館的重要性被淡化,只需要熟練工即可滿足運營需求,大家都知道在餐館的運營中廚師薪酬是成本的一大塊,而且廚師的更換會讓顧客對餐館食物味道不可把握。

九哥想要設計一套機器,從壓面、切面各個環節都模擬手工操作,試驗出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同時將幾個特色菜在車間就實現半成品化,在餐館內只需要熟練工就可以操作,不需要他的廚藝、不需要他懂原理、不需要他創新,只需要嚴格的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即可。在這一前提下,餐館內原有的半成品製作空間可以用來增加顧客用餐區,好手藝的廚師和擀麵師傅也不需要了,成本降低了一大截,這些降低的成本可以在保證餐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價格。

明面上這是在運營一個餐館的生意,但是通過上述這一系列的操作,這已經變成了一個賺錢機制,生產基地的運轉能夠實現麵條手藝乘以最大市場係數,滿足一個城市連鎖店的運轉需求。在這一模式下,任何人加盟都能在你創造的基礎上掙錢,你提供了一個平臺,你就是中心的能量源,能夠積極地將社會資源調動起來。在互聯網時代,只有真正的秉承“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一思想,捨得將自己的利益分享出去,想辦法將更多的人聚攏在你的周圍,才能成就他人,成就自我。


研讀《天幕紅塵》,揭秘成功密碼(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