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不到4歲的寶寶,最近發現容易鬧脾氣,扔東西,是該讓他宣洩情緒還是防止他生氣呢?

美國隊長要成長


你好,我是空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不到四歲的寶寶愛發脾氣,摔東西,是3-6歲這個階段的寶寶,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那麼家長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呢?

讓孩子知道對錯的界限

很多家長對於寶寶愛發脾氣亂扔東西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跟題目中的描述一樣,要不就任由寶寶發洩,要不就是家長哄抱勸解。

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是比較欠妥的,當寶寶在負無緣無故的發脾氣或者說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家長們最應該做的是——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不管你是任由寶寶哭鬧,還是打算通過安撫寬慰的方式來讓寶寶的情緒緩和下來,家長們首先都應該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的“對錯”。

如果不首先做到這一點,那麼家長後面對孩子再多的教育都是杯水車薪、徒勞無功而已。

孩子需要開始建立規則

其實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無非就是能夠幫助他們養成一個良好健全、樂觀向上的性格。

如果這就是我們的目的,那麼幫助在三到六歲的孩子認識跟建立好,規則邊界意識就非常的重要。

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錯,什麼是底線才能在這個基礎上來談到對孩子性格的促進與培養。

如果家長們連著最基本的記性都沒有給孩子認識到沒有幫他們建立起來的話,那麼孩子本身其實也是很難,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恰如其分地去做人做事的。

這裡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孩子們在跟家人相處的時候沒有建立起基本的與人相處的規則,那麼當它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就很難與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是老師正常的相處。

孩子因為家裡與外部環境的巨大差異,而顯得無所適從,因為他腦海裡沒有相關的規則意識樹立,就會另孩子自己感到很痛苦,很無助。

而這種困難又相對來說是比較隱晦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表達能力,其實還處在發育階段,所以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問題的家長或老師的話,是根本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處在這樣一個頻頻發脾氣或者是頻頻哭鬧的狀態裡面。

這對孩子未來的性格成長髮育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長們需要在寶寶發脾氣或者是敢摔東西大吵大鬧的時候,幫助他們建立好認識到這個行為到底是對還是錯的這樣的一個意識。

最後總結一下:

寶寶發脾氣了,不管家長願意採用冷淡,任由寶寶大吵大鬧的方式,還是用比較懷柔的哄抱安慰方式,最重要的是,需要讓孩子明白這種哭鬧發脾氣方式的錯誤性。

我是空媽——育兒是個繁瑣長遠的事情,願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空媽是個處女座


我家孩子現在年齡是三歲八個月,也是這樣,愛發脾氣,稍微對他說句重話,他就會生氣,而且生氣還會打人。有的時候稍微不滿足他,又扔東西又哭鬧,真的是一會兒天使,一會兒魔鬼。

孩子這樣亂髮脾氣,我們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分析孩子鬧脾氣的原因

有一次我們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孩子剛開始玩的非常開心,後來玩遊戲孩子輸了,孩子馬上耍脾氣,又哭又鬧,還把我們玩的玩具全部弄壞了。



當時我是這樣做的,我把孩子帶到房間,陪著孩子讓孩子在房間裡哭鬧,我在一旁看著孩子,不說話,孩子哭了一會兒就不哭。不哭後我給孩子喝水,喝水後我問他,你還哭不哭,孩子不說話,我又說那你繼續哭一會兒吧!孩子終於開口了,說了一句我不哭了,我就問他你剛才為什麼發脾氣,他告訴我:我不開心,玩遊戲輸了,我不要輸。我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玩遊戲就會有輸贏,輸贏不重要,參與更重要,講了很多道理給孩子聽 問孩子挺明白沒,孩子說聽明白了,事後我讓孩子把丟在地上的玩具整理好。



第二次玩遊戲的時候,孩子輸了還是會生氣,第三次玩遊戲的時候,孩子輸了會沉默一會兒,直到第五次玩遊戲多麼,孩子才接受了玩遊戲有輸有贏。

1.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知道,孩子不像大人懂得剋制自己的情緒,孩子輸了,就是不開心,他不會像大人一樣,剋制自己的情緒,馬上發洩出來,又哭又鬧。首先我們要理解孩子,這就是孩子的天性,他還不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2.孩子發脾氣,就讓他發出來,可能有的家長會罵孩子或者打孩子一頓,這樣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記住一定要蹲下來教育孩子,不要阻止孩子釋放情緒。



3.孩子發完脾氣冷靜下來後再教育孩子,三四歲的孩子已經能聽懂大人的話了,我們要和孩子講道理,當然你可別想一次就會有效果。給孩子講的道理,孩子要經過很多遍他才能理解,所以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讓孩子發,發完脾氣後再教育,多次教育孩子才會懂。



總結:

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也不要給孩子貼上“壞孩子”得標籤,多鼓勵多支持,每個孩子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多和孩子溝通,相信孩子會做的一次比一次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也是最瞭解孩子的,父母是孩子唯一的靠山,言傳身教,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錯,每個孩子都會犯錯,都會有自己的小脾氣,成長就是不斷地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一月愛八月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不到四歲的孩子鬧脾氣,這個應該分原因了,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吧!

首先說下我的孩子,男孩,剛剛過完四歲生日,最近也是脾氣特別大,不如意或不讓他乾的事情,不願意就會撒潑、摔門、扔東西,嘴巴里老嘟囔著:“壞爸爸、壞媽媽,不理你們”的這些話,我聽完也確實很生氣,昨天因為吃飯的時候跑掉,最後我就把碗收了,沒有給他吃,他不是因為餓,而是覺得你們都吃飯了,就我沒吃,為什麼把碗收走了.然後各種鬧脾氣,我剛開始沒有理他,覺得他要發洩下自己的情緒,緩和了一會我把他叫到房間,問他剛剛為什麼要說那些話,為什麼扔玩具,他不說話,我知道他心裡已經清楚自己犯了什麼錯,就是不說,我又問他:你今天沒有吃飯是因為什麼?他半天說:因為我走掉了,所以媽媽把碗收走了!聽完我覺得孩子是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所以他是以這種情緒和行為來讓爸爸媽媽妥協,去哄他,結果我們都沒有理會!他也明白自己錯了!跟我和爸爸道歉了,結果今天他第一個把飯吃完,還高興的說自己得了第一名!聽完我想父母都明白,三四歲的孩子其實心裡已經明白自己什麼時候該怎麼做,所以孩子鬧脾氣要找出原因在哪,不能無底線的去放任不管,長此下去孩子會養成這種撒潑的習慣,覺得自己一哭二鬧三耍賴,爸爸媽媽就妥協了,沒有他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這樣下去孩子會沒有責任感,長大一點就更難管教了!

其次,孩子鬧脾氣也不是家長要立即阻止,有時候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心裡可能會不耐煩,比如孩子在拼樂高,拼了半天沒有拼好,脾氣就上來了,家長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做一件事沒有做好會有點小脾氣,但要適可而止,偶爾發洩一下情緒也並不是壞事,消除心裡不好的情緒,緩和壓力!孩子也一樣,發脾氣扔東西,家長要了解孩子為甚麼出現這種行為,找出原因讓孩子發洩出來之後再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要怎麼做,這樣孩子的心裡才會慢慢平靜,知道自己哪裡做的不好!

所以,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平時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打罵,這樣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到四歲的孩子鬧脾氣家長也不要著急,孩子還小,找出問題具體解決,相信孩子會明白你的!感謝你的閱讀,希望能幫到你!





晨曦東潔


三四歲的孩子,一會是天使,一會兒是惡魔,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

我老家有一句俗話叫:三四歲,鬧人才會。孩子這個年齡段發脾氣很正常,關鍵是合理引導。

1.為什麼三四歲的孩子愛發脾氣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3-4歲左右的孩子特別的難管,對家長安排的事情不再完全聽從,很多時候會表現明顯的拒絕,當家長執意要寶寶配合時,孩子很容易大發脾氣。

我家大寶也是四歲多的時候,常常挑衣服穿,你給她準備好的衣服怎麼都不穿,有時候她喜歡的衣服洗了,穿不了,她會這件事大哭一場,聲嘶力竭,怎麼哄都哄不好。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跟孩子這個階段的頭腦發育有關。

3-4歲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階段,孩子對所接觸的事物以及外界環境有了一定的學習和了解,並且在此基礎上逐漸有了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然而受到自身認知能力的限制,孩子的看法並不成熟,在大人看來是極其可笑的,當得不到正確的理解時,他們就容易發脾氣。

2.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怎麼辦

我們最經常看到的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孩子摔到了,如果家長沒發現,他可能自己站起來就就繼續玩了,如果家長跑過去問疼不疼,他會瞬間大哭。

  • 家長的關注會影響孩子。當孩子大發脾氣時,我們可以先冷處理,可以離開孩子一會,他哭累了鬧累了,自己就冷靜下來了,冷靜下來以後,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到晚上或者隔天再給孩子聊這件事,他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 另外就是,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發脾氣就指責孩子,指責只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並不能讓孩子意識到是哪裡出了問題,他只知道自己錯了,但不知道下一次應該怎麼做。
  • 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情緒表達,孩子冷靜下來以後,我們可以問他,是不是你不喜歡這樣做才發脾氣?孩子點頭後,你可以告訴他,你不喜歡的畫可以告訴媽媽,媽媽理解了你的感受就不會那麼要求了。就這樣孩子學會表達後,發脾氣的次數就會慢慢減少。

我家大寶大發脾氣後,過一段時間,我忽然發現她好像長大了許多。這就是成長的煩惱吧!

▹我是趣說小學生,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趣事,做學習型的媽媽,和孩子一起成長,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


趣說小學生


我家寶寶已經六歲了,還是會生氣發脾氣,我覺得這個跟大人的情緒是分不開的,從小孩子就會學習大人的處理方式和方法,你的處事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已經被他學習了,我覺得我在控制情緒方面做的就不好,一遇到孩子解決不了的事情我就忍不住自己的情緒去吵他,去發火,導致他現在遇到不想寫的作業或者不會的題,首先得解決方法就是發脾氣,。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孩子也是第一次當寶寶,我們都得在生活中慢慢磨合跟成長,做父母應該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再慢慢引導孩子的情緒。另一方面是需要了解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像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寫作業,引起的每次生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寶寶把脾氣發洩出來,你再慢慢的引導,下次遇到同樣問題,孩子就可以自己去控制情緒,自己去處理了。寶寶都是很聰明的。



今年31


您好,非常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

首先,我認為孩子最近容易發脾氣,扔東西,不管是讓他宣洩情緒,還是防止他生氣,這些都是一種方式,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尋找原因,為什麼孩子到這個時間段容易發脾氣呢?

我認為家長可以嘗試從這幾個方面尋找原因。

1.因為現在孩子已經快4歲了,應該已經上幼兒園了,我們可以從幼兒園這個方面找一找原因,給孩子的老師打一個電話,詢問一下最近的情況,是不是幼兒在園所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和其它小朋友鬧矛盾了麼?不知道如何解決,還是在園所小朋友相處比較難等等,可以從幼兒老師那裡瞭解一下情況。(最近疫情狀況,幼兒應該沒有開學,所以應該沒有這種情況,但是以後可以做個參考。)

2.孩子發脾氣,扔東西,有一種行為是模仿,媽媽可以參考一下家裡最近是否有家庭成員發脾氣,幼兒進行模仿,另外家裡是否有一些負強化行為,之前對幼兒沒有過多的關注,或者說現在疫情期間,有些家長在家沒事一直玩手機,有些家長開始在家辦公,非常忙碌,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當幼兒還是發脾氣,亂扔東西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開始關注幼兒的情緒狀態,看見他,或者說吵他,雖然說吵幼兒,有些時候幼兒覺得你即使在吵他,也是在關注他。

3.因為現在是疫情期間,很多幼兒在家特別無聊,沒事可做,精力發揮不出去,比較難受,所以看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會比較急躁,如果是這個情況,我們孩子一定要在家裡帶著幼兒多運動,發洩一下體力,或者尋找一些親子類遊戲,現在網上超級多,家長可以做一個借鑑,和孩子一起做遊戲,並且可以增強親子關係。

4.幼兒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最近是否幼兒有哪些方面的需求,被家長忽略了,忽略之後,並沒有給有兒解釋和交代,使幼兒內心比較煩躁。

最後,如果幼兒有情緒,家長可以先幫助幼兒識別自己的情緒,然後將情緒發洩出來,因為不良情緒一直積壓,會對幼兒性格的養成也會有影響,會孤僻,鬱悶。不能保證他不生氣,如果幼兒真正做錯事,家長還是要給予指導,適時介入是最合適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喜歡我就點贊關注我吧,期待之後文章的更新吧,謝謝😜


豆豆育兒姐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孩子在3-4歲的時候,他們的情緒會進入一個不穩定的時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他們會希望在父母之外有一個獨立、自由的自我,當父母要求他們做不太情願做的事情,或者是孩子要求的事情,做父母的沒有滿足他們,那孩子就會表現的非常不配合,有時候就鬧脾氣,扔東西。


不到 4歲的孩子,最近發現容易鬧脾氣,扔東西,是該讓他宣洩情緒還是防止他生氣呢?

我覺得孩子鬧脾氣,扔東西的時候,做父母的應該去制止或者無視他,不應該為了讓他停止哭鬧就去哄、去抱,這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鬧脾氣是有效果的,以後就容易養成這種壞習慣了,而且還會變本加厲。

說個我朋友家女兒的例子:她跟我兒子同樣都是5歲,有時候她來我家裡,看到我兒子的玩具想要佔為己有,但是我兒子不肯給,她就哭鬧,甚至把自己封閉在某個角落不理人,這時候我朋友就過去哄她,承諾給她買個一模一樣的玩具。

當時我以為孩子媽媽只是不想孩子在別人家裡哭鬧而想出的對策,沒想到這孩子下次來我家時,就是帶了一模一樣的玩具來了,還在我兒子面前展示她的“戰利品”。

這位朋友的做法明顯是錯誤的,她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就滿足了孩子的要求,讓孩子的無理取鬧得到了“好處”。

由於這是個人的育兒方式,我也不好過多幹預,只希望我這位朋友改變這樣的育兒模式,對孩子多點耐心和疏導。

其實孩子的性格問題不是一天就能夠解決好的,同樣孩子的性格問題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那些脾氣不好的孩子往往是在當有情緒的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正確的疏導,最後導致孩子愛鬧脾氣、扔東西等情緒被醞釀變大。


4歲孩子鬧脾氣、扔東西時,家長該怎麼做呢?

當孩子鬧脾氣、扔東西的時候,家長不妨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1. 多一些理解和耐心

做父母的首先要認識到孩子在這個時候發脾氣、扔東西、鬧情緒等,其實是正常的,這是他們叛逆期的一個表現,也是孩子成長中一個轉型的時期。

在孩子發脾氣,扔東西時家長不能跟著煩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是幫助孩子改善脾氣的第一步。


2. 轉移孩子注意力

爸爸媽媽控制好自己情緒後,就能理清頭緒,想到合適的辦法去解決孩子發脾氣了。

當感覺到孩子開始煩躁不安準備扔東西的時候,媽媽們就要轉移孩子即將爆發的情緒,比如告訴寶寶“今天媽媽看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你快點過來,媽媽講給你聽”或者對著某個地方,突然做出驚奇的表現,自言自語的說“這是什麼小動物呀,怎麼這麼可愛,是小壁虎還是小螞蟻呀”。

在孩子聽到媽媽說的這些話時,通常都會忘記自己在發脾氣,而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媽媽所說的事情上去。


3. 不去理會

如果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是帶著試探性質的,那麼爸爸媽媽越是表現的在乎,他就越有可能得寸進尺,所以在不涉及到安全,也不會影響到別人的情況下,就讓孩子自己鬧個夠,等他安靜下來以後爸爸媽媽再去處理。

這裡要提到的是,美國家庭通常習慣把突然發脾氣的孩子放到另一個房間裡,等他冷靜下來之後,孩子就像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一樣繼續玩著。

但我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我們的孩子獨立性沒那麼強,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同,如果把孩子自己放一個房間,孩子容易感到害怕,無助,對將來身心健康會有所影響。


4. 向孩子顯示好脾氣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可以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孩子的性格、生活習慣等都和父母有很大的聯繫,一方面是先天遺傳,一方面是後天的耳濡目染。

教育孩子就是影響孩子,就是用每一個日常的生活細節來塑造孩子,與其等孩子出現性格問題的時候再來補救,不如起好帶頭作用,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好性格、好習慣。

多在孩子面前展示樂觀、積極、有耐心的一面,要明白孩子正處於叛逆階段,作為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去引導孩子,而不是跟著發脾氣或者為了讓寶寶停止哭鬧就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只會影響孩子日後的生活態度。

無論孩子處於何種情況下發脾氣時,父母都要試著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幫助他們理解對錯,疏導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不能一方面把他們當成小寶貝一樣寵小,一方面又期待他們能夠像個成年人一樣成熟懂事。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孕育,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在孩子沒有很大的破壞性,沒有傷害到自己的情況下,建議先讓孩子宣洩一下自己的情緒。孩子發脾氣時很難聽進去別人的話的,尤其是才四周的孩子,更應該等孩子情緒穩定一點了再進行教育。

其實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我們這一生都會有各種情緒,但情緒的表達一定要適當。從孩子一出生我們就應該教孩子指認和理解情緒,直到慢慢地解讀和理解他人的感受。當孩子有情緒問題時,父母一定不能動氣,捲入孩子的情緒風波之中,正確的引導和示範才能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養成好習慣。

小孩子更容易發脾氣,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生理發展有不同階段:①3歲之前,突然大發脾氣,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成長髮育過程中的正常副產品,慾望強能力弱,遇到的艱鉅任務、困難,無法用語言表達,從而引發脾氣 。思維能力超越了語言和行動能力,又到了自我意識覺醒期。這就需要家長去猜測,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試著用語言來解釋他的行為,幫助孩子去表達出來。②3歲以後愛發脾氣,是孩子的肢體運動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可以讓孩子把他的要求用行動做出來,我們再用簡單的語言給概括說出來。之後再次營造類似的場景,讓孩子進行表達練習,進步了就毫不吝嗇的表揚。③0-6歲甚至更大的孩子,不合邏輯的思維,不撞南牆不回頭,因為對於常識的預料不足對事情又有自己的想法而形成的矛盾衝突。儘量事前避免,事後解決。通過閱讀繪本表達情緒,進行預演和學習,效果會不錯。

向您推薦一本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我家寶貝挺愛看的。抽象的情緒概念,變幻成呆萌可愛的情緒小怪獸,告訴孩子什麼是快樂、憂傷、憤怒…

其實孩子每次發脾氣,情緒失控其實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當孩子發脾氣時首先要認同孩子的情緒,其次選擇方法來解決才是重點。不應該隨便給孩子貼標籤。要幫助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分析情緒發生的原因,再引導孩子。

知易行難,希望我們都多點耐心給孩子,包容孩子的小脾氣,和孩子一起進步,一起成長!


A朵朵花開借閱館


4歲寶寶,最近容易發脾氣、扔東西,父母應該讓他宣洩情緒還是防止他生氣?彆著急下定論,不妨先試著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孩子發脾氣時,實際是想表達什麼?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在找麻煩,或者已經養成了壞的習慣。4歲的寶寶已經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看坦誠的與孩子交流,直接問他:“你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發完脾氣後,孩子會比較輕鬆和快樂麼?

很多家長不太會注意這一點,大概是孩子發脾氣實在是令人煩惱。

一個育兒專家曾經說過:“當孩子發現他的意願被更大力量阻礙而無法實現時,他別無選擇,只能發脾氣。他還能做什麼?”

讓孩子自然的把脾氣發完,父母要做的只是留在孩子身邊,認真傾聽。

孩子發脾氣時,你們家通常的反應是什麼?

大多數家庭的反應,要麼是妥協,要麼是絕不妥協。妥協是我們的立場不夠堅定,在孩子的軟磨硬蹭下投降了。絕不妥協是即使父母意識到自己的做法不是很充分,也絕不更改,孩子將獨自面對惡劣的感受。

你是如何讓孩子停止發脾氣的?

很多父母會意識到以前的做法有不少是無效的,也能發現有的方法卻是對症良策。

我經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防止孩子發脾氣:當情況即將失控時,我就興致勃勃的說:“看來現在必須有人尖叫才行,是我來,還是你來?”或者“大家都不開心了,我們來個哈哈大會吧”,類似這些傻乎乎的話可以幫助大家恢復心情。

所以,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選擇讓他宣洩,還是防止他生氣,根本還在於我們父母之前的教育和引導方式。通過這幾個問題的反思,再用最正確的方式去引導。


小鬍子式吾空


寶寶媽媽你好好,我是早教工作者,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和寶寶。

快四歲的寶寶容易發脾氣,其實跟小孩兒小的時候哭鬧了一樣,我們要先確認一下孩子為甚麼發脾氣,然後才是對症下藥,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呦:

1. 首先是孩子的作息,飲食等生理因素進行入手,孩子的作息規律和平常是否有較大差異?畢竟現在是疫情期間,孩子也一直在家裡邊待著,平時的遊樂場和小公園都沒有了,也沒有小夥伴玩,本身對孩子就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如果這個時候孩子的作息時間和平時又差的很多,很容易造成情緒上的煩躁,導致亂髮脾氣。

2. 第二點就是家庭的因素,孩子是需要陪伴的,最近面臨復工大潮,包括很多爸爸媽媽會在家線上辦公,是不是太忙了沒有時間跟孩子交流,他被忽視了,藉著發脾氣和大喊大叫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

另外,還有家裡長輩的示範作用,寶寶現在的年齡模仿能力超級強,如果家裡大人之間的交流平時就是大喊大叫,情緒不太穩定的話,寶寶很容易就有樣學樣的複製下來了。如果是這樣子的話,爸爸媽媽要從自身做起,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呦。

3. 第三點就是寶貝自身的心理因素啦,是不是寶貝想要什麼東西,或者玩什麼遊戲,需求沒有被滿足,所以藉由發脾氣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和表達自己的不滿?

我們家小侄子最近在家裡想要人陪他踢球,但是我們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沒有人陪他時,就會拿東西砸我們或者跑到爺爺身邊告狀說沒有人陪他玩。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建議媽媽可以多和寶寶溝通,告訴他媽媽現在在忙,你可以看著時間,再過5分鐘或者10分鐘媽媽忙完之後就陪你踢球,好麼?

這樣做即鍛鍊了寶貝延遲滿足的能力,同時也幫寶貝建立時間觀念,四歲的孩子也到了建立規則意識和秩序感的關鍵期了,有關敏感期的問題,媽媽如果有想要交流的歡迎私信。

畢竟孩子還小,自我意識也剛萌芽狀態,他們知道一些東西,但是又不是很清晰,需要家長給予更好的引導,爸爸媽媽確實是需要陪伴著寶寶一起成長的呢!加油!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和寶寶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