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和那些舍小家顧大家、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們一樣,新聞工作者也成為了“逆行者”群體中的一員。面臨重大事件,攝影記者不能缺席,不能留下遺憾。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疫情就是命令,攝影記者必須“到現場”,用手中的鏡頭去記錄這段歷史。身為安徽新媒體集團中安在線的一名攝影記者,我每天都投身於抗擊疫情一線進行採訪拍攝,在累計拍攝的數千張圖片裡,記錄了這樣一群群人,在默默堅守和付出,因為他們,讓我感受到了面對困境群心群力抗擊疫情的精神,那是一種奮鬥,一種堅韌,一種信念、一種溫馨,一種感動……

  疫情無情,人有情。每個人都拼盡全力,在這特殊時期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願英雄們,都能平安歸來;願我們的城市,能早日春暖花開!(記者 劉玉才)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潔白的防護服是她最美的婚紗

  1月25日,大年初一,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少原定於春節舉行婚禮的新人紛紛選擇取消或延期。來自安醫大四附院醫學影像科的95後的準新娘焦文偉也是其中一位,原定於大年初六穿上純白婚紗的她,換上了另一襲白衣——醫學防護服,走上了疫情防控一線,被網友稱為95後“最美新娘”。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全副武裝的小護士深夜堅守防控一線

  1月26日,大年初二,深夜,在合肥市包河大道高速入口處,合肥市二院體檢中心護士丁懿文、袁娟娟冒著大雪正在給進入合肥城區的外地車輛上的人員測量體溫。據瞭解,合肥市二院醫護團隊從接到任務通知到培訓上崗,用了不到10個小時,為了節約防護服,在崗人員幾乎不喝水不廁所,實行每8個小時一輪班,一天3次輪轉制度,並配合交警排查湖北牌照車輛裡的人員體溫,登記來往地址和有無接觸史。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抗擊疫情,這對父女千里“同行”!

  1月27日,大年初三,在安徽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出征儀式上夏麗留下了眼淚。安徽省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師夏麗面,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才兩歲多,剛會說話;小的剛過一週歲,還在蹣跚學步。為了此次的“逆行”,她把兩個孩子都放在農村老家,對來勢兇猛的病毒疫情,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請纓到救死扶傷的一線戰場。而他的父親在廬江白湖鎮鄧湖村,作為老黨員、村書記,夜以繼日地帶領黨員先鋒隊伍守護著父老鄉親的安危。他們相距千里,父女倆卻同行奔跑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共同戰鬥……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生產車間內工人加班加點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防疫物資

  黨員隊伍帶頭加班保障防護服支援一線

  1月28日,大年初四、位於安徽肥東經濟開發區合肥高貝斯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防護服生產車間內作業。為保障防疫物資供應供應,原本已經放假的生產企業放棄春節假期,6黨員全部上崗,緊急就近召回工人復工,加班加點趕製防護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提供保障。當天,首批捐贈武漢的3萬件防護服已經打包完畢,隨即發往武漢保障一線抗疫。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合肥地鐵重要站點安檢人員首次配備隔離服檢測進站乘客體溫

  合肥地鐵升級防範 安檢人員全副武裝上崗

  1月28日,在地鐵合肥火車站站點,安檢人員首次配備隔離服檢測進站乘客體溫。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合肥各地鐵站點各項安檢、防範措施逐漸提升,乘客自進站及乘車全程必須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測量,否則車站工作人員將予以勸離。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為安徽首批康復患者點贊

  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為安徽首批新冠肺炎康復患者點贊!

  1月29日,大年初五,在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今年30歲的黃先生神情輕鬆,走出病房,成為合肥市首位痊癒出院的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在出院現場,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專程趕來表達祝賀,醫護人員給患者送上了鮮花和祝福。就在同一天,遠在數百公里之外的亳州,一名新型肺炎患者也順利出院,成為我省首批兩例痊癒病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來到現場祝賀患者治癒出院。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收費站工作人員耐心解釋

  合肥8個高速道口封閉

  1月30日,大年初六,在合肥嚴店高速道口,工作人員正在勸離車主。為適應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經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研究決定,自2020年1月30日零時起,暫時關閉肥東縣包公石塘收費站和王鐵收費站、肥西縣合安高速嚴店收費站、長豐縣合淮阜高速楊廟收費站和吳山收費站、長豐縣滁淮高速永豐收費站、廬江縣京臺高速泥河收費站和浮山收費站8個高速公路出入口。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天鵝湖燈光秀點亮夜空

  合肥天鵝湖岸亮起防疫風景線為“武漢加油”

  1月31日,大年初七,晚7點,在合肥市政務區天鵝湖岸邊的高層建築群,一場特殊的燈光秀正在上演。“武漢加油”“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一條條紅底黃字的防疫標語點亮了合肥的夜晚。抗擊疫情期間,每晚7點至8點半,天鵝湖岸邊便會亮起這樣的“防疫燈光秀”,藉此宣傳防疫知識,鼓舞人心。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第二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從合肥濱湖醫院出院

  合肥市第二例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

  2月1日,大年初八,下午3點50分,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團醫院南區合肥市濱湖醫院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癒患者出院,這也是合肥市第二例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患者為37歲男性,浙江人,有武漢接觸史,1月22日上午因頭痛伴少許咳嗽在廬江縣醫院就診。1月23日,該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PCR檢測結果陽性,經安徽省疾控再次確認後,於1月23日,轉入合肥市濱湖醫院進一步治療。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疫情下,安徽省肥西縣嚴店鄉的帶著口罩的果農正在採摘新鮮草莓

  立春時節疫情下的農業生產

  2月4日,安徽省肥西縣嚴店鄉的果農正在採摘新鮮草莓。立春節氣隨著氣溫回升,雖然疫情嚴重,但當地農業生產在安全防護下正逐步展開。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王金萍女士定點捐助30噸8000箱水果給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千里送“蘋”安安徽30噸愛心蘋果贈武漢

  2月5日,合肥市水果批發商王金萍女士定點捐助30噸8000箱水果給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現在舉國上下共抗疫情,我一直在想能做點什麼,自己是賣水果的,那就捐點水果給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祝他們平平安安!”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儀器能夠對人群進行非接觸遠距離的體溫檢測,可實時高效篩查體溫異常人員

  科技皖軍企業助力防疫戰

  2月6日,位於合肥蜀山經開區的安徽礪劍防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生產智能紅外熱像體溫篩查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該公司緊急研製了用於抗擊疫情的早期人員篩查科學防控產品—智能紅外熱像體溫篩查儀產品,該儀器能夠對人群進行非接觸遠距離的體溫檢測,可實時高效篩查體溫異常人員,做到早發現、早隔離。目前手持式產品已投放市場。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檢驗人員把送檢的病毒樣本放進滅活櫃,進行樣本病毒滅活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檢驗人員正在傳遞提取病毒核酸的樣本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實驗室檢測人員對ncp核酸樣本進行上機檢測

  硬核!記者零距離探秘核酸檢測:最快3小時出結果

  2月9日,記者探訪安徽規模領先的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的合肥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零距離感受PCR檢驗員安全、快速、準確的硬核技術。在這裡,30名PCR檢驗員三班倒,8個小時不吃不喝,24小時機器不停,最快3小時呈現檢測結果,實驗室檢測日檢測量可達2500人份,是安徽抗疫戰線的一支生力軍。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醫護人員對轉運密切接觸者進行分配

  合肥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被轉至“集中隔離點”

  2月10日,在合肥首個啟用的新冠肺炎疑似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點——位於新站高新區的安徽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附屬醫院,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從轄區各個區域轉運過來。從2月7日啟用到2月10日下午,該集中隔離點從新站區各小區共計轉運30名密切接觸者,他們大多數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家屬。在接受隔離的14天內,被隔離人員需要每天測量體溫,且不能走出房間,一切生活保障均由隔離點的醫護人員無接觸完成。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首批5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也是安徽省同時出院人數最多的一次

  安醫大一附院首批5位新冠肺炎患者同時出院

  2月11日下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批5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也是安徽省同時出院人數最多的一次。5位患者在醫生的再三叮囑中走出病房,鞠躬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離開前他們也不忘為還在治療的其他病友加油打氣,祝福他們早日康復。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空中俯瞰,合肥政務區高樓在迷霧中若隱若現

  疫情之下雲霧繚繞,宛如仙境的合肥

  2月12日清晨,被疫情困擾的市民推開窗,瞬間都被眼前的霧景奇觀驚呆了,天地之間白茫茫一片,彷彿自己也飄浮在九重雲霄。城市樓宇、地標建築、公園綠地等,似被曼妙輕紗包裹著,朦朦朧朧,若隱若現,幻化出無窮無盡的遐想。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合肥高新區安徽安科生物重組人干擾素α-2b 注射液生產包裝線,工人們嫻熟的進行組裝

  安徽生物科技助力全國抗“疫”

  2月11日,在合肥高新區安徽安科生物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生產包裝線,工人們嫻熟的進行組裝,為全國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安全防護藥。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健委已更新發布了5版診療方案,其中一種名為α干擾素的藥品在1—5版方案中都成為推薦治療藥物之一。目前,全國確診病例中痊癒出院的病例已經超過1000人,由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α-2b干擾素成為臨床治療的中堅力量。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防疫消毒人員對小區大門地面進行消殺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深夜,在合肥最大的全封閉小區嶽西新村,負責防疫的消毒人員正在對住宅樓逐一噴灑消毒藥水

  疫情之下 隔離小區的安全守護者

  2月13日夜,在合肥最大的封閉小區嶽西新村,隔離數日的住戶們不少已經關燈休息,全副武裝的夜班消毒員又開始上崗,逐一對樓棟進行滅菌消殺。

  據現場值班工作人員稱,嶽西新村小區此前發現新冠肺炎3例確診病例,所以自2月7日0:00至2月18日24:00實施全封閉管理,事發樓棟獨立封閉。由於嶽西新村有28棟住宅樓,近兩千住戶,集中消殺工作任務很重,為確保小區在封閉期間的防疫安全,除了每日物業的兩次集中消殺外,還配備5名專業消毒員,採用承包樓棟的方式,晝夜輪班對28棟住宅樓進行地毯式消毒。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口罩生產線火力全開,為防疫物資提供保障。

  硬核企業為抗疫專產醫用口罩日產10萬隻

  2月13日,在安徽省肥東縣經開區的合肥潔爾衛生新材料有限公司3條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火力全開,保障安徽抗疫防護物資的供應。從大年三十到剛過完的元宵節,合肥潔爾衛生新材料有限公司一直處於緊急生產狀態,24小時連軸運轉,人停機不停,從日產6萬隻口罩的產量增加到日產10萬隻,盡最大努力滿足民眾對口罩的需求。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安徽支援武漢第五支醫療隊乘坐東航包機在風雪中起航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風雪交加,支援武漢的安徽醫療隊隊員通過廊橋登機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執行飛往武漢的東航飛機正在進行除冰掃雪,確保飛行安全

  凌晨受命冒雪出征

  2月15日凌晨,接國家衛健委緊急通知,安徽第五批支援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療隊100名隊員集結完畢,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在睡夢中接到電話通知,便立即起床收拾行李,告別家人,立即前往合肥新橋機場。當天合肥迎來暴雪天氣,安徽支援武漢第五支醫療隊乘坐東航包機在風雪中起航。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21、合肥二院版“小湯山”燈火通明,醫護人員堅守在這裡,守護著身後的萬家燈火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夜晚醫護人員正在穿上防護服,開始夜班的工作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一位感冒患者在留觀48小時後走出這座合肥二院版“小湯山”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醫護人員最開心的是,能送走一個個留觀患者,“說明他們沒有感染。”

  2月15日,合肥迎來暴雪天氣,在合肥市二院集中收治發熱門診的留觀病區,解除觀察的患者趁著雪夜離開被譽為合肥版“小湯山”醫院。2月4日與2月13日,合肥市二院“小湯山”一期、二期建設全部交付,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僅用時10天。合肥市二院“小湯山”是應對此次新冠肺炎所開設的留觀病區,主要集中收治發熱門診的留觀患者,共計開設床位62張,病房均為單間。

  2月4日14時,合肥市二院“小湯山”正式收治首批發熱門診的留觀患者,目前有留觀患者17人。據瞭解,這些留觀的均為發熱或其他相關症狀,48小時後通過核酸檢測,即可離開。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房醫藥師對方子抓藥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中藥房裡,醫藥師正在配備一號方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煎藥室每天隨時等待藥材的到來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醫師們正在進行中藥湯劑的煎煮,煎藥時間在40分鐘左右,煎鍋散發出的蒸汽煙霧繚繞。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熬製好的一號方被貼上標籤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熬製抗疫一號方,必須控制浸泡時間和煎藥時間

  3小時!實拍新冠肺炎中藥治療湯劑調劑、煎煮和配送全程

  2月17日,記者走進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智慧煎藥中心,根據省衛生健康委的部署和要求,這家醫院承擔了合肥地區七家定點醫療機構新冠肺炎中藥治療湯劑的調劑、煎煮和配送任務,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中藥抗疫“治療方”“肺炎1號方”“肺炎2號方”的熬製全過程,這些是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推薦開出的首選藥方,適合於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治療。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省二院新冠肺炎10歲的患者治癒出院

  省二院新冠肺炎10歲的患者治癒出院

  2月18日下午,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醫院5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這名10歲孩子是該院治療年齡最小的患者。當天,5位患者走出病房,連聲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臨走前,44歲的沈大哥和35歲的李先生在醫院住院樓外,向樓內的住院患者隔空高喊“大家繼續加油!”以激勵病友增強抗擊病毒的信心。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安醫一附院,三名介紹中藥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

  安醫大一附院又有8位患者出院創合肥市同時出院人數記錄

  2月18日,陽光明媚,安醫大一附院又新增8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目前已有18位患者在該院出院。8位患者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走出隔離病房,離開前連聲向醫護人員道謝。據悉,這次刷新了合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出院記錄,這也是不斷積累臨床經驗取得的成果。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俯瞰合肥懷寧路下穿天鵝湖隧道全景

  合肥懷寧路下穿天鵝湖隧道工程全面復工

  2月19日,合肥市懷寧路下穿天鵝湖隧道工程全面復工,以安全帽和口罩、手套“全副武裝”的工人正在進行隧道主體裝飾工程。按照本就很緊張的工期,懷寧路下穿天鵝湖隧道要在今年3月放行通車,此次疫情使得項目進度更加緊張。”施工單位安徽省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市城鄉建設局對復工準備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通過指導成立疫情防控小組、加強人員和施工現場管控、儲備防疫物資、強化安全教育、做好應急處置等方面,在確保項目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提早復工創造了條件。”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456個小時後,合肥市首個全封閉小區2月20日“解封”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解除封閉,居民憑藉出入證出門採購生活用品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解封后,原先24小時值班的醫護人員,改為早晚兩次上門為康復患者檢查

  19天!合肥市首個全封閉小區解禁了

  2月19日24時,作為合肥市第一個全封閉的小區,杏林街道探礦廠小區在經歷了19天的全封閉管理後, 456個小時,335戶居民,終於迎來了解禁的一刻。20日一早,不少居民紛紛走出小區,年輕人去單位開工作證明,老年人出去散步遛彎,購物買菜,感受著戶外明媚的陽光和溫暖的春天氣息。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合肥新橋機場,張蕖與前來送行的女兒淚別

  英雄出征 淚別女兒

  2月20日15時,合肥新橋機場,張蕖與前來送行的女兒淚別,她是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主任、院感處處長,也是這次安徽省第7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合肥隊隊長。當天,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候機大廳,170名“逆行者”已就位。他們是來自安徽省八個地市的醫護人員,共同組成了安徽省第七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這些勇士乘坐兩架包機,飛赴武漢抗“疫”。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水質檢測助力疫情防控

  2月21日,在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安徽海峰分析測試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緊急復工的技術人員正在對合肥多個醫療機構抗疫期間排放水進行分析檢測,確保衛生環境安全。 據悉,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位於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安徽海峰分析測試科技有限公司從2月3日正式復工。30多名技術人員加班加點為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肥市廬陽區環保局、長豐縣人民醫院等43家單位提供水質疫情檢測服務,確保衛生環境達標。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復甦!開往春天的列車已出發

  2月22日,合肥匡河邊的梅花競相綻放,沿岸花香飄逸,一列開往春天的高鐵從梅花林旁駛過。一場疫情,寂靜了我們的城市,雖然有些許空曠,但它抵擋不住這個萬物復甦、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的日子。搖曳的柳枝、輕撫的微風、斑駁的暖陽讓人忍不住想親近大自然,而這場戰役,終將會以我們的全面勝利告終。看!開往春天的列車已經響起嘹亮的笛聲,滿載著期盼與夢想,在江淮大地上播種著希望。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俯瞰合肥港!集裝箱碼頭一片繁忙

  2月22日,位於合肥繁華大道附近的合肥港集裝箱碼頭一片繁忙。港區內堆滿了集裝箱,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場橋、岸橋正在緊張地裝卸,不少船舶正等待裝貨和卸貨。

  作為合肥市開放平臺之首,合肥港承擔著諸多本地進出口企業水運通道的重要使命,在公路受新冠肺炎影響通行不暢的情況下,水路運輸至關重要。受疫情控制因素,合肥港面臨防控和保民生雙重壓力,但非常時期,非常擔當。合肥港人不等不靠,獲批覆工後,在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迅速制定方案恢復生產。自10號復工以來,合肥港累計已經完成裝卸船100餘航次。


瞬間!一個攝影記者鏡頭下的抗疫故事

  首批抗疫英雄34名醫護人員進入療養基地休養

  2月24日,在巢湖市半湯鎮的安徽省半湯溫泉療養院,首批抗疫英雄34名醫護人員進入療養基地休養。安徽首批34名參加抗疫一線的醫療人員,2月22日進入安徽省半湯溫泉療養院集中休養,經過隔離病區的緊張工作,他們將在該院“加油”、休養14天,期待以更好的身心狀態迎接以後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