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在「一帶一路」倡議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或常稱為「16+1模式」)推動下,中東歐正逐漸成為中國的策略投資和貿易伙伴。2019年,希臘正式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第17個成員,預計可令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進一步促進歐亞貿易往來。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希臘總理在2019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論壇上講話。(資料來源:希臘總理新聞辦公室)

希臘位處西歐,自2016年開始便一直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觀察員,其加入將可發揮重要的示範作用,證明中國牽頭的倡議可與西方制度接軌,為歐亞經濟進一步融合鋪路。


投資:額度日增,基金上揚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與「一帶一路」倡議相輔相成,是促進中國內地與中東歐國家在政府及商業層面攜手合作的重要工具。該合作模式設有不同級別的會議和合作機制,包括國家領導人年度會晤、海關合作,以至民用航空論壇(Civil Aviation Forum)等行業活動,推動實際操作上的合作。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這些政府及商貿會議不定時舉行,有助中國投資者更深入瞭解中東歐國家的投資機遇,到當地發展也較為順利。

整體而言,在截至2018年為止的5年間,中國內地在中東歐17國的直接投資有所上升,2018年的直接投資存量為25億美元。同年,在中國內地向中東歐17國所作的直接投資中,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共佔46%。

除了這些熱門國家外,中國投資者也積極到一些尚待探索的地方發掘商機。如2018年,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及黑山錄得的中國直接投資存量便較2014年時分別上升了814%、482%和19,544%。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除了企業投資外,公共及私募基金也是中國在中東歐國家投資日增的重要動力。2013年,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官方框架下,<strong>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正式成立,以支持中東歐國家的基礎設施、電信、能源、製造業、教育及醫療項目。為保持發展勢頭,該基金在2017年把資金規模由2013年的4.25億美元增至10億美元。

在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成立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人壽、復星集團及金鷹集團在2016年共同出資成立世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SINO-CEEF Capital)。世福資本以香港為總部,合作伙伴除了大型投資者外,也包括多家歐洲公司,當中一些位於中東歐國家。


貿易:差額收窄,進出口總值上漲

過去5年,中國內地與中東歐17國之間的貿易總額上升了38%,而貿易差額也正慢慢收窄。

2018年,中國內地從中東歐17國輸入的貨物總值為240億美元,較2014年多增40%,主要進口產品包括汽車零部件(30%);電子產品、電器及零部件(20%);核反應堆、機械及零部件(14%);銅(7%);以及精密或醫療儀器及器具(6%)。

另一方面,中國內地對中東歐17國的出口於2018年增加37%至660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電子產品、電器及零部件(28%);核反應堆、機械及零部件(21%);精密或醫療儀器及器具(6%);衣服配件(4%);以及傢俱(4%)。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2019年,中國舉辦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捷克、希臘、匈牙利、波蘭和塞爾維亞等中東歐國家均有參與,希望藉此降低與中國內地之間的貿易失衡情況。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捷克公司在首屆進博會展出傳統糕點及馬蓮卡蜂蜜蛋糕(MARLENKA)。


希臘: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一環

希臘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及「一帶一路」倡議,突顯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性,預計海上絲綢之路將成為越來越富策略意義的歐亞貿易管道。

2018年,在中歐貿易中,航運佔比極重。近年,雖然中國致力發展第二條歐亞大陸橋,並視之為「一帶一路」的地標項目,但中國內地與歐洲之間的航運及空運貨物總值依然持續增長。儘管如此,多式聯運模式需求日增,以及各地聯繫越趨緊密,無疑都推動陸路運輸發展,成為歐亞貿易另一可行選擇。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鹿特丹、安特衛普及漢堡等西歐港口依然是歐亞貿易的重要物流樞紐,隨著歐洲各地對迅速送貨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港口的鐵路連接也越來越受重視。正因如此,目前中歐貨船也很自然選擇前往較遠的西歐大型港口,以享受在歐洲區內送貨較快的優勢。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希臘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令中希兩國的經濟聯繫更為緊密,與中國及中東歐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同步向前。

發展欣欣向榮的比雷埃夫斯港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港口不僅加強中東歐國家的貿易及物流處理能力,同時與一些中資項目互相配合,例如正在興建的貝爾格萊德–布達佩斯高速鐵路。該鐵路是中資高速鐵路的重點項目,若能發展成功,將可為中東歐國家提供充分理由,利用中國內地的財政及工程技術支援改良其他現有鐵路。

2016年,希臘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觀察員,同時中國的中遠集團收購該國比雷埃夫斯港大部分股權,成為該港口的主要營運商。

2018年,比雷埃夫斯港的貨櫃貨物處理量增長率高踞全球第二。現在,該港口的重要性在地中海數一數二,更是全球航運樞紐,處理來往亞洲、中東及北美洲的航運貨物。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這些基建投資令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創下新高峰。以貝爾格萊德–布達佩斯高速鐵路項目為例,首架從中國內地前往塞爾維亞的直通貨運列車便為項目本身運送超過500公噸建築設備。


物流基建:連接中國內地與歐洲

希臘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象徵中歐合作步入新紀元。

2018年9月,歐盟發表<strong>《連接歐亞策略》(EU Strategy for Connecting Europe and Asia),目標包括改善兩個大陸之間的跨境運輸及人文交流,與2019年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杜布羅夫尼克綱要》及「一帶一路」的理念相符。為實現目標,歐盟準備強化雙邊、區域及國際合作關係,其中可能探討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及「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國內地加強合作。

另外,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物流合作,與歐盟兩個覆蓋歐洲的運輸發展計劃<strong>「全歐交通網絡」(TEN-T)及<strong>「歐洲跨境合作」(ETC或Interreg)也有很多共通點。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全歐交通網絡」獲「連接歐洲設施基金」資助,目標是在2030年前改善及擴建歐盟9條多式聯運走廊的核心鐵路

為拓展「全歐交通網絡」的覆蓋範圍,「歐洲跨境合作」旗下的入盟前援助跨境合作計劃會提供資金,協助發展歐盟成員國及潛在加入國之間的跨境鐵路項目,例子包括希臘–阿爾巴尼亞入盟前援助跨境合作計劃,以及匈牙利–塞爾維亞入盟前援助跨境合作計劃等。

據估計,歐洲的運輸網絡在2030年之前要投入15,000億歐元的基建投資,其中僅「全歐交通網絡」的2030年願景便佔總額三分之一。在2014年至2020年期間,歐盟預算透過「連接歐洲設施基金」、「凝聚基金」或「歐洲區域發展基金」提供1,000億歐元資金,並希望吸引私營機構另行投資20,000億歐元。

由於歐洲的運輸及物流發展計劃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及「一帶一路」的願景不謀而合,預料中國投資者將更積極投資當地的物流基建項目。2018年,阿里巴巴便宣佈會在波蘭興建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物流中心,該處是中國內地貨運列車進入歐洲的重要節點。

希臘入群!中東歐國家紛紛點贊「17+1」模式,合作優勢在哪裡?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觀察員名單包括奧地利、歐盟、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以及兩個非歐盟國家白俄羅斯和瑞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