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蒸包子容易死麵咋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蒸包子容易死麵咋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包子是非常傳統的麵食之一,相傳是三國時期,蜀漢宰相諸葛亮在四川境內所發明的,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了,然後一直流傳到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吃包子,然而不太會做。經常遇到蒸包子出現“死麵”的情況,包子皮就像被燙了一樣不蓬鬆,這怎麼辦?下面大廚教你一招,輕鬆解決。

蒸包子容易死麵咋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先簡單說一下蒸包子的流程,然後在詳細解釋一下,出現各個情況的原因。

先用溫水和麵,然後放在溫暖的地方,靜置醒發,大約2-3小時左右。麵糰的體積變成2倍大,扒開以後裡面呈現均勻的蜂窩煤狀。如果是開店賣包子的話,麵糰醒發以後,撒入少許小蘇打,然後在揉均勻,接著在做面劑子、做包子,這是為了更蓬鬆。若是自己吃的話,這一步可省略。

蒸包子容易死麵咋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餡兒的做法就不詳細說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技巧。直接說蒸包子,等包子包好以後,不要著急上蒸鍋。而是要放在外面靜置,讓它進行二次醒發,大概10分鐘左右。然後冷水入鍋開始蒸,素包子的話,上汽後10-12分鐘就可以關火。最後繼續燜5分鐘,這樣的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蒸包子容易死麵咋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上面是做包子的具體流程。下面接著說出現各種“狀況”,對應的解決辦法。

出籠後,包子皮像“死麵”,口感不鬆軟。

這主要原因就是面發得不夠好,建議第一次醒面時間長一點。醒發以後,在撒點小蘇打揉均勻。這是就是沒有進行二次醒發,下次包好以後,建議要靜置醒發10分鐘左右,然後在上過蒸。這樣能保證包子皮很鬆軟。

蒸包子容易死麵咋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包子外皮硬,就像被燙了一樣,還有點“漏油”。

包子外皮硬,除了面沒發好,很可能是熱水上蒸鍋了。建議下次冷水入鍋,尤其是天冷的時候,讓包子隨著水溫升高而蒸熟,這樣有個蓬鬆的反應過程。不要直接開水上鍋,那樣會讓包子皮快速定型發硬,無法膨脹,也就不鬆軟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餡兒的油太多了,導致包子皮沁油,這就很難膨脹鬆軟了,所以不論素包子,還是肉包子,餡兒裡不能太多油。

蒸包子容易死麵咋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包子蒸熟後塌坑,而且本來很胖,很快就回縮變小。

包子塌坑,一般多出現在素包子上,因為餡兒少,還沒壓好。蒸熟後容易塌坑,所以做素包子,要麼餡兒給足,要麼包子皮厚一點,否則就容易塌坑。

包子蒸熟後回縮變小,是因為蒸熟後,直接就掀開了,鍋內溫度高、壓力大,一掀開直接洩氣,包子就回縮了。所以應該關火後,繼續燜5分鐘,讓鍋內蒸汽壓力緩慢恢復正常,包子就不會變小回縮了。

蒸包子容易死麵咋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


蒸包子容易“死麵”怎麼辦?大廚教你一招,包子鬆軟好吃還不塌陷!上面就是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到你。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若是你也有好用的方法,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