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人本善還是人本惡?人性之初的狀態究竟是什麼樣的?

蔣經堯


人性本善,本惡這個問題已爭論甚久。學術家們用他們畢生的研究,發表無數的論文,出版專著都在用力證明自己的觀點,直至今天我認為這個還是一個無法停止爭論的話題。

人性本善的來源大家都已經瞭解過,從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似乎就在人們的潛意識佔據了主導地位。甚至人類社會就已經認同“人之初,性本善”這一說法,就連我們在小學的時候早已經學過。

在民國時期有一思想家,革命家叫李宗吾,寫了一本轟動一時的書,叫《厚黑學》。厚黑學簡單講的就是臉皮厚,心黑且狠,而且書裡面舉了從古到近代的很多名人作為例子。現在很多大學裡面都也在研究厚黑學。

我們都會以小孩,嬰兒作為人性的初始狀態。覺得嬰兒就是一張白紙,肯定就是善良的,以後會變壞肯定是後天因素的影響。厚黑學利用嬰兒的狀態講到了,比如一嬰兒正在吸母乳,如果此時用另一個過來一起吸,那麼第一個嬰兒肯定會用手去阻擋跟ta一起搶食的人,這是不是ta心惡的一面?李宗吾先生主張人性本惡的理由還有,人心本惡,所以當我們接受教育的時候,都是教育我們善良,從而讓我們從心底善良。如果人心本善,那麼為什麼還要如此大費周章教育要求我們去從善?教育就是要我們把惡洗掉,留下善。

人性之初的樣子並沒有真正揭露。還在爭論不止,小編自知不足,對這個問題也不能夠明確站隊。也非常希望能夠知道人性之初的樣子。


長醉復醒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在中國哲學裡面,有不少先賢都發表過自己的觀點,雖然各位的觀點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個人還是更加傾向於道家觀點中不去區分人性善惡的看法,雖然道家沒有直接議論過人性之善惡,但是道家整體學說特色,則是在暗示人性不區分善惡。

但是,如果非要從人性善還是惡中做出一個選擇,個人可能更加傾向於儒家荀子的性惡說,只是儒家荀子之性惡說,並非說人生來就屬於惡的存在,更多是在說人性有惡的趨勢,這一點後文再進行議論。

而與荀子之性惡說所對立的,還有孟子的性善論,孟子的性善論其實也有其用心良苦的合理性,不是難以理解,也屬於比較出色的學說。

而關於儒家創始人孔子,孔子只說過“性相近”,認為人性受後天社會影響比較大,孔子並未直接議論過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

1、道家與人性

道家思想,尤其是莊子思想,是非常不喜歡去區分的,而且也不贊成區分,因為莊子認為,人之區分的標準,都是人為制定的,帶有一定的立場,在有立場下制定的標準,有失公平。

那麼熟善熟惡,也僅僅是人基於一定立場下的一面之詞罷了。所以,莊子屬於比較典型的不願去區分人之本性的存在。

只不過,道家老子是非常讚美嬰兒出生的純潔狀態,認為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猶如一層白紙一樣,沒有被世俗氣息沾染。這某種程度上,其實暗示著道家老子有性善說的趨勢。但是,這也僅僅是個趨勢罷了。道家思想,更多還是在於反對人們對“非黑即白”的執著。

畢竟,沒有黑的存在,哪裡有白的彰顯,而當世界純白一片的時候,還談什麼黑。沒有黑,那麼白也將毀滅。黑和白,實際是共生關係。

所以,如果非要說道家是如何看待人性的,從道家的學說特色來看,他們可能更加趨向於說人本性無善無惡,或者說人本性善惡共存,但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思想更多認為世俗中“善”和“惡”的概念不準確,這是人基於一定立場下制定的標準,這一點,需要大家注意。

2、荀子與性惡論

荀子的性惡論,實則也並不是絕對消極意義上說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只是荀子認為人的自然之性如果不加節制的話,會發揮成貪慾之類的存在,所以人需要在後天的學習中懂得節制慾望,繼而讓人成為善的存在。

因此,荀子不是說人性有惡的本質存在,而是說人的先天之慾,如果不加節制,容易發展成惡的存在,繼而提出性惡論。荀子之性惡論的初衷,實則更多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教人懂得制衡自己的慾望,荀子之性惡論實則比較深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韓非子雖然是荀子的弟子,但是在人性上,他比較激進,他承接荀子的性惡論,並做了進一步的推衍,直接說人都是“自為”的存在。這裡的“自為”,實則就是利己,他覺得人都是利己的,所以要利用人在利己心下產生的趨利避害心理,以重賞重罰來管制百姓。其學說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卻也頗有些偏激。

3、孟子與性善說

孟子的性善說,可謂是影響我國古代文化最深遠的關於人性的議論。後世的王陽明,更是將其性善說發揮到了極致,承接其良知良能思想,繼而提出類似“知行合一”等經典理論。

孟子的性善說,大抵就是孟子認為人生來就是善的,因為人看一小孩掉入井中,即便不認識,也會心生憐憫。這便說明,人天性善良,而天性善良的人做出惡的行為,是因為人在後天因為沉溺於慾望,導致自己善良的天性,也就是良知良能被矇蔽,繼而出現惡的行為。

孟子還時刻叫人注意反省,以求保有自己的善之本心,因為在孟子的學說裡面,人與野獸的區別,就在於人之善的天性,如果這個天性被矇蔽,則是側面說明人會淪為“禽獸”。

所以,孟子之性善論看似對人比較“友好”,實則是比較嚴格的,孟子此舉是要人在反思中遏制自己的私慾,做一個守禮的社會人。如果人一旦起了私心,按照孟子的說法,就不能稱為人了,而是禽獸,或者說通往禽獸的路上。可見,孟子之性善論,也有其用心良苦之處。

4、結語

關於人性,孟子說善,荀子說惡,道家雖然沒有表態,大抵是說無善無惡,其實道家老子有性善的趨勢。而自漢代董仲舒以後,還有性三品的說法,就是人性生來有三種,純善,純惡,以及可以在後天影響下變成惡,或者變成善的存在。

無論關於人性的哪種說法也好,其實都有其一定範圍的合理性。而孟子荀子,二者關於人性的看法雖然看上去對立,實則最終都是告誡人們遏制自身的慾望,為的是維護社會制度。要是非得選人性善還是惡,個人覺得,荀子之性本惡更深刻一些。

但是,綜合百家對於人性的看法來說,道家人性之無善無惡的趨勢,可能更加客觀一些。

最後再多說一句,上文沒有引經據典,主要是覺得浪費時間,也沒有必要,如果各位想對諸子百家關於人性的看法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建議可以讀讀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中國哲學史》,現在應該是第二版了。


圖片來自網絡,各位喜歡請點贊關注哦。

顏小二述哲文


關於人本性之初的狀態,主要有三種理論。

1- 性善論

性善論的代表人物為孟子。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意思是說,正如水的本性是向下流,人的本性也是善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我們如何來理解人不善的行為呢?其實人雖有不善的行為,但並不代表其本性的不善,人的不善是有悖其本性的。

2- 性惡論

性惡論的代表人物為荀子。荀子強調人之本性與人之行為的區別。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意思是說,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惡的,我們所看見的善的行動,那是人為的結果。

荀子認為,“偽”是經過理性思考後的選擇和調整,是經過學習而得到的,他植根於人內心的選擇,而非人的內心(本性)。

3- 白板論

白板論是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洛克所提出的。其用來形容初生之嬰兒,心靈的原初狀態。“白板”就是人之初,就是空白的,他後來所有的一切,都是人或環境“畫”上去的。

按洛克的觀點而言,人之生命開始時,沒有所謂的善或惡。既無善,也無惡!

總結: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同意人之初是完全空白的。我更偏向於人既有善性,也有惡性!人本性中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

至於人以後更偏向善,還是更偏向惡,要取決於他所成長的環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環境對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起至關作用。這也是孟子和荀子在觀點上相一致的地方,就是看重教育對人性的作用。


五餅二魚Shaun


人性本源無善無惡,人性發展起來可善可惡。

人之初的本源狀態,可以用心經開示的幾句話來總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一種能量集結的狀態。

當能量開啟,念頭出現時,意識活動了,是對己有利,還是損人利己,還是利人利己,還是最終損己又損人,發生種種得失與取捨,做出種種行為。

於是就有善惡的評判,受過教育的人,知道有個我也有個他人,於是處處求人我共贏,人我兩利,懂得分享,贏造和諧,我們說這是善人;

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為非作歹的人,只知有自己的我,不見他人之我,處處不留餘地,所言所行惡念太多,皆損人利己,人們稱呼為惡人。

我們知道善惡都是同一源頭,源頭不分善惡,只是環境曲折自然造成各自的定位與路線,只有彼此爭鬥利益糾紛才去論斷誰善誰惡,假設沒有其中一方,也就無所謂善惡了。

可見善惡是一種基於雙方的自我主觀的對立意識,是基於自我保護對利己一方的維護。

善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善惡的因果,善惡到頭終有報,才是最應該注意的地方。

最終要衡量的是結果,所以,為人處事,無論如何,至少要給自己給他人留條後路,留個好果,這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宇道思維


當然是:人本善,這是勿容置疑的。



肖愛敏感恩有你


這個問題對與每個人答案也許都不同!世人受到的教育和薰陶不同所以對人性的觀點也不同!不過我相信絕大部分認為人性本善!到我個人認為人性本惡!

第一,人性是由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組成的,自然屬性指的就是無節制的本能和慾望,這是人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而社會屬性則是通過社會生活、社會教化所獲得的,它是後天屬性.我們說人性本惡當然指的是人性本來的、先天的就是惡的.

第二,提到善惡,正如一千個觀點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目當中也許會有一千個善惡標準.但是,歸根到底惡指的就是本能和慾望的無節制地擴張,而善則是對本能的合理節制.我們說人性本惡正是基於人的自然傾向的無限擴張的趨勢.那個曹操不是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嗎?那個路易十五不是也說過:“在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還有一個英國男孩,他為了得到一輛自行車竟然賣掉自己三歲的妹妹.這些對方還能說人性本善嗎?

第三,雖然人性本惡,但是我們這個世界並沒有在人慾橫流中毀滅掉,這是因為人有理性(時間警示).人性可以通過後天教化加以改造.當人的自然傾向無限向外擴張的時候,如果社會屬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瀾,那麼人性就會更加墮落;相反,如果我們整個社會倡導揚善避惡,那麼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發展,這一點也不正說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導的修齊、治平、內聖、外王是何等重要嗎!對方辯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話,那麼孔老夫子何必還誨人不倦呢?







宇宙圓盤


1、初時,再未有“我”出現時,根本沒有“善惡”的二元對立的存在。

2、不知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出現了“我”,於是,就有了與“我”對立的“非我”,這就形成了根本意義上的“二元對立”。

3、因此,“我”以“唯我”的唯一驅力來分析、觀察“非我”的世界,並得出自認絕對正確的結果並採取相應的行為。

4、所以,這些結果與行為,只要是“唯我”的,就可以划進“惡”的範圍,而如果是站在“非我”的立場上,則可以被划進“善”的範圍。

5、而此“善”、“惡”的斷定與程度區分,站在人的視角來看,不應該以施予者為準,而是應該以承受者的感知來確定。

6、當然,站在相對究極的視角來看,“無我”的行為才是真“善”,有“我”則為“惡”。


凡影文思


人本性惡,弱肉強食是生存法則。善是在制度控制下的環境中學習形成的。 人出生後,未睜眼就會吃!所以人和其他動物一樣,生存是人的本能,弱肉強食則是一切動物的生存法則.也有人認為人性本善,可又要強調好好教育,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教人懂規則,守制度.使人克服貪慾,棄惡從善!! 善是良知和良心的體現;惡是慾望和私慾的膨脹;人之初、性本善!不管是良心和良知、不管是慾望和私慾,這些都是後天而得,都是在成長中所學,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不變的道理。


大雁蜉蝣


一切本無,無中生有。



舒捲任風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就此問題,我的看法是,無論出生我們是善還是惡,不應該是我們所討論和爭議的。人性本善,但若未經良好的教育與愛洗禮,那這樣的人性本善本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人性本惡也是如此,我帶著罪惡來到這裡,我此生的事只有一個目的,用善行為自己釋懷,那他惡的本源也並無壞處。

性善論與性惡論我認為它注重的應該是未來發展和改變的方向,這才是最重要的,人性最初的樣子無論如何都無所謂,注重在教育、仁愛、邏輯、能力、健康等各方面的培養學習,想壞也壞不到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