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嵐皋抗“疫”故事:少言隊長的“苦口婆心”

話少、內斂、沉穩,是嵐皋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張華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那種典型的“諞閒時支言片語,幹正事時一個頂倆”的幹部。正是這樣一位少言寡語的幹部,不分白天黑夜堅守崗位,用他的“苦口婆心”,勸導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他的真情付出,護衛了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岚皋抗“疫”故事:少言队长的“苦口婆心”

“收到,我馬上出發,回村值守!”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二)下午4點,身為縣紀委監委派駐石門鎮老鴉村脫貧攻堅隊隊長的張華看到微信工作群裡“請全體幹部職工明天返崗上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消息時,第一個做了回覆,沒顧上吃家人準備好的飯菜,就驅車趕回了村裡。

老鴉村山高坡陡,住戶分散,全村219戶608人。為了第一時間讓每一個村民都對防控新冠肺炎有正確的認識,提高自我防控意識,自初二晚上開始,張華便召集駐村工作隊員、村組幹部分成四個工作組,挨家逐戶宣講防疫知識、排查登記返鄉人員情況。“這個病毒傳染性很強,大家一定要增強警惕性”“不要走親訪友、不要串門、不要聚餐”“你們家有沒有從外地回家過年的人” ……這些話語,張華一天不知要重複多少遍。每天夜深回到住所時,嗓子早已發啞,嘴唇也已乾裂,他感覺自己以前從來沒有一天是說過這麼多話的。

岚皋抗“疫”故事:少言队长的“苦口婆心”

在入戶走訪過程中,最讓張華頭疼的是,有些村民因懼怕被送去集中隔離,不願透露自己的返鄉事實。張華便和工作組通過側面打聽、正面引導、多方收集資料等方式,掌握第一手真實情況。經過兩天的仔細摸排,排查出全村共有返鄉人員56名,其中湖北返鄉人員8名。

“注意保持房間通風”“你今天的體溫是多少”“如果感覺身體不舒服,記得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 針對56名返鄉村民,張華牽頭落實了一對一的監護責任,每天以電話、微信詢問等方式,隨時掌握他們的身體狀況。8名湖北返鄉人員更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張華主動承擔起監控他們身體狀況的責任,每天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去看望他們,鼓勵他們安心居家觀察,不要有思想包袱。同時,為讓全村人民凝心聚力共戰“疫”,增強防控疫情信心,張華利用村微信群和廣播每天向廣大村民宣講解疫情防控相關常識和做法,還特意製作了通俗易懂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和音頻,並把私家車貢獻出來作為疫情防控宣傳車使用,每天往返村道循環播放。

不知不覺中,張華已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1個月了,在其苦口婆心、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不串門、不聚餐,出門戴口罩,進門勤洗手”已成為老鴉村民的共識,全村群眾的健康情況彙總也已經完成,無一人感染新冠肺炎,所有返鄉人員身體均未出現異常。在疫情防控的同時,張華並沒有忘記他的另一個身份“脫貧攻堅隊長”。他合理分配時間,一面戰“疫”,一面忙碌在指導村民開展春耕生產、為返鄉務工人員聯繫就近就業等貧困戶增收致富工作中。

“作為一名紀檢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長,在群眾需要我的時候,迎上去,帶頭做點事,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問及這些天堅守疫情防控一線有何感受時,張華如是說。其實,在萬家團聚的新春佳節,他離開家人奔赴村裡工作,內心不是沒有對親人的愧疚,但看到自己的付出讓無數村民們都能在家過一個安穩的節日,尤其是有村民在得知他和工作隊員連續吃了八天方便麵的事後,熱情地送來玉米餅和香噴噴的飯菜的時候,滿滿的暖意充斥心間,他覺得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堅持下去,為“大家”把好“關”守好“門”。

岚皋抗“疫”故事:少言队长的“苦口婆心”

如今,走進村裡,農業種植園區的獼猴桃已有吐芽之勢,油菜花也已經迫不及待地開放,在一派欣欣向榮的氛圍中,張華又戴上口罩和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投入到了新一天的工作中,他和村民們一起盼望著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